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江边渔火 > 第二十八章 到达贺兰县

第二十八章 到达贺兰县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江边渔火 !

    作为现代人慕容婉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但是她毕竟生活在天朝大国里,虽然去过很多的地方见过很多的事,但那是十四亿的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啊。对于只有五万人口,地域却有五百平方公里!

    面对大山和荒地,那一点点的人儿真的就被掩盖个完全!小晚儿她们的车马进入贺兰县地界时,正是中午。路也不急着走了,就地休息。福大厨今天烙饼,面是昨晚就和好的,这时已经发的很好了。最近福大厨没有去跑货,就开始专研面食。把小晚儿教给他的美食都做了一遍,要是吃的不过瘾,就把哪样拿手的就接着再做,反正有人捧场,感觉好极啦!

    说实在的大福哥还真有做厨子的天赋,啥东西上手就会。而且食材的度,拿捏得也恰到好处。所以近十来天的伙食不是一般的好,大馅包子,蒸菜饺子,热汤面,油饼……吃得大伙强烈要求,不住店了就露营。因为他们吃的太独特了,每次晚餐或早膳时放桌上的小菜,总是招来店家热情的追问。或被别的食客强买,弄得大家都吃的不好。

    都以为古人矜持委婉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美食面前还是很勇敢的!所以大家在为数不多的聚餐中,倍感珍惜。还有就是想多享受一下美味。就强烈要求自己做饭吃了。反正车里什么都有还干净,就在车上吃住了。既方便又经济还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大福哥不仅会做面食了,还会做美味鲜香的汤。这缘于他会办肠料。他做的汤就是鲜,没有菜不放油都好喝。现在的僧人都不讲戒律了对吃的全盘接收。这是在小晚儿家的美食培训下的成果。以前他们也不严守,主要是大众伙食没那么多忌讳。现在有好吃的了,就不用刻意尊守清了,毕竟辛苦赶路身体健康最重要。

    四个僧人把柴火和野味全部承包了,别说兔肉就是兔皮都够小晚儿他们每人加床褥子的。一大锅红烧兔肉,兔肉软烂汤汁鲜美,被冷风一吹香气飘散到好远的地方。大福的发面饼可真好,焦香酥脆,外焦里嫩还带着咸香,还有包红糖的糖饼吃一口能甜到心田。

    小晚儿和惠娘还有李玉良在他们的车上吃,其余的人都在大福的车上吃。人多也热闹,先吃肉后喝汤。吃着热乎乎的发面饼,啊呀再辛苦的旅途都不觉得。这几个行脚僧真的对能跟着李玉良赴任感到高兴极了。

    他们都到过北地只知道生活艰苦,路途遥远;可是能把旅行变得这么愉快的还是第一次!这对夫妻给他们的感知太强烈了,多年以后他们回忆起这次护送心中都是甜美的,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

    正在他们吃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来了一个行路的人。他赶了一群羊路过时闻到了香气,就壮着胆子停在路边的马车旁,来讨吃的。“有没有管事的哥哥,俺是前面村子里的羊倌,闻着你这肉香就来讨口汤。”今天很冷放养出来他穿的不少,可是跟吃饱穿暖的车上人一比,这个羊倌确实需要喝点汤暖和一下。“上来吧,坐着跟我们吃点东西。”大福热情地招呼他。因为小晚儿的坚持,僧人们都穿的是常人的衣服,头上也带了帽子。一点也看不出是出家人。

    那人很高兴也不管羊了,上了马车。进来才发现这个车很特别,刚坐到桌边大福就把汤和饼给他递过来了。他不是羊倌是这个县里出名羊经纪,要不能闻到肉香就敢开口要吗?他是要花钱买的,可是见到肉和饼时他就知道今天是不会花钱了。这是一个低调的富贵人家,于是他就大方的介绍起自己来。

    “俺叫魏大羊,是这县里的羊经纪今天去村子收羊,闻到你们的肉香了就厚脸皮来讨要了,让各位兄台见笑了。”他一边喝汤一边说着话。“无妨,无妨今儿天冷,正好喝点热汤暖和暖和。正好这里还有饼,你就着汤还能对付一顿午饭。”大福谦虚地说道。

    大福可是南北都走过的人,说起话来是标准的官话。这就得让人敬着了,一般人是不会说这么好的。对官府的人用时说几句就不错了,这一张嘴全是官话的都是贵人。这个认知在百姓中是极为普遍的。一听大福这样说,魏大羊就起身对大福拱拱手,谢谢哥哥。

    大福也是场面人,就把话拉了起来。“兄弟既是羊经纪那对这周边一定熟啊,我等是去县城的,一路上也没见人没打听,这儿离府衙还有多远啊?”“你们要去县里啊,那今天是不能到了这城子离这里还有百里吧,不过前面有村子你们可以在村里休息一晚。”魏大羊热情的说。

    这边兄长弟短的聊得热火朝天,那边惠娘也吃完饭过来收拾了。因为有外人僧人接过碗筷就没让她进来,直接告诉她,不用她收拾了,一会儿大家都吃完了,他们自己收拾。

    惠娘回到车里说有羊倌来讨吃的,李玉良听了来了兴致,就下车去大福他们车聊天了。相请不如偶遇,李玉良正想打听一下县里的情况呢,就有人来了还是个经纪那就没有打听不到的事了。

    李玉良一来僧人们就下了车,回他们自己的车了,赶车的也要走李玉良没让只说休息一下。大家知道这是东家有事了,于是都很默契的没动。

    魏大羊看到李玉良就知道这怕是个管事的,大福介绍说这是我们东家。大羊见过礼就又坐下,他知道这东家有话要问他。果然李玉良开口了,这位一说就叫人听得舒服,李玉良不仅说官话声音还好听,语气更是和蔼得不行。

    “这位哥哥真是缘分啊,我们这去县里正愁没向导呢,就玉到你了。这县里咋样,我们这也没问路,不知这可还好走?”都是江湖中人他这一语双关的话,魏大羊当然听了出来。忙笑呵呵的回答“再有百里也就到了,只是今日这个时辰各位要是想到,就得夜了,不如慢些走,在前面的村镇休息一下,等明日一早再赶路这样投宿方便,办事也便宜。我家住在城子里,可收了这羊也是赶不回去的,正好在前面的村子也要再收一点的,所以每次都要再外住一宿才能回家的。”

    “路上和县里大官人只管放心,咱这里是塞外却安全得很,没有匪患宵小,也没有那贪官恶霸,这地方原来都是军管的。现在不是边民越来越多了吗?才有了县衙不过还没老爷呢,官衙倒是有了,新建的还很大的。比茂财老爷家的府宅大。”

    “茂财老爷是咱们县里边最有钱的人,他家的铺子最大啥都卖,连药材都有。咱们这里看病找郎中,但抓药得到茂财老爷家的铺子里去,因为郎中的药不全,郎中也是到他那里去买药材的。”

    “别看茂财老爷有钱,可是他不欺负人对咱们穷人可好了,有那青黄不接时吃不上饭的,到他家去讨一准能要到。咱们这地方人稀少,大伙都出来上城子就是腊月里,置办年货的时候,平时天冷街上看不到啥人,馆子里吃饭的人也不多,有钱人几那么几家,人那厨子手艺比馆子里的还好呢!”

    到底是生意人嘴碴子就是利索,几句话把李玉良想知道的都说了。李玉良笑意更浓了,他接话道:“哥哥是做这羊买卖的,可还好做?”

    “这个活计是我家祖辈传下的,我爷就做这个了,我家人都叫羊,我爹叫二羊,大羊是我大爷没成年就没了。我叫大羊家里还有两个羊弟弟。我爹就人称魏老羊了,魏爷爷去得早,要不还真叫乱了。哎,要说咱这里生活还过得去,就是读书人人少,没有一位先生。识字的人我这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他一边说一边看,估计李玉良也没有啥要问的了就起身说道:“各位多谢,这好吃的肉和饼让我精神了好多,天不早了我得赶着羊走了,要不你们都歇夏了,我还今不了村呢!村里乱你们要是不想住再多走一个时辰就是小镇子,到那里歇脚方便些。我住城子口魏家圈,没进城先路过俺们村子。到时别嫌弃,去俺家坐坐欢迎大家啊。”

    “好,一定去,哥哥慢走。”李玉良也招呼着说。一会儿人散了,他们休整完了也起程了。按计划他们没打算住宿,走到适合露营的地方他们就不走了。别看外面冷了,车里还真不冷,因为都是特制的密封好,车里还有小炉子,晚上休息还真比有的客栈舒服!

    马车上小晚儿正想着要不要睡午觉时,李玉良回来了。小晚儿拉着他坐下不客气的躺了上去,她睡觉了。李玉良无奈的给她理理衣服,还真是习惯成自然。搂着睡觉的小晚儿,李玉良看了会儿书。没一会儿,就路过了前面走的羊群。魏大羊把羊赶到边上让车队过去,还对他们喊着让他们一定到家去呢。

    可能是最后到官道了,修建得还不错。不怎么宽阔但很平坦,马车走得不快,所以人坐上去还是满舒服的。

    今天是五十八天的旅途中最后一次野餐了,小晚儿说吃火锅。惠娘和大福把他们最好的存货都翻了出来。本来看到大羊的羊群小晚儿想买羊了,后来想想怕太招摇了,就没买不过着不影响今天的火锅。因为他们的存货太多了。风干鸡和兔子,蘑菇和木耳。猪排是新鲜的,面是大福特意切的宽面,丸子是现炸的。菜是萝卜还有白菜,不过白菜没放里最后不够再放,小晚儿带着惠娘包了一点小饺子。有了这些好吃的这锅子不好吃才怪!

    他们过了镇子不远就露营了,因为有野味了又是上厕所的抓了只狍子。这下好了涮狍子肉吧。大家一顿忙乎,美味就好了开动吧。大福那边五个人两个锅子轮着上,吃得那叫一个痛快。小晚儿这边吃得慢一点不过也不慢,满满一锅的东西吃得就剩下点汤,惠娘要下面李玉良没让。喝点汤就行,面他也吃不下了,小晚儿更是还没吃完就嚷嚷吃多了。外面天冷,李玉良不敢让她出去遛弯儿,就给她揉肚子。

    这回小晚儿可真没说错,小肚子鼓鼓的。李玉良给她吃了点消食丸,才让她躺。他的手就没离开过她的肚子,一直在给她按摩。这位大小姐倒是会养,有夫君这样侍候暖和和的,早早地睡了。对于李玉良来说真是悲催至极啊,这傻姑娘啥时能长大啊,天天看着不能吃,李玉良没流鼻血真得怪阿容那没肉的身板!可到底是干柴烈火啊,这也太熬人了!

    一夜好梦第二天,人们就着昨晚的肉汤吃着热干面。身子热热乎乎的,继续赶路。这会可是真到地方了。贺兰县的城门就在眼前,可能是兵家建的,比内地的城门楼要高上许多。城墙也看上去更厚重。眼尖的小晚儿一下子就认出,十三哥的字,原来门楼上的字是十三哥提的。那就是说这个地方十三哥来过。

    兵士还算尽职,都在门楼里站岗。可能是没见异常,也没人拦他们的车队,就这样平静的进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