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第21章 花魁杜锦绣

第21章 花魁杜锦绣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金陵焦宅的东屋里,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俊秀小姑娘,正支着两只胳膊托着下巴,俯在一张长桌上,两眼盯着窗外正在摘桂花的两个小丫头。

    那个穿鹅黄上衣的小丫头,转过身子喊道:“小姐,还要摘吗?”

    焦宛清摆摆手,示意够了,两个小丫头利索地收好剪刀,把桂花一束束扎好,两人一前一后的把架在桂花树上的梯子给搬走,焦宛清无聊地直起身子,很不雅观地伸了一个懒腰,幸好外祖父外祖母不在家,他们去清凉寺参加法会去了。

    从东屋的小门出来就是正厅,这是焦宅会客的地方,正对着大门的方向墙壁上悬挂着一幅虎啸山林图,画的下方是一张半人高的横桌,横桌上还摆着香案和一尊观世音菩萨塑像。东西两侧各有一溜四张雕花木椅,东侧最上方则是开了一扇小门。

    对于正厅的布置,焦宛清一点都不喜欢,明明很雅致的一座宅子,应该挂些风雅的字画,他偏偏很煞风景的挂了一幅虎啸山林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焦宅主人是一名武人。

    外祖母搬来后,又在正厅长桌上了供奉了佛像和香案,整个正厅看起来不伦不类的。但这话焦宛清不能说,老人家总有一点自己的喜好,只要她乐意,小辈得总要让着她。

    见时间不早了,焦宛清转身去了厨房,看看厨房里菜肴果蔬准备好没,四个老人家从清凉寺回来,都赶上吃晚饭了。

    金陵过中秋很隆重,这一天要准备很多菜肴果蔬糕点,祭拜月神。章婆婆和李婶两人忙不过来,连宛清的小丫头玉珠和玉琴都被派到厨房帮忙了。

    院子的水井边,小丫头玉珠和玉琴正在洗石榴、葡萄、柿子、梨子等水果,一碟碟装好,把果品一一摆到八仙桌上。

    厨房里靠东的案桌上摆着一盆盆的煮熟的香藕、熟菱、糖炒板栗、糖芋头,章婆婆在烧桂花鸭,李婶正在那里烤月饼,远远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

    见焦宛清进来,李婶热情地上来打招呼:“小姐是不是肚子饿啦?这糖芋头刚出锅!”

    章婆婆笑道:“这你就不知道,我家小姐从小不爱吃甜食!我们老爷说小姐不像我们金陵人,倒象湘西人,天生爱吃辣!”

    李婶着急道:“今晚的菜多是甜食,怕不合小姐胃口!”

    焦宛清笑道:“我不是不吃甜食,只是吃得比较少,偶尔吃一两次,没关系的!大娘婶婶,你们忙,我先回去了!”

    焦宛清折回自己的屋子,懒洋洋靠在藤椅上,都到中秋了,她还没想出法子救王大妞出来。以焦宛清现在的武功毒术修为,要从万花楼救个人出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安置王大妞。

    这时焦宛清才发现自己根本无处可安置她,送王大妞回家,那不是救人是害人,花鸨母背后之人是金陵知府方正明,王大妞一家能逃到哪里去。她也不能把王大妞安置到自家或者李爷爷家,被人发现,麻烦大了。

    王大妞和焦宛清同岁,因年纪还小,还没来天葵,花鸨母一时半会,不会让她出去接客。

    现在万花楼的当家花魁杜锦绣,大约十六七岁,还能顶个两三年。花鸨母设计强买王大妞,就是看中她惊人的美貌,精心培养个两三年,想让她接替杜锦绣的位置。

    万花楼和王大妞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大概有十来个,除了一个是被赌鬼父亲卖进来的,两个是被拐子卖进来的,其余几个都是花鸨母,用管事嬷嬷的名义,花样巧语强骗进来的。

    焦宛清原来很看不起青楼女子,觉得她们自甘下贱,做这种皮肉生意。若不是因王大妞这件事,她根本不知道青楼女子的背后故事,那些文人墨客在秦淮河坐拥美人,吟诗作画听曲时,有谁知道美人人前笑,人后哭的无奈和辛酸。

    比起那些自甘为妾的女子,这些流落青楼的女子,本质上有太多的区别,一个是为了贪图享受,一个却是生活所迫。她们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她们只有青楼姐妹,她们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无依无靠,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挣一口饭吃,她们活得实在卑微。

    运气好一点,年轻时能被恩客看中,赎身出去,当个小妾,能有一个栖身的地方。年纪大了,不能接客了,鸨母收一点点小钱,就把她卖给乡下娶不起妻子的汉子。更多的青楼女子,年纪轻轻一身毛病,熬不过去了,就是一领草席,仍在乱坟岗上。有些则被青楼赶了出去,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一直到死为止。这种事哪里都有,哪一座青楼都有,不止万花楼一家。

    焦宛清很痛心,高门大户、深宅后院女子,虽然孤寂终身,但却有一个容身之处,这青楼女子一脸日不接客,鸨母就要给脸色看,甚至非打即骂,活下去都很艰难,比起这些可怜的青楼女子,她能生在焦家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门嘎吱的响了一声,小丫头玉珠摆好果品回来了,她双颊红红的,额头上还有汗珠,象极了秋天的红苹果,她兴奋地说道:“小……小姐,我们今晚出去看灯否?李婶婶说今晚要去涧子桥扔瓦罐,去南园摸秋!”

    玉珠十一岁,她是山东人,今年刚买回来的,性子很是娇憨可爱。她第一次在金陵过中秋,听说今晚秦淮河、夫子庙一带很热闹,还能看戏。

    玉琴跟着走了进来,她取笑道:“你还摸秋,去涧子桥上扔瓦罐?”

    玉珠回嘴道:“我怎么不能去?李婶婶说了,只要小姐同意,她就带我们出去。”

    焦宛清微微一笑,金陵过中秋,有“摸秋”、涧子桥上扔瓦罐的习俗。

    所谓“摸秋”其实就是“偷秋”,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到瓜田、豆园里,暗中摸索摘取瓜豆带回家,故名“摸秋”。金陵县志曾记载“以得瓜豆宜男”,意思是顺利摸到瓜豆就可以生个大胖儿子。按照习俗,此夜瓜豆任人来摘,主人不得责怪,第二天再由丈夫负责把损失的银钱还给主人。

    北方也有“偷秋”的习俗,与金陵大同小异,不过他们偷的不是瓜果,是葱和韭菜。至于涧子桥上扔瓦罐,顾名思义“见子桥”,意思是站在此桥头扔瓦罐,将来就可以得子了。

    外祖母年纪大了,焦宛清尚未出阁,这“偷秋”和涧子桥上扔瓦罐,她根本不用去。

    那边玉琴教训玉珠道:“李婶是要去求子,你还没嫁人,求啥子啊?给人笑死了!”

    玉珠不服气的道:“玉琴姐姐,我就去看看,不扔就是!”

    焦宛清看得出玉琴其实也想出去玩,只是她素来稳重,不同于活泼跳脱的玉珠,什么事都放在脸上,管不住嘴巴。

    焦宛清笑道:“你们想去玩,就去玩吧!街上人多,跟着李叔李婶,不许顽皮!”

    玉珠欢呼了一声:“小姐你真好!”

    焦宛清白了她一眼道:“难道本小姐平日对你不好吗?”

    玉珠一脸谄媚道:“小姐对奴婢一阵很好!今天特别好!”

    焦宛清指着她,对玉琴说道:“瞧她这幅德性!”

    三人说说笑笑了一会儿,焦宛清外祖父外祖母和李德老爷子两口子回来了,众人一起用过晚饭后,祭拜月神后,就各自歇息了,四位老人家在寺庙里折腾了一天,熬到现在人已经很疲惫了。

    玉珠和玉琴跟着李婶一家出去了,焦宛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禁想起几天前的那件事,想起万花楼那位美艳高傲的花魁杜锦绣。

    世人常说戏子无义,婊子无情,这话实在是太侮辱她们了,青楼女子也很仗义,万花楼的花魁杜锦绣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女子。

    她原是苏州上官小姐的陪嫁丫环,上官小姐的相公靠妻子发家后,另攀高枝,不顾病重的发妻,休妻另娶他人。他欺负妻子娘家无人,不仅谋夺了妻子的嫁妆,为讨新人的欢喜,连亲身儿子都不要了。上官小姐又气又怒,没几个月就去了,抛下一个两三岁的儿子。杜锦绣带着孩子上门,被那个凶狠的继妻给赶了出来。

    杜锦绣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孤身带着孩子,在城隍庙卖身时,被花鸨母花样巧语骗进了青楼。

    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杜锦绣很冷静,她只提了一个要求,允许她带着孩子,花鸨母想把孩子送人,杜锦绣担心花鸨母把孩子卖给戏班子,她拿着簪子指着自己的脖子,说道:“若花妈妈不答应,锦绣今日就血溅万花楼!横竖不过一死,锦绣没什么好怕的!”

    这世上的道理就是这样,弱的怕强的,强的怕赖的,赖的怕不要命的。花鸨母舍不得到手的鸭子飞走了,养一个小孩子也费了多少钱。白日青楼里客人不多,姑娘们轮流帮着杜锦绣照看孩子。

    在青楼姐妹的帮助下,杜锦绣把孩子带到了七岁,她忧虑孩子一天天长大,呆在青楼里会跟着学坏,辜负自家小姐的临终嘱托。

    当她从王大妞口中得知李德老爷子救助王家的事,她又从别人那里打听到李德老爷子是个慈善的长者,于是带着孩子求到老爷子跟前,求老爷子收她家小少爷在药铺做事。她不求小少爷有多出息,只希望他能平安长大,将来有一技旁身,能过上安稳日子。

    李老爷子得知孩子的身世,敬佩杜锦绣的为人忠义,他同情两人不幸的遭遇,当场收下了孩子,从孩子母姓,给他取名上官云飞。那天焦宛清也在场,她同情这上官云飞的杜锦绣的遭遇,更痛恨那狼心狗肺的父亲,抛妻灭子,丧尽天良。

    焦宛清想到王大妞,想到杜锦绣,想到惨死的上官小姐,心头就升起一股无名怒火,她腾地坐了了起来,那个万花楼不是要举行开苞大会吗?又有几个可怜的女子,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你花鸨母想把开苞大会办的风风光光的,我偏不如你愿,让你办不成此事,断了你的后路。想到这里,焦宛清迅速穿好衣服,把自己易容成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模样,带着几瓶毒药匆匆赶往万花楼。

    今日的万花楼张灯结彩,人上人海,焦宛清估摸着里面大概有几千号人。焦宛清眯了眯眼,冷笑道:人越多越好,人多好办事。

    焦宛清熟门熟路地钻到万花楼后院的茶水房里,把半月醉下到酒水和茶水里,至于痒痒粉,她打算用来招待花鸨母和那几个官员嫖客,不让他们痒上个十天半月,她就不叫李莫愁。

    这躺下来的人越多,事情就越大,闹得越大,对焦宛清救人越有帮助。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干里,这八卦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这事若好能传到御吏耳中更好,最妞是把这狗官给抓了,金陵女子才有安泰的日子。焦宛清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反掌。下完药,焦宛清没多做停,没了方知府做后台,她要收拾那个花鸭母,易如,一路美滋滋地,就等着明天的好消息了。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