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开篇激战1860 > 第159章 刻不容缓之事

第159章 刻不容缓之事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开篇激战1860 !

    洛克菲勒听了陈济怀的话,略微思索了一下后,说道:

    “我能明白陈总督阁下的意思,以我个人的立场来说,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人和政客,确实是对在美的华侨不太友好。这很令人遗憾。”

    “仅仅是不太友好吗?”陈济怀反驳道:“简直是恶行累累,罄竹难书!”

    无视对方尴尬的神情,陈济怀继续说道:

    “光绪八年时,哦,按照西方的历法是1882年。你们美国政府通过了《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

    “前年又进行了修正,对部分条款又进一步的加强。其内容中对在美华人进行的诸多限制,已经到了迫害的地步了。

    “以如此严苛的法案对待华侨,这与你刚才所说的美国提倡自由和开放,简直是背道而驰,让我看不到二者间有任何的相通之处!

    “据我所知,几十年以来,赴美的华侨和华工,是对美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单说贵国在修建太平洋铁路的过程中,就有无数华工远渡重洋,投入其中。他们拿着最低的薪水,干着最危险的重活。

    “在付出了无数血汗和生命后,却在这条号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的,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通车后,被彻底遗忘。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华侨在美国各地都饱受歧视和欺凌,甚至是屠戮。各类恶行事件层出不穷。

    “就在去年秋天,在你们的怀州不就发生过一场,专对华侨华工的血腥屠杀么!华人们遭到殴打、抢劫和屠杀,而至今仍未得到公平的说法!

    “像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已是屡见不鲜,而且遍及多地。却不见美国政府对此有什么作为,难道这就是贵国欲同两江改善关系的努力吗?”

    陈济怀越说越激动,到了后来竟说得喘起粗气来。

    他的话,让洛克菲勒听后很是不自然。沉默了好一会,才不太自信的轻声说道:

    “陈总督所言确是实情。不过据我所知,在美国的华侨华工,很少有来自您治下地域的。既然如此,您又何必非得往一起联系呢。”

    他的话,令陈济怀和林东方都很生气,险些当场发怒。

    克制了好一会后,才由林东方缓缓开口说道:

    “我想请问洛克菲勒先生,当你的同胞在异国遭受不公的迫害时,难道你会因为他是来自里士满而非纽约,就会抛弃同情而选择置之不理吗?

    “请原谅我不恰当的比喻。但相信我想表达的意思,你是能够理解的。

    “听闻你很热衷于慈善事业,那我想在做慈善的过程也不该有人群的区别吧。

    “诚然,在很多年前,两江就与美国朋友有过良好的合作经历。

    “我们也很希望在此基础上,能更进一步的向前发展对美关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倒退。

    “但是,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华侨华工问题,是不可能翻越过去的。

    “只有处理好这些事后,我们双方间的障碍才能消除。而这主动权其实是在你们手中。

    “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事情的解决是刻不容缓的,两江不可能总像现在这样,只是在贸易和外交关系上做文章的。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在这里很负责任的予以确认!

    “因此,希望特使先生在回国后,能够将我方的意见,明白无误的传递给克利夫兰总统。

    “这个意见也是我方的最终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好的,好的!我一定把话带到!”早就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很是不妥的洛克菲勒,忙不迭的应着。随后,他说道:

    “我相信,包括克利夫兰总统在内的很多美国人,都不想看到我们两方之间,现在的这种状况会继续下去。

    “我们也一定会想办法,努力解决其间存在的各项问题。

    “不过,就美国的国情和体制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且短时间就能做到的事情。

    “但我个人一贯认为,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他最后还提出一个要求,希望陈济怀能够写一封回信,由他带给克利夫兰总统,也算是他此番来访的成果。

    对于洛克菲勒的要求,陈济怀予以了满足,他以私人名义作书一封,并在信中再次阐明了两江的严正立场。

    而当洛克菲勒离开上海时,面对前来送行的林东方热情的说,他预感自己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这里。

    到那时,他相信美国和两江的关系必然已经改善,而他也将在这里开拓新的投资事业。

    不管洛克菲勒的自信来源于何处,但至少听上去是很令人欣慰的。

    不过在他的预言实现之前,陈济怀他们还有很多别的要务要完成。

    虽说从两江刚刚实现自治到现在,仅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

    但往日今时却大有不同,通过一场如同立国之战的江法战争,新生的两江已经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民心。

    与自治初时人心惶惶,非议丛生的局面相左,如今人们的心思都已经安定下来,也能看到了这里美好的发展前景。

    不仅两江的人是这么想的,那些原本生活在大清其他省份的百姓,有不少人陆续迁来,更是最好的注脚。

    甚至很多过去离开的人,也都想着重新回来。

    有了人就有生机,有了生机就有希望。在此希望之下,陈济怀等人更要借此良机,刻不容缓的加快发展的进程。

    而且过去很多因顾虑而暂缓的改革措施,在如今的局面下,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开始推进了。

    比如说,陈济怀向来认为的,所有革新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开民智,促进新式教育这一项。

    这已不再是从前,只为培养贸易、军事和推行新政的人才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在全体百姓中,普及文化和基础科学知识。

    只有提高了人民的素质,才能真正的让发展走上快车道,才能真正的让各项改革举措发挥出最大效能,才能让国家和民族真正的走向富强。

    而这第一步,就要从两江做起,而且刻不容缓!

    为此,年节刚过,他就组织学政司、民政司和财务司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省派出的要员,连续召开工作会议,进行专项讨论和部署。

    由此在两江四省三地上,掀起了一场提倡新文化,发展和普及近代教育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