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过年

第一百二十二章 过年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按照既定菜谱,平常一顿饭也有八个菜,凉的,热的,荤的,素的,一顿搭配。爸爸考虑到每个人的喜好来安排,安排的先后顺序是,先客人,后主人,先紧着外人,后自己人的习惯,准备菜品。

    比方说按着个人喜好,先后顺序就是大嫂,妹夫,大哥,妹妹,赵林,我。孩子比较好准备,都是食肉的小霸王龙,每顿两个肉菜足可以满足孩子们。

    当我赶到家时,看见哥哥嫂子已经在厨房了,我们赶忙换了衣服,洗了手脸,准备接替哥嫂。

    爸爸发话了:“你们俩歇着吧,今晚有你哥他们两口子弄晚饭,我和他们说好了,一家负责一天的伙食,今天你哥家,明天除夕了,你们家,后天你妹妹她们家。菜谱可以你们自定,也可以我来订。随意!采购由老二负责,你们可以列出清单,尽量优先用也有食材。”

    我听着爸爸的各种布置,感觉他像是在单位安排工作,这种做法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如果就我们两口子弄,还不累出个好歹,要知道,我家基本前期准备和后期清洁都是我的活儿,我家那位是名副其实的大厨,只是开火掌勺时才上,没办法,他做菜水平比我高多了。

    照老爸这样分担下去,我上一天休两天,福利不错嘛,后来我发现,我过于乐观了,因为在我家,他们有时找不到东西就得问我,结果是,无论今天轮到哪家?我都在厨房帮厨,一个春节,我累并快乐着。

    最喜欢我们去景点,有时候省一顿饭,有时候可以省两顿饭,我真宁可花钱去饭店,要知道,一顿晚饭差不多提前两到三个小时准备,每顿晚饭我感觉从准备到完成清洗等所有工作,需要五到六个小时,我差不多下午三四点开始准备,全收拾完了,怎么也得八九点。

    不过再累也值得,爸爸真的非常非常高兴,每次去景点玩儿,爸爸基本都跟着我们一块儿去,十个人正好两台车,够用。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不用写作业,还有小伙伴儿一块玩儿,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看我说的热闹,其实哥哥和妹妹他们两家也没在北京呆几天,他们是在腊月廿八到的北京,正月初六回的老家,也就呆了七天。

    腊月廿九,我和赵林给几个老朋友送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哥哥他们要么陪老爸聊天,要么陪孩子们去公园玩儿,算是在家休整一天。

    三十儿一早,大家都忙着换上新衣服,孩子们是圈不住的,吃过早饭,就在妹妹的陪同下跑去公园玩儿了。

    我们在家收拾屋子,贴春联儿,准备下午团圆饭的前期工作,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

    我们家三十儿那天一般吃两顿饭,早饭晚些九点钟左右,没有午饭,直到下午三点来钟吃团圆饭。

    对大多数人来说,三十儿下午这顿家宴都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团圆饭,外地游子们都会在这个时间之前回来,然后所有人聚齐,共度佳节。

    这顿饭,儿子儿媳是要回父母家一块儿过的,陪父母守岁,午夜十二点吃饺子,以前不禁放烟花炮竹,在饺子出锅前,需要放一挂鞭炮,这些都是北方必不可少的风俗。

    喜欢放烟花的人家,差不多晚上十点钟就领着孩子们去楼下,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我不喜欢大冷天去外面放烟花,不过不耽误我看到各式各样的烟花。

    站在阳台上,天空基本上被盛开的烟花点亮,一样可以欣赏到眩目的夜空,不过真实情况是,那段时间已经开始做着半夜那顿饺子的前期工作了,只能耳边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却没空欣赏了。

    就算是不喜欢放烟花的人家,也要在吃饺子前放一挂鞭炮,多少年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我并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听的神话故事里说,是为了把一个叫“年”的怪兽吓跑,不让它来人间祸祸百姓。

    不过政府一纸禁放烟花爆竹的命令,倒成全了我们家,我和赵林都不喜欢放鞭炮,禁放的那些年,我们乐得省事儿,后来改成在规定的地点、时间内限放,而且要去规定的几个固定网点买购买烟花。

    我俩都不喜欢放烟花,按赵林的想法,不管禁不禁,我们都不放,不过我倒是想着,既然让放还是放吧,就当图个好彩头。

    于是我每年都买两挂鞭炮,给孩子买几包呲花,三十儿下午的团圆饭之前放一挂,半夜吃饺子前再放一挂,本来初一一早吃饺子之前也应该放一挂的,不过在赵林的强烈反对下我放弃了。

    我又不敢去放,小时候放鞭炮曾炸伤过我的眼睛,有了心理阴影,所以每次放鞭炮,都是赵林领着孩子下去放的,因为赵林不喜欢,我当然不好坚持。

    在我们家,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团圆饭是在三十儿下午的这顿,必须是所有家人在场,用新买的餐具,大家都穿着新衣服,围坐在一起,喝着小酒,聊着闲嗑。

    当然所有家人是指儿子、媳妇、孙子、未婚的女儿等本家的这些人,已嫁出去的女儿是不算的,是要去女婿家,作为人家的媳妇,在人家过团圆年的,这也是我并不特别积极春节回老家的原因之一,回老家也要去老赵家过年。

    在婆家过年不比在娘家,想躲懒就躲懒,不用找借口,一句“我累了,歇会儿。”就行。

    在婆家,累也不能说,最主要的是,不熟悉她家的一应章程,干着活还挨着说,还得看着人家一家五口十分融洽,显得我们有点格格不入。好在赵林也和他父母不怎么亲,也不挑我的理,我说不回去他也不反对。

    还是像今年这样在北京过年好啊,我们都能陪在老爸身边,看着这一幕,我有些后悔了,早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过年,在妈妈在世的时候也这么过一次年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