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309章 投名状

第309章 投名状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董卓看着站在面前高大威猛的吕布,高兴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奉先,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某家的义子。”

    “某家可不是丁原,如此超凡的义子,却不知好好对待!”

    “奉先,你斩杀丁原,又带来了两万大军,这份功劳巨大,骑都尉已经不能彰显你的功绩。”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某家麾下的中郎将,晋爵都亭侯!”

    “你可满意?”

    吕布本来还有点郁闷杀死了丁原。

    听到董卓的话不由得狂喜,立即拜倒在地,“谢过义父!”

    难怪吕布喜出望外。

    董卓麾下独自领军的将领就是中郎将。

    目前董卓身边的中郎将只有牛辅、徐荣、董越、胡轸和段煨五人。

    其他华雄、李催、郭汜、张济、樊稠等人,都只是校尉。

    李肃在朝廷上虽然是虎贲中郎将,但在西凉军中也只是一名校尉。

    董卓身边有爵位的人更少。

    误杀丁原的那一丝郁闷和愧疚,早就从吕布的心底消散。

    意气风发的吕布可能在想。

    早知有这样的大好前途,多杀几个义务倒也无妨。

    ......

    刘备在永汉初年十一月(公元189年12月),接到了朝廷收回他持使节、开府议事和总督南方军事等权力的诏书。

    刘备没有怠慢雒阳的来使,而是认真地摆开香案,沐浴更衣之后,才郑重其事地接圣旨。

    朝廷来使读完圣旨,将它交到了刘备的手中。

    刘备认认真真地看完圣旨的内容,突然“咦”了一声,吩咐鲁肃,“取先帝的圣旨过来。”

    鲁肃领命找出刘宏和刘辨手中的圣旨。

    刘备当着雒阳来使和众人的面,对比着新旧的圣旨。

    “朝廷颁发的诏令,为什么没有使用传国玉玺用印?”

    信使,“这个……朝廷现在都是用这种新的印章。”

    刘备严肃地摇摇头,“我大汉立朝数百年,从来都是用传国玉玺用印,传国玉玺是朝廷正统的象征。”

    “你把这份诏令拿回雒阳,备受先帝委托总督南方军事,是为了守护我大汉南方稳定,责任极其重要。”

    “没有见到真正的朝廷诏令,岂能轻易交出这份责任?”

    “你速回雒阳转告备的意思。”

    ......

    初平元年正月,(公元190年3月初),董卓见到从刘备那里回来的信使,彻底傻眼了。

    刘备不认可诏令?

    雒阳的诏令要到达徐州,起码都要一个多月。

    ??阳到徐州近两千里路,快马一天也走不了百里,何况传旨的使者更无法做到时刻赶路,这一个来去就是两个月。

    刘备没有说不接诏书,更没有不承认雒阳的朝廷,只要求盖传国玉玺的正式诏书。

    言外之意就是朝廷颁发的诏令不正式。

    董卓知道这下麻烦了。

    刘备带的这个头,以后人人都会跟上。

    至少想拿掉刘备的权力难了!

    ......

    天漏偏遭连夜雨。

    一封紧急军情又送到了雒阳。

    ----兖州东郡太守桥瑁假冒三公诏书,称董卓在雒阳纵容士兵抢掠奸淫,夜宿皇宫,连皇族、公主、宫女都不放过,号召天下群雄一起讨伐董卓。

    一时间,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行破虏将军鲍信,总共十路兵马发起了讨董的战争。

    各州郡起兵后,驻扎在不同的地方:袁绍、王匡屯兵河内,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县,袁术屯兵南阳,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鲍信屯兵酸枣。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这十路联军以袁绍遥领盟主,由依附在张邈麾下的曹操进行歃血宣读盟词: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昧心欺主,祸乱朝政,我等心忧社稷沦丧,遂召集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协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宣誓完毕,十路人马分数路向着雒阳直压过来。

    ......

    董卓这下彻底怒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讨董联军所说董卓的罪行是不是对的?

    是对的。

    西凉军纪律不严明,确实经常发生抢劫强奸的事情。

    但士兵前几个百姓、玩几个女人,就是大不赦的罪行?

    董卓也确实有睡在在皇宫亵玩宫女。

    但却没去玩什么皇族女人和公主。

    汉帝刘协才九岁,不懂得玩女人。

    弘农王只是废帝,没资格玩女人。

    皇宫里的宫女千娇百媚,难道就那样放在那里暴殄天物?

    堂堂当朝太尉,大汉第一重臣董卓,玩几个女人也成为重罪?

    ......

    袁绍等人造反,让董卓发现自己掌控的这个朝廷,没有什么威严存在了。

    董卓突然恨死了刘辨。

    ----如果刘辨不是想把自己赶出雒阳,某家会急着把他赶下皇位?

    更可恶的是刘辨还藏起了传国玉玺。

    连刘备都不接自己的诏令。

    董卓看着李儒,“文优,弘农王有没有交待传国玉玺藏在哪里?”

    李儒苦笑,“太尉,弘农王说他不知道玉玺在哪里,我看不像是说假话。”

    董卓的目光变得无比的凶狠,“文优,为了避免袁绍这些人以弘农王为借口,某家打算把他母子干掉了事。”

    李儒大吃一惊,“太尉,不可!当初废黜弘农王,已经让天下士族对太尉大为不满,如果再杀害弘农王,那你真的会成为千夫所指。”

    董卓不屑地说,“那又如何?这些士族都是一些喂不熟的白眼狼,你看看这些所谓的义军,都是些什么人?都是某家手中提拔为刺史和太守的人。”

    李儒摇摇头,“这些人并不可怕,我是担心太尉触怒冠军侯啊!”

    董卓看向李儒的眼神变得突然可怕。

    “文优,我突然发现你总爱拿冠军侯来压某家,你是不是冠军侯安排到某家身边的人?”

    李儒一下子张大了嘴巴,半饷才面带苦涩地说,“太尉,我自从来到您身边,从来都是尽心竭力做事,您怎么能这么看我?”

    董卓却不肯罢休,“文优,你别怪我多疑,让某家任命汉室宗亲和地方豪强族到各州郡任职,也是你出的主意,现在这些人却起来反我!”

    “现在某家要杀弘农王母子,你又拼命阻拦。”

    “你说某家要怎么去想?”

    李儒认命地闭上眼睛,“太尉,我和冠军侯之间的交往,相信您早就查得一清二楚。”

    “自从冠军侯来到京城,我们就相识,冠军侯也确实帮助我许多,包括我的府邸都是冠军侯所赠。”

    “但我的志向是振兴关西世家,冠军侯是匡扶汉室天下。”

    “志不同自然不相为谋。”

    “这就是我没有选择冠军侯的原因。”

    “我自认为坦坦荡荡,没想到太尉会有这种想法,你杀了我吧,我无话可说。”

    董卓的语气缓和下来,“那倒没有必要。”

    “你如果真的是冠军侯的人,不会让某家拿掉他的权力。”

    “不过,要想洗刷你身上的嫌疑,必须为某家做件事情!”

    李儒心中已经明白是什么事情,沉默了半天才说,“太尉,一定要做?”

    董卓点点头,“弘农王母子不死,我心中难安!”

    ......

    李儒从董卓府上离开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六神无主。

    回到家里,李儒连晚饭也不吃就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嘴里喃喃着。

    “千古骂名啊!”

    “千古骂名啊!”

    ......

    蔡洪波和郭嘉带着许褚、史阿等人,躲在北门城墙不远处的一座房子里。

    自从刘备和董卓公开闹翻之后,骠骑大将军府里的人马早就撤了出来。

    刘备让蔡洪波他们要设法救出刘辨母子,他们就一直潜藏在这里等待着机会。

    本来蔡洪波想让郭嘉先离开。

    郭嘉却不同意。

    ----这么刺激的事情,怎么能够没有我郭浪子的参与?

    蔡洪波只能和他约法三章。

    ----万一需要强攻,郭嘉就必须先离开撤到雒阳城外。

    郭嘉很不以为意,认为雒阳必有一乱,到时候趁战乱之时,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救出何容和刘辨。

    蔡洪波虽然惊讶郭嘉的敏锐,但熟知历史的他,却知道何容母子等不到那一天。

    经过一番的策划,蔡洪波和郭嘉制定了三套方案。

    在李儒投靠董卓,被任命为弘农王郎中令,郭嘉就马上判断出刘辨母子的安危,将会和李儒有关。

    蔡洪波有点不明白郭嘉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郭嘉得意地说,“洪波,你别看董卓好像很信任李儒,实际上,李儒没有真正拿出投名状之前,董卓对李儒都会边用边防。”

    李儒既然为董卓出谋划策,自然会从全面去考虑。

    既然要考虑到全面,就不可能为了一时的得失。

    有些谋略甚至在短期内会对董卓不利。

    郭嘉认为,当不利于董卓的情况出现。

    就是董卓开始怀疑李儒的时候。

    何容母子很可能就会成为李儒的投名状。

    董卓会逼着李儒杀死何容母子。

    李儒真的做下了弑帝的恶事,就必定受到整个大汉士人百姓的唾骂。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就是----李儒社死了。

    甚至,只要离开了董卓的庇护,李儒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就是想活下来,估计李儒也需要一辈子隐姓埋名,躲在哪个角落里,再也不敢在人前露面。

    那样的李儒,除了董卓谁也不敢使用他。

    董卓自然就可以完全信任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