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公主薄幸 > 第69章 点香馆

第69章 点香馆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公主薄幸 !

    蘧含英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滴溜溜地转,映出苏苏一张娇俏圆脸:“这位姐姐怎么什么都知道呀!”

    苏苏抿嘴一笑:“两京上下的轶事奇谈,没有我不晓得的。”

    永清道:“苏苏的娘亲,是我的乳母。”

    “失敬失敬。”她心悦诚服。

    永清亦叹服。

    蘧平这种十年都不曾进京拜谒蘧皇后的远房亲戚,苏苏竟然也了如指掌。

    她问:“你还有哥哥?”竟不曾听蘧平和李功提起。

    “蘧御有什么好说的。他太木了,不然也不会被我爹扔在桐关继续吃沙。”蘧含英满不在乎,她环视一周,兴奋道,“我们去点香馆坐坐吧,这也隔得近,久闻大名,我还没去过。听说西京很多勋贵女郎私下里出行都爱去此处。”

    苏苏颇为好奇,她只知人情世故,不知人烟风物:“点香馆?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是卖胭脂水粉的铺子,首饰铺,绸缎庄,还是什么茶肆酒楼呀。”

    蘧含英只嘻嘻一笑,挽住二人加快了步伐。

    她们沿道直走,不时便至一条翠楼青瓦的街,酒旗昭张,画枋漆柱,似是一番富户豪奢景象。

    街上穿行之人也多为女子,婵娟此豸,颜色姣好,她们顿时没有之前惹眼了。

    永清突然发现苏苏的眼神变得迷茫,她喃喃道:“这难道是……”

    她还没说完,就被蘧含英拍了一下肩头:“我们到了!”

    蘧含英拽住二人的手腕,闪进了旁边挂着“点香馆”匾额的门里。

    这处点香馆显然是茶楼的布置,走的古朴清雅的格调,倒是与涂金饰珠的周遭楼阁截然不同。

    似是黄昏未至的原因,里头的宾客不多,一楼还颇为雅致,陈设玩物皆是玲珑精致的玉雕、漆器、文人书卷、散落的香炉焚的也是清净檀香,暗色的铜炉镂刻成须弥山的样子,升起青烟曼妙,如绸如缎。大厅中间一个黄杨木搭的台子,上面几个水绿衣裙的女孩儿在调试管弦,筝一挑,瑟一鼓,笛一按,零零碎碎的音不成调,一看到她们进来,悄然转回了目光,低眉顺眼,也不多语,继续低头试音。

    “公主这里是……”苏苏以比永清多了一年的人生阅历,终于反应过来了这是什么地方。她浑身都被针扎一样不自在,试图撇开蘧含英,在永清耳畔小声道。

    “真是稀客,”她又未能说出口,便被一个青衣素帼的老妇人打断,笑呵呵道,“小娘子是头回来么?是想要雅间,还是就在一楼随席而坐?”

    “雅间!”蘧含英迅速答,朝着苏苏挤眉弄眼,笑得得意忘形,“可以快一点吗?有点着急。”

    东家有一丝讶异,还是迅速找人引她们上楼:“既然这样着急,那这单册,老妪一会儿也遣人送上。”

    一在厢房落座,门扉紧闭,苏苏一张脸已是能红得滴出血,她挣开蘧含英:“哇,公主,这里是——”

    “贵客请看花册。”门外三声叩。

    苏苏立马噤声,只怕泄露永清的身份。

    她咬着唇开门接过册子,递给永清。

    “你这是怎么了……”永清翻开册子,瞥见她极为少见的扭捏模样,打趣道,“上次我们在飞廉观,你都不曾眨下眼……”

    然后她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手中绢册。

    却见上头并无期待的茶果酒水,一页页都是俊俏郎君画像,旁边题着名字,年岁,身长,尺寸。

    ……

    难怪那东家掌柜,听到蘧含英的话,一脸诧异。

    原来这点香馆,是个秦楼楚馆。

    蘧含英凑上前来,指了指那画中面如冠玉的男子:“我看这个就不错。十七岁,和我们想必也谈得来。”

    门外叩门声又响起:“请问贵客是否已点好了?”

    永清慌忙把册子塞进蘧含英怀里:“……那,那你去说。”

    怪不得,她说,这是西京勋贵女郎私下里出行都爱去的地方。虽然自从武帝崇儒,经学大兴,纲常礼教被三令五申,世家女子出行的规矩也繁复了起来,但麻烦是麻烦了些,还不至于不准人出来溜达的程度,怎么会变成“私下”里的事情?

    西京的民风再次震撼了她。

    趁着蘧含英出门,永清悄悄在苏苏耳边道:“你说朝京有这种地方吗?”

    “应当没有吧。朝京那么多世代经学传家的公卿,您想想,即便是雾月姐姐,萧司徒和董夫人那样疼她,不也规矩极严,和您一样几乎不许私下去别的地方游玩么?”苏苏认真思索道。

    门一开,蘧含英便扑回榻上,抱着软枕,蜷成一团,把脸埋进枕中,露出一双无比兴奋的眸子:“我的天呐。真是夙愿已了,我一打听说有点香馆这种地方,就想来看看。每回都到门口了,怯着只身一人,都生生折回来了。今日咱们一定要玩个够!玩得尽兴!”

    苏苏听她一通豪言壮志,脸上红晕都到耳根了,她摸着后脑勺,颇不好意思:“啊,那我们怎么就点了一个男孩子呀,让他伺候我们三个,岂不是显得……”

    蘧含英一阵狂笑:“苏苏姐姐!你想哪里去啦?我方才问过了,这点香馆可讲究得很,说什么‘雪不容垢,玉不蒙尘’,倡优不分男女都是卖艺不卖身的,咱们刚点的那位小郎君再细皮嫩肉,你也不能活吃了他。”

    “哇,公主你听听,她说的什么话。”苏苏臊得直跺脚。

    蘧含英笑得乐不可支。

    永清重复道:“卖艺不卖身?”

    “是呀。”蘧含英点头,颇为赞赏道,“方才我一问,那人可说得正气凛然,说,点香馆可不是旁的粉窟香窑那等作践人的地方,倒把我搞得惭愧。”

    “我看未必。”永清摇头。

    蘧含英不解道:“啊?”

    永清道:“我记得陶景十三年的时候,青州有位个人被称赞乡里,都说他如何刚正有节,才高八斗。先是传到了太守那里,太守一听,自己治下竟有这样的贤人,立刻辟为掾吏。结果那人说自己只想寄情青崖,不愿入官场自污。于是他美名更盛了,又被太守举荐到刺史那里,刺史一听,立刻召见,那人竟推掉了三回。后来还是刺史得空了,亲自驾车相迎,他才骑着毛驴远远露了一面。刺史想他如此超然脱俗,说不准是商山四皓之曹呢?立刻上报来了朝京。搞得他名动京华,儒林诸士是未见其人,便交口称赞。”

    蘧含英听得来劲:“那他这般出世,自然也拒绝了?”

    “拒绝?”永清微微一笑,“怎会。他立刻拿着太守、刺史相赠的银钱上路,一月不到就抵达了朝京。阿娘听说了,立刻安排大鸿胪卿给他射策课试,结果发现此人不过泛泛之辈,只是沽名钓誉,以增身价罢了。最后还是把他打发回了青州——但他名声已是这样盛,即便未曾中选,回到家乡还是做了太守身边的曹吏,更有一帮人吹捧他是被朝京权贵排挤,才不得志,愈发敬重他了起来。”

    “公主的意思是,他们这般说,只是为了吊高客人的胃口,见到真正贵不可言的人,便不是这番做派了。”蘧含英性子虽直,却不笨,听完若有所思。

    “秦楼楚馆,本就是作践人的地方,分什么三六九等?有什么区别?”永清淡淡道,“把说得自己清白温良,把普通客人捧得清贵,更是挤破头一掷千金,遇到真正的显贵,又怎敢拂逆他们的心意?”

    不时,他们点的那名小郎君进来了,亲自布上精致小巧的饼饵,为她们煮茗烹茶。这小倌儿看着风流灵巧,哄起人来更是一套一套,不落窠臼,似也打量着永清显然是个涉世未深的显贵少女,并不敢做逾矩的事,尽捡些西京风土奇闻与她们听。

    从西京八水三川的精怪传奇,一直谈到近来坊间的世俗故事,把蘧含英哄得乐不可支,连本来不大感兴趣的永清也在旁微笑。

    他看到永清笑颜不由怦然心动,更加起劲,主动奉上了最高规格的当世传奇:“……娇客是闺阁女儿,想来不曾听闻这桩奇事,话说本朝蘧皇后的掌珠永清公主,如今年方及笄,云英未嫁,帝后为她选婿,择遍两京一十三州的公卿列侯,她却一个也看不上,令帝后发愁不已。后来她得见西京许侍中,仪貌过人,一见倾心,便什么也不顾了,挟着百万贯嫁妆自行下嫁,可谁知却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梦,许侍中却自言齐大非偶,向陛下谢绝了这门婚事,她如今还在西京苦守,不肯离去呢!”

    面前清丽少女,笑容蓦然僵住了。

    她问:“你怎么说得如此绘声绘色,仿佛就在皇宫里看到一样?”

    仿佛是为了验证自己所言非虚,他眉眼飞舞,颇具暗示:“咱们这儿是章台街里最清雅的楼子,男女伶人皆有,西京显贵谁不曾来此怜香惜玉?那位西京公子,还在楼里呢,您一会儿出去不定能碰见——就晓得了这位许侍中的才貌简直是当世宋玉,怪不得公主紧追不舍。”

    永清起身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