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292章 汉朝的民族政策

第292章 汉朝的民族政策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张举、张纯和公孙度,有刘虞和从管子城逃出来的公孙瓒继续进行征讨。

    张飞和吕聪他们,却不会轻易放过逃回幽州北部的乌恒人。

    在现代人的心中,对古代的外族本来就没有好感。

    这些外族人自己不爱从事生产,就喜欢靠掠夺生存。

    乌桓人内附了几十年,也还是这个德行。

    真正沉下心来从事生产的乌桓很少,大多数乌桓人还是到处掠夺汉人。

    不要看历史粉饰得很漂亮。

    ——又是征服外族啊!

    ——又是成功驯化外族啊!

    其实只不过是拿钱粮养着这些外族人。

    生活在幽州北部的汉人更是苦不堪言!

    每年幽州的汉人损失钱粮无数不算,人口更不知损失多少!

    幽州表面的稳定,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

    现在乌桓人带着抢来的财货和女人,想退回去过他们的好日子。

    吕聪不会答应。

    张飞也不会答应。

    这个时候,从西域赶往辽东的赵云,从徐州赶过去的夏侯岳,都被吕聪留在张飞那边。

    赵云带着一支骑兵游戈在上谷郡外面的草原。

    张辽带着兵马,则从辽西外面的草原进行包抄。

    负责上谷和代郡的夏侯岳、魏越,把难楼所部的上谷乌桓放进来,才开始包围。

    韩当也是等到乌仆延的辽东乌桓回到昌黎,才和高顺夹击上去。

    张飞和太史慈则是一东一西压向了辽西、渔阳的丘力居。

    张飞他们一开始只要求乌桓留下劫掠来的钱粮和妇女,就放他们回驻地。

    从来只有他们做强盗的乌桓人怎么可能答应?

    汉军人少,每军只有数千人。

    乌桓人随便一部都有数万人。

    张举、张纯和公孙康他们齐集的十几万军队,大部分都是乌桓人。

    要不然历史上不会乌桓人一退,张举和张纯就陷入困境。

    那时间刘虞刚到幽州,能聚集的军队不多,只要还是依靠公孙瓒的数千军队在战斗。

    丘力居的身边有数万人马,当然不会轻易服输。

    连护乌桓校尉他们都敢杀了,冲击汉军的边军,他们也不会有顾忌。

    汉军能够一汉敌五胡,靠的是严明的纪律、精良的武器装备和整齐有序的阵型。

    张飞身边的边军,这些年更是已经完全被打造成自己的军队,战斗力至少比一般的军队翻了一倍。

    战斗开始,张飞和太史慈两面夹击,在两大超级猛将的合作下,不到万人的汉军很快就冲垮乌桓人的骑兵。

    丘力居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转身逃跑。

    张飞和太史慈只是盯住乌桓人,并没有继续攻击。

    乌桓人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两次内附汉朝。

    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乌桓人有很大一部分对大汉都有了归属感。

    公元49年,第二批七十多万乌桓人南下内附大汉,其中接受封赏的乌桓大人就有八十一人。

    这部分的乌桓人内附也有将近五十年,同样受到大汉的文化影响。

    丘力居和难楼、苏仆延只是乌桓一部的大人,因为部落的实力强大,其他的乌桓部落才认他们为王。

    对于外族的政策,从来都是要进行分化,分散了他们的力量,才能彻底把他融合进华夏。

    在吕聪和张飞他们的心中,乌桓叛乱的罪魁祸首是丘力居、难楼和苏仆延这些野心之辈。

    打掉了这些人,再逐渐收服乌桓各部,那可能性就会很大。

    对待乌桓人的民族政策,应该和凉州的羌胡人看齐。

    吕聪到达辽东之后,这些年也结交了不少的乌桓部落,身边那些来自现代的人才,更是分散出去,把乌桓人和东胡人、华夏古羌人的关系,宣传到不少乌桓大人那里。

    对于古代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没有人比来自后世的人才更懂。

    虽然几千年的时间过去,乌桓人血脉中融合进了很多血脉,真正属于古羌人的血脉不一定多。

    但民族的融合,从来都是对文明的认同,不是因为血脉。

    这次发动对丘力居、难楼和苏仆延三部乌桓的攻击,可以说就是检验这些年在乌桓各部落的宣传效果。

    张飞和太史慈采取围而不攻,就是想等待各部乌桓大人和丘力居决裂。

    丘力居看到汉军的战斗力如此恐怖,心中也生出了惧意,赶紧让人送信给刘虞,说他言而无信,派军队攻击他们。

    刘虞接到丘力居被围的消息,心中也很少愤怒,派人斥责张飞破坏他的怀柔政策,让张飞立即撤走边军,放乌桓人回草原。

    刘虞虽然是幽州牧,但对张飞他们的边军约束力不大。

    张飞鸟都不鸟他。

    刘虞气急败坏,又发函到辽东,勒令辽东太守田丰,让辽东的军队退回昌黎境内。

    不等刘虞的信函到达辽东,京城里传来汉帝刘宏驾崩的消息。

    刘虞一方面要应付张举、张纯和公孙度的叛军。

    一方面又要处理乌桓人被围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只能发奏章回雒阳祭拜刘宏,同时状告张飞私自破坏他的民族政策。

    没想到这件事情被公孙瓒知道,偷偷派人在途中杀掉刘虞的信使。

    等到刘虞知道自己的奏章没有到达雒阳,再次送出奏章状告张飞和田丰,时间已经进入中平六年的七月,也就是公元189年的八月。

    ......

    张飞写给刘备的信,讲述的就是幽州的战事和刘虞告状的事情。

    刘备放下信函,看向赵季晨和戏志才。

    “季晨、志才,你们说要如何处理?”

    赵季晨冷笑,“什么叫怀柔政策?只不过是花朝廷的钱,养着一帮外族人,被养着的外族人,还是一帮烧杀抢劫的强盗。”

    在现代人的眼中,刘虞的做法就像后世里的某些官员。

    拿着国家的钱粮去讨好外族人,自己得到表面光鲜的政绩,给自己的仕途增加筹码。

    乌桓人这次叛乱的借口,就是大汉朝廷的拖欠答应他们的钱粮。

    很明显,乌桓人的内附,是因为他们能从大汉拿到各种好处。

    ----有温暖的南方可以过冬(幽州相对于严寒的大漠,已经是温暖的南方)。

    ----有朝廷每年给他们钱粮。

    ----该抢汉人的时候,照样毫不犹豫地抢,而且直接居住在汉人的旁边,抢劫起来更方便。

    刘备对这个时代人的想法把握得更准确,自然要站在古人的角度看问题。

    “季晨,也不能全怪刘伯安。有汉以来,对外族的政策历来如此,都是打服了,就把他们收进大汉进行管理,对乌桓如此,对匈奴也是如此。”

    戏志才点点头,“季晨,我们也要看到,乌桓和匈奴的内附还是取得一定的效果,至少他们受到大汉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也许再过百年,他们就会被完全同化成汉人。”

    赵季晨却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主公、志才,我不否认朝廷的这种做法取得了一点效果。但这一百多年来,花费在这些外族身上的钱粮有多少?应该有大汉国库十年、二十年的收入吧?”

    “这么多的钱粮,换来的却只是大汉文化对他们的一点影响,到底值不值得?”

    “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些外族人对我大汉的文明本来就垂涎欲滴,哪怕我们不搭理他们,他们也会主动学习大汉的礼仪和文化。”

    刘备和戏志才都安静地听着。

    赵季晨继续分析。

    “幽州的汉人有250多万,钱粮税收居然不够开支,每年都需要从青州和冀州拨钱粮救济,这样的民生治理有什么意义?”

    “汉人在幽州的人口这些年在不断地减少,乌桓人经过这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又不断地掠夺我们的妇女繁殖人口,已经从几十万人暴增到一百多万。”

    “这还是在乌恒其中有一部分人,被鲜卑掠夺同化的前提下。”

    “可想而知,我们大汉把乌桓人养得多肥!”

    刘备当然知道这一点。

    只有来到这个时空,才知道乌桓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历史上的曹操征辽东,得到的乌桓人口,指的是在大汉境内已经开始从事农耕的乌桓部落。

    大部分的乌桓人还是生活在大汉边境的草原上。

    大汉真的开始征讨乌桓人,他们又会逃进草原深处,或者并入同为东胡人的鲜卑部落里面。

    刘备想到这里,也赞同赵季晨的看法。

    “乌桓人的问题确实要彻底解决。他们看似服从朝廷的管理,实际上每次征召乌桓突骑都只有数千人,或者上万人。”

    “这一些兵力对于乌桓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应付。”

    戏志才也点点头,“确实如此。”

    “乌桓人内附,本来也是为了对付东部鲜卑,但这些年乌桓和东部鲜卑的冲突几乎没有,看起来他们也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

    刘备摆了摆手,“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搁在一边,现在我们要想如何应对刘伯安的告状。”

    刘虞毕竟是幽州牧,在大汉的名声又一直很好,他指责张飞破坏他安抚乌桓的政策,在朝堂上肯定会有很多人和他站在一起。

    这样会对张飞很不利。

    戏志才想得更全面。

    “朝廷目前要稳定雒阳的局势,还要应对西凉叛军,幽州的公孙度和张举、张纯叛乱也还没有解决,对乌桓的事情肯定不想追究,翼德的情况堪忧!”

    刘备的身上升起了强烈的气势。

    “既然这样,志才,我让仲康护送你到雒阳上奏朝廷,我的意见只有一个,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软弱,要不然更无法镇压野心之辈和蠢蠢欲动的外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