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平凡人的故事之年轮 > 第一章回忆

第一章回忆

作者:被遗弃的老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平凡人的故事之年轮 !

    梦中惊醒,四周漆黑一片,我习惯性的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翻看。微信有一条曼玲发来的新消息,我心里突然有不好的感觉,连忙点开来看:娟姐已于今天凌晨2点去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一咕噜地坐起来,瞬间泪流满面。

    我看了一下时间,才4点过一点,连忙跟曼玲打电话过去,滴一声之后曼玲接起了电话,快速而简短的回复我:我正在帮忙安排后事,等会儿再联系。挂断电话,我靠在床头,脑袋有刹那间的空白。

    我呆呆地看着手机。仿佛手机此时能看个子丑寅卯。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拿起手机。机械地翻看着存在手机里的照片。

    一幕幕的画面,不断地在我眼前闪现……

    1983年11月。那年我刚满16岁。高中毕业,即将踏上工作岗位。

    今天是我到粮油供应公司报到的日子,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憧憬。

    早上5点不到我就开始起床捣腾。刷牙,洗脸后,对着我们家的镜子,慢慢地梳起了两条又黑又长的辫子。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重复,我终于系上了两根深紫色绸带,认真而仔细地打好了蝴蝶结,对着镜子抿嘴一笑。

    坐下来看看桌上的闹钟,才5点31。我害怕第一天报到迟到,昨天晚上定的闹钟是六点。

    现在什么都弄妥当了,闹钟还没有响。头发才梳好,床上我是不敢躺了,只有坐在桌前慢慢的数着时间。

    滴滴滴,闹钟终于响起来了,我连忙按下闹钟,免得把老爸老妈吵醒。结果听到老爸推门的声音,回头一望,老爸正睡眼惺忪的对我说:“快起床,别迟到”。我还没有答腔他已经看到了坐在桌边的我说:“你这么早都起来了啊”。我笑笑回答:“怕迟到啊”。

    老爸退出门自己洗漱克了。我又在家里抹了一下桌椅,看时间已经6点30了,赶忙又洗了一把脸,认真的往脸上涂了点雪花膏,穿戴好。然后对着里间的房门喊到:“爸,我走了啊。”听到老爸在嘀咕,这么早就走啊,不是8点才报到么?我也懒得搭腔,拉开房门滋溜一下就下楼了。

    十一月的早上,也有了蛮重的凉意,我虽然穿着毛衣加外套,还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激灵。

    我家楼下就是一个大的菜场,这个时间点菜场的人群都有点多了。我穿过菜场,直接到马路对面的小食店,5分钱二两粮票买了一碗酸辣面坐在小食堂的桌边开始吃起来。

    “老板,来碗酸辣面。”这时,一个好听的女声飘进了我的耳朵,我不由自主的抬头向着这声音看去。一个穿着绿蓝色外套,黑色裤子,和我一样梳着俩条长辫,尤其是和我一样系着深色蝴蝶结,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瘦高个女孩印入我的眼睑。或许因为我也是近视眼,外加这个女孩不仅戴眼镜,也系着和我一样的蝴蝶结。我对这个女孩莫名的产生了一种好感。也许感受到了我看向她的目光,这女孩掉转头朝我这边看了一下,我赶紧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继续吃面条。

    感觉有人走向我这桌,然后坐在了我的旁边。

    “你好,我在考试的时候看到过你”我听到了跟我打招呼的声音。连忙抬头,正看到一张笑意盈盈的脸望向我。“你今天也是准备报到的么?”她继续问我,我连忙回应她:“对啊。”

    她说:“那好,我们可以一起去报到。”我忙不迭的回答她:“好啊,好啊,我们正好搭伴。”

    我吃完面条,静静的在旁边坐着等她。她看我吃完,明显地加快了吃面的速度。

    我连忙说:“不急不急,时间还早。”她会心地一笑,也不着急了,慢慢的吃起了面条。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她不是那么喜欢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可能这就是我们的缘份吧。

    吃完早餐,我们一起慢慢向公司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基本就是有问有答。

    我问:“你叫什么名字?”

    她答“林娟。”

    她反问:“你呢?”

    我答:“我叫宋燕子。”

    我问:“你家住什么地方?”

    她答:“老八栋。”

    她接着说:“我那天考试完骑车回家时,正好跟在你后面,看着你从一医院对面拐弯。你家是住那巷子里面么?”

    我回答:“对啊,就住一医院对面临街的一栋。”

    我们俩边走边聊,慢慢地少了初见的尴尬。

    我们公司在沙市比较繁华的中山路。

    我们俩到的时候,大门锁着,门口已经熙散地站着几个人了,有男有女。我本眼睛近视,大家也仅仅在一起参加入职考试,所以这些面孔基本陌生。

    我对林娟说:“得亏我们搭伴前来。”她开心地对我一笑。

    正在这时,听到铁门咣当一声从里面打开了。我们稍等了一会,便跟随着大家走进了公司大门。

    走进铁门是一条容得下一人推着28(注:28为那个年代自行车的型号)自行车行走的一条很短的小巷。走过这条小巷,左转就是我们公司的五层楼高的办公大楼。

    我和林娟直接上了3楼,我们当时考试的会议室。找了比较靠前,两个挨着的座位坐了下来。

    会议室接二连三地陆续有人进来。有熟识的人互相打着招呼。

    8点过了一会,当时监考的2位老师手里拿着一叠纸走了进来。她们先环顾了一下会议室,然后把那叠纸放在主席台上。

    其中一个皮肤白皙,戴着眼镜的年轻老师对我们说:“大家都往前面几排靠拢坐好,我们马上开始开会了。”

    大家纷纷起身。不一会,会议室前面几排就坐满了。

    两位老师低声交谈了几句,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老师走了出去。

    年轻老师站在主席台的桌前,对我们说道:“首先欢迎大家正式加入我们公司。我是公司办公室的朱敏。劳资科的张科长已经去请公司王书记来跟我们大家做指导。我现在先点名。”

    朱敏回身从主席台上拿起了那叠纸开始点名。

    我悄声对林娟说:“原来是花名册啊!”

    林娟拿起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我不要讲话。我吐吐舌头,连忙闭嘴。

    我认真的听着朱敏点名。点到我时,我高声答应:到。

    名册还没有点完,我们就看见张科长陪着一个个头娇小,衣着端庄,气质优雅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

    张科长陪着这个女人在主席台坐定,并不停的跟这个女人低语着。

    朱敏刚点完名,张科长就站起身向我们介绍道:“这是我们公司的王书记,现在欢迎王书记为我们大家做入职讲话。”我们大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王书记具体讲了些什么,我当时心不在焉。但我记得王书记讲话中不断提到的:我们这批招进来的30名职工全部都是合同制职工。

    掌声再次想起的时候,我回过神来。听到朱敏(实际是办公室的朱主任)宣布我们即将培训一周,然后会分到各个基层粮店。我和林娟迅速对望了一下,那一刻我们知道我们俩都希望分在一个粮店上班。

    一周的培训稍纵即逝。在这一周里我们主要就是温习珠算,熟悉各种票证和计划。

    那时都是计划经济,买什么都得凭票,凭证。尤其是粮食计划的票证五花八门。

    我记住了朱主任在学习中跟我们说的:你们学习的一切,都得到粮店的实际工作中去融会贯通。

    我们大家满心期待的都是星期天下午的分粮店。

    很快到了星期天,下午1点30开始又对我们进行了一个培训结业考试。4点考试结束我们大家就开始自由活动了。

    一周的学习时间,大家也慢慢熟络起来。大家三三俩俩聚在一起聊天的聊天,疯闹的疯闹。都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很容易玩在一起。

    4点30左右的时候,朱主任拿了一个大的记事本和一叠纸走进了会议室。刚才还热闹的会议室刹那间安静下来。

    这时在门口疯闹的几个男生也连忙跑了进来。朱主任抬手扶了扶眼镜,然后环顾四周,先总结性的发言,最后切入正题说道:现在我们来宣布分点名单。

    我们这帮人随即发出了一致的欢呼声:哦,耶……

    朱主任连忙边用手敲打着她面前的桌子,边大声而严肃地说道:“请大家安静,注意纪律。”大家立马鸦雀无声了。

    宣布完毕,我和林娟抱在一起,笑着、蹦着。

    我们俩得偿所愿分在同一个粮店。

    全国先进粮店:红门路粮店。同时被分到一起的还有周一凡和刘晓萍。

    周一上午,我们约好林娟到我楼下来岔我一起报到。

    天还没有亮,我就已经收拾妥当。第一天正式上班,我们是万万不敢迟到的。

    我拉开门,站在阳台上向远处张望。这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瘦长的身影向我家的方向走过来,我连忙抬手挥了挥,结果是瞎忙乎。

    林娟走到我楼下,抬头向楼上张望。也许她也看到了站在阳台的我,并没有大声喊我。我朝她摆摆手,压低嗓音对她说:“我马上下楼。”然后快速的回房间关上阳台门,顺手拿起挂在门后的小包包,在门口换鞋下楼。

    林娟已经站在了楼梯口等我。我连忙问她:“今天我们过早吃什么呢?”她回答说:“还是吃酸辣面吧。”

    通过这一周多的相处,我发现我们俩好多习惯,喜好相似。比如:都是急性子,同样喜欢吃面食,也喜辣等等。

    吃完早点,我们俩手挽手地向红门路粮店走去。

    红门路粮店,位于我们市红门路与北京路的交叉路口,地处繁华地段,交通也比较便利,涵盖的社区也很广。所以平时业务也比较繁忙。更重要的是离我们家都很近。我严重怀疑这次分点就是按照家庭距离分配的。

    粮店的工作人员一般保持在20人左右。原来的粮食供应都保持着区域划分,买米面油都是凭粮本供应,所以每个粮店的人员配备,以及粮油的分配都是有保证的。

    到达粮店门口,门还没有开,我和林娟就站在门口闲聊。过了一会儿我们看见刘晓萍也慢慢走了过来,我们连忙互相招呼着。我问刘晓萍道:“你家住哪里”

    刘晓萍回答说:“大寨巷。”距离粮店也不远。

    正说话间,我们看见周一凡也从粮店的左后方睡眼惺忪地转了出来,慢慢的向我们走过来。

    周一凡目测身高180左右,国志脸,浓眉大眼,像貌端正。但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起来很慵懒,总像缺少了一点精气神的感觉。

    我们又连忙和他打招呼。不出所料,周一凡的家就住粮店后面,走路不用5分钟,甚至于他家和我们粮店都共用一个公厕。当然这是我们稍后发现的。

    我们彼此打过招呼后有些许的冷场。

    这时一个穿着一件米色列宁装外套,黑色的确凉长裤,骑着一辆28自行车的年轻漂亮的女子径直将车骑到了门口停下。

    只见她利索地下了自行车,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敲着大门,边敲边喊:陈师傅,陈师傅开门哦。这时听到里面有人边答应着:来了,来了,边踢踏着的走路声。等踢踏声停在门边时,我们接着就听到了抬门栓的声音,然后吱哑哑地,门就开了半边。

    漂亮女子这时已经回过头用她那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我们。然后她问道:“你们是新招来的员工么?”我们三个女生忙不迭的回应着:是的,是的。周一凡懒懒地站在一边没有答腔。

    “我叫胡曼莉,你们好!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这个优秀的集体。”胡曼莉边自我介绍边招呼着我们进入粮店。

    那时的粮店对外营业时间是7点30。但我们上班的时间都规定在7点。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包括换工作服,打扫卫生,以及一切的营业前的准备工作。

    我看向粮店柜台前的大钟,7点还差10来分钟。

    我们3个女生进粮店后都有点紧张。这毕竟是我们第一天正式工作了。

    胡曼莉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友善的笑着对我们说:“不要紧张,等刘主任来了就会安排你们工作的。你们先坐一下。”

    我们3个女生在一条长凳上并排坐了下来。这时陆陆续续进来了几个男男女女。我们马上又站了起来。

    只听见胡曼莉对其中一个短发女子喊道:“刘主任,这是新分来的4个学生,今天来报到的。”

    “我知道了,已经接到通知了。”刘主任回答的声音里透着几分威严。

    刘主任用目光扫视了我们四个一遍。对我们四个说:“你们稍等一下。”然后进到里面一间房。

    等刘主任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已经穿好工作服,戴上了工作帽。

    刘主任个头不高,剪着齐耳短发显得比较干练,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也比较挺拔,薄薄的嘴唇,五官都还不错。也许是她刚才说话的语气问题,我总觉得她整个人有点不怒自威的感觉。

    她轮番看了我们4个一遍,然后对我们说:“把你们的介绍信给我吧。”我们连忙各自掏出了介绍信递给刘主任。

    刘主任接过我们的介绍信低头看了一下后对我们说:“跟我来吧。”我们四个乖乖地跟在她身后。

    刘主任边带头走向小屋,边招呼着:大家暂时把手上的事放一放,我们来开个短会。同事们都放下手上正忙活的工作,从各自不同的地方走进小屋。

    进得屋来,我看见朝里面的地方摆放着一张老式木制的单人床,床边放着一张写字桌,桌子的上方是一扇双开的带有防盗铁齿的窗户,桌子的正前方放着一把配套的靠背椅。进门靠右手摆放着一排木制的柜子。我估摸着这应该是值班室兼休息室。这时听刘主任向同事们逐一介绍道:这是我们新分来的学生,周一凡,刘晓萍,林娟,宋燕子。接着又跟我们介绍老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