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 > 第六十一章 南藩计

第六十一章 南藩计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 !

    唐蕊心中有些怨怪陈侍郎的汇报打击朝臣的信心,她深知本来她作为一个女子干预朝政就引得在场的诸多臣子不满,陈侍郎这番话更是给了朝臣驳斥她建议的机会。

    唐蕊当即站起来,将另一份关于南藩诸国的详细粮食产量给抛了出来,指着其中的标注处道,“南藩诸国的确是粮食库存不多,若是口出本地消耗,能够提供给北胤的甚至不足一万万担……”

    唐蕊直白的话更让朝臣心中一凉,有种旱灾难存的感觉,北胤满朝文武原先还各有心思。

    只是如今随着旱情越发严重,这些依附于北胤朝的权贵官宦也不敢有多余的心思,到底是关系他们的荣华富贵,这便是那些朝臣明明对唐蕊举动心存不满,还能忍耐唐蕊大放厥词的缘由。

    “娘娘,如今南藩国也没什么余粮卖给咱们,那您刚才前往南藩国购买粮食的主意又有什么意义?”

    唐蕊细细的分析南藩国如今的局势,让早就被现实打击到的朝臣越发不耐。

    唐蕊轻笑一声,“郝大人,您问的问题,正是我想告诉大家的。”

    众人朝唐蕊看去,唐蕊对姬文璟轻轻一笑,点点头,“南藩国的粮食,便是咱们举国之力也不见得买得到够用的粮食,那么还不如不买。”

    唐蕊指指姬文璟腰间的佩刀,“北胤新国,什么都不缺,唯独不缺这个……”

    “娘娘是说让我们去南藩国抢粮食?”姜尚书语气中有几分不满,他骨子里有天朝上人的思想,觉得靠武力强抢小小番邦的东西,实在是不怎么得体。

    姜尚书不满。但是其他几个武将倒是觉得是不错的主意,交头接耳地议论,很是对此认同。

    就连张侍郎也问及唐蕊,“娘娘,您说这南藩国的库存是否够得着北胤人的消耗。”

    “便是够不着,迁徙些咱们北胤人去。按照那儿的物产和条件,也能养活些。”唐蕊这一提议,让张侍郎心中觉得南藩国战事很是靠谱。

    没一会儿,姬文璟就让北胤的几个朝臣商议一下唐蕊的建议,众人大臣商议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觉得攻打南藩诸国。谋夺他们的粮食和领地是个非常可行的计划。

    唯独几个实战武将心中对攻打南藩国水战有些疑惑和不放心,在唐蕊一番经验船员保证下。也放下心思。

    此时的南藩诸国,尤其是南海岛国说是藩国实则大多数岛国均还处在氏族和愚昧的奴隶制度下。

    尤其是这些岛国没有完整的家国制度和严谨的文化,国民也没有国家的思想,往往战争中很难有忠君爱国的意识。

    甚至很多当地的居民被大胤朝的富饶和繁荣所吸引,甘愿被大胤朝的奴隶贩子拐卖。

    先帝好海战,先帝年轻时期就曾多次对南藩诸国发动攻打。

    有一次。僧伽罗,也就是后来的细兰(斯里兰卡),上贡的猫儿睛。珍珠,蓝宝石,红宝石这类的珠宝让先帝很是不满,疑心僧伽罗有不臣之心,张太后又挑唆了一番,便一怒之下发动了战争。

    可让攻打僧伽罗的海龙卫没想到的是,当战舰抵达僧伽罗港口时候,不仅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抵抗,还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热烈欢迎。

    海龙卫的校尉发现情况不对,怕是这次事件有误会,立即质问了国王,那个叫做罗布达达的国王当即又哭又跪表示从未有不臣之心,绝对忠心耿耿,就差切腹表白,甚至打算将他们全国那个又黑又老的最美公主献给先帝爷。

    当时的校尉哭笑不得说要押着国王去见先帝,好让他当面给先帝解释,一般这种国王做俘虏的事儿,有点脑子的都不大愿意,校尉还做了国王不愿意,就活捉了的准备。

    可更让校尉无法理解的是那个极品国王不仅喜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还将老婆孩子一家近三十余口,一个不留带走,就和全家游玩没两样的跑到大胤朝做俘虏。

    就连校尉自己都不忍了,暗示国王留个儿子做个种吧,没想到那个差点被留下的小王子恨得以自杀做威胁,一定要去大胤朝做一次俘虏,校尉无法只得怜悯得带走无知的小王子。

    校尉一开始不理解这些僧伽罗国居民的心里,后来才知道大胤朝的繁华是他们心之所向。

    就像葛葛僧祗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伯劳威斯群岛(bronwersis.)中的一岛)的昆仑奴为了到中土做奴隶,族群发生争夺战争和个人挑战,甚至拿出全家的积蓄收买大胤奴隶贩子,便是为了大胤朝繁荣富裕的生活。

    特别是后来僧伽罗国王全家来燕京府的事儿惹得其他南藩岛国羡慕嫉妒不已,争相挑衅起大胤朝,就为了到大胤来自辩一番,玩乐一番。

    直到年底,大胤朝官员才发现其中奥妙,下令不听话的就不许朝贡到大胤朝,那些不断挑衅的南藩诸国才消停。

    所以唐蕊和北胤的大臣根本不觉得打不下来南藩诸国,均觉得大胤朝的神武军队掠夺和杀戮化外之民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也完全不担心会败给那些子住木屋,穿草裙的黑皮人。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海上航行辨不清方向,一不小心吹到了十万八千里,毕竟北胤朝除了对倭的商船,大多数是走东京府(现在朝鲜半岛)的内海商船。

    可唐蕊既然说到了她们手上有老安家海商的船队,北胤将士当即放了十万个心,甚至当晚姬文璟就下令做出攻打南藩诸国,抢粮救灾的准备。

    北胤朝的这种大天朝思想流传甚久,唐朝便处于天方地圆,中土正心,万朝所向的过度膨胀的心态中,以至于后来北胤民间流传天国大军被南藩诸国打败的事儿,北胤王朝的高层也半点不相信,依旧沉寂在南藩大量的粮食救灾的美梦中。

    北胤朝的秘密取南补北计划,刚刚开始,南胤宪宗皇帝也从燕京北府得到了这些消息。

    宪宗近日来也针对北胤爆发的旱灾,做出了诸多准备,与新帝姬文璟在南胤水灾所表现的态度不同,宪宗皇帝决定短时间放下成见旧怨,先协助北胤抗灾,以防蛮族趁机攻打北胤。

    在宪宗皇帝看来,他深恨姬文璟谋朝篡位,分裂国土,与虎谋皮,引蛮族入腹地,背叛民族和家国,是大胤朝和姬氏皇族最大的耻辱。

    但是在天灾和民族面前,这些都可以暂时放下,毕竟姬文璟再不是,也是姓姬的,北胤朝纲再乱,老百姓也是大胤朝的老百姓。

    宪宗作为一个君主,哪怕现在落魄了,他也不能放下他的臣民,宪宗无法放下北胤的旱灾。

    故北胤朝的旱灾爆发,宪宗皇帝和南胤小朝廷都为此出谋划策,夜以继日,比北胤本地的皇帝大臣还忧心得多。

    月底,宪宗皇帝最终下定决心,希望暂缓南胤与北胤之间的仇恨,让部分北胤老百姓来南胤朝避旱,借以减缓北胤朝的赈灾压力。

    可惜宪宗的一番苦心终究被弃,宪宗的两国协议书当场被姬文璟撕毁,甚至连来使都差点被斩杀。

    在北胤朝看来,宪宗皇帝就是典型的趁火打劫。

    宪宗政策一出,岂不是将北胤朝的老百姓都搜刮走了,那样北胤朝还不没人了,姬文璟这个皇帝还做得有什么意思。

    唐蕊自从献策成功,又与姬文璟亲密几分,二人心中芥蒂还在,却也回复从前的甜蜜。

    姬文璟对宪宗的目的错误认识就是由这位计策百出,目光远大的唐娘娘所引导,在唐蕊看来只要是宪宗出的主意和要求都是不安好心的。

    唐蕊当即以最恶毒最可怕的念头考虑南胤朝的用意,甚至举出诸多例子,劝说了姬文璟,引得姬文璟越发觉得南胤才是生死大敌。

    月初,土地干涸得草根裹露,老百姓的存粮越发稀少,街上的乞丐也不见踪影,城外饿死的尸体养得野狗膘肥体壮,可没多久这些野狗又成了饥饿的人口中的粮食。

    北胤朝开始出现断断续续地逃难人群,当他们欢喜逃到南北交界,好像找到了生的希望之时,北胤朝的军队出现在南胤和北胤的交界处。

    新帝姬文璟有令,胆敢越界逃亡南胤不问男女老少,是商人还是官员通通杀无赦,甚至连南北通商也在此禁止了。

    难民顿时哭声喊地,有些胆大的不仅无视新帝法,反而翻山越岭誓死逃离北胤,虽然十存一的到达南胤,但还是挡住北胤朝老百姓对生的期望。

    北胤那些私逃的老百姓抵达南胤当地,短时间内也对南胤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南胤也是刚刚遭受水灾,损失惨重,粮食紧缺,好在南胤早年通过胶州一些海贸商行早早购进了诸多的粮食,缓解了粮食紧张,再加上南方许多地方是一年二熟,一年三熟,冬麦和其他粮食收入还是相当可以,才没给南胤带来巨大影响。

    现在北胤老百姓的到来又一次提高了粮价,让部分当地老百姓对北胤难民有了排挤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