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英莲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金陵李宅书房里,李珏正欢喜地翻看着一件件礼物,这些都是宛儿路上买的,托人从驿站捎回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反之前的沉闷郁结。

    新来的小丫头英莲,心里很是纳罕,什么事让少爷这么高兴,她偷偷瞄了一眼边上的大丫环红袖,见她脸色有些发僵。

    只听那红袖笑道:“宛小姐,惦记着少爷,才十来天功夫,就送了这么东西过来!”

    李珏笑容满面答道:“宛儿最细心了!她送的东西都合我的心意!”

    红袖酸溜溜地道:“哎!宛小姐送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只是如今少爷小姐年纪大了,私私相授,要被人说闲话的,影响宛小姐名声!”

    英莲一下子明白过来,这些东西都是宛小姐送的,宛小姐可是少爷的未婚妻,听说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好。

    难怪少爷收到礼物,这么高兴,红袖姐姐吃醋,乱说话了。

    英莲抬眼细细打量了红袖一番,她今天梳了个堕马髻,穿着一件鹅黄外衫,明眸雪肤,秀美清丽,如同春日盛开的迎春花。若不是她知道红袖姐姐的身份,她还以为红袖姐姐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李珏脸色一沉,红袖这丫头越来越不懂礼数了,仗着祖母的宠爱,都敢说宛儿是非了。每次宛儿过来找他,她都推三阻四的,谱子摆的比他这个主子还大。改日他要同祖父说说,府里年底本要放一批人出去,如今红袖年纪大了,起了不该有的心思,留在身边迟早是祸根,他可不想宛儿误会他。

    英莲摇摇头,红袖姐姐又惹少爷不高兴了,少爷态度明摆着不高兴,她还要撞到枪口上!

    不说少爷跟红袖姐姐一点关系都没,就是有,也不应该怠慢宛小姐,她一个奴婢做出这种举动,实在是不合规矩。

    红袖姐姐比少爷大两岁,她自幼在少爷跟前服侍,做得一手好针线,还写得一手好字,府里人私后说少爷迟早要收红袖姐姐进房的。

    可据她这段时间观察,少爷待红袖姐姐一直淡淡的,待她与她们这些小丫头一般无二。少爷根本没那种心思,红袖姐姐虽然漂亮,但跟宛小姐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她生平第一次见到这面漂亮温和的小姐。

    见李珏脸色不好,红袖心里很恼怒,胸中憋了一口气无处发,见边上的英莲温顺乖巧地站在那里,气不打一处来,这小丫头就打扮温柔卖乖,讨少爷欢心。

    想着少爷以往对她总是另眼相看,如今少爷越来越疏远她,很多事都交给英莲这个小丫头来办,她越想越不是滋味。

    她本是少爷和秦公子从人贩子手里久回来的,为她还得罪了薛霸王和冯公子,真是个红颜祸水。听说她还是位官家小姐,少爷就是心肠好,这小丫头才有如今这般造化。两个月下来,这个瘦骨嶙峋的黄毛丫头,长高了,脸色也红润起来了,没城想还是美人胚子。现在她年纪还小,容貌还未张开,若再过几年,这府里最美的姑娘非她莫属了。

    偏生英莲不仅相貌好,读书过目不忘,手也灵巧,极得少爷欢心,连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对她另眼相看,说她不愧是官家小姐出身的。

    如今英莲的吃穿都比她这个一等丫环强多了,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对她另眼相看,就差没把她当成亲孙女了。

    红袖酸溜溜地想,这事说来来还是英莲命好!哪个大家小姐被拐卖多年,还能遇到自家少爷和秦少爷这样的人,还能帮她去找亲身父母!

    那个冯家少爷对她念念不忘,说等她父母过来,要请媒人上门提亲,娶她为妻。

    说来也是英莲命中得遇贵人,那日李珏和秦公子休沐无事,两人相约去万江楼喝茶,无意凑到薛霸王与一姓冯书生在纠缠,他们剑弩拔张的原因,只是为了一个十二三的小丫头。

    那薛霸王仗着人多势众,拎着冯公子的衣领,正要动手打人,恰好被秦公子和李少爷碰到了。见是自家小舅子,薛霸王松开了冯公子,他的嚣张气焰一下子没了,小舅子手上功夫很好,他可不敢招惹舅子和妻子。

    李珏趁机抓住了想偷溜的人贩子,原来他一女卖二家,想同时拐走两家的银子跑路,不想被眼尖的李珏发现。

    一行人把人贩子扭送到衙门里,一顿杀威棍棒下来,人贩子老老实实的交代了。不仅交代了他一女二卖,还交代了英莲的身世,从苏州那边拐过来的,那时她才三岁。

    因此案涉及拐卖官家小姐,官府自然不敢怠慢,判了人贩子流放三千里,买卖自然作废了。因英莲身份是江南甄家小姐,虽是旁支,也是江苏的名门望族之后。金陵知府退回了冯薛两家的身家银,让他们各自回家,他还派人送信给甄家家主甄应嘉,让他出面寻找英莲的亲人。

    薛霸王因小舅子插手了这事,又怕妻子责怪他,想着那英莲的美貌,心里实在舍不得。虽然他很不痛快,但在公堂上,他也不敢多说。

    那冯公子对香菱一见钟情,很是不舍,秦石头安慰他道:“等英莲姑娘父母过来,小生会送信给冯公子的。若冯公子有心,可以向她父母当面提亲。”

    冯公子得了准信,心里很是高兴,带着老仆回家准备聘礼之类的东西。

    秦石头原本想把英莲带回秦府,但他一想到那个刁蛮的表妹赵月娥,知道此事,不知会想出什么法子折磨英莲。于是他打消了这个主意,把英莲暂时安排到李家,等她亲人过来接她。

    次日李珏到书房找祖父说了红袖之事,李德老爷子很欣慰,他的小孙子终于长大了,也知道如何处理身边事物了。对于老妻把红袖放到孙子身边的用意,他心知肚明,他看不上那红袖的妖娆做派,但也不想出手,他就想看看孙子如何处置此事。

    大户人家的男孩子,十二三岁身边就有通房丫头,这些丫头因自小服侍主子,把主子的性子摸得清清楚楚,倘若让她生下庶长子或庶长女就麻烦了。后院嫡庶部分,宠妾灭妻,就是乱家之源。

    他欣然采纳了孙子的建议,把红袖一家恩放出去,李老夫人得知红袖被放出去,很不高兴。觉得老头子和孙子都不跟她说一声,就把人给放出去了,他们根本没把她这个当家主妇放在眼里。

    李德老爷子叹道:“红袖他爹跟我多年,家中事务一半是他经手,大半仆人都是他的心腹。倘若珏儿纳了他女儿为妾,只怕我李家产业一大半就落到他家手中,珏儿还要看他脸色行事。你让珏儿和他媳妇以后怎么办?”

    李老夫人很是惭愧,呶呶嘴说道:“老头子,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这一层!但珏儿都十三岁了,身边没个服侍丫头总不好?”

    李德老爷子反问道:“那当年绅儿身边,你怎么不放人?不会是因为儿媳妇是你娘家侄女吧!”

    李老夫人半天打不上话来,,李德老爷子道:“你那娘家,绅儿一出事就跟我们李家撇的干干净净的,还不如焦家人仗义。文俊这次吃了妾室的大亏,定下家规,男子年过三十,无子方可纳妾!若没文俊护着,小樱只怕骨头都要被人拆了吃了。”

    李老夫人嘟嘟囔囔道:“这世上哪个男子不三妻四妾,老爷当年不是也纳了一个!”

    李德老爷叹道:“若不是她害人害己,绅儿也有兄弟姐妹,珏儿多了叔叔和姑姑。我们老两口,就不需要这么操劳了!”

    想着逝去的幼子,李老夫人的眼眶润湿了,她哽咽着说道:“老头子,我们也学文俊定个家规吧!男子年过三十,无子方可纳妾!”

    李德老爷子道:“正该如此,省得那些丫头整天涂脂抹粉,到珏儿面前献殷勤,一心想着爬床,当姨娘。长此以往,不仅坏了珏儿的名声,也坏了门风!”

    姑苏封家封氏得知家主送来女儿得救的消息,喜极而泣,连一向对女儿女婿没好脸色的封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女儿女婿半辈子只得一个外孙女,偏偏家中又遭遇了火灾,一直靠他这个老丈人救济,他若活着还好,他若不在了,他那几个儿子,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他那日多说了几句,女婿就闹着出家为道,搬到道观里不回来。可惜他女儿年纪又大了,不好改嫁他人,儿子儿媳话也实在难听,女儿一日日的憔悴下去,他也只能干着急。

    如今外孙女找到了,他再帮他们一把,外孙女再招个女婿进来,女儿老来也有个依靠。

    封氏匆匆赶到庙里,告诉甄士隐找到女儿的消息,甄士隐大喜过望,脱下身上的道袍,与妻子一道跟着甄家的官船,一道前往金陵。

    十一月底,夫妻俩风尘仆仆地赶到李家,一见英莲那那酷似封氏的容颜,以及眉心那颗米粒大的胭脂痣,夫妻俩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英莲正是他们失踪多年的女儿,一家三口抱头痛哭了起来。李

    李老爷子提了冯家公子的事,甄士隐夫妇有些迟疑,他们不怀疑冯公子的人品,只是他们只有一个女儿,还想招个女婿养老。

    冯公子父母双亡,与家中老仆守着父母遗留的产业过日,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衣食无忧。当听说甄士隐夫妇的想法后,冯公子表示他虽不能入赘,但他愿意奉养岳父岳母终老。

    甄士隐夫妻见他长得眉清目秀,性子温和,便有三分喜欢,当得知他上无父母,下无兄弟约束,又有秀才功名,家境也过得去,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

    因英莲年幼,两人先订婚定下名分,等英莲及笄后再举行婚礼。封父听说女儿女婿要在金陵安家,还在金陵找了个家境殷实的外孙女婿,心里很高兴,帮着女儿女婿变卖了产业,自己私后再添了一点,凑成一笔银子送过来。

    李德老爷子从甄家下人处得知夫妻俩多年的处境,想到早逝的儿子儿媳,不由动了恻隐之心。在李德老爷子的安排下,帮甄士隐夫妇把户籍迁到了金陵,在金陵买了一座小宅院。

    秦石头见甄士隐人品端方,学识渊博,身上有举人功名,让大哥帮着给他找了一个教谕的差使,封氏做得一手好绣活,她的刺绣是地道的苏绣,老爷子让她帮着看管刺绣铺子,每年给她一笔分红,等英莲出嫁时,她也能攒一笔银子,给英莲做嫁妆。

    甄士隐颇有侠气,为人也很通透,李德老爷子很喜欢他,两人也得很来,甄士隐闲暇时,也会帮着老爷子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老爷子相处越久,越欣赏甄士隐夫妻的人品,决定认甄士隐为义子,认甄英莲为孙女,给孙子添个助力。

    老人年老寂寞,李珏又是男孩子,自不如女子细心体贴。甄英莲相貌端庄,体态袅娜,又温柔乖巧,很得李老夫人欢心,老夫人还特意请了女先生过来教导她。

    冯公子原先读书有些散漫,但如今定了一门合乎自己心意的亲事,岳父又是举人,还得了教谕的差使,读书也刻苦了很多,时常过来同李珏和岳父一起探讨功课,发誓一定要考个举人功名回来。

    自宛清他们走后,李压的心也跟着飞走了,见甄英莲很讨祖父祖母欢喜,甄伯父甄伯母又很关心体贴两位老人,想着有他们一家帮忙照看祖父祖母,他去京城求学也无后顾之忧7。李压和祖父在书房里谈了很久,最终答应了李压的要求,他当初认甄士隐,就有这样的打算。李老夫人虽然舍不得孙子,但为了孙子的前程,也含泪答应孙子上京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