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六十四章 上班

第六十四章 上班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四十二天回医院复查,大人和孩子都查,一切OK。

    检查的时候已经是正月里了,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在北京过的春节,这个春节因为我坐月子而一点不像往年的热闹,也幸亏有爸爸这个大厨在,赵林一点没有亏着嘴.

    爸爸在赵林放假期间,总是变着花样地做好吃的,一个春节假期,赵林的脸明显看着胖了一圈,我调侃他,怎么好像是你才出月子似的。

    三个月后,四月一号,我开始上班,劳动法已经有了,不过外来的务工人员一般都不知道,工厂也没执行.

    当时的信息不同于现在,网上信息量很大,基本上想了解的事情,上网一搜就知道了,当时的信息主要靠电视、广播、报纸等,而打工仔们每日在工厂工作的时间都很长,基本上吃——干活——睡觉为主,根本不了解劳动法,更不用提自己的权力了.

    说了这么多的目的是这样的,我那三个月的产假,公司没给我一分钱,算是自己请假,保留职位。

    我找了经理问到关于产假的事情,经理和我讲,工厂没有产假、婚假、病假等一说,除了工伤有基本工资外,所有的假期一概没有工资。

    如果你超过了工厂给你的假期没来上班,就按自动离职处理,如果还想回工厂来上班,得经过厂务同意并从试用期的工资从新开始.

    所以一般的工人请假也就几天,一旦请假的时间超过半个月,厂长一般都劝工人自动离职吧,好好把事情办好了在回来,重新入职,要是技术好的工人试用期也就一个月,升职也回快一些。那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当然是供大于求,也是最廉价的。

    一般工人中有女工生孩子的,都是回老家呆半年到一年的,孩子能离手了在丢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才回来从试用工开始工作,当然一般都是她们的老公在工厂,要不,工厂很少收女工。

    而我在经理的努力下,给了我三个月的假期,保留我的职位和工资水平,所以四月一日我一上班,我便恢复了原有的职务,也算是和普通工人的一点不同吧。

    为了这一点的不同,我是非常感激我们的杨经理,也是我一生的朋友杨姐姐。

    我上班后的最大问题是孩子的吃奶问题,我们渐渐给儿子按规律喂奶,早上我出门前喂饱他,然后我在挤一些奶出来留在家里,放在冰箱里了。

    对了,我们家又增加了一个大件——冰箱,这是我爸爸妈妈送给我们的,因为我和赵林商量着,上班了,挤出来的奶的存放问题,想买个冰箱,爸妈就做主,由他们出钱送我俩一台冰箱,算是给我的嫁妆。

    于是我家就有了新的家电——海尔冰箱。每天早晨挤出的奶放冰箱里。

    中午我们休息一个小时,我来回的路上就要一个小时,于是我又和经理争取到,中午早走半小时,晚来半小时,回家吃饭并给孩子喂奶,而这一个小时每周日加班的时候给予补上,就别扣我的全勤奖了.

    于是乎,开始上班的我,每天家——单位——家——单位——家,一天四趟地坐着公交车,来回的跑着,晚上我基本上是不加班的,周日基本上都在加班,偶尔碰上全厂休息才能休一天。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像超人,一点不觉得累,只要抱着儿子,看他那张笑脸,所有的疲惫全部消失殆尽了。

    过了五一,我们改了上下班时间,早上早上半小时,晚上晚下半小时,中午延长了一小时的休息时间,改点后我仍然每天请假一个小时,还是按着原来的时间上下班.

    爸妈经常抱着孩子下楼去晒太阳,只是需要打预防针的时候,我还是要请假的,因为每次打针,孩子都要哭闹好一阵,他姥姥姥爷根本整不了,必须我出马.

    后来做工资的同事和我说:“张姐,你可连着好几个月都没有全勤了,加班也不够补上缺工的。”

    “没有就没有吧,没法子啊,孩子太小了。”

    是啊,这半年来,差不多隔一个来月,孩子就要闹点毛病,我胆小,无论啥问题都去看医生,因为县城的妇幼保健院相比县医院来讲,病人还是少不少的,于是我就每次在孩子不舒服的时候就去妇幼瞧.

    一般都是爸爸早早去排队挂号,我和妈妈带着孩子晚些去,只是为了挂专家号——陈大夫的号,那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医生.

    开始我挂号,只要是专家就行,不固定哪位,毕竟儿科有三四位专家呢,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我就专挂陈大夫的号了,也知道了他哪天出诊,是上午还是下午出诊.

    之所以喜欢找他瞧病,主要是他轻易不开吊瓶,总是轻声细语地问:“孩子怎么了?那里不好了?”还逗弄着孩子,和孩子咿咿呀呀的说话,一点没有大专家的那种严肃劲,说着一堆听不太懂的话。

    他总是先问问情况,再用听诊器听听,前胸后背都听。他用听诊器的时候,总是先用手把听诊器捂热乎了,再贴在孩子的身上,冬天有时候还隔着秋衣,就怕冰着小家伙。

    然后再看看舌苔,咽喉,一般最后在验一下指血,根据验血结果来开药,告诉你这些药怎么吃,注意多喝水,有什么不好,马上来医院,如果有所好转,三天后复查。

    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的就和陈大夫熟了,有时我就抱怨挂他的号太不容易,他就笑笑,给我写个预约号的条子,这样凭这张条子,我就不用早起来排队了。

    基本上三天再来的时候,要是症状好转了,陈大夫就再开些口服药,有了这次开的药,差不多就好了。

    要是没怎么见效,陈大夫也给开输液的药,这就需要在医院里输液,不用住院,医院里有留观室,有值班医生和护士,就在儿科门诊边上。

    相比而言,我认为他是开吊瓶较少的大夫之一,而且他开得药也不贵,有时还会和你说些偏方,让你回去试试,我一直特别欣赏他的医术和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