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87章 乱局开始

第287章 乱局开始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刘备没有在青州多做停留。

    进入189年四月,汉帝刘宏终于撒手而去,京城雒阳陷入了混乱之中。

    帝位的争夺在何进和蹇硕两个拥有兵权的人之间展开。

    据说蹇硕是奉有刘宏的遗命,要扶持刘协做皇帝。

    是真是假没有人知道。

    毕竟刘宏没有留下旨意。

    虽然董太后几次怂恿刘宏改立刘协,刘宏都没有答应。

    至少刘备离京之前没有改立的征兆。

    后世研究历史的人,是根据刘宏立西园八校尉来判断。

    认为西园八校尉的设立,是为了限制何进的兵权。

    证明汉帝刘宏确实有改立刘协的想法。

    刘备却很清楚,西园八校尉的诞生,是何进听从术士的话,为了避免雒阳发生血光之灾,让刘宏亲自将兵。

    或许刘宏也确实有担心外戚势力过大的缘故。

    历史却故意淡化了刘宏自任西园八军之帅。

    来到汉末时空的刘备更清楚,皇后何容根本没有毒杀刘协之母王美人。

    王美人是产后大出血死的。

    汉帝刘宏如果不是宠爱何容,何进和何苗就不可能如同坐火箭一样升官晋爵。

    至于历史为什么要歪曲事实?

    事实真相就隐藏在何进和蹇硕的争斗中。

    历史中,皇权似乎永远只是和宦官、外戚在作斗争。

    世家贵族好像都是那么清白,这可能吗?

    ......

    留在雒阳的蔡洪波和郭嘉,正在分析这场意料之中的权力之争。

    郭嘉见这场权力之争,果然变成了皇位之争,忍不住摇头。

    “洪波,有些世家为了权力也真是不择手段,干嘛一定要把皇室拉下水?”

    蔡洪波早就知道这个结果,显得一点都不惊讶。

    “没有了皇室作为借口,他们就可能会失去权力,哪里可能会甘心?”

    ——如果刘辨上位,很明显何进这个外戚就会是朝堂第一人,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如果是刘协上位,蹇硕一个宦官,背后的幼帝无法做靠山,他就做不到独霸朝堂,权力又回到了那几个世家豪族中。

    郭嘉这时毕竟还年轻,思想上又受到蔡洪波他们的影响,对这个时代有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要收买蹇硕就自己动手,董太后刚失去儿子已经够可怜了,干嘛还要把她扯进这个漩涡中?”

    蔡洪波失笑,“奉孝,权力动人心,董太后也一样不能例外,那些人肯定答应她很多好处,要不然这些年她不会一直怂恿陛下改立继承人,也不会埋怨陛下对董家人不够好。”

    董太后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贵妇,也不是什么大家族出身。

    完全是因为刘宏当上了皇帝,才子凭母贵。

    刘宏本来只是窦武选择的傀儡皇帝,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启用了宦官王甫、曹节等作为爪牙,铲除了窦武,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如果刘宏肯向世家低头,他一定会被写成一个懂得隐忍,英明神武勇斗外戚的皇帝。

    可是刘宏深知世家已经是汉朝的痼疾,任由他们把控朝堂,汉朝就真的危险了。

    纵观整个汉史,可以发现刘宏一直都在和世家作斗争。

    为此不惜动用皇帝的权威,发动了第二次党锢。

    又设置鸿都门学从寒门和平民中选拔人才。

    但刘宏的做法是想动摇世家对官场的控制,当然受到他们的抵制和诬陷。

    历史记载,是刘宏设置的鸿都门学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些他感兴趣的东西。

    出自鸿都门学的李儒智慧超绝,却没有任何辞赋流传于世。

    这又是一个笑话。

    刘宏还想肃清吏治,却被上下欺瞒,二十多个清正廉洁的官吏被冤屈,刘宏把他们全部提拔为郎官。

    可是士族是古代吏治的根基,世家大族的势力根深蒂固。

    刘宏最后彻底放弃了心中的雄心壮志,沉湎于荒唐的享乐之中。

    ......

    董太后是刘宏夺回权力之后,才被从老家接进宫中。

    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妇女,本来也是很本分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却逐渐受到了权力的诱惑。

    特别是刘宏的身体每况日下之后,董太后和董家的人都担心自己会彻底失去权势。

    世家通过和董重接触,把董家拉到了他们的身边。

    蔡洪波和郭嘉因为一直关注着这件事,自然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

    世家开始频频接触董重之后,董太后就开始不安分了,经常在刘宏的面前说皇后何容的坏话,每天带着刘协去给刘宏请安问好。

    董太后毕竟是刘宏的母亲,董家也属于皇亲国戚,刘宏虽然没有同意改立刘协,但还是把董重提拔到高位。

    这个时空中,因为刘备的提前崛起,董重是在刘备离开雒阳之后,才被任命为卫将军,而不是历史上的骠骑将军。

    ......

    何进也不是善茬。

    刘宏在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公元189年5月13日)过世,何进在四月十三日就把刘辨推上了地位。

    这中雷厉风行的手段,让世家和宦官都没有反应过来。

    汉少帝刘辨今年十四岁,虽然已经成年,但毕竟对政事不熟。

    何容也因为儿子当上皇帝,担心他应付不了朝堂上的大臣,自己心中也对权力有一种欲望,最终决定临朝听制一段时间。

    这下世家大族抓住了把柄,开始在暗中怂恿董太后闹事。

    这天,刘辨正在上朝,董太后带着刘协闯进了宫殿。

    “何容,你好大的胆子,我们大汉礼制妇人不能干政,你居然试图左右陛下,到底有何居心?”

    何容的脸一下子沉下来,“太皇太后,朝堂议论国事的地方,你这样无理取闹,才是违反我大汉的礼制。”

    董太后冷笑,“如果你没有想左右陛下,我会闯入这里?你既然能坐在这个大殿上,我也能。”

    说完,董太后带着刘协也登上了台阶,走到刘辨的背后。

    何容气得全身发抖,“太皇太后,你太过分了!”

    “陛下刚刚登位,对朝廷的流程还不熟悉,大臣们才让我在一旁帮衬一段时间,临朝听制用于特殊时期,又不是由我而始,你居然敢来干涉朝廷的决定,到底是何居心?”

    董太后也不服输,“你是太后,我也是太皇太后,关心陛下我自然也要出一份力,你有什么不服气?”

    何容看到站在下面的大臣,没有一个出来为他说话,气得拂袖离去。

    ......

    董太后彻底和何容闹崩,也担心何容的报复。

    蹇硕自以为手握西园八军,手中的兵力不会输于大将军何进,自然也不甘心大权旁落。

    两人一拍即合,在世家的怂恿下,开始分头联络卫将军董承和其他的宦官。

    一场针对大将军何进的阴谋,开始在暗中布置。

    张让和宋忠他们虽然也因为刘宏的离世而惶恐,这段时间更是低调做人。

    但十常侍从来都只是表面团结,张让和宋忠更知道厉害的关系。

    少帝刘辨已经成年,只要过一段时间熟悉了朝政,如果有他们这些宦官的帮助,权力就会慢慢回到他的手中。

    如果让刘协今年才九岁,离成年还早。

    如果刘协在成年之前的这段时间,权力被外戚和大臣拿走全部权力,想要拿回来就极为困难。

    原来的刘宏能做到,也是窦武太过于轻视刘宏。

    有了窦武的教训,后来的权臣自然会时刻警惕。

    刘协哪怕再聪明,想要像刘宏一样,也是几乎不可能。

    刘辨做这个皇帝,张让和宋忠他们只要让何容知道,哪怕何进是国舅,也不能把权力全部交给他,何容如果知道轻重,自然就会依靠他们宦官集团。

    不过,因为何进的强势,十常侍也没有马上站队,而是左右逢源两边讨好。

    但他们为了保持平衡,还是暗中让人通知何进。

    历史也确实是这样发展。

    董太后和蹇硕的阴谋,被蹇硕的司马,同样身为宦官的潘隐透露给了何进。

    何进又迅速擒杀了蹇硕,抓捕了卫将军董重。

    已经极为嫌恶董太后的何容,自然配合兄长何进的行动,让刘辨下诏,把董太后这个宫中不稳定的因素赶回原籍。

    董太后知道大势已去,激怒攻心之下,一场大病也让她随着刘宏下了黄泉。

    ......

    何进这两次雷厉风行的动作,有点镇住了世家。

    世家知道不能在来硬的,必须先稳住何进,再徐徐图之。

    何进虽然也不蠢笨,但毕竟出身比较一般。

    又因为成功拔除了蹇硕和董太后这些宫内外的对手,心中也很是得意。

    在被袁绍、曹操这些世家子弟的迷魂汤一灌,有点不知道东西南北。

    世家中人玩弄权术,可以说是代代相传,手段层出不穷。

    他们更知道权力斗争才刚刚开始。

    何进想要独揽大权,就一定会和自己的妹妹何容产生矛盾。

    而这个挑起何进兄妹矛盾的导火索就是宦官。

    宦官永远都是权利斗争中的替罪羊。

    这个时期的宦官对何进有威胁吗?

    有,但威胁不大。

    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宦官必须讨好何进,不敢跟他做对。

    毕竟,何进手中的军队,代表的就是力量。

    那明晃晃的刀剑,连世家大族都怕,何况是被圈养在皇宫中的宦官?

    但宦官的名声太臭了!

    或者说,宦官的名声,早就被士族搞臭了。

    宦官本来就是替皇帝受过的群体。

    臣不许言君之过,是士族必须遵守的准则。

    只要皇帝有错,那都是受到宦官的蛊惑。

    宦官被皇帝当作刀枪,做下许多得罪士族的事情。

    自然也是宦官自己谋害忠良。

    其实不要说宦官心理阴暗。

    在这种里外不是人的环境中,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变成一个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