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回到过去当种田 > 第85章,借支粮食

第85章,借支粮食

作者:第九片树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回到过去当种田 !

    早季稻收获之后,很多老乡,都打算去借支一些口粮,毕竟,家里断粮那么久,现在看到粮食了,当然要吃几顿大米,让所有人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否者,老乡辛辛苦苦,早工,夜工,通宵,累的像不像人样了,结果还看不到粮食,你让大家怎么可能还有信心去种田呢?

    指标归指标,希望归希望,就算是刘大田自己,也想分点大米回家,让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这个时候,是不能分粮食的,因为责任粮和义务粮的指标还没有完成,谁敢分粮食,不想活了吗?

    不分粮食,可是按照人口,借支口粮,等到秋收的时候,再统一算账。

    要是等到秋收统一分粮食,很多人老乡,估计都饿死了。

    反正每个老乡的口粮的定量的是标准的,借支一些口粮,也是合理的,上面的同志,虽然对种田的事情,都是纸上谈兵,可是也食人间烟火,有的事情,还是理解的。

    粮食的问题,涉及到家里的每个人,前段时间双抢,家里不多的白面,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借口粮。

    可是,借多少的问题,那又是比较头疼的问题。

    周大毅的标准口粮是360斤,考虑周大毅现在负责三头牛,所以社里决定,把周大毅的口粮,按照480斤来分配。

    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为了这个多出来的120斤粮食,老爹要杀鸡,要请刘大田和社里的领导吃饭才行。

    480斤口粮,应该对口自己的嘴巴吧,可是,怎么吃,自己说了不算,480斤口粮,又有多少能够吃到自己嘴里呢,哎,天知道。

    为了这个480斤的口粮,周大毅真的想分家了,反正480斤的口粮,养活自己肯定够了,可是,自己不敢分家啊,担心老爹要发疯啊。

    哎,不分就不分吧。

    等到明年公社成立,自己就跑出七社的地盘,跑到隔壁社去劳动,到时候,自然就可以在别的社安家了。

    为了这个借支粮食的问题,家里又在商量呢,老爹装模装样的让几个兄弟发表意见呢,然后总和大家的意见,确定家里借支的口粮数量。

    切,还是老一套,其实老爹已经拿定注意了,反正,在老爹的眼里,家里的儿子只要听从的份,没有发言的份。

    老爹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的都是出工的情况,算算今年家里有多少工分,看看家里有多少结余,能够买多少口粮。

    当然,都是按照去年的工分价格来计算,今年的工分标准,还不知道呢,要到年底,结算之后,才知道社里一个工分多少钱,才能知道家里的收支情况。

    “今年,老四和老七出工了,家里的工分多了一点,特别是老七,仅仅才5个月的时间,已经挣了3600个工分,比一个全劳力真的都多,快赶上你们的老大,嗯,不错。”老爹欣慰的说道。

    这个工分,确实比较多,要到年底的话,估计还有2000多个工分,那总共有6000个工分,比那些全劳力差一点,周大忠,一年有8000-10000个工分呢。

    不过,相对于周大毅的年龄来说,6000个工分,不要说养活自己,就算养活一家人的,都是处处有余了。

    周大爱的脸色不好,到现在,点工和包工加起来,他总共才挣到800多工分,一年加起来,最多1600个工分,比周大毅差了太多。

    周大爱还是要面子的,觉得自家的工分太少了,有点不好意思。

    “老七,你的工分比较多,你这次准备领多少大米啊?”老爹看起来十分尊重周大毅的态度,和气的问道。

    “全部要大米啊?”周大毅不客气的说道。

    你敢问,我就敢说,我还在长身体呢,需用营养的时候,当然要吃大米呢,难道天天吃杂八拉吗?

    杂八拉,吃的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老七,大米虽然好吃,可是不顶饿,指标太少,全部要大米的话,会饿死的啊?”老爹耐心叫到的说道:“一斤大米,换5斤山芋呢,想要吃饱肚子,还是山芋比较实在。”

    “呆子,还还想全吃大米,你做梦的吧?”周大国不屑的说道。

    “你给老子嘴巴。”老爹吼道:“你的破嘴又欠抽吧?老七想吃大米,那是他自己挣的工分,人家吃得起,不像你这个废物?”

    “老爹,你不要看不起我?”周大国得意的说道:“我现在回编篮子了,我也能挣工分了,到时候,我的口粮,我自己说了算。”

    “滚滚滚。”老爹不客气的吼道:“给老子滚出去。老子没死呢,只要老子没死,这个家就算老子说了算,没你说话的份。”

    “老七,你能挣工分了,等大米领回来了,让你妈多给做几顿大米饭啊?”老爹不客气的打发的说道。

    到底家里领多少大米,都是老爹自己说算。

    就算大米领回来了,自己能多吃几顿大米吗?

    那些都是骗人的鬼话吧?

    第二天的晚上的时候,老爹,周大仁和周大爱,一人挑一挑子稻子回来了,一挑子200斤的样子斤,三挑子,600斤。

    7个人头的口粮,平均下来,那才86斤啊,有点少吧?

    少吗?

    当然不少了,要不是家里要办大事情,家里还不会借支这么多口粮呢,秋收的时候,还要再分一次口粮呢,万一现在借支太多了,到了秋收,分到的粮食就少了。

    现在粮食少点,还能用野菜和杂八拉对付一下自己的肚子,可是,要秋收的粮食不够的话,那就真的惨了,到时候,野菜都没有吃的,你就等着被饿死吧。

    所以,宁可这个时候挨饿,也要冬天的粮食充足点,这些都是几十年的生活,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

    周大国在院子门口瞄着周大忠的房子呢,周大忠的门口比较热闹,看来,老大也借支了不少粮食回来。

    “老五,回来了,看什么看啊?”老爹担心周大国惹事,急忙大声吼道。

    “爹,你知道老大家里借支了多少粮食吗?”周大国羡慕的眼神,看样子,周大忠借支了不少粮食啊。

    “有多少啊?两挑子有吗?”周大勇激动的问道。

    “切,看你的穷鬼样子。”周大国鄙视的说道:“4挑子,一挑子200斤,四挑子就是800斤,老大家里才5个人头,怎么吃的完那么多大米啊?”

    老爹的脸色有点沉重,不知道是赞成还是反对,5个人头,800斤,一头人头160斤,这些可都是大米啊,这个生活标准,有点奢侈啊。

    不过,老大家里的工分多,就算全部吃大米,也能吃得起,他家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定量都是360斤,对于女孩来说,一天一斤的两,还是有富有的。

    加上入冬之后,周大忠去修水利,那些都包吃饭的,家里的口粮又能剩下来不少,老大家里粮食就是多,所以,不用依靠山芋过日子。

    周大国再羡慕,可是,有什么用呢?

    举着凳子砸天?

    哎,别人家里的事情,就算是亲大哥,那又怎么样呢?

    周大忠家里的大米,老爹都吃不到一颗,做兄弟的,更加没有指望,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吧。

    家里,终于有大米了,大米饭,真的太好吃了。

    周大毅明白了,为什么要吃山芋干过日子,实在太米饭不经吃,一斤的大米,煮成干饭一斤半的样子。

    家里的吃饭的大海碗,一碗至少2斤米饭,按照定量的标准,一天的标准只有1.3斤,要是放开吃的话,一天的定量,还不够一顿饭呢。

    要是遇到大饭量的壮汉,一顿饭,吃掉三个大海碗的米饭,两天的口粮标准,一顿饭就能吃的精光,你让他们剩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啊?

    所以,为了吃饱肚子,为了活的更久,只能多吃山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