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330章 借机发难

第330章 借机发难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高顺和张合兵分两路。

    高顺带领一军,一路攻向高句丽的王城丸都。

    张合率军绕过盖马大山,去拦截正在征战东貊的高句丽大军。

    这个时期,正是高句丽高速扩张的年代。

    从公元53年开始,到公元146年的百年时间。

    高句丽统合五大部落,设立成五个省,完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又征服了沃沮和曷思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田丰能就任辽东太守,就是因为辽东、乐浪和玄菟郡受到高句丽攻击,太守和官员被高句丽杀害。

    在历史上,就是被称为大国时代的高句丽扩张的百年。

    现在的高句丽王,也是后世被称为太祖王的高宫。

    田丰和吕聪到了辽东之后,并没有征讨高句丽。

    一是大汉没乱,辽东要想对外扩张,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辽东没有先发展起来,想要征服高句丽,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二是吕聪认为,让高句丽多折腾几年,征服沃沮和东貊这些国家,免得以后他们多费手脚。

    高句丽所谓的强大,在武装到牙齿的汉军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辽东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连借口都懒得找。

    汉军一路攻陷高句丽的城镇和部落,敢于反抗者,全部都被冷酷地杀死。

    创立高句丽这个国家的高朱蒙,虽然也是扶余人。

    但高句丽既然敢攻击大汉,就必须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所谓的文明溯源,只是为了方便统治。

    在没有征服他们之前,高句丽只是威害大汉百姓的外族。

    对待外族人,只有铁血的手段,才能让他们屈服!

    汉军一路所向披靡,一个月后就来到了丸都城下。

    这还是高顺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句丽援军,故意放慢进攻的速度。

    汉军到达丸都城后,高顺直接安排军队做好攻城的准备。

    高句丽王高宫派使者,来到汉军的大营质问。

    “高句丽和大汉和平相处,汉军为什么无故侵犯我朝?”

    高顺冷冷一笑,“和平相处?那是谁侵犯我大汉的辽东、乐浪和玄菟三郡,还杀死我们的太守、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

    高句丽的使者一愣,“将军,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高顺冷冷一笑,“我们汉人有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们高句丽犯下的罪行,我们大汉从没有忘记!”

    “我很坦白告诉你,当你们高句丽宣布不再是大汉的属国,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就已经注定你们的灭亡!”

    高句丽王高宫知道再也没有回旋的空间,开始积极地备战。

    高顺只是有条不紊地堆土山、箭塔,又填平了丸都城的护城河。

    攻城开始的时候,三面围城的汉军阵型中,一辆辆的投石车被推到了前方。

    投石车投的不是石头,而是一颗颗的火油弹。

    在西域攻打疏勒时的火油弹,再一次在辽东发威了。

    在西域攻打疏勒,由于那边的民族和国家关系复杂。

    关羽和卫荷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行动,只是给疏勒人一个教训。

    辽东的高句丽国,在吕聪的心中就是后世让人恶心的棒子。

    虽然后世的棒子一些可耻的行为,是受到西面的强盗思维洗脑。

    但却同样不能原谅!

    高顺的大军足足发射了上千颗的火油弹。

    大火在丸都城里燃烧了七天七夜,才逐渐熄灭。

    高宫和高句丽的军队、百姓,从东门进行突围,又受到弩炮的无情轰杀。

    一座十几万人的高句丽王城,最后只活下来几千人,而且全部是女人和婴儿。

    汉军用屠城的行为,让这些外族人明白了反抗的后果!

    消灭了高句丽王室之后,高顺继续往东面攻击。

    张合沿着海边也是一路推进,消灭了在沃沮的高句丽军队,又将征讨东貊的高句丽大军彻底歼灭。

    吕聪降伏扶余后,留下张南留守喜都,带着军队也继续攻向鸭绿谷的原曷思国。

    历史上的曹魏,在毁灭丸都城之后,认为高句丽已经灭亡。

    没想到,仅仅过了七十年,高句丽就完全复兴,并重建了丸都城。

    在后来的数百年里,高句丽更是侵占了华夏的乐浪郡,将王城建立在平壤城。

    吕聪这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当然知道打蛇不死自遗其害的道理。

    田丰和吕聪潜心经营辽东近十年,聚集了数百万的流民,就是要彻底占领东北的这片黑土地。

    解决了防寒保暖的问题,百姓在这片黑土地上,可以舒服地生活。

    这片土地,也将永远是华夏的疆域!

    当吕聪、韩当和高顺、张合的三路大军,在大兴安岭北部会合。

    吕聪把目光投向了大海。

    ——大汉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那片海域中的倭奴了。

    ……

    幽州这个时候出现了剧变。

    ——公孙瓒胁迫大汉朝廷的使者段训,监斩了刘虞一家老小,自封为幽州牧。

    刘备大怒,拍案大骂公孙瓒。

    “好一个公孙伯珪,我看在与他曾同在卢师门下学习,他对外族人强硬的态度,我也一直很是欣赏。”

    “可是,他与袁本初争夺冀州,本就已经暴露出谋夺我大汉江山的野心。”

    “现在居然又敢公然杀害先帝任命的幽州牧,简直不为人子!”

    这个时空中的刘备,和公孙瓒没有什么交集。

    唯有的一些交情,也不过是年少求学时的同窗之谊。

    刘虞是汉室宗亲,又是先帝刘宏任命的幽州牧。

    刘备采取的策略是不承认目前朝廷的诏令,尽力维护大汉的正统。

    刘虞是刘宏在世时任命的州牧,刘备自然要维护。

    戏志才建议,“主公,可以让翼德谴责公孙瓒的行为,并发兵拿回幽州的控制权。”

    刘备有点犹豫,“我们不适宜插手幽州的事情......”

    不随意插手大汉的事情,是戏志才和赵季晨他们定下的策略。

    刘备一直恪守先帝遗臣的本分,就能在士林中留下忠臣的形象。

    以后以匡扶汉室天下的名义,接手大汉的政权也会更加顺利。

    历史上的曹操,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铲除了忠于汉室的力量。

    还终生都不敢称帝。

    后世很多人因此说曹操是忠臣,也是因为曹操没有称帝。

    哪里知道,曹操是不敢那样做。

    即使如此。

    曹魏篡汉的模式,被司马家族一字不漏地搬过去。

    最终曹魏为司马家做了嫁衣,曹家被夷灭三族。

    赵季晨他们这些现代人,就是希望刘备接手政权能规避巨大的政治风险,避免道德礼教受到破坏。

    目前的刘备,已经具备绝对的实力。

    只要能获得天下的人心,可以说大汉天下已经在他的手中。

    ......

    要做好大汉的忠臣,刘备只有总督南方军事的权力,对北方的事情就不好轻易插手。

    张飞是刘备的义弟,这是大汉皆知的事情。

    让张飞和公孙瓒开战,谁都知道是刘备的意思。

    戏志才笑了笑,“主公,徐州可以先发动名士进行讨论,公孙瓒所做的事情,是不是违背了一名臣子的所为。”

    “翼德拿下幽州之后,同样可以让大家讨论幽州刺史的人选。”

    “卢尚书来到徐州之后,可是一直没有具体的安排。”

    徐州本来就集中了郑玄、蔡邕、荀爽、荀靖等大儒。

    中原征战,大汉的世家很多都选择到青、徐、扬、荆四州避难。

    荀家来到徐州之后,更是带来了大量的颍川世家。

    陈谌、宋忠等人都是大汉的名士。

    扬州的陆康、盛宪、虞歆等人。

    青州的巴袛、荀绲。

    徐州的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

    有这么多的大汉名士集中在南方。

    只要他们能一起发出声音,让刘备插手幽州的事情。

    刘备让张飞征讨公孙瓒,就不会引起非议。

    戏志才提到让卢植出面接手幽州,可以说是一招好棋。

    卢植是大汉有名的大儒,曾经常年居于朝堂之上。

    在董卓乱政时,卢植挺身而出,为刘宏争取谥号,又强烈反对董卓废帝。

    如果说卢植不是忠臣。

    那大汉还哪里有忠臣?

    卢植又是幽州人,在幽州危难的时刻,为了家乡挺身而出,又在情理之中。

    刘备认真想了一下,“我亲自去鲁国找文举先生,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这个时空中,董卓征辟孔融的诏令,被刘备派人拦截住,一直没有前往长安任职,更没有担任北海国相。

    但刘备不遵守长安朝廷的诏令,孔融也是颇有微词。

    刘备派人去请孔融来徐州,他都拒绝了。

    现在既然想聚集起大汉名士,一起声讨公孙瓒。

    刘备不希望孔融发出不同的声音。

    赵季晨对刘备建议,“主公,必要的时候,可以告诉文举先生太后和陈留王的消息。”

    刘备点点头。

    孔融这个人有点愚忠。

    在他心中的忠诚,就是忠于大汉的皇室。

    只要大汉皇室有人在,他们这些人就有效忠的对象。

    这其实也是这个时代普遍的观点。

    孔融对刘备的意见,就在于他认为,不管朝廷掌握在谁的手中,刘备既然是大汉的臣子,就应该遵守朝廷的诏令。

    赵季晨建议抬出何容、刘辨母子,就是想让孔融知道,刘备的心中一直有着大汉皇室的存在。

    只要孔融愿意来到徐州,在接受大汉天下的这种观念之后,思想上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毕竟刘备也是汉室宗亲。

    如果刘备真的有能力振兴大汉,由他继承大汉也是顺理成章。

    关键是刘辨确实没有想做皇帝的心思。

    赵季晨让刘备抬出刘辨。

    说明现在的刘辨,确实已经没有争权夺利的念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