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偶遇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国丧期间禁娱乐婚嫁,官禁百日,民禁一个月,听说京城四十九日禁止屠宰,京城里都无肉可卖了。相比京城,金陵这边情况要好一点,也禁了将近一个月,但年底的院试依然照常进行。

    焦辰飞和李珏十月底从京城出发,正好赶上了国丧,对于无肉不欢的两个半大小子,这一个多月实在难熬。焦辰飞的原话就是,“那鱼肉也算肉?吃到嘴里淡出鸟来,小爷就爱吃大块东坡肉!”

    李珏要比焦辰飞含蓄点,不过意思也差不了多少,“鱼肉实在太腥了!偏偏我们又是搭漕运官船回来的,人多眼杂,两人就干熬着。”

    四位老人家听了都心疼死,可那时还没出国丧,金陵也无肉可卖。焦宛清了解这两人的德行,算到他们回来肯定讨要东坡肉,提早从乡下抓了几只鸡鸭和兔子回来,城里这些东西都卖空了。一大海碗红焖兔子肉下去,焦辰飞和李珏摸着肚子,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好长时间没吃得这么舒服了。

    李珏趁众人没注意,跟焦宛清打了一个手势,焦宛清随后跟着去了书房。自从订婚以后,两人就没单独见过面,说过话,李珏打开蓝色的大包裹,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景泰蓝镯子、耳坠、紫檀木簪、琉璃鼻烟壶、绢画等,摊了一桌子,他咧着嘴笑道:“宛儿,这些小玩意喜不喜欢?”

    哪个女人不喜欢精致的小玩意,焦宛清自然也不例外,她这个瞧瞧,哪个摸摸,虽然物品不值钱,但每一件物品都很精致,让她舍不得放下。

    李珏见她喜欢他送的礼物,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他兴奋地直挠后脑勺,嘴都快咧到耳根去了。

    焦宛清抬头见李珏傻笑的模样,轻声地问道:“阿珏,这些都送给我吗?”

    李珏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用力点头道:“嗯!全部送给宛儿!”李珏心里还偷偷加了一句,我把自己也送给宛儿。

    自从知道自己要和宛儿定亲,李珏暗暗欢喜,他从小就喜欢黏着宛儿,宛儿又聪明又能干,从小就很照顾他,对他比对她亲哥哥焦辰飞还要好。宛儿姐姐是除爷爷奶奶外,对他最好的人。

    辰飞哥哥小时候很爱欺负人,每次都是宛儿帮他出头,她拉着他的小手,挥舞着拳头,教训辰飞哥哥。爷爷那时候还开玩笑说,要让宛儿做他的小媳妇。

    小小的他心里就有一个愿望,长大要娶宛儿姐姐,他要和宛儿姐姐永远在一起。他不想别人分享他的宛儿姐姐,即便那个人是她亲哥哥也不行,小小的他找出各式各样的借口去痴缠着宛儿姐姐。

    一直到了宛儿去了扬州,他们才分开。那时候,他好害怕宛儿姐姐从此忘记他,喜欢上别人,在也不理他。他一直没忘记宛儿姐姐,他只有从平常书信中得知她的近况,他一直在想象宛儿姐姐长大后的模样,偷偷画宛儿姐姐长大的样子,被辰飞哥哥取笑了好多次,说他是没断奶的孩子。

    后来焦爷爷去世了,焦伯伯一家回来了,他见到了宛儿姐姐,比他想象的还好看。她长高了很多,同他差不多高,比镇里最好看的华玉姐姐还好看,就象画里的人一样。

    有人到他家提亲,爷爷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媳妇,他说要跟宛儿姐姐一样的媳妇。爷爷奶奶沉默了,他知道自家条件不好,自幼父母双亡,门第又比焦伯伯家低,他要娶宛儿阶级不容易。他别无他法,唯有好好念书,让焦伯伯喜欢他,功夫不负有人,焦伯伯终于答应把宛儿姐姐嫁给他了。

    在焦伯伯的朋友林大人的帮助下,他和辰飞进了京城最好的书院,他发誓他一定要考上举人,考上进士,不辜负焦伯伯对他的一片期望。

    焦宛清举着一串贝壳手链,问道:“阿珏,这贝壳手链真好看!”

    半响没听到李珏的回答,焦宛清抬起头一看,他紧握双拳,神色很肃然,忙追问道:“阿珏,你怎么啦?”

    李珏这才知道自己失态了,伸手摸了摸脸,掩饰道:“我在想院试的事情!今年天气这么冷,考场肯定很冷。”

    焦宛清放下贝壳手链,说道:“今年的天比往年冷多了,雪都下了好几场!唔,我给你和哥哥做了几样东西,你那份,回去时再给你!”

    李珏和焦宛清又讨论了一会,这个东西是哪里淘的,原厂地在哪里,配什么衣饰好看些,过一会儿,焦辰飞也来了,他兴匆匆地拎了一个蓝色的大包裹进来。

    焦宛清一见这只眼熟的包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是跟李珏炫耀来了。

    焦辰飞得意地打开包裹,包裹里是一双软底厚棉鞋和一大团毛茸茸的东西,他用力抖了抖,原来是用兔毛编的两双袜子,到膝盖那么长。李珏露出羡慕的神色,这袜子看起来就很暖和,穿到考场里正好。

    焦宛清白了哥哥一眼,笑道:“阿珏也有!”

    李珏惊喜地道:“宛儿,我也有?”

    焦宛清点点头,笑着解释道:“我想着哥哥和阿珏要在考场里呆好几天,如今天气又这么冷,脚冻坏了就麻烦!至于这软底棉鞋,你们到考场里头再拿出穿。”

    李珏欢喜地道:“多谢宛儿!”

    焦辰飞见他也有份,在一边气哼哼地道:“我妹妹多能干,便宜你这小子!做针线很伤眼睛,妹妹以后少给他做!”

    焦辰飞原本同李珏关系很好,但自从他成了妹夫后,他就横看竖看他不顺眼,觉得这家伙不声不响地,就把自家妹子给拐走了。他经常借故挑刺他几句,偏偏李珏性子好,随便他怎么说,只是笑笑而过,把他郁闷个半死。

    李珏笑道:“辰飞,我在京城买了几双鱼皮靴子,这靴子不漏水,下雨天穿正好,我等会儿让人送过来!”

    焦辰飞收了李珏的礼物,不好再摆大哥的谱了,笑道:“算你小子聪明!”

    焦宛清叹道:“这几天金陵不是雨就是雪,穿布鞋容易湿,穿木屐又太冷!”

    李珏笑道:“我给宛儿也买了一双!就是不知道大小是否合适,明日让人一起送过来。”

    焦辰飞不由暗骂这家伙嘴巴抹了蜜一样,甜言蜜语张口就来,实在太狡猾了,自家爹娘对他比对他这个亲儿子还好,整天李珏长,李珏短的。自家爹爹整天拿他同李珏比,横吹胡子,竖吹须的教训他,额外给他加了不少功课。

    不仅爹娘这样,连焦辰星那个小魔头,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还好还有个林彦不买他的帐,让他稍微有点男子汉的尊严。

    想到林彦,焦辰飞忍不住笑了起来,当林彦听说李珏和妹妹订婚的消息,那个小家伙就跟李珏闹了一场。

    林彦说道:“宛儿姐姐,怎么不等我呀!我会长大的,长大了就可以娶宛儿姐姐了!”

    把林大人和林夫人弄得哭笑不得,林家妹子还取笑他:“这么小就想娶媳妇了,真不害臊!”

    事情虽然过去了,林彦却记这事在心上了,他一直不肯理李珏,怪他抢走了他的宛儿姐姐!

    院试的日子越来越近,焦宛清和外祖母给焦辰飞准备了熟腊肉、香干、饼子、馒头等,一遍遍的检查考篮,是否有漏带的东西。

    李叔驾着马车送焦辰飞祖孙去江南贡院那边,焦宛清发觉自家哥哥一直握着拳头,看得出他很紧张。有焦文俊这么一个才华出众的父亲,当他儿子的压力也很大,因年初府试成绩不理想,一向爱玩的焦辰飞沉静了很多。

    焦辰飞出门后,焦宛清和外祖母约了李珏祖母一起去清凉寺上香去了,她们原本想去夫子庙烧香的,但那里离贡院很近,人太多了,焦宛清担心两个老人家安全,万一被人冲撞着就麻烦了。

    清凉寺位于离金陵鼓楼不远,这里环境很清幽,尤其是夏天,到清凉寺纳凉烧香的人特别多。

    红日很早就出来了,虽然雪后初晴,但这冬天的阳光基本是没有温度的,照在人身上,一点都感觉不到暖和。山路上有五六个和尚稀稀拉拉的分布着,他们正忙着清扫积雪,把积雪铲到路边上。

    一阵冷风吹来,竹林上的积雪悉悉索索地掉了下来,有些飘到草丛里,有些飘到人身上,有些则飘到刚刚清扫出的青石板路面上,慢慢融化了,最后变成了一滩水。

    这种天气,焦宛清是很不赞成两位老人家出门拜佛的,前几日刚下过雪,山路很湿滑,万一摔着了就不好了。老人不比年轻人,骨折了就很难愈合,但两个老人家很固执,焦宛清能理解老人的拳拳爱孙之心,只好多带几个人手出来。

    虽然天气冷,山路湿滑,但上山拜佛的人却不少,三步一拜的,很是虔诚,焦宛清估摸这几位家中都有考生。但也有例外的,前面那一群人,看起来好像是上山游玩的。

    走近了,焦宛清才发现前面一群人的领头,是一对衣饰华贵的男女,男子身上的衣裳好像是云锦,焦宛清暗自抽了一口气,能穿得起云锦可不是普通人。

    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前面那对男女回头看了看,焦宛清发觉他们容貌有七八分相似,看来他们是一对父女。

    焦宛清这才看清前面女子的相貌,她生得肌骨莹润,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容貌丰美异常。她见过的人中,也只有林大人家的黛玉姐姐可以同她媲美了。

    那前面的少女也很吃惊,她素来自负美貌多才,没想到在清凉山上遇到一位明珠般润泽,气度高雅的小姑娘,看起来年纪比自己还要小几岁,顿起了心心相惜之心。

    她微笑着问道:“妹妹陪两位老人家上山拜佛?”

    焦宛清见女子说话温和,举止落落大方,也颇有好感,笑道:“是的,我兄长今日下场考试,我陪外祖母和李家祖母上山拜佛!姐姐呢?”

    女子笑道:“我陪父亲上山散心!”

    焦宛清见女子父亲脸色发青,知道他身子不好,因而劝道:“今儿天冷,山上风大,伯伯身子不好,该在家里歇息才是!”

    那女子惊讶道:“妹妹懂岐黄,看得出我父亲身子不好?”

    焦宛清边走边说道:“我见伯伯脸色郁结,气喘不止,估摸伯伯近来心气不顺!”

    女子奇道:“这你都看得出?”

    焦宛清笑道:“猜得!”

    话音刚落,山上冲下来几个人,当前之人赫然是万江楼闹事的那个薛霸王,他急急地奔到那对父女跟前,讨好道:“父亲,妹妹,寺庙的院子已经收拾好了!”

    焦宛清暗道,原来他们是薛霸王的父亲和妹妹,看来这女子就是金陵城四大美女之一的薛宝钗7。薛蟠回头一瞧,顿时两眼发直,骨头酥软,这个美娇娘哪里来的?颜色比自家妹妹还要好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