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78章 前世的遗憾今生补?

第278章 前世的遗憾今生补?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将领在外征战,刘备坐镇州牧府。

    赵季晨和戏志才、荀彧、周异、顾雍、虞翻等人,忙着接手州牧府的事务。

    州牧府不是无人可用,而是朱干留下的班底,全部要经过审查之后,才决定用不用。

    本来,刘备刚到徐州,要做的事情是韬光养晦,暗中调查清楚之后,再慢慢调整官员。

    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徐州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

    否则,州牧府会陷入无人可用的瘫痪状态。

    刘备却是早有准备,糜竺和胡锐,以及更早的吕聪,就已经开始和徐州的士族建立关系。

    六年的时间过去,这个基础已经足够牢固。

    正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全面肃清徐州的吏治。

    ......

    刘备坐在州牧府的大堂上安安静静地看书。

    许褚来报,“主公,张昭张子布已经被宪和请到了下邳。”

    (有人认为张昭184年就避难江东明显错误,188年陶谦任徐州刺史,还因为张昭不应征而抓他入狱,他应该是这之后才逃到江东。)

    刘备马上站起身,亲自来到了州牧府门口。

    看到今年只有三十三岁的张昭,刘备心中一阵感慨。

    前世的汉昭烈帝错过了张昭,自己这个后世的灵魂来到这个时空,是不是就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

    “子布,我初到徐州事情较多,军务又紧急,没能亲自去请你,希望不要见怪。”

    张昭拱手施礼,“冠军侯事务繁忙,不仅亲笔写信给我,还派宪和亲自登门,这可是我莫大的荣幸,我感激不尽!”

    刘备的身边人才很多。

    简雍这个最初就跟在身边的朋友,虽然智谋无法和其他人相比,但却仍然被刘备重视,一直跟在身边掌管印章和文件。

    这个位置就好比皇帝身边的尚书令,是皇帝的绝对亲信。

    刘备派出简雍,很多时候就能代表他自己。

    ......

    进入大堂坐下,刘备开门见山。

    “子布,我请你前来的意思,相信你明白。”

    “目前徐州内部吏治不清,外部又有黄巾作乱,可以说内忧外患。”

    “要想迅速平定叛乱、肃清吏治,我需要有才之士鼎力相助。”

    “不知子布意下如何?”

    张昭站起来肃然地说,“冠军侯招我前来,我就做好出仕的准备。”

    刘备一拍桌案,“好,那从今天开始,我推举子布为茂才,就任州牧府的簿曹从事,掌管徐州钱粮后勤事务。”

    张昭一愣,“冠军侯,我还年轻,可以从地方做起。”

    刘备摆了摆手,“子布不必推辞,现在徐州需要有才能的忠义之士,才能担当稳定大局的重任。”

    “至于年轻,我比你还年轻,不照样要处理一州之事?”

    张昭眼里露出感激,深深地一揖,“能得冠军侯信任,我定当竭尽全力,协助冠军侯保我徐州钱粮丰足!”

    ......

    看着张昭离去的背影,刘备心中感慨。

    历史上的汉昭烈帝来到徐州,凭他当时的声望,哪里能够得到士族的青睐?

    更重要的,陶谦在徐州胡搞乱搞,士族的人才都跑到江东去了。

    汉昭烈帝再礼贤下士,也没有能在徐州得到想要的人才。

    所以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机遇更重要!

    陶谦没能力让徐州的人才为他效力。

    汉昭烈帝却没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徐州,完美地和徐州的人才擦肩而过。

    现在刘备在一个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徐州。

    当然要把徐州的人才一网打尽。

    ......

    从张昭的历史表现看,他喜欢的是果断有手段的君主。

    孙策对江东世家的狠辣手段,反而赢得了张昭的效忠。

    现在的刘备洞察历史的走势,应付这个时代的局面自然无比轻松,知道什么时候该体现仁德,什么时候要狠辣果断。

    一到徐州就悍然拿下几乎所有的官员,在整个大汉,也只有刘备一人敢这么干。

    可以说,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刘宏的耳中。

    刘备却一点都不担心刘宏会因此怀疑刘备。

    在刘宏的心中,最让他忌惮的是世家豪族,刘备就是他为世家豪族准备的那把剑。

    刘备对世家豪族的手段越狠,刘宏只会越高兴。

    世家豪族同样不敢为这些官员张目。

    刘备如果没有查出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行,自然不会把他们绳之以法。

    不过只是在战时离开战场这一条,刘备拿下他们就让人无话可说。

    刘备还是骠骑将军,曾经主持征讨黄巾的战事。

    领军的履历给刘备增加了军人的威严。

    ......

    张昭在刘备的心中地位很高。

    在刘备的设想中,张昭、荀彧和诸葛亮,是三代政务主管。

    虽然张昭只比荀彧大七岁,但刘备的目光是放在大汉之外,以后对于能够负责一面政务后勤的人才,再多也不够用。

    刘备看重张昭,不仅是因为他统筹后勤的能力,还有他忠直的性格。

    他辅佐孙权成长,自有一种孺慕之情。

    哪怕孙权心中不满,张昭还是敢于直谏。

    历史上记载,张昭反对孙权派使者和辽东公孙渊结盟,认为会害了使者的性命。

    孙权气得拔刀相见。

    张昭也赌气告老还乡。

    孙权就派人用土堵住张昭的大门。

    张昭自己也从里面把大门堵死。

    意思是老死不相往来。

    江东的使者真的被公孙渊杀死,孙权又后悔不已,亲自去请张昭。

    张昭却不肯出来见他。

    孙权又气得用火烧张昭的大门。

    最后呆在张昭的门外不走,张昭才出来相见。

    这一幕根本不像君臣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家人之间闹矛盾,充满了温馨。

    这段记载可能是为了体现孙权是个贤明的君主。

    同样生动地刻画了张昭的忠直。

    因为这种忠直的性格。

    被后人称为江东第一臣的张昭,到死都没有当上丞相。

    刘备最欣赏的就是这样的人。

    在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汉人不屈的风骨。

    ......

    刘备随后征召的人是张纮。

    历史上的江东二张,张纮的名气地位都不如张昭。

    事实上,张纮的战略思想丝毫不逊色张昭。

    在文学上,连陈琳都自叹不如。

    张纮的性格不像张昭那样直来直去,而是懂得委婉地进行劝谏。

    刘备最看重的是张纮的忠诚。

    张纮送奏章到许都的时候,曾被曹操强留在身边担任侍御史,却趁着外任会稽东部郡都尉的机会,跑回了孙权身边。

    历史上寥寥的一笔,其中隐藏着的却是张纮的忠诚。

    张纮回到孙权的身边,看似辜负了曹操的信任。

    对曹操来说,他的身边人才云集,多一个张纮不多,少一个张纮也无所谓。

    在用人的时候,曹操可以任性。

    对孙权来说,张纮的位置和张昭一样,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张纮回到江东,不过是因为在曹操身边没有大发展,在孙权身边却能尽情施展他的才华。

    张纮的选择,还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名利。

    刘备认为,一个在临死之前还要留书劝谏君主的人。

    难道能以势利的眼光去看待?

    刘备同样推举张纮为茂才,任命为徐州议曹从事,让张纮参与军政大事。

    ......

    刘备看重的徐州人才中,赵昱自然是其中一个。

    赵昱的能力毋庸置疑,在担任莒县长的时候,就能平定黄巾叛乱,被原来的徐州刺史巴袛表功第一。

    更可贵的是,赵昱不以为荣,却以为这是自己的耻辱。

    历史的记载太简陋,没有说清楚赵昱为什么羞耻。

    刘备认为,从赵昱高洁廉正的品德,应该是自己的治下出现百姓造反,感觉是自己为官没有让百姓满意,才会感觉羞耻。

    陶谦来到徐州后,征召赵昱为官,他同样拒绝出仕。

    最后被陶谦威胁要抓他处以刑罚,赵昱才不得不出来做官。

    赵昱不能说没有缺点。

    他会屈服在陶谦的淫威之下,可能是有张昭的前车之鉴。

    也说明他这个人的性格会妥协,不是那种威武不能屈的人物。

    笮融这种恶徒挟持百姓到广陵,赵昱还会认为笮融能赢得百姓的心,是个仁德之人,最后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也说明赵昱有点是非不分,或者说有点书呆子。

    不过,笮融这个人善于用宗教作为伪装,陶谦是赵昱心中认为品德很差的人。

    笮融抢了陶谦的钱粮,赵昱可能心中高兴,才会盛情款待他。

    事实如何谁也不知道。

    赵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不能掩盖他是个品性高洁的人。

    一个有能力又有高贵品德的人,绝对是刘备用人的首选。

    甚至,刘备要用的只是他们的品德。

    在这些人的带动之下,可以影响整个徐州的官场,让整个徐州的吏治为之一清。

    在实际的事务方面,各郡的太守要能贯彻刘备接下来的政策。

    刘备自然要任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赵昱被刘备任命为徐州别驾后,徐州州牧府的主要框架就基本构成了。

    徐州治中从事的位置,刘备属意的是现在还在广陵的臧洪。

    从事祭酒自然是戏志才。

    功曹从事也肯定给赵季晨。

    兵曹从事的位置,不要说都是还在东海的于禁。

    于禁虽然不是文官,但军事的事情,刘备不可能交给外人。

    等到胡锐不需要隐瞒身份之后,于禁的兵曹从事再移交给胡锐。

    州牧府还需要更多的从事。

    文教方面如:文学从事史、五业从事史、劝学从事史等。

    军事方面如:武猛从事史、都督从事史、督军从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