燃文小说网 > 水浒之月 > 76.海晏河清

76.海晏河清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水浒之月 !

    “陛下真是一位万世不遇伟大英明的好皇帝,臣敢为天下苍生贺!”太师蔡京不失时机地歌颂了一句。

    赵佶听了很受用,看着蔡京手中厚厚的奏章,说道:“太师请继续。”

    蔡京又抽出一个奏章,脸上带笑,说道,“说到水,这里倒有一个好消息,乾宁军奏报说境内八百里黄河变清,凡七昼夜,此乃天降祥瑞,陛下看怎么处置呢?”

    赵佶听到好消息,脸上也露出笑容,说道:“既然出现黄河变清这种祥瑞,为了纪念,以后改乾宁军为清州吧。”

    “海晏河清,太平盛世,尧舜之时,也不过如此!陛下学识渊博,‘天下一人’果然不是盖的,简单的一个‘清’字,就把一件天大的祥瑞给高度概括了,臣蔡京又长学问了。”

    “太师继续。”赵佶催问,因为他刚好发现杨戬在不经意间瞪了一眼一本正经装模作样的蔡京。

    “说完天地,现在臣向陛下再说说人,陛下是想先从活人开始听起呢,还是从死人开始听起呢?”蔡京请示。

    “太师随意。”赵佶口上答道,心里骂了一句,“连死人和活人也分开来说,就不能合在一起说吗?”

    “那就从死人开始说起吧,死者为大吗。”蔡京看看手中奏章,说道:“今年曾布死了,程颐死了,还有章惇也死了……”

    赵佶立即打断了蔡京的话,“等等,太师,章惇不是前俩年就死了吗,怎么爱卿又让他多活了几年?你是不是成心想糊弄朕呢?”

    糊弄朕,有欺君的意思,这可是一项大罪!赵佶轻轻一句话,就给太师蔡京扣下一顶“大帽子”。

    蔡京连忙说道:“岂敢岂敢。陛下这么圣明,就是臣想让章惇多活俩年,阎王也不会答应是不是?为什么现在要提起章惇之死,是因为曾布、程颐和章惇三个人,全是‘元佑奸党’,当然了,现在给他们平反了,不能叫他们奸党,就叫他们‘元佑党人’吧。”

    徽宗天子赵佶不满地问道:“太师有话直说,你提起这三个死人想干什么?”赵佶知道蔡京要绕弯子,从大宋一定能绕到辽国去,说不定回国时还要再从西夏拐一下。

    “臣的意思是既然给‘元佑党人’平反了,他们死了,朝廷是不是依照旧例应该优恤一番呢?”

    “这件事,太师看着办吧。”赵佶有点听累了,心得话,“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也来问我。”

    “陛下这么说了,臣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死人说完了,臣开始说活人。这份礼部奏章是今年进士及第和赐进士出身的名单,一共有七百多人,请陛下仔细过目。”蔡京说时,将一分厚厚奏章递过来。

    赵佶听了给气乐了,“七百多人还要仔细看,看到明天能不能看完?再说了,你让我看,我就非得看呀?”

    在大宋,进士全是天子门生,将来都是要在各级政府机关里当干部的,这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宋历代天子一直都是亲手抓的,问题是今天赵佶没有时间关心这件事情。

    赵佶沉思片刻,说道:“这份奏章,朕一定会细细的看,不过……得改日再看,太师还是先奏其它事情吧。”

    蔡京只好放下那份有七百多人名单的奏章,又抽出一份看似薄一点的,说道:“说起出身,臣认为开科取士,还是要以儒学为主,治国吗,历来都是用笔杆子治的,哪有用枪杆子来治国的?州县武举考试,臣以为不可再行,应该废除。”

    见赵佶没有表态,蔡京又继续说道:“陛下想呀,现在做什么事不需要文化?那些没文化的只要耍上一套枪射上几只箭,或者在‘cs’、‘cf’上取个好名次,就成了举人了,真是斯文扫地。”

    见赵佶还没有表态,又补充一句,“武夫除了有点笨力气以外,连个大字也不识,没文化的人成了举人,岂不是让有文化的人笑话,老臣很耽心,圣人听到武人中举一定也会有意见的。”蔡京可真能东拉西扯,连古人也抬出来了。

    “准卿所奏,废除武举科考。”赵佶有点勉强的答应,其实他是有点不耐烦了,他没想到蔡京这老家伙一奏起事来就没完没了。

    “陛下圣明,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天下士子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发奋读书,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会涌现出一大批‘学霸’,大宋再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千里马’而发愁了。”

    蔡京罗索了一句,又翻出一份奏章,说道:“说到武举,这份奏章和武沾点边,就顺便说说。”

    “讲。”徽宗天子赵佶说了一个字,再多一个字也不愿说了,他在向蔡京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份是关于国防建设的奏章。臣以为东京居于平原之处,除了一条黄河以外,无险可守,臣请在东京四周设四座辅城,以颍昌府为南辅,辅州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各屯马步军二万人,积贮粮草,每州五百万,京师有急,可以驰援。”

    说着蔡京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国防建设,重于一切,关乎社稷安危,国家存亡。居安必须思危、有备才能无患!陛下看有什么意见没有?”

    “准!”

    “说完军事,臣再说说经济,”蔡京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注意到赵佶脸色的变化,继续说道:“现在对外贸易逐年增加,原来的几个口岸,都在超负荷运转,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外贸的发展需求了,臣建议陛下增置杭州和明州俩处市舶司。”

    赵佶没支声,蔡京又补充,“江浙自古就是繁华之地,这样既可以促进出口,增加贸易顺差,又可以多收关税,增加财政收入,最主要的还能发展当地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这可是一举两得利国利民的好事情,陛下看……”

    “准!”赵佶打断了蔡京的话,瞪着蔡京说了一个字,他已经开始明确表示自己的不耐烦了。

    [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