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73章 无惧生死,何惧名声?

第273章 无惧生死,何惧名声?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历史上是徐州黄巾被平定之后,青州的黄巾才开始暴乱。

    现在这个时空,黄巾的动乱是赵季晨他们的手脚,在青、徐两州同时爆发了黄巾的动乱。

    当时他们从战略考虑,想借助海路,和辽东的势力连成一片,把青州作为刘备落脚的重点。

    占据了青州,以后就可以配合幽州,对冀州的势力形成合围之势。

    徐州以后夹在青州和扬州之间,在两面夹击之下,要解决起来比较容易。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刘宏安排刘备的去处,出发点是越远越好。

    ......

    青州黄巾有管亥在主持,又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自然更加声势浩大。

    徐州的黄巾虽然也闹得很厉害,东海国沿海一带的糜家商业基地,却防守得严严实实。

    让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上是明年徐州黄巾进入青州之后,郑玄才会离开家乡到徐州。

    没想到现在两州同时爆发黄巾动乱,郑玄居然在今年就被逼着离开高密。

    从传递过来的消息看,郑玄应该是刚从高密启程。

    胡锐也已经派人暗中保护郑玄。

    算算时间,刘备到达徐州之后,郑玄也应该差不多到达东海郡。

    ......

    刘备敬完各个世家的家主,又来到了甄逸他们那一桌。

    周尚和唐瑁是一郡太守,刘备敬酒自然从他们开始。

    “崇礼兄长(周尚)、子暇兄长(唐瑁),我如此称呼你们,不介意吧?”

    周尚和唐瑁双手端着酒杯,举在胸前,“玄德,那是我们的荣幸!”

    刘备手中的酒杯和他们一碰,“话在酒中。”

    喝完杯子酒,刘备转身面向魏腾。

    魏腾却开始向刘备发难。

    “玄德,你不是说我是年轻人?那我不是应该和你一桌?”

    不待刘备回答,甄逸就忍不住摇头,“周林,这话你也说得出口?我俩才是同辈之人。”

    魏腾马上怼回去,“子隐,我又没有女儿嫁给玄德,干嘛要和你同辈?”

    还有人长辈不做非要做晚辈?

    周尚和周术都笑了起来。

    不过从魏腾和甄逸两人的对话,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极好。

    难怪在会稽郡太守的人选,甄逸会推荐魏腾。

    甄逸继续打趣魏腾,“周林,你以后见到我都以晚辈自居,我就让玄德与你同辈相处。”

    魏腾也毫不含糊,“可以,只要你能说服玄德,允许我也去他身边做事,我保证叫你甄前辈。”

    甄逸恍然大悟,“魏周林,原来你在我身边做事不舒畅,想要逃奔到玄德手下去。”

    魏腾呵呵一笑,“子隐,你说在你身边做事更有前途,还是在玄德身边更加前程远大?”

    甄逸忍不住用手指点了点魏腾,笑骂道,“周林,我还以为你刚正不阿,没想到也是个名利之徒。”

    魏腾却显得理直气壮,“子隐,俗话说,‘学得文武艺卖给帝王家’,我魏腾从来就不是淡泊名利之人,只要我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堂堂正正地去追求属于我的名利,又有何不可?”

    甄逸笑道,“那行,周林既然有这个志向,那给你一个太守的职位,”

    魏腾讥笑他,“子隐,你一个刺史,现在职权虽然比太守稍大,但还无权决定太守人选吧?”

    甄逸摆摆手,“你先别管我有没有权力,先说给你个太守你还想不想跑到玄德身边?”

    魏腾意味深长地说,“如果真的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跟随玄德。”

    “毕竟扬州政局稳定,徐州却是社会动荡,玄德到任后荡平黄巾祸乱,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我魏腾是希望能做点事情,只要我有能力,还怕没有机会?”

    “子隐,玄德可是徐州牧,对徐州的官员有任免之权。”

    周尚和周术也是若有所思。

    刘备抚掌大笑,“周林兄果真是有担当之人,只是扬州也还说不上清平,庐江有江夏蛮族之乱,江东的山越更是扬州的腹心之瘤。”

    “魏家是江东的望族,周林兄留在江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魏腾苦笑,“我一个功曹,哪里能发挥多大作用?”

    甄逸笑着摇摇头,“魏周林,我还以为你是聪明人,没想到你听到这里还不知道玄德所说的意思。”

    “玄德日前已经向朝廷推荐你为豫章太守,过几日应该就会有任命送达。”

    魏腾猛地抬头看向刘备,眼里露出浓浓的感激。

    “玄德,这......”

    刘备摆了摆手,“周林兄不必放在心上,是我岳父大人向我推荐你,刚好有这个机会,我就为你去争取。”

    ......

    旁边的那一桌长者,同样在关注刘备他们的聊天内容。

    盛宪听到这里,突然皱起了眉头。

    “玄德,你已经离开雒阳,却这么自信能为周林争取太守之职,肯定是通过捐官的途径吧?”

    刘备转身尊重地看着盛宪,“孝章先生说得对,不走捐官的途径,要想等朝廷做出决定,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汉帝刘宏现在基本上不上朝,朝政几乎已经瘫痪。

    要想通过廷议,走完官员任免的全部程序,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盛宪是这个时代文人的代表,骨子里有着一种执拗和孤傲,对刘备的做法并不赞同,面色严肃地摇摇头,“无论如何,捐官总是纵容这种不良的风气,对我大汉的吏治是种严重的伤害!”

    “玄德,你做事可要时刻记住你名士的身份。”

    整个大厅一下子安静下来,气氛似乎有些紧张。

    盛宪这话可是够重,言语间明显在指责刘备有辱名士的风范。

    同时,盛宪还得罪了甄逸和周尚,因为他们走的也是捐官的途径。

    刘备整了整衣襟,肃穆地对盛宪深深一揖。

    “晚辈感谢孝章先生的教诲!一定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作为,不会辱没大汉的士林。”

    “不过,孝章先生可愿听我的肺腑之言?”

    刘备可是冠军侯、骠骑将军、徐州牧。

    可以说身份远比盛宪尊贵。

    官职也远比盛宪显赫。

    可是,面对盛宪的指责,刘备始终执晚辈的礼节。

    这份心胸让在场之人都肃然起敬。

    盛宪的脸色缓和下来。

    “玄德,你闻名士林不仅是学识才干出众,更因为你品性仁德。”

    “我当然愿意听听你这样做的想法。”

    刘备的脸色也严肃起来。

    “孝章先生,我大汉重启州牧制,就是朝廷认为,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才挑选清廉的朝中要员担任州牧,以肃清吏治,镇守安定天下。”

    “我承蒙陛下信任,得任徐州牧,自然要为我大汉选拔贤能。”

    盛宪点点头,“玄德乃汉室宗亲,又肩负肃清吏治的重任,为朝廷举荐会稽太守之职,乃是分内之事。”

    刘备点点头,语气沉重地说,“孝章先生,目前捐官制的存在,对错我们无权评论,但大汉各地买官卖官的现象本来就严重。”

    “这些官职的名额,正直廉洁的官员不买,这些官职会落到谁的手上?”

    大厅里的人都陷入沉思中。

    很明显,这些官职最终还是要被人卖出去。

    正直廉洁的官员不买,这些官职就会落入贪赃枉法的人手中。

    陆康痛心疾首地喝道,“徐州刺史的职位,就因为朱干这个小人买去,为了早日拿回捐官的钱财,恨不得把徐州刮地三尺,被人称为‘朱扒皮’。”

    “如果没有朱干的作为,徐州的黄巾匪患会不会爆发都难说。”

    刘备的身上正气凛然。

    “孝章先生、季宁先生,我认为只要是对百姓有利、对我大汉有利的事情,作为名士,就是不惜名声都要去做!”

    “我刘备捐官不是从今日始。”

    “184年,朝廷任命我岳父甄子隐为扬州刺史,老师田元皓和沮公与为辽东郡太守、泰山郡太守,就是我说服他们交钱捐官。”

    “周崇礼任丹阳太守,也是我说服灵异兄,周家才同意捐官。”

    “日前和我岳父谈到豫章的太守空缺,周林兄的操行和能力都足以胜任,我又毫不犹豫地为他捐官。”

    “只要能让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为大汉恢复朗朗乾坤尽一份心力,我刘备连生死都无惧,又何惜这身名士的羽毛?”

    说完,刘备又对着盛宪深深一礼。

    盛宪同样对着刘备深深一礼。

    “玄德,今日听你一番话,我才知道我盛孝章实在有愧于名士之名!”

    “往日的我,只知自命清高,认为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就自诩无愧名士之名。”

    “今日我才知道,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真正的名士应该挺身而出,不顾生死,又何惧污了名声?”

    “我空活几十年,却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陆康也苦笑,“孝章,我不是也一样?”

    “圣人说,‘存在就是道理’,捐官制既然已经出现,我们一致的抵制,只能让屑小之辈更加得意,我大汉的百姓也因此陷入苦难之中。”

    “今日才知道,我的想法何等的迂腐,面对朝政的变化不懂变通,又哪里有颜面被称为名士?”

    对于盛宪和陆康的自责,刘备没有去安慰,反而再下了一剂猛药。

    “孝章先生、季宁先生,如果只是地方上出现一些贪赃枉法的现象,我们迟早能够肃清吏治,让大汉恢复荣光。”

    “可是看到大汉天下叛乱四起,却让我响起了王莽时期的天下!”

    在场的大部分人,眼里都露出了震惊。

    盛宪和陆康更是面面相觑。

    “玄德,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