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四章 校园

第四章 校园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我们学校位于市区的江东,新盖的大楼。老校舍因为一次洪水变危房了,教委就重新选址盖了一栋新楼。

    按照当年的水准,新学校的设施还是满完善的。学校分为实验区、图书区、行政区、教学区。不似以前的学校,只是一个个教室,分给老师就是办公室,分给学生上课就是教室。没有专门的实验室,都是上课时老师给演示一下,根本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没有专门的图书室,而是每班设立一个图书角,放了一些书,有学校买的,也有同学捐的,不多。

    当然和现在的学校没法比,基本上都有室内体育馆和计算机房,八十年代还没有这些呢。

    还有一大特点,出现了室内厕所,不过因为空间有限,室外也有大厕所,我们一般都去室外的,除非下雨,因为室内的厕所人多、味儿重。行政区有单独的厕所,不过不允许学生用。

    学校建筑整体采取了仿古式,土黄色的外墙,绿色的屋脊,横向一共分三部分,两边是四层楼,中间是五层楼,两个连接处是六层,而且连接处的六层顶是不同的,像古代的四角宫殿,两个四角殿的正下方是进入大楼的两个大门,每个大门的两侧都有两个影壁,每个影壁前面是花坛。

    其中中间的五层楼最为宽,每层是五个教室,每个教室三扇拱形窗。两边的四层楼每层有五个方形窗,每扇窗户的上面都有一个飞檐。中间的五层楼是教学楼和图书室,东边的是行政楼,西边的是实验楼。

    楼前是个大的操场,操场东边和主楼垂直,且靠着围墙有一排平房,这排平房依次排列,分别是锅炉房、开水房、库房、宿舍。西边和主楼垂直,且靠着围墙的一排平房是室外厕所,没有东边的平房长,差不多一半长吧,剩下的空地上是一些体育器材,高低杠、双杠、爬绳、爬杆等等。

    锅炉房主要是提供开水和给带饭的同学热饭用的,热饭用的是几个四四方方的金属高柜子,里面分了好多层,后面盘着一些铁管子,管子里面是锅炉里循环过来的热水。每天上间操之前,各班都会派两个同学,把本班的饭盒统一用塑料筐子抬过来,饭盒一般都是铁的或铝的金属饭盒,方便加热。同学们会把本班的饭盒放到那个蒸柜里指定的地方,码放整齐。中午放学时也有专门的同学负责来取回本班的饭盒。这个活一般人都不爱干,虽然老师给配备了劳保手套,但还是容易烫到手,所以只好老师指派,带饭的同学轮流去做。

    开水房紧挨着锅炉房,也是由锅炉房提供的开水。开水房里只有两个出水的龙头,每个班级都配有暖壶,我们班都是值日生负责打开水的。当然也有的学生自带保温杯,自己去打开水,不过那毕竟是少数,保温杯在当时也算是奢饰品了,我就是连个杯子都没有,喝水就只能用饭盒的穷学生。

    库房里放着体育器材和一些桌椅,搞活动用的一些彩旗什么的,杂乱无章却又满满登登。

    宿舍有几间,既有老师住,也有学生住,老师一般是一些不是本地的年轻老师暂住,还有少量的外地学生,因为我们是重点高中,教委要求每年必须象征性的收几个下面乡镇的学生。

    操场不算大,差不多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大楼正中间与影壁前面的花坛在一条直线上,有一个不大的奖台,奖台前面有个旗杆,是每周一升国旗用的。上间操时领操的同学就站在奖台上做着标准的第六套广播体操。

    大楼后面有一狭长的通道,就是花坛围着大楼和围墙,中间是水泥路面,当时花坛很是简单,用砖立面倾斜45°插在地上,一部分砖外露围成花坛,花坛里种花、种草、种树,当年我们是第一届进入新校园的学生,报到时就去的新学校,当时开学前的军训,我们可没少种花栽树,想当年,我们还相互约定,五年、十年后我们在回去看看我们亲手种下的树长成什么样。

    我们高一在一层,高二在二层,三层是图书室和厕所,高三在四层,五层是档案室、资料室、会议厅。每层都有水房,不过只有第三层有学生用的厕所。最上面的六层四角宫殿我们都没上去过,一开始就有铁栅栏门挡着,长期上锁。关于这个六层我们衍生了许多故事,可是直到毕业,我们也没有成功登顶过。

    从东大门进去,往左一拐的第一个教室就是我们班,因为是新楼,处处宽敞明亮,三扇大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十分晃眼,所以每扇窗都配有窗帘,前后有两个门,每个门上有一个小窗,在门的上面有一个大一点的窗,两门之间还有一扇窗,距地一人多高,宽度不小,三块玻璃那种,中间固定,两边可以打开。只有南面有一排教室,北面就是走廊了。

    教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了48套新桌椅,宽宽松松,再也不像初中时为了有限的座位空间常常明争暗斗了。前面的黑板也变了,不再是一块黑色的大木板了,而是由四块小玻璃板组成的,差不多覆盖一面墙的绿色玻璃板了,听老师说,这种黑板不反光,坐在教室那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而且这种黑板粉尘少,对老师的伤害小,非常环保。而且四块黑板可以上下移动,不再挑战老师的身高了。那可是当时最先进的黑板了。

    黑板下面是一个木制的20公分高的讲台,正中有一镶嵌式的讲桌,站在讲台上,下面一览无余,什么小动作都瞒不过老师的法眼。最里面靠近窗户处还有一套桌椅,比我们的课桌要大些,面向我们放着,是给老师准备的。

    最外边靠近门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大的垃圾桶和扫帚、搓子、拖把、水桶等清扫工具。

    我们当时都特高兴,毕竟不是人人都住过新房子的,那墙真是雪白雪白的,那桌椅也是簇新簇新的,理石地面擦得锃亮,能映出人的影子,窗明几净,那玻璃让我们擦得看不出来有玻璃。就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下,我开始了高中的三年生活。

    人的高中时代是非常美好的,过了中二的逆反,不再懵懂,不再张扬,能够真真正正享受青春,有用不完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