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从前的北漂记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创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创作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

    我也上网上看来好多说辞,还是手术加化疗是主流说法,不过因为爸爸的治疗算是没有成功。我从心底里不想做化疗。

    而且我有个大学同学,她父亲也是癌症没的,她家还算是有钱,也是在北京治的,找了国内最权威的治疗团队,也用了不少国外口碑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进口药,也没能留住人。

    一次无意中我们聊起她爸爸,她说后来她爸爸每个月的治疗费都有十几万,也没用。

    她还说起来老家的一个和她爸爸脚前脚后得病的人,家里没那么多钱手术化疗,人家弄了些偏方,虽然没有消灭癌细胞,不过人家现在还活着,也有四五年了。

    有了这些信息的输入,我更坚定了不化疗,不手术的想法,已经转移了,还能把有癌细胞的地方都一切了之吗?

    最后我说服了赵林,采取吃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提高免疫的治疗办法,纯吃药,不手术也不化疗,看看能不能与癌共存,多活几年。

    我还和赵林说,我们在精神上漠视它,就当它不存在,以前的古人也许不是没有癌细胞,而是吃的没那么精细,而没有引起它的大量繁殖,我以后少**细的吃食,多吃粗粮,饿死那些癌细胞。

    我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确定了治疗方案后,我的生活恢复了平静,每天送孩子上学,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只是多了吃药这一件事情,还有定期去医院检查。

    最后我选择了在肿瘤医院检查开西药,广安门的中医院开中药,要知道这两个医院我都熟,爸爸开始不也是在吃药治疗吗。

    赵林其实更倾向于化疗杀死癌细胞,爸爸的吃药很快就产生抗药性了,他没看好这种治疗方式,可是我就是不同意,我说我不想把剩下的有限时间交给医院,想着在医院等着最后日子的到来,我十分讨厌,我的人生我做主,不能让医生做主。

    吃药三个月后,我辞职了。没办法,我的身体变得虚弱了很多,走的多一点就出汗,现在去车间走一圈下来就出一身汗,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落汗,我也怕自己这么出汗万一感冒了,特别不爱好,身体的免疫机能还是在药物的作用下有所下降的。

    没办法,我只好辞职,我和经理说了实话,不过和厂长还是说想请假回趟老家,不过再也没销假就是了。我可不想面对同事们那同情的目光。

    没了工作,我有些呆不住了,忙惯了人一旦闲了就是各种不适,我是真的想回老家了,不过孩子还没放暑假,我又不放心儿子,怕他爸忙起来没空管他,赵林也建议我暑假回去,一家三口都回去避避暑。

    我突然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起因是一部电视连续剧,那是一部关于奋斗、友情、爱情、亲情的连续剧,什么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

    只是为剧中的友谊而感慨,想到了我的闺蜜们,我们一起也经历了好多事情,我应该记下来,最起码让儿子知道,妈妈也年轻过,也经历了和连续剧一样起伏的人生,不过没有拍成连续剧为人所知罢了。

    为了纪念我曾经来过,我应该把我们的友谊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开始我是想写我们的友谊的,可是后来我考虑到关于隐私的问题,我没有经过闺蜜们的同意,不应该把她们的人生记录下来,结果就变成了我的一生。

    不用上班,每天我除了送孩子上学、打扫、买菜做饭后,有了大量时间,我提起笔写下了我这不算长的一生。

    我和赵林商量,听说现在有高中就去国外念的小留学生,我们原先考虑让孩子念国内的国际学校,高中毕业后考国外的大学容易一些,后来我又听说也有高中就送到国外念的。

    以前我没考虑过,舍不得孩子那么小就离开家一个人独闯,所以没想过让孩子高中就留学,现在不一样了,我随时都有可能挂掉,我琢磨着要不把孩子送国外去念高中,不让孩子当面经历这么难受的事情。

    我让赵林找那些办理留学的中介机构打听一下,看看有什么条件,我们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有可能,再和孩子商量,作为初二的青春期的儿子,还真有可能为了摆脱我的管束而选择出国呢。

    赵林答应我去咨询咨询,我也就撂下了这件事,反正还有一年才初中毕业,我也不着急。

    终于等到了孩子放暑假,赵林安排安排就开车拉着我和芯然回了老家,美其名曰,避暑。这就是我开篇写的那两章,《归乡》和《聚会》。

    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的老家,我急不可耐的找了闺蜜们说了我的打算:明年儿子毕业,我们准备把儿子送到国外去念高中,或者送北京的国际学校寄读,我就有时间了,想回老家多住些日子,这次回来想看看哪的小区环境好,考察考察,到时候租套房子,回来常住。

    我没有和闺蜜们说出实情,不想把难受和悲伤带给她们。我并不知道,赵林已经和当医生的莹莹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我还沉溺在重逢的喜悦里。

    我们还是回了婆婆家住了一宿,赵林没告诉他们我生病的实情,就说我病了,在治疗,不能久住,这次什么活都没让我干,赵林全包了,婆婆也看出来我脸色的不好,和虚弱的身体,也没说什么。

    这要是搁以前,赵林都不见得回来这一趟,可能是我爸爸的过世,让赵林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触,尽可能的有空就回来看看公公婆婆。

    回到市里,我和赵林看了几个老家有名的小区,我也和赵林念叨着我的要求,一定是个成熟的小区,有物业,不能没人扫垃圾,环境干净是必须的。

    赵林也引着我说,我心目中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也没多想,就唠唠叨叨的说了挺多的,因为我一直想要一个大house,要是爸爸没生病,估计现在我们已经换了一个大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