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家门幸事 > 第五章 迟到的婚礼之插曲

第五章 迟到的婚礼之插曲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家门幸事 !

    此时,沈素芬在哪儿呢?

    此时的沈素芬,正带着小七,躲在一处大宅院外,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而且,此时的沈素芬,想必就是站在吕氏面前,恐怕她母亲都很难认出她来。

    只见,沈素芬一身百结衣,全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碎布料,简单地缝在一起,多少有了点衣服的样子,就这样穿在身上。无论是衣服还是手上、脸上,都满是污垢。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乞丐。

    而在她身边不远,就是一名看上去差不多的乞丐。不过,这却是一个成年男子。他,就是小七。

    沈素芬拿着手中的一个豁着一个口的破碗,很是委顿地,蜷缩在墙角里,而小七,则是一脸悲苦地向着路人叩首,仿佛是在哀求路人们伸出援手,但,他又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不停地叩首。

    许多人看到他们,都觉得心中不忍,不时经过的,都不禁掏出几个铜钱,扔在小七面前。甚至,还有个在附近摆小吃摊的老板,拿过了一些客人吃剩的碎馒头,放在沈素芬的碗里。沈素芬见了,仿佛当真是饿极了,拿起那些馒头渣,就往嘴里填。

    “哎,又是那里遭了灾了吗?这京城之中,似乎好多年都没见过乞丐了。”一个正在小吃摊坐着的食客,看到沈素芬他们,不由得摇了摇头,感慨道。

    小吃摊老板刚刚从沈素芬那里回来,听到这食客的话,不由接口道:“刚刚我听那女娃娃说话,仿佛是南边的口音。但,似乎没听说过南边哪儿遭了灾啊?”

    小吃摊上的一个江湖人士打扮的汉子,听了老板的话,不由插嘴道:“南方多水。只要多下几天雨,总有地方会发大水,闹水灾的。这水灾一出,无论朝廷再如何赈济,总免不了有人要背井离乡,成为灾民、乞丐的。”

    小吃摊上,还有一个书生在吃东西。他听了这话,不禁皱眉道:“地方遭灾,朝廷总要赈济的吧?朝廷现在也并不缺钱,赈济地方灾害。也从不吝啬。那,怎么会有那么多灾民呢?难道,是地方上的官员贪墨赈灾款项么?”

    那江湖人士摇头笑道:“地方上的官员。到底有没有贪墨,这我不好说。不过,在我看来,就算那些大小官员都是大大的清官,也不顶用的。”

    那书生问道:“这是为何?”

    那江湖人士道:“你这书生。怕是没去过南方吧?南方多水网,到处都是河流。当然,这也是常年闹水灾的原因之一。但,这也造成了另一个麻烦,那就是路太差了。”

    说着,那江湖人士喝了口酒。道:“南方路不好,而且,虽然多是水网地带。但大多都是些不大的小河,也行不了什么大船。所以,一旦什么地方遭了灾,朝廷是有钱,是能拿得出赈灾款项物资。可是南方路难行。水路也运不来大宗物资,这些东西死活就是运不进去。朝廷有什么法子?可不遭灾的多么?”

    那书生又道:“那,这些灾民不是跑出来了吗?那朝廷为何不赈济他们呢?”

    那江湖人士笑道:“你当朝廷是万能的么?这些灾民,一旦遭了灾,就跑得到处都是。朝廷也不知道,这些人都跑到哪儿去了,怎么赈济?再说了,就是有那么些个人,就喜欢当乞丐。有句话说得好,三年乞丐,皇帝不做。”

    说着,他指了指沈素芬和小七道:“你瞧瞧这俩兄妹,男的孔武有力,女娃娃吃东西也没什么磕绊,瞧上去应当也没什么大病。现在京城作坊多,特别是梁国公府的作坊,许多活计都放着,就是因为没人做。他们就算什么都不会,去出把子力气,也能给自己郑口饭吃。可是,他们却非要在这里行乞,恐怕是些连力气都不愿出的懒汉罢!所以,我方才可是一个子儿都没给他们呢!”

    那书生恍然道:“哦!原来如此!可恨可恨,方才我还给了他们几个铜钱呢!”

    那江湖人士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而在不远处的沈素芬,将他们的对话听得真切,不由暗自失笑。不过,她也不在意这些。他们当乞丐,其实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一身红衣,手中提着一柄宝剑的女子,从远处缓步走来。她看到路边的小七和沈素芬,不由皱了皱眉,仿佛是有些不忍。她快走几步,从身上掏出了一块碎银子,放在小七面前的破碗里。

    小七微微一怔,抬头看了那女子一眼,赶忙千恩万谢地磕头。

    那女子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

    一旁的小吃摊上,那江湖人士见了,叹息道:“瞧瞧,又一个上当的。而且,还是上了大当,瞧瞧,那一锭银子,怕有二两多吧?”

    那书生也看到了,不由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正在这时,那江湖人忽然讶然道:“啊!他们要走!”

    那书生抬头一看,果然,沈素芬和小七,已然相携起身,慢慢离开了。

    那江湖人摇头道:“瞧瞧!这两个乞丐,腿脚仿佛也没什么不方便的。而且,你看他们离去的方向,不正是方才那个红衣女子离去的方向么?”

    那书生一惊,急道:“可是……可是这乞丐兄妹俩……对那女子起了什么歹心?”

    那江湖人摇了摇头,叹道:“说不得,说不得呀!”

    说着,他扔了几枚铜钱在桌子上,向着小吃摊老板道:“老板,钱放在这儿了,当是够了吧?”

    老板看了一眼,道:“够了够了!”

    那江湖人起身道:“那我可就走了!你手艺不赖,有机会,我还要来照顾你的生意呢!”

    那书生忙道:“这位兄台,你……你这是要走么?”

    那江湖人点点头,笑道:“是啊!虽然这些东西没吃完,但我须得跟着那兄妹俩,瞧瞧他们到底要做什么。若他们是当真要对那女子不利。我也好施以援手。”

    那书生道:“兄台高义,晚生佩服!还望兄台安然归来!”

    那江湖人回头看了一眼,见沈素芬和小七的背影,已然消失在了街口,便挥了挥手,道:“那我走啦!”

    说着,他也朝着那个方向,慢慢走了过去。

    可是,拐过这个拐角之后,他却发现。他眼中的那对乞丐兄妹竟然不见了!他不由得愣了愣,赶忙四下寻找。但,许久。也没找到沈素芬和小七的影子。

    他当然找不到,此时的沈素芬和小七,已然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屋子里了。这屋子,是附近一幢小宅子中不起眼的一个房间。而这小宅子,也是梁国公府的隐秘产业。其实准确说。这是沈素芬用自己的私房钱,秘密购置的。

    在这小屋子,却也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而是还有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方才那名红衣女子。

    沈素芬一边用那红衣女子递来的一块毛巾擦着脸。一边道:“小红,你可有什么发现?”

    那红衣女子,便是沈奕寻的贴身丫鬟小红。听沈素芬发问,开口答道:“小小姐(因为她是沈奕寻的丫鬟,而沈奕寻是沈素芬的亲哥哥,所以,她对沈素芬。还有沈素盈的称呼都是比较亲近的。比如,沈素盈就是叫小姐。而沈素芬因为是小的,就称为小小姐),小红在永宁侯府之中,并没有找到小小姐所要的证据。那永宁侯刘玉傲看来是个谨慎人,许多关键的东西,似乎都是特别存放的。但,小红却听到了一些事。”

    沈素芬忙问道:“什么事?”

    小红道:“当时,小红偶然间,发现了一间密室。这密室,就是在小七说的那间书房附近。可是,密室中却是有人的。小红躲在密室附近,隐约听到,里面的人在谈论青玉门。”

    沈素芬不由得皱了皱眉。这青玉门,便是三年前,曾经追杀过琴姬,阻截过沈奕寻的一个武林门派。当年,那个一剑刺伤沈素心的道士,便是出自青玉门。

    而且,那一夜,梁国公府中的刺客,有许多,用的也是青玉门的嫡传剑法。这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时常在江湖上行走的沈奕寻和他的未婚妻柳墨璃。

    但,这个青玉门,却是一个在武林中声望还不错的门派。而且,这两桩事情,也被青玉门以门派内乱,出了许多叛徒为名,摘得干干净净。可是,沈家兄妹都觉得,这些事情,绝对没这么简单。

    沈素芬沉吟了许久,道:“那,他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小红道:“那密室甚是严密,隔音也很好。小红只是躲在屋外,听不真切,只是隐约听到青玉门的名字罢了。而且……”

    沈素芬问道:“而且什么?”

    小红道:“而且,其中一个声音,甚是尖细。还有,我在那里多等了一会儿,见到了密室中的两个人出来。其中一个是刘玉傲,而另一个,却是个公公。”

    沈素芬皱眉道:“公公?”

    小红道:“对,是个公公。不过,这个公公,小红并未见过。”

    小红曾经多次跟着沈素盈进宫,而且,还不时有太监来梁国公府宣旨什么的,每次小红都会在近前伺候。所以,她也没少见过宫里的太监们。其中几个,她还认识。

    沈素芬又是沉吟许久,缓步踱到床前,望了望日光,忽然一怔,忙问:“现在什么时辰了?”

    小红道:“已是辰末。”

    沈素芬又是一怔,忙道:“不好!赶紧回府!今天,我可是要陪着姐姐出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