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八十二章 庙会

第八十二章 庙会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有了房东大哥给力的优惠,我们只是从我哥哥和我爸爸那里就借够了钱。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八日,我们和房东大哥去了房产局办了房屋买卖的手续,我拿到了我平生的第一个房产证,在先生的坚持下,房本上是我的名字。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请了房东大哥两口子一块吃了一顿饭,王大哥说他请,因为他是哥哥,我们没让,人家借了我们四万块钱呢,不是亲哥胜似亲哥啊,真真的贵人啊。

    怎么也要让我们把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啊。那天我们都喝得高兴,我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高兴,王大哥他们也为即将买到的新房而开心。

    姑姑直到春节都没有回京,一是因为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好,总是反复,二是因为好几年没在老家过春节了,想在老家过个热闹年。

    这个春节我们也过得很有意义,算是自己家里过得第一个春节,我们中国的春节是有打扫的风俗,每年春节前都要除尘,把旧的一年不好的都扫出去,用新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往年,我们也打扫,不过因为是租来的房子,只是打扫表面,今年可是不一样,我俩大动干戈,因为这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家!

    在一家三口的努力下,用了整整五天时间,我们对家里进行了全方位的彻底的大扫除,每天攻克一个地方,从左向右,从里向外,依次推进,次卧、客厅、主卧、阳台、厕所、厨房、玻璃。

    真的是三个人全部参加劳动,儿子也跑前跑后帮着往外拿东西,发现了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不停地问着:“妈妈,这是什么?”

    “妈妈,这个放哪?”

    “妈妈,这个拿吗?”

    “妈妈,‥‥‥”

    记得以前看过一段相声说,人回家总是先要找妈妈,“妈,我饿了。”“妈,我回来了。”“妈,有什么好吃的?”

    如果先看到爸爸,就会说:“爸,我妈呢?”

    我是非常喜欢这个取之于生活的段子,看看这个才四岁的小豆丁,自从会说话,每天就妈妈妈妈的不离口,有时听着像小绵羊在咩咩的叫,那心里又暖又甜的,开心极了。

    因为要大扫除,没办法领孩子出去玩,所以只好任由他全程参与捣乱,开始还好,尚有精神与小家伙周旋,但是在每天劳动接近尾声的时候,累得狠时,就有些烦了。

    我努力压制自己脾气,不让自己冲着孩子吼叫,只是不理他,或是把他送到电视机前,放了他喜欢的动画片,只是盼望着他老实一会儿。

    因为这次收拾的太彻底了,我们先清空了屋子,扫灰擦地清理墙面、暖气片,然后再逐一清理家具杂物,一一还原放回原处,虽然空间有限,但家具到攒了不少,如果不丢弃一些的话,无法做出新规划。

    我们是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年代,舍不得丢掉任何一样东西,总是怕以后能用上,所以打扫的结果就是清洁了所有物品后仍放回原处。

    大扫除的这几天,中午饭就是先生去楼下买回来现成的,主要是因为要么没时间做饭,要么屋子里太乱了,要么人太累了,我们都没有精力去做饭。

    儿子挺高兴,因为他可以点他喜欢的KFC,开始我还是有些舍不得的,才欠了一屁股债,外面买着吃多贵啊。

    我就想自己做,先生劝住了我,不让我弄,心疼着累惨了的我,于是我便也奢侈了一把,五天的劳动中,有三天中午都是买现成的吃。

    终于在阴历二十七那天完成了最难搞的厨房,我们的大扫除才算完成了。

    因为二千年的春节没有三十,阴历二十八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去了超市,按我事先列好的清单进行了全方位的大采购,好好准备了过年需要的东西。

    超市的人真多啊,收银处那队排得让人叹为观止,就跟不要钱似的,我们也推了满满一购物车,好在今年就我们一家三口过年,所以准备的东西还真不算多。

    我俩对过年没什么感觉,就跟五一、十一长假一样,不过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睡睡懒觉,吃点好的罢了。

    姥姥让我们回老家过年,我俩都觉得孩子还小,挤火车去东北那么冷的地方,怕孩子身体吃不消,于是决定就在北京过年。

    好像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就没有回老家过过年。这个春节过得很快而且清静,我们仨在初二那天去了趟地坛庙会,好热闹呢,各种小吃、表演、娱乐、各种商品充满了整个公园,最大的亮点是人多,这下可理解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了,真的是人挨着人。

    人流缓缓向前流动,有不少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我们出来的时候,走的都是临时开辟的通道——在树林中穿过而出,因为柏油马路的人流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

    逛庙会的整个期间,我心中念念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抓住我儿子绝不放手,一秒钟也不行,人多时就抱着,或是坐到他爸爸脖子上。

    因为总能听到大喇叭在广播,“某某小朋友的家长,你的孩子在南出口的治安亭里等您,请您听到广播后,尽快赶往南出口的治安亭。”

    所以我紧紧抓住儿子的手,不敢让他乱跑。

    我们吃了肉串、棉花糖、灌肠、奶茶‥‥‥

    买了风车、拼图、丝巾‥‥‥

    看了魔术、相声、高跷‥‥‥

    最后我们随着人流流出了庙会,我和先生都表示,再也不来了。

    虽然好吃的挺多,但贵,好玩的也不少,也都的花钱,节目是免费的,不过人多且有演出时间的,还得等。

    主要是人太多了,感觉心慌慌的,怕孩子跑丢了,怕磕碰到孩子,也怕万一吃到什么不卫生的食品‥‥‥

    后来,即使我们常在北京过年,却再也没去过庙会。

    当时还不知道限制人流量,买票就让进,后来听说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灯会,发生了践踏事件,出现了游园人员的伤亡,才令政府重视起大型聚会的安全问题。

    后来便采取了多项措施,限流、分流等一系列方式来保证安全,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有了血的教训,才能让人们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不再是眼里只盯着金钱而忽略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