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红楼欢歌 > 第二十九章 贾政孝心

第二十九章 贾政孝心

作者:蔚蓝的师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红楼欢歌 !

    也不知,时间过了多久,梨香院的房间里,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只有院中黄花梨木树上秋蝉的“知了”鸣叫声和贾母呼呼大睡的鼾声。

    想是贾母哭着,哭着,哭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趴在荣国公贾代善那心爱的海南黄花梨木象牙床上,沉沉地睡着了。

    只见,贾母面带笑意,嘴角还挂着晶莹细长的涎水。想是,她梦里梦见了什么美事!

    荣国公贾代善轻轻地起身,看着贾母这副死猪样子,眉头皱了皱,心下有些不悦,但终是什么也没说,轻叹一口气,细心地帮贾母盖好锦被。

    而后,荣国公贾代善独自一个人,摇摇晃晃、缓缓地走了出来,望着屋外枝繁叶茂的黄花梨木大树,出了神,不觉发起呆来。

    这时,在东厢房门口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做女红的悦梨,见院子里有些动静,不觉轻抬臻首,就见正屋门口的贾代善如此光景。

    荣国公贾代善的贴身大丫鬟——悦梨脸色一变,连忙放下手头的活计,唤了西厢房伺候的丫鬟、婆子们,把贾代善喜爱的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和茶几,杯具以及茶具都搬到了,这颗黄花梨木树树荫底下。。

    荣国公贾代善见此,微笑的朝悦梨点了点头,没有再出声,仿佛他们是对相处多年的老夫老妻,彼此心意相通,情义相连。

    一切皆在不言中,一切皆在默默地陪伴中。

    荣国公贾代善一托下摆,龙行虎步、大步流星地,来到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的前面,缓缓坐了下来。

    他轻抬起双脚,整理好淡紫色蟒袍的下摆,将绣蟒皂靴退了,双脚笔直的搁在黄花梨木茶几上。

    粗糙的左手捧着书,右手随意地,翻看起【代善兵法】来。

    只见,他时不时地抬头,望了望,那颗黄花梨树,看它生机勃勃;耸耸鼻子,嗅了嗅它,沁人心脾的清香。

    秋日的微风,像少女柔软的小手,轻抚他那,沟壑纵横而又蜡黄的老脸。在习习的秋风中,沐浴在秋日温暖的阳光里,很是惬意、舒服。

    只见,荣国公贾代善拿在手中的【代善兵法】,半天也不见他翻动。

    想是,此刻他正在想着心事;也可能真的只是,在这淡金色的阳光底下,来个舒服的阳光浴。

    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静静地发呆,享受此时此刻,这难得的岁月静好!

    这时,抬眼就见贾政面带笑意,白皙的双手,端着个两尺长短的红木托盘,里面放着一个,洁白如玉点缀着大红牡丹的景德镇御制白瓷汤盅,快步走进这已经有些微凉的梨香园。

    贾政见他父亲,荣国公贾代善一动不动地,坐在黄花梨树,树荫底下的太师椅上,干枯的左手还拿着一本线装书,就是不见翻动。

    这本书看起来,好像是荣国公贾代善,根据自己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亲自编写的【代善兵法】。

    只见,荣国公贾代善斜背着,暖和的秋日太阳光,望着这棵生命力旺盛的黄花梨木树发呆,抑或是静思。

    见此,贾政不敢叨扰,轻轻地把红木托盘,轻搁在荣国公贾代善身旁的黄花梨木茶几上,站在贾代善的右后方,不敢出声打搅他分毫。

    就这样无声的静静陪着,树上时不时地,传来的几声,秋蝉的“知了,知了”的鸣叫,显得整个梨香园,更加的清幽,寂静了。

    这父坐子陪的秋日温馨画面,旁人看了,一定会不忍心打碎,也一定会珍藏起来,享受这份宁静,这份温馨。

    也许这就是碌碌尘寰中人,孜孜以求,而又求而不得的,父子天伦之乐吧。

    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会被,那些个没心没肺的无情人,打的稀碎,只留下一片狼藉。

    细细听,一声粗哑的女声,突然从贾代善父子的身后响起。

    “政儿,你们俩爷父子,这是怎么啦?!”

    “大毒日头底下,发起呆来,也不怕晒坏了?!”

    “虽说,已经入秋,可这太阳依旧是火辣辣的。”

    “政儿,你身子骨弱,仔细中暑了不好受!”

    贾政转过身来,见是贾母正走出梨香园的正屋,向他们父子所在而来。连忙飞身上前,双手扶着贾母的右臂,缓缓来到黄花梨木大树荫底下,靠近贾代善身边的黄花梨木高背椅子上,缓缓坐了下来。

    见贾母如此不识趣,随意出声破坏掉了,刚才美好的岁月静好的氛围,荣国公贾代善心里,虽有些不满,贾母的这番粗鄙做派,但当着二儿子贾政的面,也没说什么。

    毕竟,‘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道理,勋贵出身的贾代善,这点道理还是懂得的。

    只见,荣国公贾代善面露不愉,轻叹了口气,随手把左手里的书,放在了一旁的黄花梨木茶几上,伸出干枯的双手,揉起太阳穴起来。

    一旁的贾政见此,连忙来到,荣国公贾代善的身后,轻轻的帮他揉了起来。

    贾母一旁见他们父子如此的父慈子孝。眼里满是笑意的点了点头。想是刚才误会,他们父子了。

    贾母刚才还以为,荣国公贾代善是因为,先前贾政着急忙慌地不稳重,失了侯门公府勋贵子弟的体统,故意为难贾政,不搭理贾政,把贾政晾在一边,以示惩戒。

    如今,看来是贾母自己想多了。

    其实,贾母早就知道,荣国公贾代善身体不好,需要用稀有的补品,来调养身子。

    他们夫妻将近四十余载,有什么能,瞒得过彼此,不过是装糊涂,故作不知罢了。

    今日早些时候,东府的贾敬,领着那什么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刘常威将军,来荣国府府上拜访,休养在家的贾代善。

    那刘常威递上的礼单,贾母本没怎么在意,觉得这人烟稀少,战乱频发,贫瘠荒凉的辽东,能没有什么好东西。

    贾母略只随意地瞅了眼,心里大为惊讶,这礼单上,居然有两支,百余年份的长白山野山参。

    这东西,现在可是,有价无市!

    多少人求之不得,听说这百年野山参,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于是,贾母就派人去府库中取了出来,令贾政亲自监工,让厨房里厨艺最好的柳五嫂子,合着茜香国进贡的乌鸡,炖了这人参乌鸡汤,给荣国公贾代善补身体。

    也好让荣国公贾代善感受下,贾政纯良的孝心,万一他一时心有感慨,随便从指头缝里,漏出点什么东西,都给贾政吃上半辈子。

    以荣国公贾代善以往的功劳,就是向太康皇帝,给贾政求给荫恩什么的,也不是没可能。

    这样,我的政儿就不必每天辛苦地,读那劳什子的破书,平白的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