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九十八章 单干

第九十八章 单干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先生因为借钱一事,终于不再留恋三个人一起创业时的兄弟情了,他退出了。

    创业之初没有一点余钱,大家心思单纯,一致为了让工厂运转下去,每个人都全力以赴,毫不私心,只为公司。

    可是一旦有了结余,各自报销,公费吃喝就都出来了,明明有利润,账上却总没钱,这就苦了一根筋的先生,他也收货款,却一分不留全部转给公司。

    公司财务由魏总负责,公司稍稍好了以后,先生提出要每月有工资,三个股东都同意了,可是并没有按月开工资,因为工人也不按月开,只是谁用钱就去找魏总预支工资,工人工资一般是到年底一块儿发放的。

    所以先生要用钱也要张口找魏总预支,先生是个有个性的人,张嘴一次不容易,张个嘴,却因账上没钱而被拒绝,那简直令他火冒三丈,他的自尊心就是这样被蹂躏着。

    再加上他们公司销售重点,由工程转移到零售,这样作为金牌设计的他,忙得个底儿掉。每周四、五天跑客户,两、三天画图纸,常常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而负责工程的任总,相比要轻松多了,一来二去先生就生了退意。

    因为我住院借钱成了导火索,先生和魏总大吵了一架,不应该说是吵架,因为魏总人随和,没见其发过火,我估计是先生冲魏总发了通火,钱是借到了,先生的心也凉了。

    他下定决心想脱离这个公司,先生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他虽然萌生了退意,却没有盲目一拍桌子走人,而是开始计划自己开公司的可能性。

    他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调研市场,寻求投资,看场地,看设备,找工人。终于在零五年春节后,先生退出了三人合伙的那个股份公司,而自己建了个家具公司。

    先生很早就进入家具私人定制这个行业的,他以前工作的那个集团公司,从国外学习了这种私人定制,而国内首次引入到家装行业的。

    当时他所在的那个集团公司的老总,很有眼光,学习国外在做家庭装修时,不是单纯的把现成的家具买回家去,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人定制。

    特别是厨房、衣帽间、飘窗、阳台等,每个人需求不尽相同,房子的尺寸也大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所表达的诉求不同而需单独定制。

    他们集团公司引入国外的理念,他所在的设计部门主要负责出宣传画册,他也有参与其中,并且他还懂制作工艺,所以他还负责出生产图纸,同工厂对接。

    先生也是个爱钻研的人,他根据我国国情,国内的饮食特点对厨房的私人定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集团工作的这段期间,他提高了眼界,转变了意识,活跃了思维,这些都是很难能可贵的,令先生受益终身。

    所以先生决定自己开家家具厂,针对家装行业里的厨房装修,只接厨房的私人定制。

    自己开厂最大的问题是资金,还欠着亲戚钱呢,拿什么开厂啊?

    这时我们家的贵人三哥出现了。说来也是真有缘,三哥原是先生的客户,纯粹的北京人,因为拆迁而成为富豪。

    三哥有眼光,有魄力,早就预测北京发展需要更多空间,就在他四环的邻居们纷纷卖了平房去买楼时,他大量买进平房,然后加以修缮,租出去给一些小工厂,租金很便宜,条件就是需要搬走时一个月内搬走,没有任何补偿。

    他不是靠租金发财的,而是靠拆迁,就这样积攒了上千万身家。认识赵林那年,他看上了高校周围的租房热,就在高校附近,买了五套小户型的楼房,进行精装修,然后租给大学生们,就这样认识了做装修的先生。

    三哥这五套楼房的厨房都是先生做的,俩人就处成了哥们。有一次先生和三哥在一块讨论厨房方案时,接到了单位电话,电话里先生冲工厂的人发火了,随口和三哥抱怨了几句。

    有一次三哥和先生一块吃饭,在饭桌上三哥聊起了先生工作上的情况,那时候已经和三哥很熟了,先生就唉声叹气的,狠狠的吐槽了一次。

    后来先生萌发了自己干的想法时,一下子就想到了三哥,当时只是想在三哥那租个院子做工厂,没想让三哥投资,他想找的投资人是他一校友,因为一次机会发个大财,手上有钱,想做投资。

    先生找到三哥问到厂房的事情,三哥问明情况后,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看好先生,问有没有计划书,让先生把计划书给他看看,如果可以他想投资。

    先生因为对合伙人伤透了心,明确向三哥表示,只是投资,不能参与管理。

    三哥说行,没问题,你只要保证我的投资回报率,我可以不参与管理。

    三哥看好先生的人品与能力,这事儿于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先生和三哥终于签订了协议,三哥出资金厂房,先生全权负责工厂运转,每年年底给出利润的50%作为投资回报。

    但也定了保底的金额。就是说,我们赚钱与否,我们都要保证年底给三哥的那个保底的钱,算是利息,五年后还本,再定新协议。

    看了协议,我为先生捏了一把汗,看来,他是真的看好这个行业,认为五年就能赚出一个工厂来。

    我真是非常感激三哥,因为他的投资,我们终于可以自己干,他不参与我们工厂的事儿,但是,如果对外政府方面有事,需要他帮忙时,三哥二话不说,去政府跑前跑后,找人拉关系,完全当成自己的事儿在做,比亲哥更亲呢。

    因为有三哥这位贵人的鼎力相助,先生于2005年3月19日,正式挂牌营业。

    我没有和先生在一起创业,原因有三:

    一是工厂离我们住的地方较远,我为了照顾孩子,不好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

    二是先生工作起来六亲不认,我曾见过他训工厂的一位大姐,一点情面不留,说的那位大姐直哭,过后我曾说他,工作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你这样优秀,要不怎么你是经理,我们只是打工仔呢?

    他眼睛一瞪说,那不行,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使出99%的力气都不行,一定要百分之百全部用上,全力以赴,我不狠狠的批评工人,他们可能还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只有说痛了,真认识到错了,才能避免错误。

    瞧他那认真样,我虽然理智上是同意的,但情感上却接受不了,我想,如果他也那么训我,我一定会翻脸,绝不容忍,基于以上两点,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工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