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事发三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重生红楼之焦大孙女(李莫愁同人) !

    尤二姐左等右等,不见薛蟠归来,不由着急起来,她的肚子再过段时日就瞒不下去了,她得赶紧同薛蟠说她怀孕的事,也好从薛蟠那里多要些银子。

    第二日一大早,尤老娘就起床了,她七摸八摸总算从衣襟里掏了一块碎银出来,吩咐小丫头去赵府以及薛家铺子打探薛大爷的消息。

    傍晚时分,小丫头回来禀尤二姐道:“奶奶,奴婢费了半日功夫才打听到,薛大爷回金陵去了,听说金陵那边有急事。”

    尤二姐瞬间脸色惨白,薛蟠走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尤老娘也愣住了,薛大爷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什么事这么紧急?

    如今薛大爷走了,她和二姐怎么办,家里一下子断了来源,荣国府大老爷和琏二爷也很长时间未登门了。

    尤老娘掰着手指算了算日子,二姐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琏二爷的,如今二姐又跟了薛大爷,只怕琏二爷不肯认账,真是头痛。

    琏二爷还说他家二奶奶是只母老虎,他连屋里人都近身不得,更别说纳二姐进门了,二姐若是黄花闺女还好说,看在东府面子上,说不定老太君会同意二姐进门。

    尤二姐过惯了这种富贵日子,让她嫁个升斗小民,她决计不愿,即便她愿意,尤老娘也不会同意。她在行商家吃够了妾室的苦头,自是不愿再当妾室,去受那份闲气。

    前两年,尤三姐陆陆续续给她寻了好几户人家,尤二姐都看不上眼,尤老娘也很不满意。她跟了贾琏后,尤三姐夫妻就不管她们了,带着孩子去了外地,说怕她们教坏了孩子。

    妹夫嘲笑她,就她这样的名声,还想当正室,简直是白日做梦,还说就她这幅德行,只能当富人外室了,有人养着,不愁生计,又不用去正室那里立规矩。

    三姐夫妻走后,也没把田地、铺子契给她们母女打理,除每年定时给她们送一笔银子做赡养费,就没回家过。

    她最看不惯这个妹夫了,人才相貌平平,根本配不上自家三姐,还好她外甥长得不像他,象她们尤家人。

    妹夫不仅相貌不好,还很小气,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个来用,这样一点赡养银子,还不够她做一件漂亮衣裳。偏偏三姐对他死心塌地的,那样小鼻子小眼睛的男人有什么好。

    不过尤二姐不得不承认,妹夫赚钱还是有点小门道,自家的那点微薄的产业,在他手里也翻了好几倍,也给她添了一点进项。可惜她手头产业不多,虽说生计不愁,但她想做件好衣裳就捉襟见肘了。

    她想起妹夫嘲笑她的话,顿时眼前一亮,当外室总比做妾好,既不用立规矩,关上门她就是老大。她只是发愁等她年老色衰了,就会被人遗弃,无人愿意包养她。最好是趁年轻,能谋份产业过来,再生个儿子,她老来也有个依靠,若儿子长大能认祖归宗就更好了。

    她原本没指望琏二爷会纳她进门,她只想找个富有的男人,能过上使奴唤婢,吃香喝辣的日子,顺道生个儿子。只是后来她的金主成了贾府大老爷,用他们父子给的银子,加上她多年的积蓄,终于在京城买了一个小宅子。

    比起琏二爷父子,薛家大爷更大方,短短二十来天,花在她身上已经两三千两银子了,帮她置办了一个小庄子,看着地契上的名字,尤二姐笑得很灿烂。

    薛大爷妻子远在金陵,鞭长莫及,这薛大爷更符合她的要求,当琏二爷把他介绍给她时,她欣然同意了,尤老娘也非常赞同。

    哎!倘若她肚子里孩子是薛大爷的,那该多好啊!

    老娘都同大夫说好了,就跟薛大爷说怀孕二十几天,可老天偏偏不从人愿,薛大爷有事回了金陵。他不在京城,孩子出身月份不对,肯定会引起薛家人怀疑的,倘若来个滴血认亲就完了。

    唉!也不知道薛大爷什么时候,才会回京城,他会不会从此忘了她。为今之计只有找琏二爷了,好歹是他的孩子,他都成亲十来年了,琏二奶奶只生了一个丫头片子。倘若她替琏二爷生了一个儿子,他是不是就不会扔下她不管了。

    不提尤二姐怎样想,那边王熙凤已经忙开了,她恨不得立刻把贾琏身边的小厮拘过来问话,但听薛表妹的意思,贾琏已经同尤二姐断了来往,他这段时日都未去过四喜胡同,她抓不住贾琏和尤二姐的把柄,那尤二姐好歹是东府尤氏的妹子,又是民籍,不比府中的丫环任她拿捏。

    即便小厮承认了,贾琏不承认,也白搭,事情闹大了,公公婆婆只会怪她善妒,连老太君都不会帮她,说不定他们还会趁机送几个美貌的丫头过来。可就这样白白放过贾琏,她心里实在不甘心,得狠狠地教训她一顿。

    王熙凤打定主意,派人盯住贾琏,一有风吹草动,就来禀报她,当务之急,要赶紧弄掉尤二姐肚子里的那块肉,她得想办法从尤二姐身边人入手。没了那块肉就好说多了,尤二姐又嫁过人,还被人休弃过,根本进不了荣国府的大门,她只当贾琏去逛了几回青楼。

    薛宝钗走后,迎春再也忍不住了,她抱住黛玉哭道:“林妹妹,我原想着父亲素日荒唐,二哥总是个明白人,二哥他……他……他居然也这样!妹妹,这如何是好?”

    林黛玉银牙一咬,说道:“这事牵扯到大舅舅,我们小辈不好出面,我同二姐姐一同去书房找爹爹商议此事。”

    焦宛清见口信带到,站起身正准备告辞,林黛玉说道:“宛儿妹妹若家中无急事,就别急着走,姐姐先去书房,等会回来找你有事。”

    焦宛清笑道:“家中有嫂子,宛儿不忙。二位姐姐有事先走,别管宛儿了,我先去花园转转。”

    因练武的缘故,焦宛清素来不怕冷,她还嫌呆在屋子里气闷。京城冬日寒冷,几乎家家烧炕,屋子是暖和了,但因门窗长时间关闭,屋里多少都有一股气味,因而京城有条件的人家,屋子里多用熏香,偏偏焦宛清最闻不惯的就是这些熏香味。

    焦宛清屋子的窗户冬日都留有通风口,屋子自然没那么暖和,她受得了,可那些值夜的丫环婆子却不成了,于是焦宛清免了值夜,她清静了,丫环婆子也能睡安稳觉。

    若不是大哥焦辰飞一再嘱托她到林府找玉姐姐,焦宛清真得懒得跑这一趟,趟这趟浑水。

    在她眼里,尤二姐不是什么好人,那贾府父子和薛蟠也不是什么好鸟,半斤八两。他们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别人什么事。她知道大哥、李珏与秦石头交好,他们爱屋及乌也偏帮石头姐姐和玉姐姐,倒显得她冷心冷情了。

    她知道她这一送信,那尤二姐肚子里的孩子性命难保,大人做的孽,偏偏要无辜的孩子来承担。李珏也说了,“要说,还是皇家宗室最乱了,姑姑和侄女三人同时嫁给了一个男人,还身居高位,生下的孩子都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才好。满人选秀指婚,这种事情绝不少见,他们是按父系排称称呼的。至于哥哥看上了弟媳,杀死了亲弟弟,还有父亲抢儿媳妇的事,更是小事一桩了。”

    焦宛清笑道:“偏偏皇家宗室还标榜孝道,只不过是背后,给自己加了一道遮羞布。”

    先帝时期还好,由于战乱,女子改嫁不少,自从新帝上台后,就开始鼓励女子守节,女子处境越发艰难。

    可这世道就这样,但凡男女起冲突,世人都偏帮男子。男子花心叫风流,逛青楼也是一件风雅之事,名人的风流韵事还被世人津津乐道。女子则不同,花心称□,水性杨花,倘若行为有了偏颇,就要被送到寺庙里或沉潭了。

    夫君死了,妻子要守孝三年,高门大户、世家还不许女子改嫁,要她为夫守节。男子死了妻子,守孝一年,续弦是理所当然之事,甚少有男子为女子守身如玉。还不如宋朝,朝廷鼓励寡妇改嫁,还能单独立女户,庶人不许纳妾。

    林大人孝期满后,很多人劝他续弦,林大人夫妻情深,婉拒了众人的好意,说他都半截子入土的人了,没得耽误人家姑娘青春。

    结果皇上皇后看不过眼,说林太博家中无人主持,特赐了一个退役的宫女给林大人做二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玉姐姐和林彦为此事,闷闷不乐了好久,不管他们姐弟愿不愿意,明年三月那位宫女就要进门了,听说她年纪也快三十了。

    焦宛清在院子里站了约莫半个多时辰,才见林黛玉匆匆回来,却没见到迎春的影子。忍不住问道:“玉姐姐,二姐姐呢?”

    林黛玉道:“二姐姐和宝姐姐都有了身子,人有点乏了,就先回府去了。”

    焦宛清回想起刚才见到迎春时,发现她丰腴了不少,脸色也很红润,看起来气色不错,原来是怀孕的缘故。她这一怀孕,看起来比以前生动了很多,不再象一根木头,她似乎过得不错。

    焦宛清笑道:“二姐姐看起来过得不错!”

    林黛玉笑道:“应该不错!二姐夫嫡母早逝,现在主持家事的是继室夫人,她生了两个儿子,年岁还小,对二姐夫兄弟还算好,不克扣他们的分例,也很少插手管他们房中之事。”

    “二姐夫身边的通房丫环不安分,早被老夫人打发出去了,如今二姐姐怀孕了,老夫人也没送人过来,只嘱咐她好生养胎。”

    “二姐夫爱下棋,可惜是个丑棋篓子,还爱耍赖悔棋,他空闲时常拉二姐姐下围棋。”

    焦宛清也很为迎春高兴,说道:“那二姐姐也算苦尽甘来了!”

    林黛玉摇头说道:“美中不足的是二姐夫亲娘傅姨娘,仗着公公宠爱她,爱在二姐姐面前摆婆婆的谱,对她房中之事指手画脚。”“二姐姐性子好,不爱与她计较,倒是身边丫环婆子看不下去,偷偷禀告了二姐夫。二姐夫心疼妻子老实被人欺负,当面顶了傅姨娘几次,她越发变本加厉折腾二姐姐,还挑唆丫头爬床。”

    “后来还是老夫人出面,把那姨娘关到佛堂里,替二姐姐肚子里的孩子祈福,等二姐姐平安生产后,再放她出来。宛儿妹妹,我算看透了,这嫁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容易!”

    焦宛清笑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老天很公平,好处不会让一个人占尽,比起二姐姐,玉姐姐可是轻松多了。”

    林黛玉黯然道:“婆婆似乎不喜欢我!”

    焦宛清笑道:“牙齿和舌头都会打架,人相处久了,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矛盾。你婆婆其实还算开明,好说话,比起一般的婆婆,她已经算好了。若都跟宝姐姐家中那一位一样,你林姐姐哭得都没地方。”

    林黛玉点头如捣蒜道:“那是那是!跟宝姐姐家那位相比,我婆婆真得算不错。”

    焦宛清道:“秦夫人喜欢练武了,玉姐姐若有空抽时间陪她打打拳,她会很高兴的。秦夫人对孩子们功课仕途期望很高,当年二嫂子初嫁过来,就吃了一顿排头。我听宝姐姐说过,当年二哥要考举人,偏偏那时正值新婚没多久,二嫂极其喜欢黏着二哥,被秦夫人狠狠责骂了一顿,说她妨碍二哥上进。从那以后,二哥二嫂在人前总保持一定距离,二哥变得公私很分明,婆媳关系就好了很多。”

    林黛玉听了若有所思,二嫂是秦石头姑姑的女儿,婆婆看不惯,自然就会说,婆婆碍于自家爹爹的面子,才没说她,婆婆想必已经忍耐她很久了。

    她真是后知后觉,公公婆婆都把夫君送到书院读书去了,她还没反应过来,公公婆婆分明是嫌弃她拖后腿。

    她一直不想夫君走仕途,想着夫妻朝夕相伴,混个平安日子,平时言语行动中,也透露出这种信息。可她公公婆婆对夫君期望很高,夫君也有自己的抱负,他还想着将来有一日能入阁拜相呢。

    她不知不觉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才会有今日之果,公公婆婆不喜她,夫君跟她也疏远了不少。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焉?子非吾,焉知吾之乐?作者有话要说:刚从医院回来,累死了,改了几个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