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58章 用游牧的族人对抗游牧民族

第258章 用游牧的族人对抗游牧民族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华夏是一个农耕的民族,在对付游牧民族方面,一直都没有想到好办法。

    一直到一千多年以后,经历了蒙古人和满人的入侵之后才逐渐明白。

    ----对付游牧民族,就必须用游牧的方式去对付!

    蒙古人能凭借几百万人,几乎统治了整个亚洲,依靠的是他们强大的骑兵。

    满族人统一华夏,征服了周边大部分游牧民族,同样依靠他们强大的骑兵。

    这些骑兵不是指布置在中原内部的兵力。

    而是在草原上,他们始终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不断地征战,威慑着其他的游牧民族。

    蒙古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中原的技术和钱粮,反哺到草原上的军队中,才能比其他的游牧民族强大太多。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清朝丧权辱国,让我们华夏丧失了大量的国土。

    没有清朝的成立,华夏的国土在明朝的时候,甚至还不如大汉!

    ----明朝末期的国土,基本上就等于大汉减去西域(新疆)、西羌(西藏)和辽西、辽东等大片区域。

    ......

    乌孙和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如果能成功地融合进华夏民族。

    就等于在华夏的北方和西方,长期拥有自己强大的游牧力量。

    不讲更加强大的鲜卑。

    只是乌孙的大昆弥部,就有六七十万人口,兵力达到二十万左右。

    乌孙的小昆弥部和大昆弥部的实力差不多。

    也就是说,乌孙的人口有一百二十万以上。

    哪怕167年左右,檀石槐时代的鲜卑人入侵,曾经给乌孙人重创。

    这时候的乌孙,也最少有百万的人口。

    如果能够成功消化乌孙国。

    大汉就能拥有自己的游牧族人力量。

    到那个时候,不是外族不断侵扰华夏。

    而是大汉不断地向外扩张领土!

    只凭这一点,就值得卫荷、贾诩他们精心策划。

    ......

    大汉周边的这些游牧民族,和大汉都有很深的渊源。

    只要大汉足够强大,并不断地宣扬民族论。

    卫荷相信,这些游牧民族的百姓,会期待回归华夏这个民族。

    至于所谓的民族溯源工作,对于现代的人才来说太简单了!

    ----没有证据可以制造证据。

    在后世科学那么发达的年代,制造出来的文物,还能糊弄一大群所谓的专家。

    在古代的环境中,伪造出以假乱真得到古文物,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如果卫荷的文明入侵计划能够成功,彻底收服百姓的心。

    那个时候再进行征服,百姓基本上就不愿意逃跑了。

    ----反正接受大汉的统治也是自己的同族人统治,有必要背井离乡吗?

    游牧民族的生存,对草场和过冬的条件都很严苛。

    天山以北河流、湖泊众多,土地肥沃、牧草丰盛,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天然牧场。

    牧民和牛羊马匹,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

    夏天天气凉爽、牧草肥美。

    冬天有山脉阻挡南下的寒流,向阳的山坡又温暖舒适,是个过冬的好地方。

    只要乌孙的百姓没有感觉生命有威胁,不会愿意离开这样的好地方。

    卫荷他们要给龟兹王室和贵族逃跑的机会,就是为了以后出兵留下借口。

    百姓可以归心,甚至乌孙和匈奴的贵族,也相信自己是华夏族的分支。

    可是要想让他们放下手中的权力,真心做大汉的子民可没有那么容易。

    要不然,西域原来的三十六国,就不会始终以国家的形式一直生存,早就抱着大汉的大腿,去过贵族的生活了。

    大汉远征军在西域征战,坚决消灭各国的王室和贵族,就是很清楚这些野心之辈,绝对不甘心失去自己的权力。

    这些人哪怕离开了国土,也会想办法兴风作浪,企图颠覆大汉在西域的统治。

    西域三十六国,几百年来一直生生灭灭。

    就是因为被灭国的国家,王室和贵族成员逃跑之后,借助外部的力量,或者直接在国内发动政变颠覆政权,重新夺回自己的权力。

    作为一名来自后世的现代人,很清楚这个时代。

    ——贵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统治的根基。

    只有灭了这个根基,这个国家才会真正地消亡。

    要想消灭乌孙国,让百姓主动融合进华夏民族。

    乌孙的王室和贵族同样是最大的障碍。

    那个时候,也是大汉远征军和乌孙、北匈奴开启战争的时候。

    ......

    这个时代的乌孙和北匈奴的牵扯很深。

    说乌孙和北匈奴是同一个民族也不为过。

    从乌孙国建国开始,匈奴人其实就介入进来,彼此的族人融合很深。

    乌孙国的继承制度、奴隶制度,实际上和匈奴一模一样。

    不管是部落分治还是子继父妻,乌孙和匈奴都完全相同。

    在考虑乌孙国的问题上,不考虑匈奴人的存在,绝对会让自己判断失误,因此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整个计划失败!

    ......

    北匈奴同样有收服的可能。

    南匈奴归附大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北匈奴曾经也起了归附的心思,但遭到大汉的拒绝。

    匈奴归附大汉,本来就是一种投机的心态,只不过想借助大汉的力量恢复他们族群的生气。

    这种归附不是卫荷他们希望看到的方式。

    真正的融合,需要打散外族的族群,让他们真正和汉人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虽然数百年后,南匈奴确实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但汉人付出的却是极为沉重的代价!

    甚至华夏文明几千年一直处于战争的动荡中,导致文明停滞不前!

    ......

    卫荷研究过匈奴和大汉之间延绵数百年的恩怨。

    匈奴在最强大的时候,到今天的衰落,历经了好几次的分裂。

    就是归附大汉的南匈奴,也叛乱了无数次逃到漠北,又被大汉驱逐到西域,又从西域驱赶到更远的中亚地区。

    现在西域西面的康居和大宛,其实生活着的都是历代北匈奴的族群。

    后世里的中东人种,兼具东方和西方人种的特点。

    就是因为世界的民族进行一次次的融合、迁徙。

    其中的东方人种就是华夏北方的戎人,也就是匈奴人、后来的蒙古人等民族一次次西迁和南下。

    这些都是北匈奴的来龙去脉。

    ......

    在卫荷的眼中,这些匈奴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要想在古代占据更多的土地很容易。

    得到了土地却必须要有人生活。

    有官府机构进行管理。

    还要有军队进行防守。

    要做到这一切,需要的是人口。

    在古代,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从华夏分出去的这些民族,在时间的变迁中,都融入了很多外族的血脉,说他们不是华夏族人也正确。

    实际上,是什么族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文明的影响!

    匈奴人和蒙古人到达西方和中东后,融入了本地的民族,他们就受到本地文明的影响。

    几代之后,他们就忘记自己来自东方。

    大汉如果能一直把华夏文明的影响渗透出去。

    以后只要被华夏文明融合进来的人,都会成为华夏族人。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个极其强大的文明。

    ----华夏文明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文明。

    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有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为基础。

    ----卫荷他们这些现代人的使命,就是去打造、建设出一个这样的国家!

    ......

    公元186年四月,大汉远征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发动了对龟兹国的战争。

    西面的张牛角和张白骑率领军队,围住了原来姑墨的王城南城。

    东面的大军分成两路。

    ----马腾率领大军从铁门关出发直扑轮台城。

    梁兴率领几百艘大船直接运送军队和垦殖兵团,从塔里木河沿线上岸,从号称天然屏障的沙漠一路北进。

    轮台城和龟兹人的王城延城,都在梁兴大军的包围之中。

    经过185年的实战实验,沙漠行军已经被汉军掌握。

    ----只要勘探好行军路线,并能沿途建设好补给点,军队的行军危险性不大。

    为了保证补给点的建设,西域东部派出了十万垦殖兵团帮助。

    每个作为补给点的沙漠绿洲,都有数百到数千的垦殖兵团将士和百姓驻守。

    凭龟兹人的兵力,根本无法进行偷袭和破坏。

    让马腾和梁兴想不到的是,大军攻伐龟兹国无比的顺利。

    马腾的大军从铁门关直扑轮台城,辛辛苦苦地填平护城河,建立起土山、旗塔和箭塔。

    攻城的准备工作足足忙碌了七天。

    马腾在攻城的那天,意气飞扬地站在指挥台上下达命令。

    “攻城!”

    一时间战场上鼓声震天,号角嘹亮。

    攻城的汉军抬着云梯,喊杀连天地直奔城墙而去。

    一架架云梯准确地架上城墙的垛口,将士们一手盾牌一手大刀,开始勇敢地顺着云梯快速地攀墙而上。

    让马腾傻眼的事情,这时候发生了。

    将士们刚刚攀爬到城垛口,城墙上响起了一片扔掉武器的声音。

    “咣当当!咣当当!”

    “我们投降!”

    轮台城里的守军跪了一地。

    站在城垛口的将士看看眼前,又转身看看跪在地上的守军,一时间不知所措。

    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一切的马腾,气得转身大骂鼓手。

    “你们敲什么敲?没看到城墙上的敌军都已经投降了吗?”

    鼓手被骂得一愣一愣的,满脸都是委屈。

    ----我们埋头敲着战鼓,哪里会去看城墙上面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