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香郁果 > 红管家(十二)

红管家(十二)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香郁果 !

    十二

    枣叶发,种棉花,石榴红,把谷种,过了清明到谷雨,是春耕大忙的时候,太祖爷和太祖奶天不亮就起床了,准备种子,家具,吃过饭就上地,一去就是一天,不到星星满天不进家门,水墅的棉花多嘛,高祖爷的林子里活也很多,整形、嫁接、除虫、疏花,忙的不分天日,高祖奶因为身怀六甲,受到特殊照顾,太祖奶不准她干活,就让她在家做饭,不过,这做饭的活还真的不是轻松活,人是铁,饭是钢,家人干这么重的活,不吃好怎么行?可是今年是灾荒年,粮食这么少,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真的难为高祖奶了。

    她得开动脑筋,还要舍得力气,更要花费功夫,她也是天不亮就起来,将晚上泡好的玉米或豆子放到石磨上磨成浆,将渣滓过滤出来拌上菜叶子喂鸡,将磨好的浆做成凉粉,将蒜苗,辣椒炒香放点水,和凉粉一起炖,每人一大碗,吃起来和窝窝头的口感的确不一样,营养也更丰富了。

    午饭要送到地里吃,那干扎扎的红薯面饼,高粱窝头,真得是难以下咽,即使太祖奶这样好的食性,也是硬着脖子往下咽,强着吃下去了,它们又在胃里兴风作浪,不是烧心,就是吐酸水,高祖奶就想着要粗粮细作,她将红薯片儿磨成细面,放到滚水锅里煮一会儿,放到案板上,放点碱面,摸些油,揉啊,揉啊,揉它三四个时辰,面揉的像绸缎一样的光滑劲道,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切成宽宽的面条,下锅煮熟后,放到凉水里冰一冰,拌上香油,蒜汁、酱醋、辣椒、等调料,再将黄亮亮的炒鸡蛋放上面,送到地里,太祖奶顾不上洗手,一气能吃三大碗,直呼“好吃,好吃,真是太好吃了”而且食后,到了后晌也不烧心,不吐酸水。

    现在的人们,想吃美食就进高档酒店,聘高级厨师,用最精美的食材,费尽心思的制作,花费不菲,可饭菜到了口中又觉得物无所值,甚至怀疑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美食,说句实话吧,这美食它其实没有标准,就是看进食时的环境和心境,灾荒年间有美食,这既是饥肠辘辘的食者在进食时产生的美妙的感受,也是制作者怀着一颗爱心,挖空心思的不断进行创造,高祖奶就是这样的创造者,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开始想,明天的饭怎么做,才能让全家人吃的饱,吃得好,吃的痛快,吃得舒心,她知道再好吃的饭,一连吃上几天,也不想吃了,她就得不断地变换花样,米汤不好喝了,她就将米炒炒,放点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等香料,放到石碾上碾成米粉,早晨起来做成香喷喷的油茶,两个女儿吃饭挑剔,不爱吃高粱窝窝头,她就将高粱面烫烫,擀成片,再将晒干的萝卜丝煮熟,放点虾皮、炒两个鸡蛋,再放点粉条,剁碎做成馅,包成皮薄菜多的包子,两个女儿一顿都能吃两三个。

    “有小花妮这个高级的厨师,我们家在灾荒年还每天都品尝美食”这是,太祖奶对外人炫耀的话,不过,这幸福的生活也有中断的时候。

    立夏到芒种,是农家相对清闲的时候,该种的基本都种上了,而夏收还没有到来,这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媳妇带着孩子回娘家的茬口,“外甥就是舅家狗,吃饱喝足揣着走”,每年的这个时候,那些家境好的人家,就会来接闺女带着外甥住娘家,那些家境不好的人家的媳妇,也会带着孩子往娘家跑,一来帮娘家做些针线活,二来为自家省点粮食,高祖奶结婚十来年了,却没怎么住过娘家,这是因为水墅是富裕户,不缺吃的,而太祖奶又不怎么会做饭,离不了高祖奶。

    就在立夏的那一天,愣头青赶着毛驴车来到水墅,要接姐姐和两个外甥女回舅家,太姥爷病了,四个儿子,四个媳妇,外加小女儿花影,都不能把老太爷侍候的满意。

    老太爷发了脾气:“你们这一大群人都不顶你们姐姐一个人,愣头青,套上毛驴车,去把你姐姐接来侍候我,你们该干嘛干嘛。”

    太祖奶还有点不愿意让媳妇走,太祖爷生气了:“亲家公病了,闺女不侍候谁侍候?你这女王太霸道了,把媳妇霸到你跟前,只让侍候你一个人?”

    太祖奶只好放媳妇回娘家,高祖奶这一住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太祖奶可算是吃足了苦头了,她就是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她觉得比她十岁以前的日子还苦,那时候她跟着太姥爷讨茶要饭,她是真饿啊,先姥爷为她讨一个麦面馍,她不吃,要塞到爹爹的嘴里,父女俩让过来,让过去,最后一人一口,那馍真是香啊,那些高粱窝头,玉米渣掺野菜的粥,她都吃的很是香甜,李家婆娘,那时候还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给她一个肉包子,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这般的美食,她的这种苦日子,到了十岁以后就结束了,自从她跟着先祖爷到了我们家,先祖奶就给她做好吃的,特别是娶了媳妇以后,高祖奶高超的烹调技艺,改变了她的口感,如今再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她真的是难以下咽,她也曾学着高祖奶的样子,可是,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高祖奶做的味道,反而更难吃,她的食欲明显的下降,太祖爷和高祖爷也是每顿饭皱着眉头,吃上半饱就不吃了,好几次她都觉得撑不住了,要高祖爷去接高祖奶回来,都被太祖爷拦住了

    “媳妇才走几天,你就撑不住了,不就是饭难吃些吗?再忍几天吧,等亲家的病好了,媳妇自然就回来了”

    太祖奶说:“我,倒没什么,我食性好,什么都能吃,我是怕你们受不了,”

    高祖爷说“有啥受不了的,娘做的饭好吃。”

    芒种的那天,太祖奶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学着高祖奶的样子,擀红薯蒜面条,但是,她不会烫面,他是用温水和得面,又没有放碱面,也没有抹油,这面怎么揉都没有劲道,更不光滑,擀不薄,切得宽宽的,厚厚的,下到锅里,才煮了两滚子,就模糊了,舀到碗里不像面条,倒像糊饽,而且甜腻腻的,勾不起人的食欲。

    太祖奶十分生气,她是生自己的气,自己就是太不中用了,明明看着媳妇就是这样做的,怎么自己就做不成呢,饭舀到碗里,她不想吃,看她不吃,太祖爷和高祖爷也没心思吃,就坐在那看,高祖爷说“娘,不要生气了,吃过饭,我去叫花妮回来,到芒种了,地里活多了,岳父的病也好了。”

    高祖爷正准备出门,门开了,两个女儿,六岁的凤芸,四岁的凤莲,花蝴蝶般飞进大门“爷爷、奶奶、爹爹、我们回来了”

    大女儿凤芸飞快的跑到饭桌前,看见桌子上的饭说:“奶奶,你就做这么难吃的饭,给爷爷爹爹吃?不吃了吧,俺娘带了很多好吃的。”

    小女儿凤莲也跑到了面前,趴到太祖奶的怀里,太祖奶问“你娘给奶奶带了什么好吃的。”

    凤芸说:“有煎饼果子、槐花包子、糖醋鲤鱼、梅菜扣肉,还有”

    凤莲说:“还有玉燕莲心羹。”

    就在高祖奶进门之时,太祖奶将桌子上的红薯面糊饽全部倒到了鸡槽中,绿毛鸡咕咕咕的吃得欢,它们也是好长时间没品过这样的美食了。

    高祖奶走到桌子旁,看见桌子上空空如也,一家人正襟危坐,面面相觑,高祖奶说:“这吃饭时间,桌子上怎么什么也没有,娘,没做饭吗。”

    太祖奶说:“做了,他们不吃。”

    高祖奶说:“做得什么饭?”

    太祖爷说:“红薯蒜面条炒鸡蛋。”

    高祖奶说:“这饭不赖呀。”

    太祖奶说:“由于本主母操作失误,面条变成糊饽,如今都进到了绿毛鸡的肚子里。”

    高祖奶笑着说:“一定是凤芸嘴快,告诉奶奶了吧。”

    凤芸说:“还有凤莲呢?她说您给奶奶带来了玉燕莲心羹,俺奶就将红薯面糊饽全赏给绿毛鸡了。”

    高祖奶打开一个瓷罐,将玉燕莲心羹舀进桌子上的碗里,端给太祖奶一碗说,“娘,您先尝尝,味道正不正宗。”然后将她带来的糖醋鲤鱼,梅菜扣肉、冰糖肘子放到桌子上,太祖奶如风卷残云,先吃了半个冰糖肘子,喝了两碗玉燕莲心羹,压住饥了,才慢慢的夹起梅菜扣肉、糖醋鱼肉慢慢品尝,高祖奶又取出煎饼果子和槐花包子,太祖奶说:“吃不下了,小花妮,你这手艺越来越高了,竟做出鲁菜的味道了。”

    高祖奶取出一本书,放到太祖奶的面前说:“娘,你看看,这是什么书?”

    太祖奶拿起一看,是一本《鲁菜精品小辑》,这是,西梁宫廷御厨读的书,那年,我们的女王老祖宗,到中原举行盛大的婚礼,大宴宾客,第一天吃洛阳水席,第二天吃山东大菜,第三天吃满汉全席,中原的厨师,不大会做鲁菜,女王就将这本书赠给了中原的厨师,这本书就留在了中原,太祖奶打开书,第一页就是“玉燕莲心羹”,这还有个故事:西梁女王,到中原结婚后,又到观音庙求子,观音菩萨感念她的高风亮节,仁义侠气,赐给她一双才貌绝世的女儿,怀孕后,她的反应太厉害了,什么都不吃,那些山珍海味,珍禽鱼馔,她是吃一口吐一口,吐到最后连胆汁都吐出来了,躺在床上,神倦体软,气若游丝,红蟒仙家给她托梦说:“这一对女儿就是你的冤家,现在折磨你,以后,断送你的江山。”她曾想过不要了,可是,孩子在她的肚子里跳的欢,她真是不舍得,人们说,母亲孕育孩子就是入了鬼门下地狱,这话,女王是切身体会到了。

    女王的康健连着众多亲人的心,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为女王做好吃的,基本上都没有效果,倒是,水墅原来的女主人熬得一罐子粥,救了女王,水墅的女主人能生养,她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她的孕期反应也很重,什么都不吃,一个老中医给她一个方子,她试着用,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完善,熬成了一种粥,这种粥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家常的糯米、红枣、豌豆、莲子、麦芢等熬成粥,想喝甜的就加冰糖、银耳,想喝咸的就加雪里蕻、香菜、小葱、姜末,为了增加营养,还可以放些熊心、豹肝、猪蹄、鹿唇、鸡胗等,老太太是宰辅的亲妗子,就为外甥媳妇精心熬了一罐粥,老太太掂着粥走到女王的房前,推开门,女王深深地吸一口气说:“这是什么,这么香,快给俺拿来,舅妈给她盛了半碗,她一口气就喝完了,“好香啊,再来一碗!”那一罐子粥全喝完了,女王还不足兴,让舅妈再给她熬,喝罢粥,女王就觉得有了力气,起来到外边转悠,干脆就住到水墅中,每天喝舅妈熬得粥,一直住到七个多月才回西梁,回到西梁,女王生了一对双胞胎,大女儿身轻如燕,小女儿面润如玉,这就是梁红燕和梁红玉,女王感念中原的亲人对自己的情谊,就将这来自中原的美食,放到了《鲁菜精品小辑》的首页,赐名为“玉燕莲心羹”,成为孕妇的首选食品。

    太祖奶说:“你们的女王姥姥,怀上俺后,每天都喝玉燕莲心羹,想生一个天下第一美女,继承她的王位,结果生了俺这个丑八怪的大黑妞。”

    高祖奶给婆婆揉着肩膀说:“俺爹说了,您这叫返祖现象,您最像我们的老祖宗扈三娘了,俺爹说,女王姥姥犯得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将您遗弃了,如果,她带着您,栽培您,您就是巾帼大英雄,如今,南方正在闹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有一支娘子军打得就是梁字旗,如果您在的话,这巾帼大英雄就不会是洪宣娇,而是梁红禧了。”

    太祖爷说:“大黑妞,你要不弃农从戎吧,当个大英雄。”

    太祖奶说:“俺娘做得对,她让俺来到一个好人家,安安生生过日子,俺才不愿打打杀杀的,昨天晚上俺娘给俺托梦说:黑妞,跟娘上战场吧,蜗居田间委屈你了,俺说,俺不上战场,俺就爱在这广阔天地里犁耧锄耙,引吭高歌,俺回到家有媳妇烹茶端饭,有儿子嘘寒问暖,还有小白哥老给俺讲笑话,还有两个花蝴蝶般的孙女,在俺的膝前绕过来绕过去,过不了多久,俺媳妇就给俺生孙子,俺舍不了这些亲人,舍不了这个家,舍不了这安逸幸福的生活,俺娘说,你幸福了,娘在天上就安心了。”

    太祖爷说:“花妮,你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

    高祖奶说:“一个月前,俺爹病了,找一个老中医看病,在那里看到这本书的,老中医用这本书的纸包中药,俺爹说:‘罪过啊,你是医生,难道不知道食物养生的好处吗?这本书可是宝贝啊!‘老中医说:‘卖石灰见不得买面的,如果,人人都知道食物养生,不害病了,我这药卖给谁?’我爹用一叠白纸换回了这本书,他这一个月就是让我照着书上方子,给他熬粥,做菜,将身体调养好的,他说,书要物归原主,就让我带回来交给娘。”

    高祖爷说:“俺老丈人就是个好人,老想着俺娘,他这就是投女王所好,有拍马屁之嫌。”

    一家子人都大笑起来。

    高祖奶又打开包袱,拿出几双新鞋说:“爹,病不重,又有那么多人侍候,我其实就是给他做点好吃的,陪陪他,没有什么事,我就做了几双鞋。”高祖奶拿出两双给太祖爷,又拿出两双给高祖爷,太祖奶沉不住气了说:“没有我的?”高祖奶说“怎会没有您的?这是您的,一双单的,一双棉的,您穿上试试。”太祖奶穿上,像小孩子一样,东瞧瞧,西看看,跺跺脚,踢踢腿。

    高祖奶说:“娘,您的脚也太大了,我去买鞋面,店铺的老板给我扯九寸,我说得九寸五,老板说,九寸就是最长的了,一般女的都是七寸甚至六寸,俺说,俺婆婆是大脚板,比俺公公的鞋要大两码,老板说,你是给大黑妞做鞋的吧,那你九寸五就短了,至少得九寸七,俺说,你咋知道俺婆婆的尺码呢?老板说,能来我这儿扯鞋面的人家不多,大黑妞谁不知道呀,人高马大,每次来我这儿扯鞋面都是一尺,不过,一尺可能长一些,我说,那要不扯九寸八吧,老板说,你这媳妇倒回过日子。”

    太祖奶这时候是心服口服了,她对媳妇的考验到此结束,她从腰间解下那串象征权利和名誉的钥匙,郑重其事的放到高祖奶的手心,高祖奶也毫不推辞,就接过了钥匙说:“娘,您放心吧,俺小花妮一定不辱使命,尽心竭力当好咱们这个家。”

    太祖奶说:“从今天起,俺也光荣退休,这主母由小花妮当,但你们也不能把俺的权力全收走了,俺是退休不退岗,发挥余热,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高祖爷说:“娘,能想干啥?”

    太祖奶说:“抱孙子啊,小花妮你也太磨蹭了,你赶紧给俺生孙子啊。”

    “高祖奶确实是精明又能干,但是,她毕竟是个小女人,哄哄婆婆还可以,做水墅的主母,管理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她行吗?”

    爷爷说:“孙女你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替她担心的人还真的不少,但是,她最终不负众望,相夫教子,和邻睦家,为水墅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个深受子孙后代敬仰的好主母。”

    爷爷的话我相信,高祖奶精明能干又谦虚,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听人劝,他对爹爹的话深信不疑,有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去找她的爹爹,我们的太姥爷讨主意,太姥爷读书多,明事理,老给闺女出好主意,太祖爷说他这亲家是“诡计多端”,高祖爷对老丈人是言听计从,常常去老丈人那里讨所谓的“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