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68章 忠诚和忠臣

第268章 忠诚和忠臣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刘备在阳翟会合了冯芳的妻女族人,第一次看到了冯楷。

    汉昭烈帝虽然和冯楷交战过,但也没有面对面见过他。

    冯楷一见就是标准的武将,身材魁梧,手脚粗壮有力。

    虽然年龄只有二十出头,但面色沉稳,足见性格稳重。

    冯家人已经投靠刘备,不需要交待什么,会合之后就启程前往颍川。

    刘备的二舅哥荀棐的家小要送往颍川,岳父荀爽和荀家自然也要拜访和问候一番。

    荀绲和荀爽几兄弟照样迎出颍阴城外。

    刘备这个荀家女婿现在风光无比,荀采怀孕后,如果能诞下一个男孩,荀家在刘备身边的关系就会无比稳固。

    荀家被刘备说服,从忠于汉家皇室,改变成忠于汉家天下。

    可以说是从狭义的愚忠,变成了忠诚国家民族的大义。

    这在古代是思想的一个大进步。

    古人的家国观念,变成了国家观念。

    家国和国家,两个字的次序改变,意义却完全不同。

    心中先有国后有家,家将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壮大。

    心中先有家后有国,则受外来侵略时国破家也亡!

    刘备在荀绲和荀爽的心中,就是国之希望所在。

    ......

    刘备看到荀绲和荀爽他们,远远地就跳下龙马。

    “仲慈伯父、岳父大人、各位长辈,怎敢有劳你们相迎?”

    荀绲的眼里尽是慈爱,脸上更是笑得开心灿烂。

    “玄德,我们荀家可是因你而增添光彩,迎接你再隆重也不过分。”

    其实,凭荀家在士林的地位,刘备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

    荀绲他们是知道雒阳即将生变,刘备离开雒阳,从此就会龙游大海。

    荀家的举动,是为了彰显刘备的地位。

    ......

    刘备没打算在豫州多停留,进入荀府就直接了当地说。

    “仲慈伯父,我此番经过颍川,是想让荀家早做准备,万一世道生变,可以速启程前往徐州。”

    荀绲笑着摆了摆手,“玄德就任徐州牧的消息传来,我们兄弟就已经商量好,我和三弟、六弟随同你前往徐州,四弟他们留在颍阴,免得他人生疑。”

    “等到大乱初起,族人再行离开,田产家业交付忠心可靠的下人打理。”

    刘备大喜,“荀家迁往徐州,正可解决我用人之急,到时候,仲慈伯父刚好可以出任别驾一职。”

    荀绲微微摇头,“玄德到徐州之后,应当多启用本地人才,我们荀家的老一辈不打算出任职务。”

    “你不是一直希望能推行全民教育?慈明和仲慈他们兄弟,本来就在颍川学院任教,到了徐州之后,可以继续开办学院教授学生。”

    “你目前督青州军事,但却无行政之权,我和巴敬祖原本有些交情,会到青州争取巴敬祖,让他和我们站在同一阵营。”

    荀爽也说,“孔文举目前也托病归家,我亦会抽空到鲁国拜访。”

    刘备大喜,起身深深一揖,“如此就有劳仲慈伯父和岳父了。”

    巴袛是青州刺史,孔融虽然没有职务,作为孔圣的十九世孙,盛名传播天下。

    他们如果能同意刘备的主张,天下士人可能会有半数会认可刘备。

    荀绲意味深长地说,“你先别急着谢我,巴敬祖和孔文举都是忠于汉室之人,要让他们明白国与家的关系,我还需找到方法。否则,让他们对你产生误会,反而会让此事不美。”

    “其实,你督青州军事,已经可以实际控制青州,但若惹来非议,总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

    “巴敬祖和孔文举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如果能让他们为你举目,世人自然不敢胡乱非议。”

    刘备严肃地点点头,“我得闲时会亲自去鲁国,和文举先生好好地讨论一下孔圣立世的思想。”

    巴袛的能力如何,刘备不得而知。

    但巴袛这个人却历代都被视为廉洁的代表人物。

    孔融的能力其实并不怎么样,做实际工作属于夸夸其谈之列。

    但用人之道重在各尽所能,孔融品性高洁、才学渊博。

    如果用在教育行业,他就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融是个愚忠之人,对道德礼教的了解也有点僵化。

    192年太傅马日磾出使袁术,被其扣留夺去天子符节,197年忧愤而死。

    马日磾遗体送回长安之后,朝廷想予以礼葬,孔融却认为他以身事贼、欺上罔下,朝廷不追究罪行已经是恩赐,哪里够格受到礼葬。

    一代大儒死后,却因此留下骂名。

    其实,从马日磾一生的所作所为看,他绝不是个以身事贼之人。

    当时汉献帝刘协在李催、郭汜的手中,在世家豪族的眼中他们才是国贼。

    马日磾或许还想借着出使的机会,说服袁术解救汉献帝。

    孔融的出发点同样没有错。

    汉庭在哪里,哪里就是汉室所在。

    其他所有割据的军阀势力,都是朝廷的敌人。

    从这点出发,马日磾的行为就是通敌。

    孔融虽然是世家中人,但言行的出发点都是维护汉室的尊严。

    只能讲孔融是个极为愚忠之人。

    在刘备的心中,马日磾和孔融都是品性高洁的人。

    大汉的士人,正是有这种风骨和忠诚,才能千古流传,永世不衰!

    ......

    可惜的是,曹操的野心,让他不断地铲除身边忠于汉室的人。

    不管是荀彧、荀攸,还是孔融最终都死于曹操手下。

    在刘备他们这些现代人看来。

    曹操消灭的不是忠于汉室的忠臣。

    而是消灭了士人忠诚的风骨!

    自此之后,汉人对国家的忠诚,可以说是每况日下。

    在后世,有很多人为曹操争辩。

    说曹操才是大汉真正的忠臣!

    曹操在世的时候,汉室始终存在,保证了汉室的旗帜不倒。

    呵呵!

    说这番话的人,刘备希望他们去研究一下王莽。

    曹操对汉室所做的事情,甚至比王莽还过分!

    至于曹操没有称帝的原因,只是时机还不成熟。

    在世家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曹魏政权的根基始终是不稳的。

    曹丕是称帝了,但让曹魏政权只存在了46年,曹氏家族更是落了个覆灭的下场。

    曹家可以做野心家,其他的世家也可以做野心家。

    如果曹操地下有知,估计会从坟墓中爬起来,拔剑斩了曹丕。

    曹操确实是个雄才伟略的人物。

    魏武扬鞭也值得后人赞扬。

    对华夏民族的贡献,足以让曹操在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但,

    曹操绝对不是一个忠臣!

    ......

    刘备知道,用人不能因为忠奸而有所选择。

    但忠诚的品德,却一定要去尊重!

    曹操自己是个奸猾之人,但心中对忠义之士却无比尊崇。

    当然,作为一代奸雄,忠诚的底线是不能阻拦他前进的步伐。

    当触动到曹操的利益,忠诚又会变得一文不值!

    因为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刘备对于忠诚有自己的理解。

    ——只要实力足够强大,就不要担心背叛。

    ——具有忠诚品格的人,不管他的忠诚献给谁,都要从内心里去尊崇。

    久而久之,社会才会理解忠诚的品德,并形成风气。

    最后成为一个民族的风骨。

    当然,除了忠诚,还有许许多多的高贵品质。

    至少在这个大汉,刘备不会让老人摔倒没人搀扶,见义勇为却进了监牢!

    律法如果不能弘扬正气,那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

    离开了颖川,刘备继续向着扬州前进。

    甄逸带着韩青等人,已经在淮水岸边等待着他。

    刘备苦笑,“岳父大人,我又不是不去合肥,你何苦跑到淮河边来?”

    甄逸摇摇头,“玄德,我是听说仲慈、叔慈和慈明等荀家的大贤,都跟着你到来,哪里还能厚着脸皮呆在合肥?”

    刘备身边的荀绲忍不住笑骂,“好你个甄子隐,我们怎么说也有过同僚之谊,你还称什么大贤?”

    甄逸却恭恭敬敬地施礼,“仲慈先生,无论是年龄还是仕途上,您都是甄逸的长辈,论学识荀氏八龙不是大儒贤明,大汉又有几人敢称贤明?”

    荀爽的声音很温和,“子隐,我们无须论及其他,从玄德这里论起,我们和你都是平辈相交。”

    甄逸恭声回答,“慈明先生,那我就托女儿的福,恭敬不如从命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

    韩青这才上前一步,恭敬地施礼,“仲慈先生、慈明先生,伯喈先生的学生顾雍顾元叹带来了先生的口信。”

    一个弱冠之龄的青年走上前,整理好衣襟,长长一揖,“学生顾元叹,老师让我转述口信,课业繁忙不敢久留,未能亲迎慈明等老友,望请见谅,老友到合肥之时,定当备上薄酒一杯,当堂谢慢怠之罪。”

    荀爽也面容严肃地整理一下衣襟,揖手还礼,“伯喈勤于课业、教师育人,实乃我辈之楷模,荀爽及兄长岂能因此见怪?见面之日,荀爽当与众兄长共敬伯喈一杯。”

    荀绲和荀靖也是认真地拱手,“正当如此!”

    顾雍在荀爽等人行礼之时早已让过一边。

    因为荀爽等人的礼,是对不在场的蔡邕的尊重。

    顾雍作为晚辈,可不敢承受长辈之礼。

    得到荀爽的回答之后,顾雍又匆匆上马离去,要及时将他们的话带给老师蔡邕。

    赵季晨和黄浩、韩青等人,看着上演的这一幕心潮澎拜。

    荀爽他们才到扬州地界,蔡邕没有来迎并不失礼,让学生捎话,是代表他心中的对朋友的敬重和情意!

    古人的礼节看似繁琐麻烦,却是代表我们对天地和人心的敬畏!

    头上三尺有神明。

    或许,我们在后世已经对这片天地失去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