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山中乐园 > 第七章 父母温情

第七章 父母温情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山中乐园 !

    晚上七点,车终于到达了牛家岭。

    在岔路口,杜金诚提出将他送到村口,姜炎谢绝了,他想一个人走一走这段充满回忆的山路。

    背着包,拉着大皮箱,坐了一天的车,他都有些不会走路了。

    如果是父亲在身边,一定不允许他这样咣咣铛铛地拉着皮箱走。这里是山路,坑坑洼洼的,很容易损坏皮箱的轮子。

    以前上学的时候,他每年暑假、寒假回一次家。后来工作了,也就紧着年三十到家,过了年,初六初七就往公司赶,每年待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也就那么七八天。每次返回长安,都需要从家里步行到这个岔路口等车,还得提前来,怕错过车。

    于是多少个冬日清晨,天还未亮,印着潮湿的冷风,父母一路相送,一路嘱咐,唠唠叨叨说不停。那时候母亲说的话他都记不清了,也许那时就没认真听。但父亲很少说话,一边扛着装满山货的沉沉的箱子,一边抽着旱烟,火红色的烟头在黑夜里一明一暗......

    三十分钟的山路,姜炎自己是绝对不愿意扛着箱子走的,这个大皮箱,死沉死沉的。

    夜里的山,黑魆魆的,让人心生恐惧。

    若是以往,父母早早的便在夜风中候着了。那时候姜炎在车里总会把脑袋伸长一些,等大巴的车灯在黑夜中照出父母的身影,他立刻起身,背好包,父母从来不会失约。

    但这一次,他不想让父母等那么长时间。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他给家里打电话,说坐的私家车,晚上八九点才到家,让他们不要提前等了。

    可他还没走几步,老远便看到山路上有人晃着手电。姜炎停下,试着喊了一声“妈”。那头停了下来,果然是母亲熟悉的声音:“是炎儿吗?”

    姜炎霎时鼻子一酸,立刻加快了步伐。

    皮箱在路上磕得砰砰响。

    “你们咋来这么早就过来了?”还隔着一段路呢,姜炎便大声嚷道。

    在城里的时候,他很少这么肆意大声说话。一到乡下,似乎整个人一下变得粗犷起来。

    “你这孩子,幸亏我跟你爸出门早!我都说了,这车有时候就是不准时!你爸还想再抽根烟过来,......”母亲唠唠叨叨的话忽远忽近,前边一道湾隔住了他们的电灯光。

    姜炎现在走的这条路,夹在两面山的中间,地势地平,据说是古时候姜水的一段古河道。他们村便在古河道上游。

    在村里的老人口中,前面那道湾也是有说法的。

    据说古时候姜水泛滥成灾,村里的人屡受水祸。每次大水过后,庄稼牲畜都损失极大。那时禹王路过此地,决定把姜水引到北边无人的地方去,奈何姜水中的水神凶悍异常,连禹王也奈何不得。

    几番大战下来,非但没治理好姜水,反而惹得水神发怒,灾祸连连。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白衣女子出现,玉手一挥,一颗巨石从天而降,截断了汹涌的姜水。那水神见状,顿时就要潜逃,但见那仙子袖中飞出一条白练,一下把那水神困得结结实实,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不到一溜烟的工夫,汹涌的河水便平静下来,从此改道往北流去,那白衣女仙也带了水神飘然而去。

    据老人们讲,当时禹王见了那白衣仙子,也恭恭敬敬地称呼为白月仙子。

    于是后人在那块巨石上建了禹王庙和仙子庙,至今仍然香火不绝。而姜水沟前的这道弯,也就被叫做白月湾了。

    姜炎小的时候,还在庙里见过那些画着彩绘的壁画,只是后来不知被谁夜里偷了去,等村民第二天发现时,已经只剩几面光秃秃的墙体了。

    过了白月湾,村里的灯火顿时映入眼帘。

    父母也到了跟前。

    “今天一天没吃东西吧?你爸这些天进了一趟山,采了不少山货,今天正好把那只公鸡宰了。”

    说着就要接过姜炎手里的包和皮箱。

    “没事,妈!我拿得动!”

    “赶紧帮儿子拿东西啊!抽什么烟呐!”看到父亲叼着烟,母亲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姜炎把包给父亲,自己拉着箱子:“这皮箱用了好几年了,不用管,我拉着就行,轮子坏了正好换个新的。”

    接下来的半截路,母亲就开始问起了无数的问题:路上的情况,坐的谁的车啊?怎么认识人家的?是哪里人?路上有没有碰到认识的人啊......以及有没有谈对象啊,在公司有没有认识的女孩子啊。

    姜炎顿时头大,赶紧转移了话题:“妈,我爷爷奶奶的身体还好吧?”

    “你奶奶还行,就你爷爷的胃病总是反复。医院开的草药正在吃,已经好些了。”

    “这次我从市里带了一些胃药,还有一些治疗风湿的膏药。”家人的健康始终是姜炎最关心的问题。这些治疗风湿的膏药,是他从同事那里打听到的,听说效果不错,就买了一些。

    父亲身体强健,只右腿往年在建筑队打工的时候受了伤,至今有点瘸,还好不影响正常劳作,但重活肯定是做不了的。母亲有风湿性关节炎,天气湿冷的时候就会发作,疼痛难耐。山里人大多都有这样的疾病。尤其是老一辈的,就像他爷爷奶奶,吃了一辈子苦,没少干重活,年纪大了,不是腰疼就是腿疼。

    “另外,我给您和我爸买了身衣服,等会到家了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我爷爷奶奶也有。”

    “你这孩子!买那么多东西做什么?不花钱啊!家里有吃的有穿的,既不受冻也不挨饿,乱花这些冤枉钱做什么?还不如攒着给我带个儿媳妇回来!现在结婚多费钱!要买车、要买房,没个八九十万都下不来!我给你说,你大姨家的小强今年结婚,.......”

    母亲唠唠叨叨地说着,大舅二姨、左邻右居的例子一个接一个从嘴里蹦出来,也不知道都是从哪听来的消息,左右离不开“结婚”这俩字!

    姜炎心中叹了口气。转眼间便到了村口的小学门前。这个曾经承载了儿时无数欢声笑语的地方,如今已荒草满园。黑黝黝的玻璃窗中再也难见曾经那些一口一个方言的老师,那些上房揭瓦、刨土上树的脏兮兮的幼稚面庞。

    夜风掠过杂草,簌簌作响,一阵阵低沉的呜咽声从瓦片房梁间响起。

    “现在村里的孩子都在隔壁村读书吗?”姜炎忽然问道。

    “隔壁村的小学也停了。”父亲将背包随意地搭在肩上,另一只手夹着烟头,微眯着眼,吐出一团团白烟,夹杂在风中腾飞而去。

    “现在的孩子三四岁就要上幼儿园,咱乡下哪有那个条件!如今都在镇子里上学呢!当家长的还得租个房子陪读。”母亲说道,“以后你有了孩子,我跟你爸就不务农了,专门给你们看孩子。”

    父亲丢下了烟头,踩了踩,说:“别看咱们村三十来户,但那些老宅子大都已经荒废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过不惯城里的日子,闲不下来,才会待在村里种上两亩地。现在村里没多少人了。”

    “炎儿,你这次回家,能待多长时间?”

    “这次时间长一些,我想好好休息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