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穿越之农女求生手则 > 第25章 私塾

第25章 私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穿越之农女求生手则 !

    这一大早拔草小分队成员挺兴奋,第一次跟着大姐坐着自家牛车前往川江县,当然赶车的是于猎户,这几天突然冒出来个表姑父,大家伙还在适应中,毕竟这姑父有些不正常,你说你来帮忙却总往山上跑,饭点准回来,虽然每次都带了猎物回来,可你不是来帮忙刨木头的吗?

    咱家不缺肉!!!

    只缺刨木头的!!!

    进了县城,一车子人停在离观音桥不远的小巷子中吃着早饭。

    铺子里早在那天后就有了师傅按着徐小溪的设计图纸正在火热装修中,这批师傅的领头人是上次在深山里守夜黑脸汉子。。。

    当时看见是这汉子时愣了下的徐小溪完全没想到这印象中“胸大无脑”莽汉型男居然是个做活细致,心灵手巧的技术型人才,与他的长相完全不匹配。

    别说君九黎的手下十八般武艺样样有精通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啥都有会的,最奇葩的居然是有个长相猥琐胖子很会挖道,都没有他挖不了的道,据他所说有次跟人打赌。让他去某王爷的爱妃寝室挖条道,顺条王妃的肚兜作为证据,结果这货稀里糊涂的睡了王妃不说还得了她些首饰,这王妃可是世家之女,首饰都是专人打制,上面都被刻有拥有者的闺名,这东西拿出去可是妥妥的通奸证据啊。

    可这王妃丝毫不怕,愈发对他沉迷,恨不得长在他身上。这胖子徐小溪见过,那长相不提也罢,只能理解为鲜花插在牛屎上。

    君九黎是个行动派,徐小溪当时就问了句他有没有进药材的渠道,结果他让给写下需要的药材,下午就派人送过来了,知道她需要的量大,还给连续送了几次,让她都怀疑这药局是他家的,当然这后面的东家不会是他,那可是朝廷,说白点也就是当今上面那位的,她很确定君九龄跟现在的朝廷没有多大关系,为什么说现在的朝廷呢?她也说不上,直觉不简单。

    当今那位可不是个好货,沉迷女色,痴迷炼丹,不务正业。如今这朝廷是丞相把持朝政,还好暂时没有那妖妃。

    在看看这善解人意的男人,知道她已买铺子需要修整,主动送船又送人上门,只管饭就成,简直是不要太贴心,简直是为她省钱。

    哦!买嘎。

    小九她能违约吗?

    。。。。

    宿主你确定?

    讨厌,开开玩笑不行。

    “宿主,本系统检测出你最近有频繁的动情征兆,本系统发布的主线任务并不排斥Np的过程。。呵呵,宿主小九看好你哦!”

    MD,这死小九又偷窥她空间里的Np有色文来着。

    冏

    “你滚!”

    讨厌,本系统也开开玩笑的。

    。。。。。。。。。。。。。。。

    走,娃们咱上学去了。

    此时六七八九十郎全都身穿一身崭新的细棉青袍,脚踩千层底布鞋,头顶统一梳着整齐的发髻,身挎大姐给设计的拼接书包。

    大姐说了这叫潮流,流行,不是舍不得整块布!

    青松私塾今日正好报名,这几个除了在家只有四岁的徐小云太小,就只剩六岁的徐小路正适合启蒙的年龄,其余的六七八九全是超龄儿童。

    这私塾叫这名字固然是有原因的,果不然开这私塾的先生叫阮青松。。。。

    阮青松在川江县还有些名字气,这私塾共有三名先生,都是本县往届的秀才,其中这位阮先生前年还考进过二甲,却辞了官,原因不详,还有位孔先生考取秀才后觉得成绩并不理想,所以想在积累些经验等上三年在去参加科考,三年后年龄也不大,正好十八,由于家贫,所以选择在这青松私塾里当位教书先生,不仅提供住处,每月还能领上一刀宣纸跟二两脩金。

    这孔夫子名孔离轩,渝凤镇人氏,跟阮青松算得上同窗,毕竟这时代同窗没有年龄限制,大家都读书人嘛,爱学习,讲礼貌,六十多岁跟十几少年郎一起学习,一起赶考,一起称兄道弟是常事。

    今年正好是他来到的青松书院第二年,因为年轻负责给新生启蒙,在教上一年多就准备辞去这份活计后上京赶考,交谈中徐小溪觉得这孔夫子挺有想法觉悟挺高的。

    嘻嘻

    等徐小溪向孔夫子交了每人二两银的束脩,又交代了弟弟们一些该注意事情就离开了,孔夫子若有所思的望着徐小溪离开的背影片刻便领着一串小儿去了启蒙班,加上之前的十三人,这班今年共招了十八个。

    青松私塾不大,共也就二个班,一个是即将启蒙的班,一个是启蒙过的班,一间食堂,一间茅房,几间休息室,供夫子和学生临时休息的地方。

    当然二两只是学费,并不包含餐费,由于这时代夫子这职业基本男性,所以为了避嫌,并没有请个妇人来做饭,你肯定会问那会啥不请个男的,男性一般为酒楼师傅,工资太高,负担不起。

    所以学生要么自己带饭,要么就出去吃。

    这点徐小溪是刚刚才知道,所以刚刚拜托了孔夫子,给了一两银钱让孔夫子帮忙解决一下,反正他自己晌午也得吃饭,是自己做还是出去吃由他安排。

    离开私塾后的徐小溪正往宋中人家走去,她想找几个手艺不错的绣娘帮自己赶制一批窗帘出来,还有统一的工作服,沙发罩,床罩,抱枕靠垫等等。。。需求量还是挺大的,铺子楼上楼下,后面的院子每个房间都得置上这些东西,等这些做完后还得置全家的衣物床单啥的,能用到布的地方数不胜数。

    别心疼,谁叫咱家布多呢,那可是五百两的货。

    当时徐小溪没二话的接收了这批布就想到了这些,她反正用得上,这批货可是原价转给她的,等她之后的产品出来,还会用到大量布匹,她设计了独特的购物带,装产品的收纳袋以及布艺品,比如棉拖鞋,发带等。

    本可以用木头做为收纳盒的,可工艺繁杂,成本高产量低,不如就用布匹,设计出新颖的款式,绣上点花花草草,既方便携带又好看。

    当然也会准备些精美的木制收纳盒,富贵人家送人务必追求高大上,只求一个字,贵!!!

    宋中人不愧为川江镇地头上,听了徐小溪的来意,立马给找了八个手艺不错的绣娘,谈好了雇佣这批绣娘每月五两月钱,包三餐,月末结算,有赏有罚,必须得按时按量完成份额。

    宋中人作为中间人,理好了合同,双方都按了手指印,绣娘们就回家准备,晌午后会去铺子找徐小溪分配活路,等绣娘们走后,徐小溪满意的赏了宋中人五两银子,可把他高兴坏了,本来就动几步说几句的事,不光有绣娘们每人的介绍费,这是行规,还被赏了五两,心里越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把徐小溪交代的事情办的更加妥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