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杜鹃记 > 第九章 说亲

第九章 说亲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杜鹃记 !

    宴席的日子选在四月三十,此前就有不少小道消息在村民间流传,如今定下日子来,倒也不至于忙乱。

    村子西边有一处大的空地,宴席的地点就选在那里,桌子板凳都是各家各户抬出来的,又按人头出了食物,夏日天气炎热,反正是在自己村里摆宴席,村长就把时间订在了傍晚。

    开席前,村长絮絮叨叨说了好多话,“青山村不容易啊,出个有功名的后生不容易啊,如今村里有了一个秀才一个童生,以后村里人走出去腰杆也比以前直了。”又说“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的人少,能有这个机会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懈怠啊!”

    村长说完了,范思勉又说了两句,主要就是感谢村长这些年为村里人殚精竭虑,其次是感谢村里人这些年对范家的照顾。

    两位大佬说完了,大家就开始动筷子了,主食是玉米面饭,桌上有一道青菜汤,一道酸菜土豆汤,一道白菜炖粉丝,一道萝卜猪肉汤,一道香菇炖鸡,这在青山村算是很好的席面了,都是汤汤水水的,十分下饭。

    饭后,范思勉自然要留下来和村里的长辈们说说话,秦氏也要留下来帮忙收拾东西,范宁九个月了,正在学步,还不会走,出门还得背着,出生时六斤多的小肉团如今长到了十八九斤,背久了也很累人,顾氏就背了她回家。

    路上遇见了邻村的葛氏,身后领着个女娃,眉眼俏丽,十五六岁的模样,葛氏是赵氏的大嫂,也就是田翠花的婆婆,此人平日里最爱占小便宜。

    顾氏心想,今天来的都是村里人,这葛氏来这里做什么,她虽爱投机取巧,但也不至于来蹭吃蹭喝吧?

    就见葛氏道:“诶哟,可真是巧了,我还说想去嫂子家坐坐呢,赶巧就碰上了!”对身后的女娃道:“秋兰,这是你的顾婶婶!”

    又对顾氏道:“这是我家五妞秋兰。”

    秋兰向顾氏问了好。

    顾氏就道:“我也许久不见嫂子你了,着实想念得很,秋兰出落得越发好了!”带着葛氏母女俩回了家。

    到了堂屋,顾氏招呼她俩坐了,又解下背布,把范宁放在堂屋的床上,道:“人老了,背个孩子都能背出一身汗。”

    葛氏就道:“妹子说笑了,你还年轻着呢,我们这一辈人里,就数你精神头最足,也是你最有福气!怎么不见你媳妇?”

    顾氏道:“她留下帮忙收拾碗筷呢。”

    葛氏就道:“今日我来,也是为了凑凑热闹,沾沾妹子的福气!”又道:“妹子不知道,你家二郎成了童生老爷,整个青山村都跟着沾光,我们这些外村人见了,着实羡慕得不得了,都说他是文曲星转世呢,又还如此年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啊,青山村的人家谈婚论嫁都比别人底气足呢!”

    顾氏心想,李二姑娘的事情到底还是给青山村抹了黑,虽说这是李大爷干的混事,但别人不会这么想,外村人只会说青山村出了个女子,给县里做了妾,大着肚子却被赶回了家。女子本来就地位低下,这种事更是越描越黑,村里的未婚男女说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就道:“嫂子这可就折煞我了,我们二郎也不过考过了两场试罢了,哪里就有那能耐了,我看嫂子比我有福,人人都说田家的钱粮比整个青山村还多,你家里又有田地,又有钱粮,如今又生得个如花似玉的闺女,你这福气啊,真让人羡慕嫉妒!”

    葛氏哈哈大笑,道:“妹子别夸我了,我们家那是地里刨食,大字不识一个,比不得你有福气。当初啊,我为他们赵家生了三儿两女,年轻的时候,为儿女操尽了心了,如今啊,我家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大妞也已经嫁人,又生了两个儿子,只剩下秋兰一个女儿还在我身边,我说了妹子可别笑话我,我这女儿呀,十分乖巧懂事,又孝顺听话,我只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相夫教子,伺候公婆。”田秋兰在一旁,羞红了脸。

    范宁坐在床上,有些无语,当着秋兰妹子的面这样议论亲事真的好吗?古代人不都很含蓄的吗?

    顾氏心想,难不成葛氏是想让自己给她女儿做媒?范家没什么亲眷,只亲家家里有一个秦二郎到了说亲的年纪,那也当去找秦氏搭话才是,就道:“我也是做父母的,自然也希望儿女们能结个好亲事,秋兰长得这样好,又聪明伶俐,定能寻得如意郎君。”

    葛氏就道:“谢妹子吉言。”又道:“妹子能否帮妹子我留意着些,若有合适的,万望告诉子嫂子一声。”

    秦氏就道:“村里倒有几个后生到了年纪,只是我也不太了解人品性情,此事怕是找王媒婆更容易些。”

    葛氏就道:“妹子你也知道,王媒婆是专吃这碗饭的,都把人往好里说,我也不求对方能有多少家业,只希望不饿肚子,人品好就行,若能识两个字那更好不过。”

    顾氏就说:“不是我刻意推脱,如今你小姑也嫁来青山村多年了,她为人热情,只怕比我更适合。”

    葛氏道:“妹子,我就直说吧,赵氏那人平日里就有些泼辣,以前也不是没人找她做过媒,她那性子,咋咋呼呼的,还没打听清楚呢,全村人都晓得了,我实在不放心她。你见多识广,看人又狠辣,对你我是最放心不过的,你就发发善心,帮嫂子这一回。”

    顾氏见推脱不过,含含糊糊地应了,只说尽力。

    葛氏见目的达到,拉着秋兰笑眯眯走了。

    等到秦氏回来,顾氏将此事与她说了,秦氏也觉得费解,范家的亲眷,除了秦家就没了,要说葛氏看上秦二郎,秦氏是不信的,不是她贬低自己的娘家,秦家穷,秦二郎又有些不务正业,这些年母亲也托了不少人,都没女方看上他。若是要相看其他人家,找王媒婆不是更好吗?

    秦氏就道:“媳妇也觉得不解其意,葛氏此番带着女儿亲自上门,倒也不像是玩笑话。”

    顾氏就道:“你说她是不是看上了你弟弟?”

    秦氏道:“我弟弟我是知道的,怕是不大可能。”

    顾氏就道:“她说想找个人品好又识字的,倒不在意家境。”

    秦氏玩笑道:“这青山村识文断字的能有几个?张秀才早已娶亲生子,再就是咱们家,若是相公能有个兄弟倒是可以考虑考虑。”说完又觉得这玩笑着实不太好笑。

    顾氏心下一惊,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就道:“不是还有布家大郎吗?她既托了我,明日我去打听打听。”

    不得不说,女人的第六感真的很准,葛氏为何会来请顾氏说媒呢?原来那日赵氏当众说秦氏的坏话,被王媒婆给怼了,心里颇有些愤愤不平,第二天回娘家时,表嫂葛氏又同她说起范思勉考中童生的事,赵氏就说:“也是那秦氏运气好,哼,她三年才生下一个女儿,如今那孩子都快一岁了,她还没个消息,别是生不出儿子。”

    葛氏道:“我听闻那孩子还是顾氏给接生的,平日里也没听说范家对此有什么不满。”

    赵氏就道:“那是面上,谁家不想生儿子,范家以前可是三代单传,到了范二郎这一辈,又只活了他一个男丁,若说顾氏不想抱孙子怕是没人会信。瞧着吧,这都四年了,范二郎又考了功名,说不定哪天就能纳个妾回来。”又说:“当初我还看不起人家,唉!”说完又觉得失言,忙捂了捂嘴巴。

    葛氏笑了笑,没说话,这赵氏怕是有些后悔没把田翠花嫁给范思勉吧!

    到了夜里,就把此事同相公说了,田老大道:“哼,后悔有什么用,晚了!咱们秋兰也该说亲了,若能找到一个有功名的就好了,你多上上心。”

    葛氏平时面上看着大气,其实特别喜欢投机取巧,心下一动,想到,秋兰若能找个范思勉那样的夫婿就好了,秦氏生不出儿子,说不定范家早就对她厌烦了。

    赵氏回家时,葛氏就说听闻青山村要摆宴席,想去凑凑热闹,赵氏觉得大嫂还真是见缝插针啊,却也没拒绝。

    第二天顾氏就去了布家,找布奶奶聊天,布家同范家去年同杀一头年猪,彼此还算亲近,布奶奶道:“我可是许久不见你了,难为你还想得起我这把老骨头。”

    顾氏笑:“这不是前些日子忙着割麦嘛,如今有了空闲,也来同婶子亲热亲热。”

    布奶奶道:“你家二郎争气,如今你也算是熬出头了。”又道:“我家大郎若能有他一半争气,我也就不愁了。”

    顾氏就道:“我听思勉说大郎学识也是十分好的,二郎如今年纪轻轻就能如此,前途无量,家大郎如他这般大时可不如他,我还在为他的亲事操心呢!”

    布奶奶就道:“儿孙都是债啊,大郎年纪也不小了,她娘这些日子也在为他的亲事操心呢!”

    顾氏就道:“可是看上了哪家姑娘?”

    “唉,他看上的,人家不愿意,人家愿意的,他又看不上!”

    “不知可有什么要求吗?”

    布奶奶想,这顾氏莫不是想做媒?就道:“只希望女方能品性周正,若能温柔些就更好了。”

    顾氏心想,原来布大郎喜欢温柔小意的类型,秋兰看着倒是温温柔柔的不知俩人能不能成,就道:“婶子若不嫌弃,我倒是可以帮忙留意着。”

    “如此最好,你的眼光,我是放心的。”

    从布家出来,顾氏回家同儿媳妇商议,秦氏道:“他俩若能成,倒也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