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红楼欢歌 > 第十四章 皇帝心事

第十四章 皇帝心事

作者:蔚蓝的师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红楼欢歌 !

    太康皇帝听完刘御医的话,神情晏晏,也没有大怒,他自己似乎早已预料到了,缓缓抬起戴着碧玉扳指的右手,有气无力地挥了挥,嘴里嗫嚅地道:

    “刘爱卿,你下去亲自为朕,熬制宫中秘药吧。”

    “朕,对爱卿你,还是放心的!”

    “另外·····另外·····朕的身体状况,尔等······不得·····对任何人,透露分毫。”

    “哪怕是你们的家人也不行,否则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听了,太康皇帝的话,跪倒在地请罪、叩头的太医们,顿时如逢大赦,只觉身体一阵轻松,心情也愉快了不少。

    但此情此景,他们都不敢脸露喜色,只是神情肃穆地,纷纷跪地磕头口呼:

    “微臣遵旨!”

    然后起身,缓缓地退出了乾清宫养心殿来。

    太康皇帝轻轻地闭上了眼睛,一边养神,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他的身体,他自己是知道的,早就不行了,这病是从娘胎里带来了,药石无用,医无可医,只能挨时间罢了。”

    “从小到大,太康皇帝吃了无数的药,从来不见断根,也没见好转过。”

    “就是因此,先帝一直没有立他做皇太子,虽然太康皇帝是先帝的嫡长子。”

    “要不是,他自己手段高明,取得了开国勋贵的支持。”

    “再加上先帝仁宗皇帝驾崩的突然,也没留下遗诏,想来皇位这辈子都会和他无关。”

    “如今,活了五十二三,当皇帝也有三十年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要说遗憾,也就是皇太子陈烨叛乱一事了。”

    “本来朕都想好了,再过上一二年,就安排他将来接班,没想到他会这么着急,连这点时间也不留给朕!”

    “想是,他误以为朕听信了忠顺亲王,忠义亲王的挑拨离间,要废掉他这个太子,改立其他人,于是,就匆匆发动叛乱,兵败自尽而亡了。”

    “这傻儿子也不自己想想,朕这么辛辛苦苦培养了三十年的太子,怎么会轻易的废掉。”

    “可怜我的烨儿,就这样死在流言蜚语上。”

    “如今,朕的日子不多了,皇太子陈烨的儿子陈坤年纪尚小,他是等不到了!”

    “大汉江山,不能毁灭在朕的手里,更不能交给忠顺和忠义这两个心狠手辣的混蛋手上!”

    “要不然,我皇室血脉,都会被他们杀个干净。”

    “再说了,我皇室血脉本就稀少,再也禁不起这么折腾了。”

    “看来只能立老三了,这场夺嫡只有他没有参加,年纪也有三十三四岁正是年富力强好干事的年纪啊。”

    “只是,如今所有勋贵和文臣们,都支持皇太子陈烨一脉,这可如何是好啊?”

    “对文臣,朕能一杀了之,大不了通过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换,再换一批人就是了。”

    “这天下的读书人,没有一个是不想当官,不想做人上人的。”

    “可武将和开国勋贵,就有些麻烦了,一个个地手握重兵,位高权重,一个不慎就是天下震动。”

    “如今正好借着,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太子府詹事张文严谋反一案,给处置了。”

    “朕只好一一的为他,剪去这些荆棘,留个他一个太平盛世!”

    “坏人朕做了,恩典就留给后继之君吧。”

    “这样一手大棒,一手甜枣,不信这些个勋贵和文武大臣,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只是,这宁国公、荣国公一脉,该怎么办呢?”

    “如今,虽说宁国公不在了,但他在北边还有不少部将旧属,依旧活跃在军中。”

    “他的儿子贾敬进士出身,如今更是高居,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太子府少詹事之位,在天下士林中名声也是不错。”

    “荣国公贾代善多年来任职京营节度使,京军十二团营都归他统帅,一声令下,这天下还姓不姓陈,都不好说啊!”

    “这贾家宁、荣两府的势力当真是强大之极,连朕都不得不,小心应对。”

    想到这里,太康皇帝不由得一阵心惊肉跳。

    “自己还有好多事还没有做,朕不能就这么死了!”

    “要不然,朕就是去九泉之下,也没法面对我大汉的列祖列宗了。”

    于是,本就有些慵懒的太康皇帝,猛然睁开他那浑浊的双眼。

    突然,对侍立在龙床边的老太监夏守忠,厉声问道:

    “夏守忠,你派去荣国公府的东厂探子,可有什么消息传来没有?”

    “皇爷,就在刚刚您睡着的时候,东厂的小李子来报,就在今个日午朝结束后,潜藏在荣国府府上的探子传来消息,说贾赦早就休掉了张氏,休书今日就在顺天府府衙备案了。”

    “张氏今日午后不治身亡,嫡长孙贾瑚意外跌落荷塘,溺毙了。”

    “今日傍晚时分,荣国公亲率族人开了祠堂,在贾氏族谱上划掉张氏和贾瑚的名字。”

    “另外,昨日荣国公贾代善旧伤复发,乃是代伤清剿叛乱。”

    随着夏守忠的叙述,太康皇帝的眼神越来越明亮,微微轻笑起来,要不是有病在身,他真想大笑三声,原以为最难解决的问题却是最容易解决的。

    “夏守忠,传朕旨意:贾敬向往道教,准他出家玄真观修道,其祖上传下来的爵位由他的嫡长子贾珍,袭爵三品威烈将军。”

    “贾赦立刻除掉所有公职,交由有其父荣国公贾代善,居家严加管教,不得踏出府邸一步。”

    “其他在诏狱人等,明日午时三刻,一律在西直门菜市口斩首示众,其家人流放辽东,充实边地,遇赦不赦!”

    “是,皇爷!”

    “奴婢这就去内阁,请今日内阁值夜的大学士赶紧起草好诏书。”

    贾家的这群族人们,那是真能作,吹吹打打、吃吃喝喝,硬是在宁国公府前院,玩闹了两三个时辰,才渐渐散去。

    等到还没完全痊愈的贾珙,带着丫鬟、婆子、小厮、管事娘子们忙完后,都已是月上柳梢头了。

    忙完前院的事,贾珙拖着疲惫的身子,缓缓来到自己居住的紫竹院,抬头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禁感叹自己的命运来。

    吃罢晚饭,沐浴涂药之后,就在春桃细致的服侍下,贾珙躺在柔软的床上想起了自己的心事来。

    连春桃带领小丫鬟们,给自己洗脸、宽衣,都是没什么反应。

    起先小丫鬟们还觉得,今日的二爷有些奇怪,只听春桃安抚她们道:

    “二爷,身体本来就不爽利,昨个儿里又是火烧,又是落水受凉的。”

    “今个日的才好了些,又是祭祖,又是招呼那些族人们吃喝,想是累着了。”

    “睡一觉,明天应该就会好些,你们可不许在外面胡说八道,编排二爷的是非!”

    贾珙双手支棱着头,好让自己躺的更舒服些,轻轻地闭上疲惫的眼睛,静静的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心事,规划着自己的未来,一点也没有在乎,房里的小丫头们,叽叽喳喳地在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