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我家房后有座山 > 第一百二十章:又一次刷新认知

第一百二十章:又一次刷新认知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我家房后有座山 !

    山上的残雪还没有化尽,西沟里便涌进了几十个人、七八辆大车。将砍倒的灌木装到车上拉去砖瓦窑,然后在空出的地方开始刨坑。

    前面有人丈量规划、用白灰点上记号,后面的人只管按记号挖,有人专门负责计数与验收,只要挖的坑合格,就会发给一个上面刻有记号的竹片。

    每天晚上收工时,出口处都会有人按竹片登记。管事的说等种完了树,就可以去叶家领取工钱,一个坑五分钱,价格高的让人眼红。

    第一天三四十人,一多半都是叶家的工人。第二天人就翻了一倍,到第三天时,杨柳不得不抽调人过来帮忙计数,因为整个西沟内挖坑的已经超过二百人。

    看着西沟里成片的人群,杨柳不禁有点心疼,“砍灌木、挖坑、种树,再算上买树苗与修路,每种一棵树要花两毛五,八千棵树就要花两千块,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叶季却不这么想,伸手把杨柳拉上马背,“种树赶的是季节,三月以前,咱必须要把树种完、路修好。

    不要忘了,三月份咱可是还得种药材。那可是细致活儿,人多了用不上,所有的事都得靠咱自家的工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不成。”

    杨柳本想着坐上马背要下山回去,哪知叶季一摆缰绳,马匹竟沿着缓坡上的小路往西沟而下。

    坐在叶季怀里出现在二百多人的面前,可把杨柳羞死了。但是马背上就这么大地方,躲没地方躲、藏没地方藏,索性把心一横,开始大大方方的跟人打招呼。

    沟里挖树坑的人有一部分来自牛村,里面有与杨柳关系比较好的花嫂,见到杨柳过来、老远就喊:“小柳,还认识嫂子不?”

    “花嫂,看你说的,啥时候柳儿能不认识嫂子,叫上咱村上的人,中午都留下吃饭。”

    “嫂子带了干粮,就不给小柳添乱了。不过……要是姑爷再需要人手的话,能不能让嫂子留下帮长工?”

    杨柳看向叶季,家里暂时不缺人,可她又不好意思拒绝,有些话还是叶季说较为合适。

    “既然花嫂要来咱家做工,那就留下吧!柳身边正好缺个帮手,嫂子是自己人更好。”

    叶季没多问花嫂家里的情况,家里多一个打杂的不是啥大事儿。但杨柳却知道,花嫂是被她男人打出来的,收留花嫂就等于得罪了本家哥哥。

    杨柳没想到叶季会一口答应,手在叶季腰上捏了一下,正左右为难时,杨树骑马奔来,“哥,春生叔从城里运砖机回来了,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光头,说找你有急事儿。”

    “花嫂,中午去家里吃饭,我们有点事儿,先回了。”叶季跟花嫂告个别,跟着杨树出了西沟。

    进了家门,光头正急的在院子里转圈,“老板,明天第一批建设的两个学校就要开工了,可政府的款子却没给咱打上。我去催款,人家说政府的专项资金不对准私人,要咱们先注册个建筑公司。”

    注册公司的事叶季也没干过,“那咱注册一个公司要多长时间?”

    “有余县长担保,从申报到审批,大概要一周时间。”

    “那就注册,反正以后在外干工程也离不了。”

    光头眉头紧锁,脸皱的跟苦瓜一样,“老板,注册公司需要用集体的名义,咱家虽然人多,可是……”

    叶季手扶额头,他倒把这茬儿忘了,要是等政府放宽政策,那恐怕得一年往后。可是要用村集体的名义,以后对建筑公司的发展又十分不利,真是不好办啊!

    正在叶季拿不定注意时,杨柳轻声说道:“就用私人的名义申请公司,政府不批咱正好借口不开工,建学校的活儿谁爱干谁干。”

    “对!就这么干,先拖着。”

    光头被弄糊涂了,明知私人办公司根本批不了,老板为啥还要这么干?

    不过老板交待的事,光头只管照办,“公司的法人需要十八周岁的成年人,老板的年龄不够。而且注册公司还要注册资金,以及公司的名字老板都得准备好。”

    “这个好办,公司的名字就用原来建筑队的名字,法人就是你光头,注册资金两万块,咱家的四辆托拉机不够家里再给你补。”

    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公司,光头连想都不敢想,既便老板相信他,他也没这个胆子。万一干砸了,那老板还不得要他的小命。

    “老板,我……我……”

    “我啥我!让你挂个名,你怕啥!

    过两天我会再派几个人过去,你只管申请公司当经理、干好你自己的事儿,出了问题有我呢!”

    光头擦擦头上渗出的冷汗,心中长松了口气,“有老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这就回城去办。”

    见光头走了,杨柳问道:“你打算派谁去帮光头,可别越帮越乱才好。”

    “你已经有人选了还问,说吧,让你男人看看你这个当家人的本事。”

    “你觉得石头咋样儿?他识字细心又识大体,让他带几个人过去给光头打下手,应该可以。”

    叶季对杨树说:“去把二娃、石头与大牛都叫来。”

    能让叶季信任的人除了自家兄妹,也就各个管事与编坊二娃他们,要挑人的话当然得从他们中间挑。

    单是建筑队干活,叶季可以放心的让光头去干。现在要注册公司,他可不能让光头自己去折腾,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掺沙子。

    二娃三人到了之后,叶季带三人在屋里一阵嘀咕,最后挑出三个精明识字的,让他们回家告个别,然后收拾东西进城找光头。

    送走了人,叶季立即前往新建的砖厂。汪大志改造的机器他倒不担心,主要是想去看看砖机生产出的土坯质量。

    新砖场的砖若是质量够好,再加上比原来高十倍的产量,那么新砖的价格就会降下来,将来建筑公司的利润至少会多一成。

    砖机的安装与操作、机械厂跟来的有技师。第一台砖机只是试验品,机械厂过来的两名技师不但负责装好机器,还要把机器的运转情况记下来,以便机械厂对砖机进行改进。

    叶季到砖厂时,全村老少几百口人都在。新砖厂是村里人的心血,能不能吃饱饭就看买来的这台机器了。

    薛二正在招呼人给两个技师打下手,见叶季过来,忙把他拉到边上,“一会儿你问下机器要多少钱,万一集的资不够,咱得提前想办法。”

    孙山也跟着凑了过来,“对!对!

    这铁家伙肯定不便宜,人家还专门派人来安装,钱一定不会少。”

    对孙山的人品叶季向来看不上,但是办事能力还行,“现在集了多少钱?”

    “集资是均摊的,咱村总共八十户,每户二十五块,正好是两千块整。”

    两千块,叶季觉得用不完,不过砖机磨损快,有些配件需要有备用的。要保证砖机运转良好,叶季打算多备些配件,那么两千块钱就不一定够了。

    正午时分,随着蒸汽锅炉一声长鸣,砖机哐哐哐的开始运转。薛二安排的人手在技师指挥下,将泥土填进搅拌仓内,又加了些水,然后机器出口便挤出长方形的泥条。

    守在边上的技师搬下拉杆,一排细钢丝从泥条上划过,再搬下另一个拉杆,被切成砖坯的板子滑向一边,守在边上的人立即抬起、放到小推车上。

    一板砖坯好几十块,不停的被装上推车,前面的车推走,后面的车跟上,十多辆推车周而复始,照这样的速度,一天出的砖坯足可以抵的上以前一个月的产量。

    看热闹的人一个个嘴张的能塞下鸭蛋,机器的力量太恐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咋都想不出会有这么厉害的切砖坯机器。

    薛二亲自点燃的鞭炮声惊醒了发呆的人群,欢呼声骤然响起。那一块块砖坯是什么?是钱、是粮食,是能让他们吃饱饭的好东西。

    砖坯凉干装进新建的砖窑,到时候一窑烧出二十多万块儿砖,那将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三天烧一窑,既便卖的比以前便宜点,利润也是以前的五六倍。若是换成粮食,单凭砖窑就能让全村人吃饱肚子。

    新砖窑成功,让薛二的声望一时无俩。叶季将两千块钱全给了机械厂,换来汪大志保修三年的承诺,更让村里的人彻底放了心。

    砖厂开销还有叶家拿出的一千块,维持砖厂运转足足有余。至于砖厂的管理,薛二比叶季有经验,不出意外的话叶季等着数钱就行。

    唯一可惜的是叶季没等到开窑的日子,因为学校要开学了。虽然去不去都没事儿,但是有叶秋在,他还真不敢肆无忌惮的旷课。

    正月十八,叶季走进校园时,光头那边也传来了消息。结果跟他预料的一样,私人申请办公司太过超前,直接被压下。

    为了快速恢复各镇的教育,县政府只能先将款拨给学校,然后经学校又转给盘龙建筑队。就这么多转了个弯,不合理便成了合理,又一次刷新了叶季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