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回到过去当种田 > 第261章,白忙

第261章,白忙

作者:第九片树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回到过去当种田 !

    周大爱急匆匆的跑过来,大声说道:“老七,你快去看看老爹吧,老爹不想活了?”

    “为了田地归队的事情啊?”周大毅心知肚明的问道。

    “是啊。”周大爱着急的说道:“快去看看吧,刚才老爹想上吊呢,被我们拉下来了,还在那里寻死呢?”

    “这有什么想不开啊?”周大毅疑惑的问道:“当然周家100多亩田地,还有大水牛,都没有心疼,现在才十几亩田地,算个屁啊?”

    对于自己的老爹的遭遇,周大毅只能同情的。

    定产到田,包产到户,那是富有的老乡,想走小资生活的道路,是落后,是退步,所以,大家还是回归到大集体的环抱中来。

    多大点事情啊?

    那么多大风大浪都熬过来的老爹,怎么面对小风小浪的时候,扛不住了?

    周大毅赶到周家的事情,周大忠,周大孝,周大仁,都在哪里呢,一个一个,愤愤不平的神情。

    切。

    周大毅很鄙视,这帮人,都是合格的演员。

    除了周大孝这个愣种,周大忠和周大仁,走出家门的那一刹那,脸上都是憨笑,一副我是老实人的模样。

    “老七,快点安慰安慰你老爹吧。”彭小慧哭泣的说道:“你爹,哎,怎么想不开呢,当然也是一无所有,还不是熬过来吗?”

    “老爹,那些田地,还没有收获呢,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啊?”周大毅劝说道:“再说,你的田地归生产队了,可是别人的田地也归生产队了,不是说了吗,按照工分算,大家都是一样,很公平啊?”

    “那是老子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种的。”周正明咬牙切齿的说道:“为了那几块田,老子差点把老命搭上。”

    “老爹,你看看别人,就说刘全海吧,他不是比你更累吗?”周大毅劝导的说道:“他不也是认命了吗?”

    “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周大毅安慰的说道:“你不就是惦记着爷爷留下来的几块田地么,你活着,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呢?”

    周正明气愤的不说话,老汉到了50岁,没有几年好活了,周正明心里唯一念叨的两件事情:孙子太少,对不去祖宗;田地没有了,对不起祖宗。

    本来,周正明以为祖宗田地回到自己手里了,结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差点被打击缓不过劲来。

    周大忠也是不甘心,那片田地,周家的人,付出太多了。

    本来,大家去年折腾的太厉害,身体就没有缓过劲,一直虚的厉害,这次,很多老乡,包括周大忠和周正明,都是吊着一口气,拼命的干。

    可是,现在,这口气没了,心里的打击,比较严重。

    那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打击,让老乡的精神,一下子垮掉了,那是感受,周大毅很难理解的。

    周大毅比较乐观,这次所有的定产到户的老乡,都白忙活了,又不是针对周家的事情,有什么好难过的吗?

    这些年,唯一不变的,那就是不停的折腾,大家一路走过来,应该习惯了这种折腾,去年大炼钢,折腾的更加厉害啊?

    周正明被几个儿子安慰了一下,想到还没有出世的孙子,忽然精神好点了,勉强起来吃点东西。

    “老爹,多吃点,不要不舍得吃。”周大毅提醒的说道:“搞不好,马上又要搞食堂了,你不吃,便宜别人。”

    “什么?还要搞食堂?”周正明激动的吼道。

    “集体劳动的优势,大食堂的阵地,这个两个特征。”周大毅警惕的说道:“恢复了集体劳动,大食堂就不远了。”

    “老头子,我再去多做点,你多吃点。”彭小慧听到大食堂,顿时激动了。

    吃,一定要吃,敞开了吃。

    周大忠也默默记住了,回到家里,马上敞开了吃,不吃对不起自己。

    周正明吃点东西,心情好多了,有气无力的说道:“老七,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嗯,老爹,你说。”周大毅点头问道。

    “上次父子田不让干了,上次那个借条,你的几个兄弟,也还不起了,我想,能不能老爹一个人还啊?”周正明祈求的问道。

    “老七,上次那笔钱,家里都置办了种田的家当,要不,把那些家当抵给你吧?”彭小慧马上激动的说道:“你要是不要,马上也都是生产队的了,我们周家,保不住那些家当啊?”

    抵给我?

    我又不种田,我要那些家当干嘛?

    不过,周正明听到彭小慧的话,两个眼睛,顿时充满了精神,这个主意,真的说到周正明的心坎里了。

    “好吧。”周大毅点头说道:“回头我把借条还给你。”

    周正明一脸的欣慰,听说不用还债了,一下子搬开了心坎上的大石头。

    周正明不是傻瓜,几个儿子的心思,他都看在眼里呢,当初借钱的时候,几个儿子都不同意,可是,周正明一意孤行。

    没有家当,怎么把儿子笼络起来?

    没有家当,怎么显示老爹的威信?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政策,变化的太快了。

    周大毅从周家出来了,看到外面的田里边,都是一副懊悔的老乡。

    呵呵,都白忙活了。

    辛辛苦苦犁田,有的老乡都是用钉耙挖田,辛辛苦苦栽秧,全家老小一起上,饿肚子,白天干,晚上干,这下子好了,全白干了。

    特别是周大忠他们,还去给白羊生产队的胡家帮忙,累的半死,落不到好,全他麻的白费了。

    刘全海也是十分的无奈,忍不住流泪了,麻的,早点说,自己何必落个私人人情,找周大毅借牛呢?

    刘全海都52岁了,为了这片田地,带着50多的老婆子,辛辛苦苦下田干活,哎,早知道,何必那么作践自己呢?

    特别那些劳动力不足的人家,欠着亲戚的人情,辛辛苦苦种的田地,一下子,全部白干活了。

    很多老乡,愤怒了,仇恨的看着自己的那片田地,估计想把秧苗给拔了吧。

    呵呵,只能想想呢,谁敢啊?

    要是都是勤快的人,都是豁出去干活,都非常卖力的耕作,那样的话,就算田地归生产队了,可是,大家一样付出,心里还有点平衡。

    可是,老鼠屎啊,那是无处不在啊。

    那些赖人,一心等着吃大食堂的赖人,他们乐开花了,当初,他们可没有搞什么父子田,兄弟田,干的都是公田活,出工不出力,现在,躺着赢啊。

    冷嘲热讽啊,嘴上图个快活,可是,你的话,伤人心,摧毁的是老乡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