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准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准备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三十儿那天早六点钟我就起床了,先把我的主卧和阳台收拾了一下,按着头一天制定的除夕大团圆菜谱,上面列的十八道大菜,把在阳台上,能用的上的菜找出来,集中在一个大袋子里,随时可以拿到厨房。

    然后去厨房看看昨天预约的粥已经好了,在保温档了,我先将昨天洗好的餐具一一放回橱柜里,把厨房操作台清空。

    客厅里爸爸和妹妹、妹夫已经起了,妹妹两口子最辛苦,在客厅没法睡懒觉。妹妹心疼妹夫,让妹夫去爸爸的下铺再睡会儿,她则帮我把早饭摆到了餐桌上。

    爸爸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这样能保证按时吃药,所以并没有因为过年,我就省去了早饭,只是热了两个昨天的剩菜,粥,馒头,小咸菜和剩菜,这就是我们除夕那天的早饭,只有我和爸爸还有妹妹一块吃了早饭。

    其他人也陆续起床了,有吃早饭的,喝碗粥,吃点小咸菜,也有不吃的。等到了午饭时只有爸爸一个人,算是正儿八经吃了午饭,不过要简单些。老爸喊了孩子们和他一块吃午饭,不过孩子们一上午嘴里就没闲着,都不饿,都没吃午饭。其他人也都在吃零食,水果,糕点等,大家都等着午后的团圆饭。

    赵林起床后也没吃饭,又开车去了趟大卖场,他们家的习惯是,除夕半夜十二点在吃饺子的时候,要做一条鱼,代表年年有余,这个习惯我们每年都坚持着。

    这次春节我特意征求过爸爸的意见,因为在我印象中我们家没有这个习惯,爸爸说:“这是老赵家,我们既然在赵家过年,必须尊重他们家的习惯。”

    于是三十儿上午,赵林起床后就去了大卖场,主要是买活鱼,还有昨天我给他的一张清单,那是在十八道家宴清单出炉后,还需要的一些家里没有的东西。

    虽然家里的物资已经很充足了,可是不知道为啥,每次赵林去采购,我都能列出清单,少则三四样,多则十几样,比方说他去买活鱼,我给的清单里就加了蒸鱼豉油等我们家很少用的一些调味料。

    我还加了冰糖葫芦,想着这大过年的,拿串儿冰糖葫芦,红红火火的,特别喜庆!还特别加了个括弧,没有可以用冰糖雪球或者山楂羹代替。

    我还和赵林解释说,这个主要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别好吃的吃多了不消化,吃点山楂有利于消化。其实家中也有山楂片,是我买零食的时候买的,真实情况是:我就是忽然想到了冰糖葫芦,有些日子没吃了,自己馋了罢了。

    我吃完早饭,先简单收拾了一下屋子,次卧只有哥哥出来了,还关着门,我没收拾,只收拾了其他地方,擦灰、扫地、拖地,省略了一项擦鞋,就是平日里我要把所有的拖鞋底儿擦一遍。

    然后把水果该洗的洗,该切的切,装盘摆放到茶几上,把瓜子儿,花生,干果,零食蓄满,是的,已经在哥哥妹妹他们到来的那天,都已经摆满了茶几,还有糖盒也蓄满。

    干果盒是个圆形的盒子,里面分成了六个小格子,中间是一个圆形格子,四周围着五个扇形格子,我放了花生、瓜子儿、开心果、松子、巴旦木、榛子。这个盒子是有盖的,盖子是透明的,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

    装零食的盒子是以前给孩子买的曲奇饼干的铁盒子,也是一个圆盒子,不过没有分隔,里面摆满了我在超市买的各式各样的零食,也是有盖子的,不过不是透明的,不开盖,看不到里面。

    糖盒外观造型就是个粉色的花朵,转动中心的小花,便打开了隐形的像花瓣一样的果盒,一共有六个花瓣,放着各种糖果。

    茶几上满满当当的,我像有强迫症一样,把果盘同装干果的盒子间隔的很远,中间间隔着各种零食和糖果,主要是怕有果壳之类的废弃物,落到果盘上。

    牙签筒放在果盘边儿,平日里我是用小叉子的,这方面我自我感觉有点小资,不过今年人有些多,不好固定每个人的叉子,还是用牙签吧,用完就扔了。

    我还准备了两个小垃圾桶,临时的,就是肯德基全家桶的小纸桶,套好垃圾袋摆放在茶几两侧,弄完这些我便进了厨房,开始了大餐的前期准备。

    妹妹来厨房帮我,大嫂也要帮我,我以厨房小装不下三个人为由,把大嫂推了厨房。哥哥倒没和我客气,只说需要人手喊一声,随叫随到。

    孩子们很快在主卧玩起来,哥哥张罗着陪爸爸打麻将。麻将,中国国粹呀,本来我家没有麻将牌,哥哥爱玩,还打电话和我说,他想带副麻将来北京,我赶忙拒绝了,告诉他说,我来买,我会买副麻将给他玩,不会让他这个春节无聊的。

    这不,一看帮不上忙,他就张罗起打麻将来,爸爸,哥哥,妹夫和嫂子,够支一桌。

    爸爸还想着去厨房看看我们的准备工作,他好及时指正我们不规范的做法,薄了、厚了、粗了、细了什么的,我没让,本来就忙,要是老爸再指责我,这不对那不好的,我可不敢保证自己不摔脸子,累极了的我可是很暴躁的。

    于是厨房里以我为主,妹妹和大嫂还有赵林,三人轮流进来,除了在赵林买东西刚回来那会儿,我坐在客厅吃个串儿草莓糖葫芦,算是歇了一会儿,好在咱年轻,还不到四十呢,干一天活也不在话下。

    爸爸和平时一样正点吃了午饭,麻将桌也就在那个时候撤了,再没支起来。爸爸想着去看着,怕我们做不好,赵林掌勺,我打下手,还算顺利,爸爸也就放下心来。

    我曾和赵林仔细研究过这一桌子菜的制作程序,所以没有手忙脚乱,而是按部就班,合理搭配时间,我自认效率还是蛮高的。

    我的菜谱可不是简单的菜名,而是比较全面的,有才菜名、材料表、烹饪方式、所需时间等等,表现了我们理工生的做事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