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公主薄幸 > 第218章 九鼎烹

第218章 九鼎烹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公主薄幸 !

    许长歌最终还是知道了他的父亲,许鸿太傅事件的真相。也终于知道,导致他死里逃生,半生飘零,为奴为婢的罪魁祸首是谁。

    许鸿惨死,许家被灭门,即使这件事对于大燕朝堂的各位来说已经是多年以前的旧闻,可对于一个幸存者来说,那屠杀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许长歌即使是和永清合力对敌,不断一步一步地扫清朝堂上的阻碍,可暗地里一直在追查许家被灭门的真相。他想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否是真的为了维护陶景帝,而搭上了许家上下一百多口人的性命。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刑部堆积如山的案牒中,许长歌终于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自己的父亲根本是被逼顶罪,那一家老少的性命不过是为皇帝洗去罪名罢了。既然如此,这样的皇室要之又有何用?

    在知道真相以后许长歌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永绝后患。也正是如此,一场惊天事变开始了。

    献平五年,春,皇室祭祖之时。也正是史称许巽之乱的起点。

    此时的永清还不知道,这一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在仲春,在燕国即将祭祖的时候,突然有线人急急忙忙的来告知,说是永清郡发生了大规模的民变。百姓们吵吵嚷嚷的要见永清公主。这时许长歌已将一切安排妥当,给了永清一个喘息的时间,也让永清觉得有必要去封地一趟。更要紧的是,永清觉得自己的新政当从自己的封地开始,此番回去便要在永清郡推行新政。临行的前一夜,许长歌找到了永清,永清没有拒绝。虽然察觉到许长歌的态度有些不对,可第二天,永清还是赶忙带着随从还有侍卫赶回了永清郡。

    而永清走后,许长歌的眼神变得锐利了起来。他暗中召集了所有的将士替换了所有太庙的守卫,同时着手主持燕氏祭祖之事。

    四天后,太庙。

    出了永清以外,几乎所有的燕国皇室子孙都在此地。这还是新君即位以来的第一次大型祭祖。毕竟幼帝前几年年纪还小,如今终于算是学了点知识,行为已经勉强得体了起来,正该要开始作为一位中兴之主,在摄政公主和太傅辅佐之下,带领大燕走出困顿。

    小皇帝穿着祭祖专用的服侍,一步一步踏着台阶,朝着太庙登去。他身后的是燕国的亲王们,王爷们,侯爵们,公主们。他们亦步亦趋,跟在幼帝的身后。而他们的身后跪伏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无一不是遍身罗绮,无一不是王宫贵胄。

    许长歌立在台阶的尽头,立在燕国诸位列祖列宗的牌位之下,看着一片片的黑压压的人群。他心里知道,就是这些王公贵胄们害死了他的一家上下,就是这些王公贵胄们阻碍了对百姓极为有利的永清新政的施行,也正是这些王公贵胄们趴在大燕国身上不断地吸血啃食,直到将这个燕国消耗殆尽。

    小皇帝已经一步一步地走上来了。许长歌看着小皇帝这幼小的脸庞,却又想起幼帝说的长大后一定要杀了永清。他此刻意识到,皇室或者说无尽的权力对于人的腐蚀和异化。原本应该是天真无邪的少年,在皇帝的位子上也会变成最残忍的刽子手。

    许长歌不再犹豫,他看着眼前的小皇帝一步一步靠近了,只见他一把抽出腰间那把陪他征战北伐的宝剑,架在了小皇帝的脖子上,小皇帝呆住了,他看着许长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许长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毒药,递给了幼帝。幼帝不明所以,但看着许长歌凌厉的目光还是喝了下去。随后昏倒在地上,不知生死。

    底下的燕国皇室众人当场呆立住了,一时无法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而得到信号正在现场护卫的将士们,如同许长歌一般纷纷抽出腰间的刀刃。

    一场屠戮开始了。

    哭喊声,求饶声,喝斥声,吼叫声,临死之前的喘息声。许长歌的耳边已经被这些声音充满。他看到王爷被小卒枭首,也看到公主被将士一箭穿心,他举起手,却看到了自己手上的屠刀,那上面还没有干,红色的液体正一滴滴的滴落在地上。幼帝昏死在地上,早已没有了呼吸,平静的面容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泪水从许长歌的眼角流了下来。他想起多年以前一个同样充斥着血色的日子,那天他被他的乳母紧紧抱在怀里,呼喊声,求饶声也是这样传进了他的耳朵里。他想起那和他同龄的乳母的儿子替他被人下了毒,一如现在躺在地上的幼帝。刀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抬起双手,掩面而泣。

    “我和那陶景帝又有什么区别呢?”他想。

    雨,下了起来,遮掩了他的泪水。

    从天上到地下练成一线的雨丝淹没了太庙。昏暗中只看到将士们一起而落的屠刀,冰冷的寒芒不时一闪而过。呼喊声,求饶声已渐渐消散了。

    一位校尉抱着一个不足岁的孩子来到了许长歌面前,哇哇的哭声让许长歌回过神来。

    “陛下,这孩子该如何处置?”校尉问道。

    “四方有罪,惟在我,非卿之过也。”许长歌答道。

    于是那校尉接过了许长歌递给他的毒药。

    许长歌抬眼望向太庙前那蔚为宽广的广场,洁白的汉白玉石砖和石砖间的野草早已变成了鲜红色。当最后一个燕国皇室被杀,广场上除了披甲带刀的将士已经没有了其他人。下了半晌的雨突然停了,那阳光破开乌云照在了许长歌的身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士跪地高呼到。

    许长歌看向这些将士,端正了身子,带上了旁边太监递来的冕旒,啸道:“免礼,平身。”

    献平五年,太傅许长歌叛乱,策划血色祭祖,燕国皇室上下七百一十八口人除未在场者之外无一幸免,次日称帝,国号奉,改年开元。

    而许长歌登基以后,第一件做的事便是强行推行永清留下的新政,并下令将所有不尊皇令的家族直接抄家灭族。一时之间朝京血流成河。无数大家族望风而逃,而许长歌早有谋划,已派人封锁了所有的出入口,所有大家族者擅自出城,斩。

    于是所有的世家贵族们为了活命只能无奈执行永清的新政,将家族田地利益和在外的财产纷纷分化给百姓。这在百姓中虽然引起了一部分人的称赞,可是更多的人却将他成为暴君,称为千古罪人。

    不只是朝京和燕京两京之地,永清的新法正在前大燕如今的大奉之地急速推广开来,若有不从者,斩。这引起了所有诸侯的众怒,毕竟这是在割他们的肉,将白花花的银子散给穷人。

    见此情形,各地所有有实力的诸侯纷纷打起了反抗大奉恢复大燕的旗帜。同时所有人也都在寻找永清公主的下落,毕竟,被许长歌亲手送出城的永清几乎可以算是大燕皇室唯一正统的继承人。同时这些世家大族也在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乖乖执行永清的新政,如今屠刀落在了他们的头上,他们才知道当时永清的手段有多么温和。

    可如今一切都晚了。

    而司隶校尉束攸为了保证大奉新朝的稳定,偷偷带了一队兵马出城,想要找到并截获永清,以绝后患,让大燕彻底后继无人。

    远在永清郡的永清得知祭祖之事的消息以后当场昏厥不醒,不日后蘧含英和顾预皆赶到了永清郡。如今,永清几乎是燕国皇室唯一的独苗了。

    永清昏迷了很久,恍惚间她好似又回到了年少的时候,那时李长史陪在她身边教她认字,皇后殿下板着脸罚她看书,而苏苏则是跑着闹着,在她周围蹦蹦跳跳,无忧无虑,只是这样的日子却早已不在了。

    永清终于睁开了眼睛,良久,她才反应过来,如今的她已是孤身一人,母后不在了,苏苏不在了,李长史不在了,至于许长歌,在也不如不在了。她回过神来,看到趴在床边的蘧含英,推了推她。

    蘧含英显然是照顾永清已久,显得有些劳累,从迷迷糊糊中醒转过来,看到了已经醒来的永清,激动不已。赶忙跑出门,去找顾预。

    永清看到顾预来了,只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完全到绝路。他又想起顾预在去江东之前已经和他说过,许长歌有问题。只是永清自己无法想象许长歌,不,现在应该是大奉皇帝居然能够做出这种事情。如今,许长歌又在强制推行她的新政,几乎已经算是天下公敌了。他这样做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报仇吗?永清不理解。

    “公主殿下,你醒了。”顾预看到永清醒了,显然非常开心。

    “不用叫我公主殿下了,大燕已经没有了。”永清的语气有一丝失落。

    “万万不可。大燕还要依仗公主殿下来光复。公主您不知道,如今各地诸侯都在找你,光复大燕,公主就是最好的旗帜。”顾预说道,“殿下也是时候要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走了。”

    永清看着顾预,等待着他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