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第48章 事发(一)

第48章 事发(一)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见到两位久违的故人,焦宛清愣了一下,笑着打招呼道:“我说今儿玉姐姐屋里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是有贵客!张夫人和赵夫人可是稀客呀!”

    薛宝钗和迎春忙站起来回礼,林黛玉嗔怪道:“你这个鬼丫头,舍得从庄子上回来?去你府里几次,都说你没回来,有了嫂子,就开始偷懒啦!”

    焦宛清嘟着嘴说道:“玉姐姐,是姐夫跟你说的吧?是不是我大哥心疼嫂子,跟姐夫说我的不是啦?”

    林黛玉笑道:“那倒没有听你姐夫说过,是我自个儿猜的,我知道我们宛儿妹妹你,从小就不爱管事。”

    丫环送上碧螺春,焦宛清落座后,问道:“玉姐姐,三妹妹和四妹妹怎么没过来?”

    林黛玉认了焦文俊和周小樱为义父义母,焦宛清就称秦石头为姐夫了,跟着林黛玉一道称呼贾府亲眷。

    林黛玉笑道:“难为你还惦记着她们!三妹妹进宫了,四妹妹议亲了,两家已经换过庚帖了,再过四五天就要下小定了!”

    薛宝钗笑着解释道:“四妹妹今年选秀撂了牌子,可以自行婚嫁了,三妹妹是进宫当差了!”

    焦宛清不解,同是贾府姑娘,四姑娘就能参加选秀,而三姑娘却要进宫当差,难道是因为惜春是嫡出,探春是庶出的缘故?可律法也没规定庶出不能参加选秀。

    林黛玉见她一脸诧异的表情,旋即明白过来,笑道:“我外祖母家原是包衣出身,因东府太爷中了进士,宁国府一支抬旗了,因而四妹妹属于汉军旗,她能参加三年的大选。”

    林黛玉言下之意,就是西府还未抬旗帜,依然是包衣身份,焦宛清总算明白过来了,因她家都是汉人,又不在旗,对满人选秀向来不怎么关心。

    薛宝钗难过地说道:“倘若大表哥还在,说不定三妹妹就不用进宫当差了。”

    林黛玉也叹了一口气,若大表哥还在,西府也不会乱成这样,二表哥也不会被宠成这样,偏偏天妒英才,大表哥早早地就去了,留下孤儿寡母。

    见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凝固,焦宛清笑着岔开了话题,说道:“玉姐姐,四妹妹定的哪户人家?”

    林黛玉笑道:“定国公府武家三房嫡子。宝姐姐,宛儿妹妹也不是外人,这武三公子就是月琪表妹原先定的那户人家。武三公子与我东府侄子贾蓉、贾蔷在同一个营里当差,三人是军中好友,得知他退亲的是,蔷哥儿就想到了自家小姑姑,也就是四妹妹还未有人家,就跟他提了这事。武三公子信得过他们,于是蓉哥儿写信给了太爷,太爷答应了这门婚事。”

    焦宛清听说过武三公子退亲之事,虽说外面传扬他相貌丑陋,但赵月娥却说他只是皮肤黑了一些,不算英俊,但丑陋是说不上,还赞他有骨气。

    既然是他两个侄儿的军中好友,自是知根知底,这人品应该不会很差,就冲他看不上赵月琪,焦宛清就觉得这人应该还过得去。

    薛宝钗道:“幸亏东府蓉儿和蔷儿跟着岳将军立了军功,官职也上来了,这门亲事才能成!”

    林黛玉道:“定国公心疼侄儿,起初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是武三公子自己坚持要娶的。定国公夫人相看过四妹妹后,对她印象很好,帮她说了不少好话,定国公才勉强答应了这门婚事。”

    焦宛清默然,东府出了这么丢脸的事,连爵位都没了,京城高门大户哪家愿意同东府结亲?惜春能嫁给武三公子,还是托了两个侄儿的福。

    薛宝钗羡慕地道:“那武三公子人品不错,也很吃苦耐劳,他自幼父母双亡,在伯父伯母跟前长大,定国公夫妇对他就跟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很疼爱他。对了,武三公子身上还有一个三等轻骑都尉的爵位,惜春妹妹嫁过去后,日子极为好过。”

    焦宛清暗暗替惜春高兴,武三公子就是容貌平庸些,但人品才能都不错,身上还有爵位,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并不难,难怪定国公不愿意侄儿娶惜春。

    因赵月琪的事,定国公世子夫人不知道被定国公夫妻责骂了多少次,骂她不安好心,连定国公世子都不愿理她,听说定国公世子夫人是赵月琪的嫡亲表姐。

    四人说笑了一会儿,焦宛清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问薛宝钗道:“听大哥和阿珏说,宝姐姐的大哥也来京城了?”

    薛宝钗笑道:“母亲让大哥给我年礼了!”

    她见焦宛清脸色不对,不禁脸色发白,大哥性子急躁,嫂嫂又没来京城,无人管束他,难道是大哥闯祸了?

    焦宛清斟酌道:“三位姐姐都不是外人,宛儿就直说了!大哥他们听说,贾链二爷在外头包养了一个俏寡妇,贾府大老爷和儿子共用一个女人,如今连薛大哥也跟那个寡妇混在一起了!”

    黛玉大惊失色,迎春手中的杯子,没拿稳,一下子掉到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薛宝钗颤声问道:“宛儿妹妹,此话当真?”

    焦宛清道:“千真万确,大哥的一个同窗家就在四喜胡同,大哥和阿珏也是去他家,撞到了薛大哥,才知道这件事情,还求大哥他们不要同姐夫讲。”

    四人无语,也不知道这些男人怎会有这么龌龊的想法,父子共用一个女人,还是一个良家女子,事情传扬开来,后果不堪设想,贾府的名声已经够坏了,还要一坏到底吗?

    焦宛清道:“听那寡妇老娘说,她女儿已经怀孕了,这孩子究竟该算在谁头上呢?大哥他们知道此事后,赶紧就去找姐夫了,因是年终大考,大哥他们一下子回不来。我想着这事拖一天,就多一天风险,就自己过来找林姐姐商议此事,没想到二姐姐和宝姐姐也在。”

    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得林黛玉、迎春、薛宝钗目瞪口呆,荒唐!荒唐!实在荒唐!

    林黛玉气得脸色发白,迎春靠着桌子,摇摇欲坠,焦宛清忙过去扶她。

    薛宝钗面若银霜,双手青筋直冒,她脑子转得快,马上想到是哥哥上当受骗了,那贾琏夫子肯定知道那寡妇怀孕了,他们存心是想让哥哥当冤大头,他们好从中脱身。

    哥哥来京城也不过二十来天,那寡妇的孩子十有不是哥哥的,她得赶紧把哥哥打发回金陵。薛宝钗起身对焦宛清深深施了一礼,满脸感激地道:“多谢宛儿妹妹告知!宛儿妹妹大恩,姐姐铭记在心,事情紧急,容姐姐先告退了。”

    薛宝钗拜别了林黛玉和迎春,匆匆赶回了赵府,派心腹家人,即刻把大哥薛蟠给找回来,顺便打听那寡妇的事。

    薛蟠这段时日,一直宿在四喜胡同,那尤二姐容貌俊俏,肌肤柔腻,性子柔顺乖巧,把他伺候的极为舒服,都不愿意回金陵去了。他三年孝期未满,妻子又厉害的很,他根本没机会偷腥,他也没那胆子。

    难得琏二知情识趣,给他介绍了这么个尤物,他正和尤二姐缠绵着,就被妹妹派来的人打搅了好事,虽然感到很扫兴,但妹妹的事不能耽搁。

    他在尤二姐胸前捏了一把,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笑道:“宝贝儿,等爷回来好好收拾你!”

    薛蟠赶到赵府时,薛宝钗早已经安排心腹守在外边,她抽起鸡毛掸子就要打薛蟠,还骂道:“好你个哥哥!你对父亲就是这样孝顺的?孝期未满,你就做出这种不孝只是来?”

    薛蟠冷不防被妹妹道破事实,结结巴巴地道:“妹妹你不懂,男人是憋不住的!我会在心里孝顺父亲就行了,其他事你就别管了。”

    薛宝钗气得发狠,指着他鼻子骂道:“你都被人当冤大头了,知不知道?那个寡妇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大哥你知不知道?”

    前面那一句是真的,后一句是薛宝钗蒙的,薛蟠呆愣半响,突然暴怒起来,一脚踢飞边上的凳子,卷起袖子,怒气匆匆地就要往外走,嘴里骂道:“我找琏二算账去!”

    薛宝钗厉声喝道:“你想整个京城人都知道你父孝未满,就睡女人,还睡出孩子来!你还要不要当薛氏族长?你还要不要当这个皇商?”

    薛蟠兀自犟嘴道:“我也不能白当这个冤大头啊!妹妹,我打死那个臭□去!”

    薛宝钗一把扯住兄长说道:“大哥,这事我来处理。你赶紧回金陵去,现在就走,省得那女人和她老娘闹起来,坏了我们薛家名声!”

    不管薛蟠愿不愿意,薛宝钗令心腹家人立即送他回金陵,薛蟠理亏,自小就觉得妹妹聪明,比他有主意,他不敢多说,只好不情愿地跟着仆人回金陵去了,一路把琏二和尤二姐的祖宗八代都给咒骂了下来。

    薛宝钗知道林府肯定会送信给贾府老太君,以她对老太君的了解,老太君肯定会压下此事,偷偷处理尤二姐。哼!你琏二不念亲戚之情,算计表弟,你琏儿既然无情,别怪我薛宝钗无义!

    琏二,你走着瞧!

    贾老太君想压下此事,没门!

    你老人家看不起我们薛家,有本事就别跟我们薛家借银子!借了都几年了,还没还回来!

    薛宝钗派莺儿送了个口信给王熙凤,告诉她琏儿在外面养外室,外室还怀了身子,想着凤姐姐收到信,气得柳眉倒竖的样子,薛宝钗心里就觉得痛快!

    凤姐姐成亲多年,只得了一个女儿,她最大的心病,就是生不出儿子,生怕自己正室地位不保,一直防着链二,怕他偷嘴,被别的狐媚子抢先生下儿子。

    以凤姐姐的性格,肯定会到四喜胡同去闹事,还会去老太君那里吵闹,老太君就想压下此事,也没可能了。这尤二姐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真得不好说,不过薛宝钗估计十有是链二的。

    这几天,她打听过了,那尤二姐根本不是什么寡妇,是富商的饿妾室,犯了错,被赶出来的。尤老娘贪图钱财,为了女儿名声好听,对外说成寡妇,以便女儿早日吊上金龟婿。

    说起尤二姐,她和贾府还沾亲带故,东府贾珍的继室夫人的妹妹,说是妹妹,与尤夫人一点血缘都没,是尤老娘改嫁带过来的女儿。

    这尤二姐未嫁人之前,名声就不好,她与姐夫贾珍勾勾搭搭的,一心想嫁富贵人家。可这女子名声坏了,哪个官宦家人愿意娶她做正妻,连二房都不愿,最后没办法,她才匆匆嫁给一个外地行商的做二房。

    嫁过去没多久,她就怀孕了,生下行商唯一的儿子,按照道理,正室无子,她的日子应该好过才是。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她没本事,偏偏心气高,尤老娘又贪得无厌,还想着取而代之,彻底惹恼了正室,被人赶了出来。

    落到这种地步,尤二姐简直咎由自取呆在行商家里,或者找个小户人家嫁了,,若她不贪图富贵,她的日子也会不同。有主见一些,安安分分落到凤姐姐手里,她还有什么好日子呢?若不是忌讳着林大人和秦府这边,以及自家的名声,薛宝钗还真想让人宣扬一下,贾赦和贾琏父子共用一个女人,让贾府再次扬名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