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三年阅尽半生 > 第一章 番外1 林孋篇

第一章 番外1 林孋篇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三年阅尽半生 !

    三月间杏花微雨,洛阳的长街依旧繁华热闹,并未因这毛雨而冷清几分。

    冷清的只有一辆黯然离城的马车,一辆小而旧的马车上坐着我和年迈的祖父,驭车的是父亲生前的侍卫元庆,旁边坐着的是我的婢子元铃,他们是兄妹也是我林府的忠仆,我们此去是千里地之外的新安郡,此前我未曾去过。

    我撩开马车后帘,朝着渐远的洛阳城楼望了又望,就在半月前我还是洛阳城里盛名鼎符的高门贵女,祖父高龄退却要职位拜候爵,父亲更是位列宗正。

    我叫林孋,时年十三,相貌出身在洛阳城皆属上等,上门提亲的亦是名流且如云,曾羡煞了半边洛阳城里的高门女子。

    然,旦夕祸福只在一念,朝堂动荡已久,门阀倾轧,权力之争,恐有宫廷之变,父亲身居要职却不愿卷入纷争而遭人陷害,诺大的林家一夜之间被抄灭门,只余下我和祖父。

    行至洛阳城外不过十余里,我们的马车就遭到伏击,尚未开战,林里子就冲出的一队人马将伏击者尽数屠之。

    来人竟是严家军,祖父感念不已,我们能活着离开洛阳已是严楘多番周旋力保的,他竟还派了一直隐藏在暗处的严家精锐前来接应我们前往新安,此情当是大义之举。

    提到严家军,我首先想到的是严歧,虽未与他谋面,却是在去年有收到他的一封书信。

    那时我尚不知严歧是何人,只见信封上写着林孋亲启,以为又是同往常一般,是些无聊之士写的一些拈酸诗词,遂扔在了一旁。

    某日无意途经父亲书房,似听到母亲口中提到严歧的名字,隐约还有新安什么亲事之类的,父亲和母亲声音太小,我不敢过多窃听。

    返身回了闺房翻了许久,才找到那封信,信封左下角写着的正是新安郡严歧字样。我慌忙展纸,纸上字迹苍劲有力婉若游龙,寥寥数语却意思明了。说的是家中早已为他定下亲事,是他中意的女子,故而私作主张未将我祖父的书信呈与长辈,望我另觅良人。

    后来我多方探询才知,我至今仍未议亲,是因祖父早就将我许给了他曾经的主公严楘的嫡长孙,便是严歧,虚长我三岁。

    祖父原是想亲往新安郡的,奈何家中事多一直不得空闲,却已于数月前往新安郡去了书信。父母亲虽不乐意这门不单是远嫁还是下嫁的亲事,可也作不得祖父的主,严家曾对祖父有恩,所以在未收到严家回信前我的亲事只能一直搁着。

    回信么?我默了默,思虑再三并未将严歧私扣了祖父信件,并私下已给我回复的事讲出,对这个有胆有谋的男子我突然有几分期待,许是他与洛阳的这些个男子不同吧。

    严家军弃了主路,带着我们绕路而行,历时一月余终于到了新安郡。

    严府比我想象中的威严,原以为新安郡只是小郡,不想竟也是豪门显贵云集,繁荣热闹,想来应是严楘治理得宜。

    严楘在正厅接见了祖父,并不十分热络,介绍到我时祖父顺便提及了书信之事。严楘丝毫也不讶疑书信丢失的事,似是丢便丢了无甚要紧,祖父尴尬不已。谈及严歧的亲事时,严楘脸上才转了喜色,直言不讳早已许了孟义之女孟乔。

    后来我和祖父才知道,严楘并不曾原谅祖父旧日弃主另投之事,此次洛阳行救全凭孟义恳求,并献上了良策确保万全他才应允的,包括此次遣精锐前去救援也都是出自孟义之手。

    祖父心中了然,此种情形之下救下这一老一小无异于虎口拔牙,对于严楘他愧疚难当。

    在严府里孟家小院的葡萄架下见到孟乔时,我竟有几分喜欢这个小丫头,她率真可爱,明眸皓齿,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十岁的小丫头既未长开也不及旁的女子那般稳重得体,可见是一直被宠溺着的。

    她正被她父亲抱坐在怀里,手里托着书读得极不流畅,断句不准,错字连篇,她咬着手指扭头看向孟义道:“父亲,这个字乔儿也识不得,如此读来弟弟都要让我给教坏了呀!”说完她指向躺在对面小榻上一美少妇的肚子,那少妇显然即将临盆。

    扭头的余光似触到了刚被仆从领进他们院落的我和祖父,她蹭的跳下孟义的怀抱,跑到我面前,仰着头对我说道:“姐姐,你生得好美啊!”

    这是孟乔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我没有责怪她的无礼,其实她真的毫无礼仪可言,可她的父母亲看她的眼神里只有温柔毫无责备。

    我四岁起开始习礼读书,越是长大学的东西就越多,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我的父母亲看我的眼神从未如此温情过。他们只教会了我做一个高门贵女,却从未教我如何做一个单纯的女孩,对孟乔我是艳羡的。

    祖父与孟义似很多话聊,孟乔便一直缠着我,她拉着我的手讲她的童年趣事,还要带我去找她的小姐妹玩,我被她的活泼感染,向祖父请示后随她出小院。

    孟家小院的园艺极佳,不论院外还是院内,这是我在来这座小院时就赞叹过的。出院门孟乔领着我拐进小竹林,显然这是小路,却不乏幽静雅致。孟乔一路都蹦蹦跳跳着与我说笑,竹林尽头倏而拐过来一少年,他步伐稳健,五官棱角分明气宇轩昂,绢袍玉带整体看起来竟十分俊气,我忘了女子不可直视他人的礼数,也忘了去唤孟乔小心,她还是撞在了他怀里。

    他就是严歧,孟乔的未婚夫,也是我祖父一直属意的我的未来夫婿人选。

    他们看起来并不般配,严歧过于高大,而孟乔还只是个未长开的孩子。但见他们相处亲昵自然丝毫不矫作,孟乔或撒娇,或嗔怒,严歧满是柔情的眼眸只流转在她的身上,明知被她戏耍,还是宠溺的将她揽在怀中替她轻揉她所谓的疼痛处。

    孟义将我和祖父安置在离严府不远的一座小院里,我甚少出入严府,严歧的两个妹妹似是不大喜欢我,倒是孟乔会时常出府找我。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不知不觉来新安郡已经两年了。

    我也结识了不少名门闺秀和贵女,她们的闲谈莫非就是些哪家的世家子弟又定下了哪家的闺秀。当然也有谈及到严歧和孟乔的,有的咂舌后默默不言,也有好事者悄然议论,我才知晓新安郡里最负盛名的公子当是首富张员外的嫡子张宥,而且他与孟乔情投意合。这个消息令我冰封的心渐渐回温,对于张宥我只闻其名,因早前她们都与我说笑张宥与我似是天造地设,更笑问我至今都尚未婚配是不是在等他上门提亲。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等严歧。我十三岁那年,他从竹林深处拐过来的那一刹,似是撞进了我心里,如今我已十五了,自洛阳至新安再没碰到过让我心动的男子,唯有他。

    孟乔与我交好,每每闲聊,话题也都离不开严歧,所以我知道许多关于他的事,他的脾性习惯还有他的爱好。

    我知他志在征战沙场,像他祖父那样建功立业匡扶社稷,他在河东学艺,每次回来省亲我都有幸与他见上一面,他的眼里还是只有孟乔一人,可我只要能远远的看上他一眼也觉满足。

    再有两日就是上元佳节了,孟乔前几日跑来说严歧稍了书信,说是今年会回来过上元节,往年他是都没能赶回来的,也不知他今年……,我正立在檐下思索着这事,便瞧见孟乔自院外匆匆跑了来。

    我上前帮着她将斗篷解下来递给阿铃,将她引进了闺房,屋子里烧了地龙甚是暖和。

    孟乔一边顽皮的凑上前来用她冰凉的小手冰我,一边笑得开怀,“孋姐姐,就在刚刚阿歧回来了。”

    我先是一愣,转而温婉笑问:“他可是你的未婚夫,他回来了你不陪着他,跑来我这里作甚?”

    “我才不要陪他,我来找你可是有正经事儿的。那个,孋姐姐,你能不能帮帮我呀,眼下也就只有你能帮我啦。”孟乔摆出天然无害的脸谄媚的看着我。

    “你先说是什么事吧,若是不好的事我可不能帮你。”我说道。

    孟乔嘻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只白玉簪给我看,簪子是极好的白玉精雕而成的,触感温润细腻,她说是严歧送给她的,她原没想到那莽夫竟然也会给她送东西,这簪子是他外祖传下来的,说是留着给他娶妇时传给新妇的,她听严歧那么一说坚持不要,可严歧塞在她手里就走,她不得已收了这簪子,现在正愁着要给他回个礼。

    我握着这白玉簪竟觉有些扎手,也就只有她孟乔才能这般,心情好时唤人阿歧,心情不好时不是喊莽夫就是直呼全名,可任她如何任性妄为蛮横无礼,她都是他的心头宝,他竟这般迫不及待的将祖传的玉簪相赠,孟乔才十二呢!

    我闻见心底有一股妒火在悄无声息的燎原,我不想这样的,孟乔是这样的美好,我不应该这样。我苦笑着摇了摇头,将手上的玉簪轻轻的簪在了孟乔的俏皮的女儿髻上。

    她神秘的从袖袋里掏出了一张字条给我,我展开后笑容僵在了脸上,那字条竟是约张宥上元节同游。

    看出了我的紧张,孟乔连忙解释,彩锦记有一只兔子灯笼扎的特别漂亮,正好严歧肖兔,她托了人去买,谁知掌柜的不卖,说这是今年上元节猜灯谜的彩头。她自己连字都认不太全,想着赠严歧的东西若是让他自己来帮着猜谜去赢,实在说不过去,她便想到了张宥。

    我并未见过张宥,只是道听途说他英俊潇洒才华斐然,我本想劝说孟乔改赠严歧其他更有意义的物品,她知道他的喜好,却又不投其所好,反而思维行动皆过于幼稚,也许她还是个孩童心性吧。

    “阿乔,你心悦张宥吗?”我终是没忍住好奇心问出了口。

    “嗯?你是怎么知道的?”孟乔先是茫然,接着是惊讶。

    我笑着将听到的笑谈说与她听,她抿唇一笑,给我讲了一些她与张宥的事。

    我们不觉已聊直天擦黑,屋外有仆从来禀,说是严家大公子来接乔姑娘了,我正准备命仆从将人请到偏厅,毕竟这里是我的闺房,他是男子,我话还未说出口,孟乔张口就让仆从去推了严歧,说是今日与孋姑娘聊得兴起就歇在此处。

    我无奈的一笑,戳了戳她的脑门,还真是个任性的小丫头。

    才片刻便传来一声怒喝,这声音一听就知是严歧,孟乔朝我吐了吐舌头,连忙拿起椸上的斗篷出去,我笑了笑,紧守礼数的只将她送到了门口。

    远远看到严歧就立在院门外,他刚毅结实了不少,脸上带着明显的怒意,眼睛一直注视着走向他的孟乔。二人不知说了些什么,只见孟乔抬手就打在了他胸口,严歧也不恼,顺势就捉住了她的小手把她拉到了身前,似是满意般的抬手抚了抚她的发髻,还替她拢了拢身上的斗篷重新系好,轻揽着她的肩朝外走。

    自始至终他连看都不曾看我一眼,我脑海里全是孟乔跟我说的话,她果然还只是个孩子,她以为她心悦张宥,可每次找张宥都是为了严歧。她担心严歧答不出自己父亲的功课,被祖父罚跪祠堂或是笞杖,就去偷父亲的题册找张宥帮忙解答,再又逼着严歧照背,虽然严歧总会使些小性子不愿意,但孟乔总有办法让他就范。

    当我问及她心悦张宥哪里时,她居然苦思了许久,才憋出一句张宥说话比较温柔,不似严歧那莽夫动不动就发脾气,小心眼爱生气,还爱学长辈模样教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