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69章 鼎定一州

第269章 鼎定一州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刘备进入寿春城后散去众人,身边只剩下自己人在城主府里。

    这时,韩青拉过身边一个雄壮的汉子。

    “主公,这是周泰周幼平。”

    刘备欣喜地拉起周泰的手,“幼平,自从光和五年(182年)你和公奕到伯云身边,我就知道你。”

    “徐、扬水军和海军从无到有,你和公奕的功劳最大,辛苦了!”

    周泰这个粗旷的汉子,一时间有点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地语无伦次。

    “冠军侯,啊!不,主公,我其实并没有做什么......”

    刘备摆了摆手,“幼平不要谦虚,有功则必赏,今日始皆为海军统领,各领一军。”

    周泰狂喜,右手一捶左胸,“谢主公。”

    韩青又拉过一个汉子进行介绍,“凌操凌正德,也是一员不输于幼平的猛将。”

    刘备仔细打量凌操。

    凌操身高八尺,脸部线条粗犷,双掌骨骼厚实,一看就是常年练武。

    “正德我知道,184年黄巾乱起时,就来到岳父身边。正是有了正德等将士在,才能快速荡平黄巾祸乱,保扬州一方平安。”

    凌操抱拳弯腰,“主公过誉了,凌操只是略尽薄力。”

    刘备笑道,“正德无须过谦,我听说水战才是正德所擅长,我欺待第三支海军,也能有自己的统领。”

    凌操大喜,“末将一定不负主公所望。”

    介绍到贺齐和李通、吕范的时候,刘备还是有些惊讶。

    “文达和公苗、子衡皆有家族依靠,在扬州出仕我能理解,为何也认我为主?”

    李通撇了撇嘴角,“主公这是考验我们吧?”

    “大汉现在叛乱此起彼伏,大乱之像已显,主公多年前就已经在做准备,订下了先攘外再安内的战略,说服陛下重建西域长史府。”

    “伯云说,现在西域征伐外族进行得很顺利,鲜卑人也被通回燕然山以北。”

    “我从主公征伐黄巾始,就已对您心折,对征战外族扬我大汉之威,更是心向往之,伯云询问我是否愿意拜您为主,我岂能不欣喜若狂?”

    贺齐也掏心掏肺,“主公,甄使君安排我和伯敬负责山越事务,宣传民族政策感召安抚山越人,顽固不化者才予以剿灭,短短数年时间就平定了大半的山越。”

    “伯云说,民族政策是主公早就定下的策略,并以民族溯源的形式进行感召,居然在短时间之内就能解决大汉数百年的祸患,末将从心底里折服。”

    吕范叹了一口气,“何止如此!”

    “扬州这些年实行的政策,促进社会生产,鼓励百姓垦殖,又引导世家豪强参与商业活动,让扬州的世家和百姓相安无事,政绩年年名列十三州第一。”

    “这才是真正了不起!”

    刘备摆了摆手,“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都是志才和季晨他们师兄弟共同制定,我可无颜冒领功劳。”

    “不过,智谋之士负责筹画谋略,还需有能吏去治理地方、武将去征战沙场,才能把战略和政策贯彻执行下去。”

    “大汉确实乱像已显,今后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尽快对内平定乱局,将精力转向对外开疆拓土!”

    “我相信,只要文武相济、上下一条心,我们大汉将会重新繁荣昌盛,华夏民族也会更加发展壮大。”

    “希望与诸君共勉!”

    这一刻的刘备,毫无顾忌地释放出帝王的气势,俨然是一个真正的帝王。

    大厅里的所有人,包括荀绲和荀爽等人在内,都站起来恭敬地弯腰行礼,大声应着,“诺!”

    ......

    刘备等大家重新坐下,才开始安排。

    “子衡,你坐镇寿春,负责九江的防务,正德的水军会驻防濡须口到芍陂一线,你俩要互相配合。”

    “诺!”吕范和凌操出列领命。

    “文达,你领一军进驻柴桑,和周泰分别负责水陆两路。”

    李通有点惊讶,“主公,豫章的事务,甄使君暂时无法插手。”

    汉末的刺史权力虽然越来越大,但也无权干涉各郡的郡守。

    刘备笑了笑,“没关系,豫章太守目前空缺,我已经有了安排。”

    李通恍然大悟。

    刘备看向甄逸,“岳父,目前豫章郡太守空缺,我已经让洪波在??阳活动,争取捐官拿下这个名额,您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甄逸想了一下,“有,魏腾魏周林,现在是会稽郡功曹。此人是前司徙魏朗之子,性格刚毅不阿,做事原则性很强。”

    “魏家现在和我们在商业上深度绑定,可以信得过。”

    韩青进行补充,“魏腾此人深明大义,坚持原则却不迂腐,我与他交往较多,交流也比较深入。”

    刘备明白了。

    魏腾这人不会愚忠,魏家是会稽四大家族之一,在地方上影响力大,符合刘备心中的标准。

    “那就魏周林。”决定人选后,刘备看向贺齐和陈礼,“公苗,你和伯敬的任务很重。”

    “进驻会稽之后,要尽快完成江东山越的融合,而后向南挺进,做好进入交州的准备。”

    贺齐和陈礼知道,这是为以后攻击交州做准备,都兴奋地应,“诺!”

    会稽太守唐瑁是刘辨的岳父,也是荀彧夫人的娘家人。

    刘备自然早就建立好关系。

    安排好会稽,刘备看向甄隐,“季宁先生的庐江可有把握?”

    季宁先生就是陆康,现在是庐江太守。

    甄逸笑道,“我刚到扬州,就亲自去请季宁先生为州从事,伯云在江东世家中,也是对陆家最为在意。”

    “目前,陆骏陆季才为九江郡都尉,季宁先生的儿子陆儁负责和我们的商事合作,孙子陆尚正在伯喈先生身边学习,我们和陆家的关系良好。”

    韩青点点头,“我们在庐江的布置,184年就已经完成。”

    “伯喈先生在江东的这些年,生活往来皆依靠泰山羊氏,当年的庐山太守羊续羊兴祖是伯喈先生的莫逆之交。”

    “我成功说服伯喈先生留在扬州后,羊家也加入了我们的商业联盟,上蔡蔡阳就被被羊太守要去担任郡都尉,负责征讨、平定叛乱。”

    “季宁先生接任庐江太守,仍然以蔡阳为都尉,征讨黄穰和江夏蛮族的叛乱,庐江的布置应该不会反复。”

    刘备皱了皱眉头,让人感觉到了压力。

    “庐江既然从184年就开始经营,为什么还会出现百姓造反的事情?”

    韩青却面不改色。

    “主公,我们和世家豪强的接触,都保持谨慎的态度,蔡阳负责庐江郡的军事,不代表我们就能随意插手庐江的事务。”

    “庐江的叛乱,主要还是兴祖先生为了防备贼寇,大力招募民力进行修筑城墙。”

    “庐江没有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百姓因义务做工产生不满,在被有心人引导,江夏属于外郡,我们的人手有限,江夏蛮族目前不在我们民族政策宣传之列。”

    甄逸也解释,“江东的山越,毕竟是我们重点感召和安抚的对象。”

    “江东地广人稀,我们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江北的几个郡,目前人口稠密,又增加了许多从豫州、荆州逃难过来的流民,暂时不够稳定。”

    刘备的脸色缓和下来。

    “季宁先生是个忠烈之人,在对待百姓上面和我们的看法很一致,伯云要从这点入手,说服他跟从扬州的整体施政政策。”

    古代对对方的治理没有统一的规划。

    各地施政,都是凭借太守各自的威望和想法,彼此之间差距非常大。

    其实,如果大汉的政局稳定,在各地逐渐州牧制度,确实能让各地的政令统一。

    可惜的是,提出恢复州牧制度的刘焉,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家。

    大汉各地的叛乱,也是成了燎原之势。

    只要是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出大汉必定大乱。

    只不过,对汉末的大乱,没有几个人能肯定会乱到什么程度。

    很明显,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家族做着取代汉室的打算,在背后推动着汉室滑向覆灭的深渊。

    ......

    荀绲看刘备没有提到吴郡,有点奇怪。

    “玄德,为何不提吴郡?”

    吴郡现在的太守是盛宪,后世里曾经出土碑文,说盛宪出任吴郡太守的时间是“灵献之间”。

    刘备解释到,“吴郡在长江之口,四面皆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丹阳和吴郡无须刻意安排兵力驻守。”

    荀绲摇摇头,“不然。鼎定扬州是为了推行政令,使百姓受益,让扬州的民心彻底归附。”

    “吴郡虽无防守的必要,却需要纳入扬州的政策范围。”

    刘备犹豫了一下,“吴郡太守盛宪为人孤傲,我担心不好相处。”

    荀绲点点头,“盛孝章此人性格耿直,为人也比较孤傲。作为名士,他经常会自视清高。”

    “但盛孝章是个忠义之士,素来敬重有学识之人,和孔文举是至交好友,我认为从利民的角度出发,还是能说服他推行利民的政策。”

    盛宪和孔融确实是好朋友。

    历史上,正是孔融向曹操推荐盛宪,才有了‘不胫而走’这个成语的典故。

    可是,现在刘备和孔融没有什么交情,连孔融都还没有说服,哪里能让孔融来说服盛宪?

    荀绲笑道,“不一定要让孔文举出面,让慈明出面,应该也会取得一样的效果。”

    荀爽也是大儒,在大汉比孔融的名声一点不差。

    凭盛宪对学识的尊重,荀爽确实是说服盛宪的好人选。

    刘备看向荀爽,“那就麻烦岳父大人辛苦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