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一章 归乡

第一章 归乡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2010年8月,我回到了故乡——顺通市,汽车驶进顺通市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哥哥早早就等在高速路的出口了,虽然我一再声明我能找到家的,但是哥哥不放心,怕我们走冤枉路,看看地下的烟蒂,就知道他可来了不短的时间,我都说了,快到时我给他电话,可是看来我的电话白打了。

    哥哥在前面领路,我们很快就到了哥哥家里,我实在是太累了,没有欣赏到外面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美景,顺通的夜景是美丽的,滨江路上的灯都亮着,延绵不绝,江边的高楼大厦变换着各种图案,我家先生不停的称赞着:“真美啊,这才一年没回来,感觉又变化不小呢!”看我没什么反应,他看了过来,见我又是昏昏欲睡的样子,眼里充满了担心。

    进了家门差不多十点了,嫂子把刚出锅还带着热气的面端了出来,嘴里还念着:“累了吧,快坐着,这么晚了,饿了吧?吃碗面,起身饺子落地面!”虽然我浑身像散了架子一样,但是我还是坚持吃了小半碗,毕竟是嫂子做的,不能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洗洗上床时已经十一点了,我迷迷糊糊的很快进入了梦乡。

    我叫王娟,顺通人,从22岁离乡外出打工至今已有18年,今年三月份我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医生说我最多活两年,知道了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我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亲人、朋友,于是我和老公商量着,不把自己仅剩的时间留在医院消耗掉,我想回老家,和阔别已久的亲人朋友高高兴兴的走完余下的时间。

    在我们再三的讨论下,老公勉强同意了,这不,我们一家三口先回来看看,如果我还能适应老家的水土,就找一处适合我养病的房子租一个,我也不能一直住哥哥家啊。就这样,离乡十八年的我,带着一身病痛回来了。

    休息了两天,我给我的那四个死党加闺蜜打电话,我先给我最好的朋友周慧打电话:“周慧,我,娟子,忙不?”

    “娟子啊,在哪呢,忙,哪有闲着的时候啊!”

    “我回顺通了,今晚有空吗,咱们几家聚聚啊?”

    “啊,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一家三口还是你自己?有什么事吗?今晚不行,我在外地呢,大概四五天才能完事,你待几天啊?”

    “又出门了?真是的,你怎么总是这么忙啊,周总!”我抱怨着:“没事,我们先聚着,等你回来咱再聚。我们一家三口都回来了,能多待几天,你也多注意身体啊,别累着了。”

    “行,我知道了,回去咱们在联系,我这还有事,先不和你聊了,拜拜!”

    “好的,拜!”

    我挂断电话嘟囔着:“好吗,出师不利,第一个电话就没约到人!”

    “周慧又出差了?”老公问我。

    “嗯,周慧的公司现在做的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忙了。”说着我有打起第二个电话来:“冬梅,我,娟子,在顺通吗?”

    “娟子啊,在啊,我在顺通,你呢,还在北京吗?”

    “我回顺通了,在我哥家呢,想找你们几个聚聚!”

    “太好了,你回来了,不过周慧不知道在不在家,她老忙了,我都有些日子没见过她了。”

    “没在家,我刚给她打完电话,她又出差了。不管她了,咱们先聚着,今晚你有时间吗?”

    “有时间,我再联系联系她们仨,看看都有空没,给你接风!你自己回来的,还是一家三口回来的?”

    “一家三口都回来了。我张罗吧,我来请大家。”

    “不用不用,到了顺通,哪能你张罗啊,我们给你接风,等我电话的,我先联系她们。”

    冬梅没等我再去争夺请客权就把电话挂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冬梅的电话就进来了,“娟子,订好了,今晚五点,家和酒店888包房,她们都有时间,除了周慧,咱们齐了,莹莹正好今天休班,她订的饭店,她说今晚她来安排,玥玥也在顺通呢,咱们四家先聚聚。”

    “别总是你们请客啊,也让我请几次嘛!”

    “下次吧,接风宴,轮不到你呢。孩子放暑假了吧,这次是不是可以多待几天,反正离孩子开学还早。”

    “嗯,可以多呆些日子,想死你们了,你还在上班吧,别耽误你工作了,晚上咱再聊。”

    “行,晚上咱再聊,你们打车过来说家和酒店,司机都知道。”

    “好,那就晚上见!”

    “嗯嗯,不见不散哦!拜拜!”

    “约好了,晚上五点,家和酒店,888包。”撂下电话我和老公说道。

    “晚上五点,够早的,在北京定七点都是早的了。”老公道。

    “那是啊,在这有半个小时,可以从城市这头到那头了,北京呢,半个小时,可能一个区走了还不到一半,早点也好,可以多聊会。晚上我穿哪件衣服去啊,会不会冷啊,用不用加个外套,给儿子穿什么?”

    老公看了看一脸兴奋的我,摇了摇头说:“早着呢,看把你高兴的,穿什么都行,不过外套要加一件。”

    中午老公领着我和儿子去了一家煎粉店,这是一家有年头的老店,我和先生在高中的时候就来吃过这家煎粉,那时店面没有这么豪华,就是一个小小的门脸房,里面只有四张桌子沿着墙边放着,现在里面十几张桌子,也不只是煎粉,还有冷面、凉皮什么的,我要了份煎粉,先生要了份冷面,儿子要了凉皮。

    先生又点了两个小菜,一瓶啤酒。煎粉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味道,芝麻酱稀了,没有那么香了,反正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了。

    吃完午饭,我们沿着街道往回溜达的走着,我边走边和儿子说:“这里从前全是平房,现在全盖楼了,这里有条小胡同,通向妈妈以前住的家,咦,小胡同还在,不过以前的房子早就扒了,全盖楼了。”

    城市的变化是巨大的,虽然我家严格算起来,只能算是四线城市,但是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临街的房子全部开着各式小店,都在商用,卖衣服的、卖鞋的、卖烟酒的、卖水果蔬菜的......一派繁荣的情景。

    儿子说:“这声音太吵了,音量绝度超标,噪音污染。”儿子并不喜欢这个喧嚣的小城市,有点脏、有点小、还有些凌乱,我也不太适应这份喧嚣,我突然感觉,我想回来到底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