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大隐尘世间 > 第65章 达尔文

第65章 达尔文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大隐尘世间 !

    “啊?”我犹豫了几秒钟,缓缓站起来,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装作无辜的问道:“不是已经答对两道题了么?为啥还要加一道呢?”

    “是因为在你坐下的前一秒钟,你表现出一副‘装蒜逞能’、‘大出风头’的嚣张气焰,所以我觉得一定知道的比其他同学更多!”老师话音一落。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哈哈……”

    “老师,我……”我知道我的当时的表现可能让“史鸭子”老师有些不满,所以故意要整我一下。

    事实证明,我猜对了。

    接着起哄的声音此起彼伏。

    “墩子墩子来一个!”

    “来一个呀来一个!”

    “让你来,你快来!”

    “不要犹豫别徘徊!”

    “让你来,你不来!”

    “妞妞捏捏还很贼!”

    如此一来,加上老师的有意纵容,让这次的历史课提问环节上的是“别开生面”。

    仔细一听,便是老闫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这家伙还在下面大声的带着同学喊着那蹩脚的口号,估计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么让我下不来台的办法了。

    我不顾同学们的起哄,陪着笑脸向老师认错道:“老师,把这个机会留给其他的同学吧!我以后不装蒜了还不行么!”

    “那怎么行?”老师非常“认真”的说道:“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里了,你要是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吧?”

    “就是,就是,你要是不想回答让老师把你的‘免问权’让给我吧!要不然我的号子都白喊了!”老闫这家伙不失时机的落井下石。

    “对对对,闫宇同学这个建议提得很好嘛!”“史鸭子”老师非常赞许的肯定道。

    “哈哈,谢谢老师!”就在老闫以为“史鸭子”老师要将“免问权”名额给他时,却听到了一个让我大快人心的决定。

    “所以呢,我决定,下一个问题就由闫宇同学来回答。”

    老闫彻底蔫了下来。

    “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闫宇同学,你看看,‘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吧?那你一定要好好准备哦!”看着老闫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我开心极了,心道:“‘善恶到头终有报’,这回该我落井下石了,嘿嘿!”

    “墩子同学先不要高兴的太早了,刚刚我说了闫宇同学出了一个好主意,所以呢,嘿嘿!这个主意当然要采用了!”

    看着“史鸭子”老师一副“不怀好意”的表情,不知道她有准备出个什么馊主意。

    “如果你要是最后一道题答不出来的话,我可要收回你的‘免问权’喽!”老师摆出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说着。

    就这样,拥有着“完全决定权”的“史鸭子”老师游走于我们各个同学之间,行使着她那无人可逆的权力。

    我和老闫二人互相不服输的示意着对方,眼神中大有“乌鸦和猪媲美,谁也别嫌谁黑”的意思。

    “看来你们两个人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就正式开始吧!”老师满脸春风得意的表情当中让我看出了一种“要你好看”的样子:“墩子,这可是你最为关键的一题,要是你回答错误的话,‘免问权’我可是要收回的!”

    老师再次强调着答题的规矩。

    “我觉得你就是咱们班级里唯一可能会被收回‘免问权’的人。”“史鸭子”老师还不时“添油加醋”的加上一句。

    “哈哈哈哈……”

    这句话又引来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竟都是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都是一群‘落井下石’的家伙,等‘史鸭子’提问你们的时候,有你们好看,尤其是你老闫,还是我哥呢,哼!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次我自然学得很乖很乖,只是在心里如此想着,并没有说出来,生怕万一再摆个什么嚣张的动作被“史鸭子”编排。

    接着如同“乖宝宝”似的站了起来,说道:“老师,您问吧!”

    老师看着我如此之乖巧,点了点头,“不错不错,看来的确是有所成长。”

    “墩子的下一题是你们中考时候有可能考出来的文史综合题,这就得看你之前的知识储备喽!”

    听完老师的话,我突然有些紧张,心里把老闫这家伙“狠狠”问候了无数遍。

    “既然我们刚刚提到了《烧饼歌》,那我们就从这个典故说起。1368年,某日一早,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享用美味的食物——烧饼,刚刚咬了一口,还没等下咽,太监传话说刘伯温求见。”

    “朱元璋早知刘伯温是大才,知天文、晓地理,通古至今,于是当即便起了考较的心思。只见朱元璋立即用碗把自己咬了一口的烧饼盖上,才让太监把刘基请到内殿来。”

    “见到刘伯温,朱元璋指着倒扣着的碗,开口便问:‘伯温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当时刘伯温用极高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回答了朱元璋的考验,不但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而且还道出了《烧饼歌》这一首亘古至今堪比《周易》的极为准确的预言,所以我的问题是……”

    “烧饼!”老闫抢着回答道。

    “什么烧饼?”老师嗔怒着说:“碗里本就是一块烧饼,我不都告诉你们了吗?还烧饼、烧饼的?我看你长的像个烧饼!听我把问题问完!”

    老闫的表现有引起了班级同学的一片哗然,又是一阵笑声响起。

    “嘿嘿,嘿嘿嘿嘿……”老闫讪讪的笑了笑。

    “所以我的问题是,当时刘伯温是怎么回答朱元璋的问题的?说得是什么?”

    老师话音一落,“哗哗哗——”全班掀起了一个翻书小高潮。

    “快找快找,看看书上哪里有!”

    “没有啊,书上都找遍了,都没有这个题。”

    “老师不是早说了,是一道综合题,这次墩子肯定栽了!”

    “好不容易到手的‘免问权’又被收回去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

    ……

    此时我把同学们的小声议论全都听了进去,但是我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哈哈,这可是问到姥姥家啦!”我心想:“老师显然不知道我一直喜欢唐诗宋词之类的诗词歌赋,而且对大多数的典故还略知一二,这个问题恰好在我的储备范围之内!”

    “这个问题正中下怀,上天保佑,看来我下节课‘免问权’到手啦!”我心里狂欢着,但始终不能立刻表现出来。

    此刻,我完全懂得了低调的含义。让我突然回忆起一位古人曾经“云”过一句及其有深意的预言:不作死就不会死。

    “老师,这道题是不是有点超纲了?”我故意装作为难的样子,想要实践一下网络小说中“扮猪吃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随即问道:“我在历史书上就没有看到过这一段!”

    “我早就说过,这是一道考较综合能力的文史类题目,所以不会再课本上出现,但不妨碍我对你们的教学和拓宽你们的知识渠道。”“史鸭子”老师满脸得意的说道:“怎么样,这个问题能回答出来吗?”

    “你如果语文基础好的话,一定听过这个答案。”“史鸭子”老师不失时机的提醒着。

    “老师,我曾经好像在哪里见过对这个典故的讲述,只是印象不太深刻,您让我想想。”我装作为难的样子,冥思苦想许久,仍旧没有直接告诉老师答案。

    这个时候老闫的又开始了他的“落井下石”:“墩子,不会就主动放弃算了,一会老师还问我呢!”

    “当然会,只是暂时没有想起来而已!”我摆出一副不服气却又冥思苦想的样子。

    “老师,这可不行啊,他思考这么久不会就是为了耗时间吧?他是想熬到下课就不用回答了!”老闫一本正经的添油加醋。

    “对对对,墩子同学,赶紧回答问题,不要浪费时间。”老师强调着。

    “哈哈,老师,我当然知道这个典故!”我成竹在胸的说:“刘伯温当时说的话就是:‘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一饼也!’”说完,我还学着古人的样子捋了捋胡须……

    “不错不错,果真如此!”听到我回答的如此准确,“史鸭子”老师开心的带头鼓起掌来!

    相信每个老师看到学生的进步都会很开心吧!

    这回我可是吸取教训,只是“简单装了一下”就乖乖坐下,这个“装”也要点到为止!

    “老师,该问闫宇同学下一个问题了吧?”这次终于轮到我“报复”的时候了!

    “好,闫宇同学做好准备了吗?”老师也没有等老闫完全做好准备,就开始了她的问题。

    “明朝一统后,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提高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曾经在历史上实现了‘洪武之治’、‘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等辉煌的阶段。下一个问题是,明朝时期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来选拔人才?”

    都经历过学生时代,都知道只有提前复习,才能大致估算出来某一个知识点应该在课本上哪一页的什么位置,否则即便给你一本书让你自己随便翻找,也不会立即找到。更何况是临场回答问题?

    老闫恰恰是这样的情况。而他周围的那些“战友们”都是和他一样的“半斤八两”,所以更是不可能给他找出来问题的答案。

    几人前后翻找了很久才找到了答案,传到老闫耳边时,他对答案还有些生疏。

    “科,科举制度。”老闫结结巴巴的回答。

    “看来周围的好朋友们帮你找到了答案,是吧?”老师笑着调侃。

    “既然今天每个人都回答了两个以上的问题,闫宇同学也不能例外,老师一向对活泼好动,爱起哄、爱看热闹的同学‘一视同仁’。”“史鸭子”老师略有所指道。

    相信在场的所有同学定然都听出了‘史鸭子’老师的弦外之音,老闫也不例外,相信此时他和我有着同样的“做个乖宝宝”的想法,不会在课堂之上起哄罢!

    “闫宇同学,那你知道科举制度中,采取的是哪种文体进行考试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终究不是老闫的菜,老闫仍旧愁眉不展,干脆书也懒得翻,因为他根本找不到在哪!

    但是他又不甘被老师用教鞭打手心,不管肉有多厚,也很疼啊!

    正当他“绞尽脑汁”的到底是什么文种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闪现出一个最令他熟悉的文种,便脱口而出:

    达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