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一百章 分别

第一百章 分别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看着羞涩的钱包,我和先生再次决定留在北京过年,姑姑的儿子磊子哥回来了一趟,他今年在国内有个研讨会,地点就在北京。

    于是磊子哥提前了点时间先回国,在我家住了两天陪着姑姑,才去参加那个学术研讨会。会议结束时,差不多已经到了年根底下了,姑姑让磊子哥陪她回趟老家,并且就留在了老家过年。

    在老家,磊子哥又劝姑姑和他一块住,姑姑开始不同意,说不适应国外,磊子哥就劝她说:“你看,你刚来北京的时候不是也不适应吗?可是这几年下来也就习惯了。”

    磊子哥接着劝,“在国外也一样,而且我住的地方华人特别多,商场也好,超市也好,都有华人在做工,就是外国人也会说一点汉语,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的。”

    磊子哥又说起了以前姑姑和姑父在国外的一些事情,“当初你和我爸住我家,是爸爸有诸多的不适,我看妈你还是挺喜欢的,这一次,你就当是去儿子家度假了,在国外住一段时间看看,能适应就住下,不适应再回来呗。”

    在磊子哥的软磨硬泡下,姑姑同意了,和他去国外看自己的孙子去,磊子哥告诉我们这个消息时,我们一家三口都很难过,我是真的把姑姑当成自己妈妈一样了。

    因为我一直在外地,和妈妈共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自认为有一颗想孝敬老人的心,老天却没给我多少机会,所以和姑姑一起生活时,我就想弥补这方面的遗憾,真真的把姑姑当成了我自己的亲妈,况且姑姑也把我们当成了亲儿子,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我们良多,我是真舍不得啊。

    还有我家先生,从小就和父母不怎么亲近,加之父母的偏心,更是和姑姑亲近,姑姑对他怜爱有加,我琢磨着,先生和我一样,对待姑姑,不是亲妈胜是亲妈。

    再说儿子,那可以说是他姑奶一手带大的,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让我这亲妈都眼馋,我看得出来,让姑姑犹豫不定的砝码是小芯然,这祖孙情浓着呢。

    磊子哥也和我俩避开姑姑聊了聊,我们能理解磊子哥的心,这么通达善良的老人确实是家中宝啊,我们没有帮磊子哥劝姑姑,因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们也不舍得姑姑离开啊,只能是尊重姑姑自己的意愿,留下我们万分开心,离开也深深祝福。

    知道姑姑决定离开时,我哭了,有对姑姑的不舍,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担心。

    我和姑姑说:“您不是只有磊子哥一个儿子,还有赵林这个老儿子和芯然这个小孙子,您不但国外有家,老家有家,北京也有家,在哪呆的开心,就去哪,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是享受的时候了,只有您开开心心的了,我们大家伙才放心。”

    姑姑老家的房子没卖也没租,还是那么放着,就是委托了亲戚帮忙浇浇花,时不时去看看。也没从老家带什么衣服,不过把相册带了好几本,说是要给孙子看看。还有一些老家的山货,都是那种容易存放的干货。

    因为磊子哥假期不长,不能呆太长时间,过了年就要带着姑姑回他国外的家。

    从老家回到北京,也就在我家住了两宿,收拾了一些平时用惯了的东西和衣服,也不过两个行李箱。

    姑姑不同于一般的老太太,她什么都舍得,她说,缺啥就买,现在只要你有钱,啥买不到,又不用凭票,凭本的,带那么多干嘛,麻烦。

    我们一家三口去机场送姑姑,儿子竟呜呜地哭了起来,好久都看不到他这样了,把我和姑姑惹得也都落了泪。

    姑姑安慰着芯然,说姑奶就是去大伯家串个门,度个假,过几天就回来,儿子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他也感觉到了,姑奶回人家自己儿子家了,回不回来,什么时候回来都不一定了。

    姑姑的离开一下子让家里感觉空了不少,听不到儿子和他姑奶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了,儿子本来是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不过就是和他姑奶话多。

    有时候我听到一耳朵他们之间的对话,对儿子那无厘头的说法,就是想笑,不过他姑奶却总是那么一本正经的接着话,让我十分无语,我想要纠正儿子,先生拦住了我,说那是他们的天地,我不懂的。

    是啊,孩子和我说什么的时候,我想的就多了,这样不行,那样不对的,可不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看问题,一来二去的孩子也不怎么爱和我聊天了。

    他姑奶就不一样,从不质疑孩子的想法,不但全身心的相信,还和孩子一起完善着情节,没有说教,只有钦佩,也难怪孩子不爱和我聊天,而只是找他姑奶了。

    有时候孩子说什么,并不是让你评判对与错,是与非,不过是找个听众,让他们能完全的表达出来罢了。这一点上,姑姑就做得特别好,多赞成,多鼓励,多支持,少说教,孩子也爱和她说。

    所以我们家除了电视的声音,基本上是儿子和他姑奶的聊天声,他姑奶离开后,儿子且不得劲好些天呢。

    因为学校还没开学,儿子和他姑奶恨不得天天通电话,国际长途啊,得多钱啊,不过不是儿子打过去,而是姑姑打过来,这么多年了,姑姑太了解我们俩的艰辛了。

    姑姑的离开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儿子长大了,我们公司是早早就上班了,先生的工厂过了十五也开工了,儿子还没开学,我问他,是一个人在家还是去爸爸工厂,儿子选择了一个人在家,中午饭是把早上准备好的饭菜,他自己用微波炉加热一下解决的。

    姑姑也在磊子哥家渐渐的适应下来,姑姑的性格好,认识她的人都能和她处得来,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儿子开学后,我还是给他找了一家小饭桌,中午管饭、管午睡,下午放学早,小饭桌管接孩子,看着孩子写作业,我在小饭桌没定晚饭,而是定了下午的加餐,就是在放学的时候,大概四点来钟,小饭桌提供牛奶、饼干和水果给孩子。

    因为我下班后先去接孩子,差不多六点来钟就可以到家了,一般我们家晚饭都在七点前,还不算太晚,就没让孩子吃小饭桌的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