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回到过去当种田 > 第235章,敬而远之

第235章,敬而远之

作者:第九片树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回到过去当种田 !

    周大毅看着出现自己眼前的周大忠,有点纳闷,过年的时候,闹过一次,周大忠一直不和自己啰嗦,今天怎么有脸上门了?

    周大忠也不想上门了,可是,周正明答应了彭家的事情,周正明不愿意出面,周大忠没有办法了。

    彭小慧的亲妈,周家几个兄弟的外婆,70多岁的老太太,为了孙子的工作,亲自出马,举着拐杖,来到周家,周正明能怎么办呢?

    谈钱吗?

    有点丢人啊,也张不开嘴啊。

    最后,也不知道商量,反正,结果就是,最后一个工作名额,落到了彭友山的儿子,彭永宋身上。

    为了彭家的事情,周正明得罪了周正扬和周正威,也得罪了杜家,而且也让其他的人家不满意,现在的周家,日子比以前更加难过。

    周正明确实后悔了,儿子太能干,有的时候,也不是一样好事情,因为好事,有的时候会变成坏事呢。

    怪谁呢?

    那是周正明活该。

    谁让你多管闲事的?

    周大毅给你名额,你可以不要啊,直接让周大毅卖掉啊,那样的话,周大毅还能进一笔账呢。

    可是,你不愿意,非要拦下这个事情,为了面子,还是虚荣?

    结果呢,名额没卖到钱,得罪那么多人,周正明心里堵着一口气,窝着火呢,精神有点不好。

    周正明要是不掺和,哪有后来的那些多事情呢?

    可惜,周正明活了一辈子,该精明的时候,又糊涂起来,不反省自己,反而有点怪周大毅,怪他太能干,惹出这么多事情,不得不说,人老了,有的时候,真的糊涂了。

    “老七,老爹让我告诉你,另外一个工作名额,给了大舅,你有空的话,去一趟大舅家,把名额定下来?”周大忠无奈的说道。

    本来答应的杜家的事情,周正明反口了,杜家的人,很不满意,连带着对周大忠,也有点不满意,周大忠的心情能好吗?

    可是,外婆还活着呢,她老人家开口了,谁敢不同意呢?

    周正明可是非常孝顺的女婿,丈母娘一辈子没有开过口,这次,为了孙子的事情,发话了,周正明只能同意。

    要说孝顺,周正明真是模范,可惜,周家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学到周正明的孝顺劲头,反而都变得有点没良心。

    周大毅点了点头说道:“行,我知道了。”

    周大忠犹豫了一下,大声说道:“老爹最近身体不好,你有空回去看看老爹?”

    切。

    能不能换个理由?

    装病的理由,也太没有新意了吧?

    周大毅没猜错,今天的这一幕,都是周正明策划的。

    回到家里,周正明有点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对周大毅大吼大叫的,周大毅又没有做错什么呢。

    后来,周正明仔细想想,也想通了,分家的儿子,当然不用听老爹的,要是事事都听老爹的,那为什么分家呢?

    而且,周大毅把名额卖了,赚钱了。

    这个年代,大家嘴上说越穷越光荣,可是,谁不喜欢钱呢?

    去年粮食紧张的时候,没钱,你拿什么去买粮食呢?

    周大毅把名额卖了,周正明把名额送人了,一对比,这个差距就来了,可是,周正明还把周大毅给骂了,这个当爹,有点糊涂。

    所以,周正明还是愿意认周大毅这个孝顺的儿子,愿意给他一个台阶下,告诉他自己病了,让他看看自己,然后又是父子一家亲了。

    不过,周大毅不这么想,自从周正明发火之后,周大毅对周正明的态度,那就是四个字:敬而远之。

    这个名额,不是卖不卖的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谁做主的问题。

    谁说了算,这才是原则的问题,周大毅的人脉,弄回来的工作名额,周大毅不能做主,那不是笑话吗?

    周大毅得到的工作名额,愿意给谁,那是周大毅的自由,愿意给老爹一个名额,那是儿子孝顺,可是,当爹也要本分,怎么能随意掺和儿子的事情呢,更别说事事帮儿子做主了。

    就冲老爹的态度,周大毅就非常寒心,如果自己不是把工作名额卖了,而且送人的话,老爹是不是要逼着自己把名额要回来呢?

    自己已经分家了,在外面说话办事,自己也是一个人物,谁不给几分面子,凭什么老爹一句话,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都不算数了吗?

    周大毅很伤心,也很愤怒,关键是有点心凉了,新账旧账,一起算?

    有的时候,心态一旦变了,所有的事情,都变味了。

    分家的儿子,周大忠家里也有粮食啊,可是,周正明敢去拿吗;过年的时候,周正明敢拿着周大忠的粮食,让其他的兄弟一起吃吗?

    嫁出去的女儿,家里缺粮食了,周正明敢理直气壮的让周大毅免费出粮食,可是,敢让其他几个儿子,一起凑粮食吗?

    拿着儿子的粮食,救济女儿,除非周家不想过日子了。

    薄情吗?

    那是生存方式,周家的儿子都顾不过来,周大仁还没有结婚呢,周大爱也没有结婚,还有两个小的,也在饿肚子呢,周家有资本救济女儿吗?

    反正,以后,周大毅绝对不惯着周正明,儿子那么多,遇到什么事情,几个儿子一起出力,该我出的那份,一点都不少,不该我出的,我也不欠谁的。

    周大忠看到周大毅的脸色变来变去,最后变得有点冷漠,忍不住说道:“老爹年纪大了,最近干活太累了,身体有点吃不消。”

    “那是儿子不孝顺,分了家的儿子,还让孙子去吃老爹的粮食,这种儿子,真是烂了良心。”周大毅讽刺的说道。

    周大忠气的满脸通红,气愤的看着周大毅,一脸的不服气。

    做爷爷的,心疼亲孙子,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难道就是自家是这样?

    别人的家里,还不是一样啊?

    刘大田家里的日子过的多好,刘全海的日子过的多差,可是,刘大田的儿子,还不是一样去刘全海家里吃的东西,刘全海还是满脸的幸福呢。

    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为什么自家儿子不行呢?

    爷爷疼孙子,有错吗?

    话不投机,周大毅太嚣张,不把周大忠这个大哥放在眼里,周大忠气呼呼的走开了,打算回去告状呢。

    周正明非常失望,果然,这个老七,也变得没良心了,周大忠是这样的东西,周大孝是这样的东西,没有想到,周大毅也是这样的东西。

    最近,开始种植早季稻了,虽然还是公社所有制,可是,又实行工分制了,工分的问题,变得异常重要,工分越多,收入越多。

    周大毅的工分也回来了,一天10个工分,要是参加包工劳动的话,工分还是可以继续加的。

    为什么不是工资制呢?

    现在,乡里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恢复了工资制,可是,周大毅居然还是工分,养殖场也算正规单位,为什么不能发工资呢?

    乡里又不是没钱,今年的大豆,可是收获颇丰,乡里的财政非常宽裕,打算购买拖拉机呢,怎么可能没钱呢?

    哎,想不通,可是,你能怎么办呢?

    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干活吗?

    徐家的人,也开始算工分了,当初评记工分的时候,徐文海是6个工分,彭思丽的4个工分,徐苏庄刚出工的标准,3个工分,其他的孩子,都不算劳力,没有工分,去赚包工吧。

    徐文海听到这个结果,顿时眼珠子都绿了,这个工分标准,也太低了,要想依靠工分养活一家人,怎么可能?

    徐家的日子不好过,章家的日子又好到那里去呢?

    章连楚和陈婉莹,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他们是劳动的对象,怎么可能不劳动呢,所以,放牛的差事,落在他们头上,一天4个工分。

    4个工分,必须把牛喂饱,那么多小牛,拿什么去喂饱啊?

    章知书,评记工分的时候,6个工分;冯莲,4个工分;章保承享受刚出工的待遇,3个工分,其他的孩子,年期太小,只能算包工。

    章知森,评记工分的时候,也只有6个工分。

    以后,不管是章家还是徐家,都要拼命挣工分了,拿着工分,去买生产队的粮食,否者,自生自灭。

    工分回来了,很多生活,要恢复到以往的习惯,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读书要交学费了,原来很多读书的人,顿时不知道怎么办了?

    到底是在学校读书呢,还是回来挣工分呢?

    周大勇当然想读书,可是,这个学费,谁来出呢?

    周家的日子,不好过啊,周正明的身体,比去年更差了,周大仁,今年有自己的家庭了,周大爱也要忙着组织自己的家庭。

    周大国么,去年的表现太差了,今年定工分的时候,还是按照刚出工的标准,一天三个工分,周家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周大忠家里,也闹的不可开交呢,周先华要读书,可是,周先红也要读书。

    一个丫头片子,读什么书啊?

    呵呵,周先红太精明的了,有周家人的传统,把那份精明,都用在自家人头上,读书的女孩才值钱,不读书,认识那些体面男生的机会都没有,怎么找到好的对象啊?

    周大孝家里,日子最难。

    因为周大孝还没有回来,都开工挣工分了,耽误的时间,都是工分,万一年底的工分总数不够,他家的日子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