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江边渔火 > 第十二章 清心茶馆开张(三)

第十二章 清心茶馆开张(三)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江边渔火 !

    李学文的茶馆开张前除了认真装修以外,还真是有件大事得做。就是去官府备案。这是小晚儿让李学文去的,去之前他们商量了一下,怎么把事情说得到位。这天李学文穿戴整齐,就去府衙找师爷。

    张军是新来的知府从京师带过来的,为人很亲和,对谁都笑呵呵地,办起事来却很利索。发赏赐的时候就是张师爷亲自来的。当时李学文早就知道消息,所以他们给官府的来人都准备了红包,可是给到张师爷的时候,却被他推了,没人时他对李学文说自家人不要见外,有空时我来吃好的……

    小晚儿听了笑了,说:“这是来贵人了,有时间做好吃的请张师爷来吃饭!”于是张师爷自然而然地成了李家的常客。跟李学文也是称兄道弟的,但李学文都很得体的应对,既不感动得痛哭流涕,也不自得的忘乎所以。张兄,兄长倒是叫得亲切而自然。

    李学文到衙里找张军,把心中的担心说明,然后请张军指点去办是。“张兄,某来是有事相寻。最近学文在阜外大街口买了铺子,想开间茶馆。你也知道咱这产茶,茶水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所以学文突发奇想找个人来说书。专给人讲故事,因为没人做过,学文怕有些事违了规矩,别再犯了法。所以前来跟兄长咨询一下,学文怎么在官府申请说明啊?!”

    张军初听没明白是啥意思,于是打官腔地说:“兄弟只管做,铺子不是在官府有办手续嘛。合法获得有啥担心,下面有那不长眼睛滋事捣乱的,跟哥哥说还不致于摆不平!”“不,不是,学文是想咱说书的要想吸引人,总得讲点真得不能再真大事,要事影射到哪位贵人,再摊了官司就得不偿失,所以学文想在官府备个案。都是子虚乌有的事,并且稿子也请官府留一份,亦做审批留底之用。这样真遇上了那难缠的,咱也好脱身!”李学文见张军没明白啥意思就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听了李学文这话,张军终于真正认识了李学文,为人谨慎有见识有谋略!“这个事好办一定带了章程来,我带你去文案处做个笔录,让你于管事的官吏认识一下,以后每次报备就直接找他便可。”说着就带着李学文去了文案院。刀笔吏都在那边办公。张师爷把李学文引荐给主事,又把李学文要办申请的事介绍了一下。这事本就没有先例可偱,所以管事也很会做人直接让小吏,照着张师爷说的写。当然也把李学文的说书稿留下存档。

    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李学文的茶馆才开张。

    有了说书人的茶馆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慢慢的听书人发生了变化。早书场有钱人包场,巳时开馆有钱人都忙完了,抽出身来,喝杯茶配上小点心,书场开始悠闲地听一段二刻钟左右的书。完后书友们再交流胡侃一会,一天两壶茶。正午回家吃了午饭睡个午觉。小日子过的悠闲惬意,舒心的不要不要的。

    午场是开在未时,一些做散活的有点闲钱和闲心的下层人士居多,当初茶馆设计时就很好的想到了各阶层的需求。所以整个书场,主场全是有桌有位子精品区,普惠区是长条凳随便坐,只要别把东西放凳上站地就行,扇形开口前几排能看见先生,后面只能听音,但不影响听书效果。有座可进场听书,无座只要不嫌弃站着也可进场听书。大碗茶管够随便添!大家自成一体,下午精品区人少,上午普惠区人少,但不管哪个区的人,都很守规矩在没有扩音器的情况下,仅凭先生洪亮的嗓音就可让全场听众都听见!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开业时去的上流人士太多一鸣惊人,还是因为这说书确实太新颖了,反正茶馆开业没几天就客满了。就这样一部《石猴记》只讲到师徒四人骑着白龙马去西方极乐世界求取真经!就弄得半个济州城的人都是猴迷了!桃源先生更是声名鹊起,脑残粉无数。

    为了吸引听众陶先生的书都是十几天更新一次,讲的都是短篇。但是这对书场一点也不影响,午场过后先生要是有人请,就可以出去接活。这份活茶馆不收先生的提成,所以陶先生的生活很好,他出去接活只讲说过的段子。也有心急的想听新段子,可是陶先生都不接。这可能是最牛的说书人了,卖方市场绝对的主导地位不容撼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