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依然在牛津 > 第二章 Matriculation

第二章 Matriculation

作者:一加六东西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依然在牛津 !

    2014年10月13日周一

    今天是牛津Michaelmas Term Week 1的第一天,我早早起床在学院参加了新生Induction,领到了学生证,没想到当时随手递交的照片,竟然就要跟随自己整个大学生活了。中午我见到了我在学院的Old Hand,他叫Josh,他热情的带我参观了学院的图书馆和各个Common Room,以及请我在College 吃了午饭。

    下午我去参加了Department的 Freshers’ Induction,是在Thom Building的二楼,我和刘兰非、黄松、柳芸、郑新坐在一起,仿佛已经有了家的感觉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见面的时候,郑新说何蓝好像没有接受任何人的微信好友申请,他让我不要失望。我笑了笑,没有告诉他我已经有好友了。

    Departmental head 说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话,大多我都没记住,只有那句“I’m glad you choose to spend your most valuable years here at Oxford, and I’m sure you will tell your friends that you made a wise choice compare to those who went to the other place.”

    Induction 结束后我们分别见到了自己专业的学长学姐们,来带我去参观department的是一个学姐,她穿着一件绿色的卫衣,看得出她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她热情的跟我介绍了每一栋楼以及不同方向的实验室办公室分别在什么地方,还有她给了我很多周围好吃的餐馆的名字。

    晚上我在college吃了新生guest night,这是我第一次吃college的formal,感觉太棒啦,我还有幸被allocate到high table坐在学院president旁边,她亲切的问了我很多新生生活的事情,让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给她发邮件,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拍了合照。第一次吃formal的感觉既紧张又兴奋,坐在high table上的我并不像电影里Hugo数着数,一开始我紧张忐忑的和旁边的tutor聊着天,我害怕我稍微说错点什么,就在学术大牛们面前暴露了我的无知,可是他们却异常的和蔼,渐渐的我开始放松了心态。Formal的每一个course都好好吃,比平时在hall里吃的简餐好吃很多,因为坐在high table 我还有幸吃了第4个course。仿佛自己来牛津的一切都是幸运的。

    2014年10月14日周二

    今天收到了学院关于这周六Matriculation的email,在这之前已经听说过牛津的开学典礼有多庄重严肃了,看到要求的时候还是激动了一番。

    “All new students (except visit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be formally admitted as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as a matriculation ceremony. Students must matriculate in order to sit exams and to graduate. Only students who are new to Oxford matriculate, and most will do so at the ceremony held on the Saturday of 1st Week. The required attire for matriculation and other events requiring academic dress is known as sub fusc.”

    关于着装的要求:

    “Academic dress:

    You should wear the appropriate gown (the College or vendor can advise), a mortar board or soft cap and your preferred sub fusc from the following list:

    1. One of

    a. Dark suit with dark socks, or

    b. Dark skirt with black tights or stockings, or

    c. Dark trousers with dark socks

    2. Dark coat, if desired

    3. Black shoes

    4. Plain white collared shirt or blouse

    5. White bow tie, black bow tie, black full-length tie or black ribbon.”

    原来,只有你第一次入学牛津的时候才需要matriculate,如果你已经获得过一个牛津的degree就不需要参加了。还有如果你曾经有过一个剑桥的degree或者都柏林的degree,你也可以选择incorporate,类似于“我承认你们的学位”。

    “Students who have taken degrees at Cambridge or the University of Dublin may incorporate their degrees, if they wish to do so instead. That said, matriculating is a great way to bond with your fellow graduate students…”

    收到邮件不久,于添哥就说到时候要约着一起照相,原来大家都和我一样激动。于是我们约着下午一起去买gown。

    吃过午饭离约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在这之前我自己又去逛了逛周围的学院,这感觉一如既往的不是很真实,有了学生卡以后再也不用像以前来要买门票了。逛完Lincoln college的时候,遇到了刚要走进对面Walters of Oxford店的董宇流和一个学姐,他们也要买Matriculation的gown,董宇流介绍旁边的学姐“这是娄思成学姐,她是Lincoln college的,她们college在这里买可以打折”于是我和于添哥也顺便把我们的Sub-fusc 全套买好了,希望明年我能来买Scholar’s Gown吧。

    2014年10月15日周三

    今天本以为刚开学还没有什么事情,10点多我还睡着懵懵懂懂的时候便收到了Tutor给我发的消息,问我今天有没有时间见面。我激动的从被子里坐了起来,洗漱完便赶去见了他。他请我喝了咖啡,聊了一些接下来的学习计划,中午带我去吃了学院对面的Turl Street Kitchen,下午我自己在学院的图书馆看了一会书。晚上我在College Advisers’ Buffet Supper上见到了我的College Adviser,他也很友善。

    我的学习生活似乎就这样丰富了起来。

    2014年10月16日周四

    今天去上了Bodleian Library 的新生induction,在Radcliff Science Library里遇到了柳芸,她和另一个女生一起也来上induction,柳芸介绍我认识旁边的女生,叫惠衣安。惠衣安真的太好看了,十月初的英国这样秋意凉的季节里,她穿着白黄绿紫蓝黑花色的潮羽绒服,戴着黑色的毛线帽,拿着保温杯,把自己裹着像一只北极熊,但就算是这样都遮盖不住她的美貌。她有着牛奶般的肤色,深邃的双眼,清秀的双眉,五官精致到仿佛天工雕刻一般,但又美的很有特色,我从未见过有这么好看的女孩子,就算是偶遇电视剧里的明星,也不如她这样让我惊艳,因为戴着毛线帽,反而更加突出了她的五官精致。她的皮肤状态也很好,就算是这样子裸色没有任何化妆品的修饰,也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她虽然把自己厚厚的包裹成一只“大熊”的样子,依然掩盖不住她修长的身材…我看着她震惊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要自我介绍。后来library staff让我们用电脑熟悉学校图书馆的solo系统的时候,她就坐在我旁边,我还时不时偷偷的看她,怎么会有人这么好看呢,她偶尔拿出保温杯倒水喝,我猜她应该是on period吧,太好看了,我好想多看她几眼呀,我好想和她成为好朋友啊。但我想这么好看的女孩子应该是个高冷的人吧。后来session结束了,我还在纠结犹豫要不要主动去问她加微信但又害怕她会觉得我很唐突的时候,她挪着椅子靠近了我,问我

    “依依,我能加你的微信吗?”

    我努力掩盖住内心的欣喜,掏出手机加了她的微信,我开心坏了,这么好看又这么友善的女生,我真的好爱好喜欢啊。人都是喜欢美丽的事物的吧,所以就算我是女生,看到这样好看的女生也会这样忍不住欣喜若狂吧。

    她说“依依,你有空记得找我玩噢。”

    我激动的说“当然啊,你也可以随时来Balliol找我,Hertford离我们就1分钟的距离,可以约formal!以后也可以一起去department上课,嘻嘻”

    她也欣喜“对呀,我们是一个department的,以后可以经常一起了,我叫衣安,你叫依依,那你以后叫我安安吧?”

    “好呀!”

    回college的路上,我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开心,偶遇了去high street吃午饭的董宇流和欧鸥,他们问我

    “什么事这么开心啊,依依”

    我迫不及待的跟他们说

    “我今天认识了一个巨好看的女生!真的超级超级好看,而且她人也很好,是我们系的新生,可是我们都没有在Freshers’ Ball上看见她,太可惜了,她之前都没有加过我们的新生群,下次我要介绍你们认识!你们一定也会跟我一样开心的!”

    2014年10月17日周五

    这周去听了两个Union的讲座,分别是speaker 为美国亚利桑那州州长 Jan Brewer的小型talk,和Google 前任CEO Eric Schmidt 与SVP Jonathan Rosenberg 的分享。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Internet, mobile, computing power, with those three things the only thing you need from a company to produce products is the engineer who can programme this.”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要好好学programming.

    刚刚手机连响好几声,大好几届的裴树学长拉了一个群名为“周六过生日”的微信群

    “大家好啊,咱们明天晚饭订在岷江晚上6点哈”

    “W8 4PT”

    “Royal Garden Hotel 10层”

    “2-24 Kensington Street”

    …

    我看了一眼群里23个人,除了裴树学长上周在Freshers’ Fair上见过,群里的其他人没有一个是认识的。我想去又不想去,岷江的烤鸭我来英国几年了一直都没有吃上,去了应该能认识很多有趣的学长学姐吧,但是我一个人如果他们都互相很熟悉会不会很尴尬呢?纠结了一会,突然想到明天是Matriculation 的日子,我赶紧和裴树学长说了不能去,然后把衬衫和Ribbon都熨好了。

    2014年10月18日周六

    今天我早早的就起来洗漱好了,画好了妆,换上了神圣的sub fusc。走进Dining hall 注册的地方的时候,我震惊了,看着满满一屋子的人都着装的整整齐齐,就连今天serve早饭的staff也都是整齐的black tie标准。Registration后,我拿了两个Croissants和一杯咖啡,我向四周的人群望了望,没有看到于添哥,于是我找了稍微空的一处坐下了,刚坐下不久吕昊便端着他的早饭过来了。吕昊提议我们一会排队的时候排一起,这样college大合照我们就能在一起了。他去年拍的时候也是这样和朋友一起的,今年的他只需要来拍合照,就不跟我们一起进Sheldonian了。

    十点的时候Staff让大家依次排队去小花园里拍完个人照片后再在大合照的地方听安排找地方坐下或者找位置站好。根据经验官方拍出来的照片都不会瘦脸,于是吕昊在官方给我拍照的时候他站在摄影师后面给我用手机拍了很多张。

    终于在人渐渐多了的时候看到了于添哥,他说他找好了一个专业学摄影的学长,我们吃完学院的guest lunch之后可以先去叹息桥和Sheldonian 附近拍几组照片然后再去Sheldonian排队进场。

    合照的时候我和吕昊被安排在了第一排,于添哥站在了我们后面两排的地方。

    在于添哥的指导下我们喊上了学院的其他几个人一起拍了很多张经典的照片,牛津的Camera,叹息桥,Sheldonian,随便一拍就是大片啊,就连普普通通的 Brasenose road 都有电影取景的氛围。在叹息桥的时候,我们偶遇了Hertford的周羽,大家都叫她周女神,因为于添哥在OCamp的时候和周女神一组,周女神热情的带我们一起去了叹息桥楼上,于是我们就拍了一组“我站在叹息桥上看风景”的照片。周女神今天穿了aj和简单的灰色卫衣,休闲随性,和她的性格一样让人喜爱。想来她也是个喜欢篮球的女生吧?她长的好可爱。

    在Brasenose road上组队拍“哈利波特”风的照片时,偶遇了另一组也来拍照片的人,其中有个很热情的女孩叫小甜(李梦甜),她也激动的加入了我们。小甜是个数学系DPhil新生,但是她在牛津已经上过四年学了,她还是以牛津数统系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的,于是顺理成章的拿到了Clarendon Fund。这个奖有多难拿呢,从Wikipedia上的用词就能感受到了,几乎每个系只有一两个学生

    “The Clarendon Award is an extremely competitive scholar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Originally the award went to the top graduate student applicant in each department…”

    小甜说四年前她草草的走过了那年的Matriculation,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纪念的照片,今天她虽然不能进Sheldonian再一次感受,但她决定弥补四年前的遗憾。于是她找来了数学系最会拍照的大神。大神不仅手举着相机,身上的跨包里还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镜头,背上的背包里甚至还有另外两个相机和匹配的镜头,专业程度十分吓人。看到他时而趴在地上,时而跪在台阶上,为了追求完美不辞辛苦的一张一张地拍着,他这样子,一定是个特别热爱摄影的人吧,或者他和小甜是特别特别要好的朋友,才会这样子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或弄脏衣服吧,我和于添哥都忍不住感叹他的敬业和专注。

    从他的穿着来看,他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他穿着深蓝色的丝绒面牛皮乐福鞋,黑色的休闲裤,淡蓝色的衬衫,衬衫的袖口别着精致的Cufflink,他给我们看照片的时候我注意到Cufflink里面是一幅微观的画,画面是以一辆立体的自行车为转轴的可旋转结构,画的背景里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和天际线,在这样小的一颗袖扣里面融入了这样精心设计的细节,完全能称得上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啊。仅仅是这样一颗小小的袖扣,他就给了我一种很神秘很有品味的印象。身材高挑的他,给我们看相机里照片的时候会半蹲着照顾我们的身高,和我们说照片构图的时候会建议我们摆怎样的姿势、表情和动作,也会轻轻的帮我们整理被风吹乱的gown,他和于添哥时不时的在讨论还能拍怎样的照片,用什么样的镜头,他的言语和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骨子里的绅士风度。我好像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了,想要抬头看清他的脸,可是我才意识到他戴着鸭舌帽,和全黑的墨镜,剩余的半张脸也完全被相机和镜头挡住,似乎是刻意又不像是刻意。他的鸭舌帽有一点点和他的穿着风格不是很匹配,像是后来加上去的一样,但鸭舌帽的颜色又和他的背包搭配,从远处看,又好像是风格一致的。没能看清他的脸,也不知道他叫什么,透过墨镜根本看不出他的神色,他越发显得神秘了。

    在叹息桥前,由于道路拥挤,太专注拍照和调节镜头的他还差一点被往来的自行车辆撞到,我看着他背着重重的背包和挎包,走过去提议让他把包给我帮他拿着,他害羞的更加压低了他的鸭舌帽,轻声说道

    “你穿着高跟鞋,我的包太重了,不适合女生拿着。”

    我开玩笑的说

    “没事,我是大力水手,我早上吃了菠菜。”

    他轻轻地笑了一声,很轻很轻,仿佛不想让我听见一样,然后把包放在了我旁边栏杆的周围地上,示意让我看着就行,不用提着。我又注意到他的左边的领口绣了一个字母Q,我再一次想要尝试看清他的脸,可是每每又都被他用镜头挡住,他一定是害羞到了极致才会这样子吧,于是我也放弃了。但他的声音真的非常温柔,似乎听不出喜怒哀乐,却又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我好想知道这样的声音背后藏着一双怎样的眼眸和一张怎样的脸庞呢,应该也是英俊好看的吧,有点可惜没能看上一眼呢!也许这是另一种学数学人的性格吧,低调且神秘。

    可能因为看我和小甜很投缘,他帮我也单独拍了很多照片。

    过了好久,终于快到要进Sheldonian的时候了,我和小甜互相加了微信方便之后分享照片,便匆匆和于添哥挤进了我们college排队进场的队伍里。

    踏进Sheldonian的时候,我又一次为自己成为了这几百个穿戴整齐布满每一个角落的新生一员而兴奋,更被一抬头就看见的一千三百多年前Robert Streater留下的壁画而震撼,

    正如Robert Whitehall诗里写的那样

    “That future ages must confess they owe

    To Streater more than Michael Angelo!”

    这一切仿佛突然把自己和过去几百年牛津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不由的再一次为自己能够成为这里的一名学生而自豪。

    分座位的Staff看见我歪歪扭扭的胸前还特意停下给我整理了我的Ribbon,这一切是如此的暖心。Matriculation 整个过程很快,同一个时段的人都进场后,Vice-Chancellor Andrew Hamilton开场说了一段振奋人心的话,让我觉得这一切好像真实了不少,他最后的话更是仿佛让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自己officially成为了牛津人

    “As Chancellor of Oxford University to admit you as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and as I have just said to you that you are now listed as members, that is to say Matriculated.”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里Hugo 对 Milo说

    “You know in a few years’ time, these boys will be behind some very big desks, important desks. You as well.”

    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我会发现我和某个诺贝尔奖得主同时站在这里过,我们一起听着Chancellor 的激励,在同一时刻开启大学生活。而我呢?我会成为怎样的人呢?会有一天,我也被这里记住吗?

    牛津真的像电影里的故事一样只属于Posh的贵族阶级吗?我想,今天我站在这里,我真真实实的感受到这里的一切,这里的一花一木,成群的古建筑和形形色色有趣有魅力的人,他们都在告诉我,牛津是一个敞开胸怀、包容一切、欢迎所有阶级的地方。我相信自己的感受。

    “We’re so 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