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三十章 加班

第三十章 加班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连续几天我都没有加班,终于经理通知我,要求我晚上也要加班两小时,尽快熟悉起公司,马上就要给我更多的工作了,我很高兴,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站稳脚跟了。

    我趴在被窝里给赵林写信,他还在省城,我因为没有固定住所,走时告诉他,等我安稳下来就会给他写信,我像面对面聊天那样,把近期的生活详细汇报给他。

    没有条理,即不是按时间顺序,也不是按地点的变换,就那么天马行空地写着,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写又想起了新的观点就加进去,一会儿不知啥时又重拾起旧话题,一如从前。

    我只有给他和周慧写信会这样,用我话说,就像放开缰绳的野马,四处乱窜,想到哪说到哪,不考虑看信人的感受,只是释放着自己,像是要把脑袋里所以想法倒出来一般。

    每次说起我的信,赵林都露出包容溺爱的笑笑说,能看懂,有啥不明白的。我则心里嘟囔,安慰我吧,装像吧,不好意思揭露我语文学的不好吧。我都不敢说我能看得懂,他能懂?不过因为是他,我一般不会太纠结,比方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不应该这么说,应该婉转一些去说……

    周慧则是说,你痛快了?你满纸跑火车,心里舒服了,痛快了,我却成了你的接收站了,全部接收,挑挑拣拣的,跟破译密码似的,能理解的都理解了,想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这也就是我吧,一直比较了解你,换个人试试,迷糊死。我不禁呆滞,这也行,不愧是IQ高的牛人啊。

    我写了满满的五页稿纸给赵林,并告诉他不要回信,我怕自己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毕竟还是在实习期,随时都有打包滚蛋的可能。

    虽然工作和生活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我写给赵林的信里却处处是发现不一样的那种惊讶,是惊讶,是惊喜,绝对不是惊吓和抱怨。

    我总是用乐观的心态看到周围的新环境、新人物、新生活,用最大的善意揣度着工人们的行为,我一直自诩能随遇而安,如夹缝中的小草,生命力顽强,总能找到生存的价值。

    持续加班不足两周,我又接到经理通知,不让我加班了,当时我已经有了具体工作,作为物料组和备料组的统计员,将两组每天生产的数据上报厂务,厂长经理各一份。

    我十分的不解,要是开始的时候,没有具体工作,加不加班确实无所谓,但是有了具体负责的工作了,不正是应该跟着车间走,工人加班我就得加班吗?

    开始我还以为经理怕我一小姑娘总加班会被吓跑,后来时间久了,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误会,我将世界看的太美好,实际上却不然,不让我加班,是因为我的每个小时加班工资远远高于组长,令员工不舒服了。

    厂长找了袁先生说,工人意见大了,才让经理停了我的加班,我们的加班工资是这样算的,基本工资除以二十二天除以八小时得到每小时的加班费。

    当年劳动法还没出台,不存在一点五倍、两倍什么的,就是按每小时算加班工资,而工人的工资结构为基本工资加全勤加津贴的,其中基本工资较低,而相对津贴较高,所以员工的总工资比我实习期高出不少,但是由于基本工资较低,所以每小时加班费就不高。

    而我实习期的工资结构单一,就只有基本工资,所以平均下来的加班工资比他们高不少,这不,就有人有意见了,找厂长要求提高加班费。

    于是乎,我被要求不许加班,即便后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也呵呵一笑了之,无所谓了,赚的钱够自己用就好,父母都有工作,不在乎我赚多少,我又是对生活没有太多讲究的人,一切随遇而安吧。

    统计的工作不难,但是毕竟繁杂,在物料组,收进来的湿料在检尺后计算出材方,码成风干垛,贴上卡片,上面有材种、规格、材方、初始含水率、入厂时间、码垛时间、建卡时间、建卡人。

    等到要进入烘干窑的时候,再把卡片拿下了,交给烘干窑的人填在烘干记录表上了。等烘干完成了,出窑的木材也需要重新建卡再入库。

    原来没有专人做这件事,基本上是物料组主管和负责采购的经理在做,更多地是对进来的湿料的统计,没有建卡,而装入烘干窑的则是由烘干窑的值班人员大概加估计,出窑后又是物料组的组长估摸着记个数。

    他们只是根据湿料检尺记录,计算出材方,记录一个总数,如果湿料不多还好,要是同时几家是湿料一块到厂,就有些乱套了。

    没有专门的统计员,车间领用木料时会找物料组进料,着急了或是物料组不加班的时候,车间要用料时,就自己去料棚里拉一垛,只顾长度合适否,而不考虑出窑回潮时间是否够用。

    开始的时候人少料不多还好管理,但是这半年来因为原材料的大量采购而令管理上一片混乱,再加上料棚空间有限,就越发的感觉事事不顺了,所以经理首先让我把原材料这块捋顺,这就是我接手物料时的情况。

    在备料,一是领毛料找物料组长,物料组长忙的时候就不理备料,这又是一顿官司打到厂长那里,人人都有理,忙起来火气都是旺,经常口角,厂长就负责灭火协调。

    而备料组根据订单生产是有具体规格、数量的板材,进毛料时希望多一些,不用后期补料,因为补料即麻烦又影响进度,每次补料都要从头到尾走一遍所有工序,切,刨,顺,拼,剪,统统重走一遍,机器要调,木料要流动,人力,物力都需要。

    所以备料车间自己拉料,或是要找物料要料时,总是多要那么一些,这样会容易产生浪费和造成库存积压的情况,因为原料充足,车间只管速度,在利用率上并不重视,而为了产量和避免机加车间的补料,每种规格总是多出一些,而不见得每次机加都有补料单,这样多出来的板材就做为库存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