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72章 学院之争

第272章 学院之争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刘备看向徐真和吴景,“我在雒阳时和文台相处甚欢,文台家的孙策孙伯符,还和我的学生周瑜周公瑾成为好朋友。”

    “今日又得见仰高(吴景)和子性(徐真),心里甚是高兴。”

    吴景和徐真脸上露出感激。

    “我们是小姓人家,若非冠军侯垂青,哪有资格坐在这里。”

    刘备的脸上露出微笑,“仰高、子性,你俩先罚酒一杯再说话。”

    “玄德,我们认罚!”吴景和徐真高高兴兴地端起酒杯一口喝尽。

    刘备说过,今天不讲官职、不论爵位,大家都以朋友相处。

    吴景和徐真虽然也是地方豪强出身,但在大的世家豪族面前,可以说啥也不是。

    在刘备面前就更不敢放开。

    刘备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对这些门户之见毫不在意,反而给他平添一分这个时代人不具备的气质。

    历史上的汉昭烈帝,本来就很善于结交世家豪族,有了现代人的思想,让刘备在面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都是能收能放。

    “仰高、子性,家族的大小并不重要,在我们大汉,看的是一个人的人品道德,讲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才干。”

    “只要你们能努力,我相信你们的家族,就能在你们手中发展壮大。”

    “我的老师子干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吴景和徐真叹了一口气,“我们只是武人,哪里能和子干先生这种人物相提并论?”

    刘备摆了摆手,“文官可治理地方,武将同样要征战沙场。”

    “现在青徐一带黄巾泛滥,正是武将立功之时,不知你们是否有兴趣跟我去徐州?”

    吴景和徐真是孙坚的妻弟和妹夫。

    孙坚在这个时空,还能不能如同历史上那样崛起,谁也不能预料。

    历史上的江东基业,看似从孙策手上才开始创建。

    实际上,从孙坚私藏传国玉玺,就可以看出他的野心。

    更早的时候,孙坚笼络了祖茂、程普、韩当、黄盖这些猛将,就已经说明孙坚是个有志向的人。

    以借粮讨伐董卓为名义,杀死了荆州刺史王睿,更是目无法纪、胆大包天。

    私自杀死朝廷命官,已经和造反无异。

    只不过当时的关东士族同仇敌忾,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针对董卓,才没有人追究孙坚私杀朝廷官员的责任。

    后来孙家又把这个责任推给了袁术。

    袁术已经化为了一杯黄土,到哪里去为自己申冤诉苦?

    可怜袁术继承家族的政治遗产,平白得到一份偌大的基业。

    最终承担了所有骂名,人马几乎都被孙家得去,连女儿也成为了孙权的夫人。

    孙家可以说是汉末借鸡生蛋最成功的的家族!

    袁术自然就是那只被人利用的大笨鸡。

    ......

    刘备有了这种顾虑,对吴景和徐真要用,当然也要防。

    甄逸和刘备的关系,在大汉生乱之后,不可能马上公开。

    各自以一方诸侯行事,更能迷惑他人的目光。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其中有猫腻,还是不会把他们完全当作一路人。

    不要说甄逸和刘备只是翁婿关系。

    一个人对权力的追求,连父母兄弟都不顾。

    在女子地位极为低下,联姻只是一种手段的古代,翁婿关系又算什么?

    知道刘备实力的甄逸,自然不会傻到被权力蒙蔽了眼睛。

    刘备担心的只是甄逸无法真正掌控吴景和徐真。

    吴景和徐真受到刘备的邀请,眼里都露出了惊喜,随后又平静下来。

    “玄德,我们现在可是扬州刺史府的属吏,子隐先生可是待我们不薄。”

    刘备指了指韩青,“韩伯云也在座,如果没有得到岳父大人的同意,今天怎么会邀大家见面?”

    “君理、仲翔和元叹也可以考虑一下。”

    朱治根本没有迟疑,“既然是子隐先生授意,我自然愿意追随玄德去征战。”

    虞翻和顾雍倒是还没有出仕,没有马上答应。

    “到玄德身边做事,我等梦寐以求,但需禀报家父。”

    旁边的桌子上,虞歆他们这些长辈,注意力其实一直在刘备这边。

    听到虞翻和顾雍的话,忍不住生气。

    “玄德亲自邀请你们出仕,那是你们的福气,哪还需要我们同意?”

    “玄德,我张家的小辈愿意到你身边做事。”

    “我朱家的小辈也是一样的心思。”

    ......

    刘备哈哈大笑,“酒过三巡,我们还是先去敬长辈一杯酒。”

    主桌上的人看到刘备走过来,都站了起来。

    陆康首先发出邀请。

    “玄德,今天你路途辛苦,只需略饮一杯,明日我备下薄酒一杯,再和玄德一醉方休如何?”

    其他家主也纷纷发出邀请。

    刘备拱手团团一揖,“各位长辈请谅解!”

    “明日我要陪岳父大人赴伯喈先生之约,青徐黄巾祸乱,百姓受灾,我无法在扬州长留,这次就不去叼扰各位长辈。”

    “等到青徐的局面稳定下来,徐扬两地相隔甚近,无论是长辈们到徐州,还是我来扬州,都极为方便。”

    “凭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后哪有可能不走动?”

    各个家主也领会刘备的意思。

    甄家商队实际上是刘备身边的人在主持。

    各个世家入股的时候,就知道商队里占大头的是谁。

    只不过目前大汉商人的地位不高,各世家和刘备都没有亲自参与商业操作,不过每年分到的钱财,可是极为客观。

    各世家和刘备的利益都捆绑在一起,以后自然会联系多多。

    刘备和甄逸的关系,以后只是在面对其他诸侯的时候不公开。

    不等于江东的世家也不知道。

    如果让江东的世家都心怀二心,那还不如直接并入刘备的势力。

    陆康他们也没有强求,只是看了看蔡邕。

    “伯喈何时邀请慈明他们?”

    在酒桌上互相加深关系,他们互相之间也不再使用尊称。

    蔡邕捋着下巴的胡须,笑得有点得意。

    “子隐到淮河边上去迎接玄德和慈明他们,我就已经让元叹帮我带话问候,并发出了邀请。”

    陆康看了看蔡邕又看了看荀爽,眼里全是怀疑。

    “慈明,你和叔慈都来到徐州,不会是想把颍川学院搬到徐州吧?”

    荀爽也不隐瞒,“正有此意。”

    “颍川乃学术之乡,荀家为何做此决定?”

    陆康等人都很是惊讶。

    现在大汉还没有开始乱,在陆康他们心中的乱,也只不过是雒阳的权力中枢,会因为争权夺利斗个你死我活。

    至于大汉皇室彻底失去统治,在他们的心中根本不会去想。

    荀爽笑着解释,“玄德认为,颍川学院自从德操离开之后,就偏于一家学说,这样不利于学说的研究和传授。”

    “既然是学院,就应该集多家的学说或者技艺,让学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学的方向。”

    “颍川学院原来薄有名声,正是因为我荀家教授经学,德操在奇门遁甲方面也不吝传授。”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几兄弟生出开办一个综合性学院的想法,老友伯喈不仅通经史、善辞赋,而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来到扬州,正有邀请老友共同创办学院的想法。”

    陆康苦笑,“慈明,你们把伯喈挖走,我扬州弟子可是失去了一个好老师。”

    荀爽哈哈一笑,“季宁此言差矣,伯喈私下教学,毕竟学生有限,目前也就元叹和你家陆尚在他门下学习。”

    “如果能以学院的形式进行办学,才能教授更多的学子。”

    陆康眼睛一亮,“那慈明和叔慈不如留在扬州?我相信扬州的世家,都会愿意资助你们荀家在扬州开办学院。”

    刘备苦笑,“季宁先生,你这不是公然挖我的墙脚?”

    陆康这么严肃的人,居然向刘备挤了挤眼睛。

    “玄德,你和子隐还需要分出谁跟谁?再说,我们扬州的学术氛围,可是不比徐州稍差。”

    刘备不置可否,反将了一军,“季宁先生,你们谁能把康成先生和文举先生请到扬州,我岳父的学院就办在扬州,如何?”

    “这......”陆康有点傻眼了。

    想要让郑玄和孔融离开家乡办学,这可不是有人资助就可以。

    说白了,像郑玄和孔融这种大儒,如果真的想要他人资助,只是为了资助办学的名声,都有很多世家豪族愿意出那个钱。

    盛宪这时候也插话进来,“玄德能让康成先生和文举来到徐州?”

    要知道,盛宪和孔融可是至交好友,都不敢说能说动孔融来扬州。

    刘备故作神秘。“季宁先生、孝章先生,如果我能说动康成先生和文举先生其中一人加入学院,你们哪天如果厌倦官场,也到学院帮忙教学育人如何?”

    陆康和盛宪互相看了一眼。

    “玄德,我们如果得陛下恩宠,可以不再忙碌公事,那也是想在家安心修养,你这是打算不让我们安歇啊!”

    “不过,既然是赌注,那你输了又当如何?”

    刘备信心十足,“如果我输了,在徐州的学院,自然需搬迁到扬州开办。”

    陆康和盛宪再次对视一眼。

    “赌不?”

    “赌!”

    看到陆康和盛宪答应下来,刘备在心底暗笑。

    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刘备怎么会去打赌?

    刘备只提到争取郑玄和孔融其中的一人到徐州。

    那是因为郑玄因为青州黄巾的动乱,郑玄在高密待不下去,已经启程前往徐州。

    郑玄来到徐州,刘备还会让他再回青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