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335章 敲打祢衡

第335章 敲打祢衡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祢衡看到刘备和孔融化解了误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冠军侯,请允许我击鼓助兴,表达我对您的尊重。”

    刘备这才想起,祢衡这个人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不仅文采斐然,辩才过人,还擅长鼓曲。

    历史上就记载,祢衡被曹操辱为鼓史。

    祢衡却泰然自若地换上鼓史的衣服,击打一曲《渔阳鼓》,然后潇洒地离去。

    曹操只能自嘲地说,本来想羞辱祢衡,没想到反被祢衡羞辱。

    孔融的家中,可以说是大汉各种礼乐器具最齐全的家族。

    很快仆人就送来了大鼓。

    祢衡抄起鼓槌,密集的鼓声就在大堂响起。

    刘备仔细聆听,发现祢衡击打的是传自上古时期的《枫鼓曲》。

    《枫鼓曲》传说是黄帝战胜蚩尤之后,为了庆祝胜利而创造的鼓曲。

    这说明在祢衡的心中,已经把刘备当作了明主。

    祢衡一曲结束,刘备接过了鼓槌。

    “正平、文举,让我也来一曲,表达我的心情。”

    鼓声在孔府的上空盘旋回荡。

    孔融和祢衡仿佛自己置身在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场。

    耳边更好像听到处处都是喊杀之声。

    一位王者带领着军队,正在征战四方。

    等到刘备击打完毕,祢衡忍不住相问。

    “冠军侯,目前大汉的局势尽在您掌握之中,为何我从您的鼓声中,还是听到了杀伐之音连绵不绝?”

    刘备击打的正是后世着名的鼓曲《秦王破阵乐》。

    相传这首鼓曲,是秦王李世民封王之时,为歌颂秦王带兵打仗,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所创。

    刘备击完鼓,也是豪情满怀,看着祢衡。

    “正平可知西州之事?”

    祢衡点点头,“西州牧关羽正是冠军侯的二弟,凭借一己之力,为大汉开拓了疆域辽阔的西州。”

    刘备手指着东方,“现在的辽东和乐浪两郡,也已经平定了南方半岛上的三韩,又消灭了北方草原上的东部鲜卑和乌桓。”

    “更东面的扶余已经归顺大汉,高句丽也已经被攻破王城丸都。”

    “正平,我大汉内部的纷争,在我的眼中只是疥癣之疾。”

    “等到解决了大汉内部的事情,我们将要继续走出大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你说,那个时候的大汉,是不是随时都要面对金戈铁马的战争?”

    这一刻的刘备,让孔融和祢衡看到了一代雄主的气魄。

    孔融相对冷静。

    “冠军侯,我大汉走出这片天地固然可喜,但也要避免出现穷兵黩武的情况发生。”

    刘备笑道,“所谓的穷兵黩武,是为了战争而战争。”

    “我们在西州和辽东,发动的都是征服的战争。”

    “为的是得到土地、人口和矿场资源、财富。”

    “这样的战争,只会让我们大汉越打越富有。”

    “文举,只要我们征服一个地方,就建设一个地方,永远都不要担心会影响大汉的国力。”

    祢衡再次对刘备长长一揖。

    “冠军侯,不知正平是否有幸跟随在您身边,去见证我大汉走向辉煌!”

    刘备欣喜地说,“正平所愿,正是我所想。”

    “不过,正平选择跟随我身边,我却有几句肺腑之言相告。”

    祢衡恭敬地说,“主公请说。”

    刘备组织了一下语言。

    “正平认为我之才如何?”

    祢衡认真地说,“主公二十二岁就做出《三字经》和《千字文》这等经文,名列大汉的名士大儒。”

    “二十四岁时,主公又主持平定黄巾的暴乱,是我大汉公认的第一名将。”

    “主公的才能,用文武双全都无法具体形容。”

    “我想,文举在主公面前,也要自认不如。”

    孔融连连摆手,“我岂能和冠军侯相提并论?那不是让大汉士林笑话我?”

    刘备顾不上谦虚,而是继续提问。

    “那正平认为,我在人前是否有骄傲的表现?”

    祢衡有点明白刘备的意思了,羞愧地低下头。

    “主公仁德之名世人皆知,对待他人更是谦逊有礼。”

    “哪怕正平言辞尖刻,主公却始终没有因此怪罪于我。”

    刘备摆了摆手,“正平的言语虽然偏于激烈,但出发点却是对大汉的忠心,我岂能有怪罪之心?”

    “不过,我还是希望正平能做到心中有傲骨,但做人却无傲气。”

    “毕竟,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缺点,正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当我们量取长的事务时,用尺子肯定更加方便,我们如果要量取短的物件,也同样是用寸尺更加便捷。”

    孔融在旁边叹道,“冠军侯真是妙语迭出。”

    “‘天生我材必有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些词句,如此生动地形容了每个人的才干和长短处。”

    刘备却依旧认真地看着祢衡。

    “正平,如果我们时刻去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当然会觉得他们不如自己。”

    “可是,如果我们心中比较的目标是孔圣这样伟大的人物,就会发现我们是如此的渺小。”

    “心中又哪里敢有骄傲的心态?”

    祢衡的头已经伏到了胸前。

    “主公,正平只是人海中的普通一员,又岂敢生出和圣人相比的念头?”

    刘备摇摇头,“不然。”

    “正如我的军队中流行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缅怀圣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将他们传承的思想和知识发扬光大。”

    “大丈夫生于世,就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

    “只有远大的理想和报负,才能让自己明白,我们所学、所做的远远不够,才能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让自己始终处于进步之中。”

    祢衡猛地跪倒在地上痛哭出声,“主公,今日正平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以后在待人处世上,再也不敢有任何骄横之心。”

    刘备扶起祢衡,语气很诚恳。

    “正平能如此想,我心中欣慰。”

    “我们在生活中,要和很多人交往,在工作时也要和其他同僚进行配合,如果因为性格和同僚无法相处,往往就会影响工作的效率,甚至在关键时刻误了大事。”

    “希望正平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祢衡认真地说,“主公放心,我以后一定不在人前口出狂言。”

    “主公如此的人物,对待人都能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我又有何资格骄傲?”

    刘备点点头,“但是我不希望正平失去自己的锋芒,你辛辣的文笔和犀利的言辞,如果是拿来对付敌人,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祢衡的眼中爆出了精光。

    “主公的意思是......”

    刘备笑道,“如果正平在我们声讨敌人时,写出一篇激昂的文章,不仅能让敌人闻风丧胆,又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是不是最好的武器?”

    “如果正平出使敌国,能用你的言辞,辩驳得敌人哑口无言,是不是能让我们省下了刀兵之争?”

    “正平之才在于对敌时的锋利,也在于揭露社会上不平的现象。”

    “如何把握,就要看正平自己发挥。”

    祢衡恭恭敬敬地在地上拜了三拜。

    “主公,正平明白了!”

    ......

    孔融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为何也是心情激荡,站起身来对着刘备长长一揖。

    “冠军侯,文举也希望能追随在您的身边。”

    刘备很是惊讶,“文举,你这是......”

    孔融笑得坦坦荡荡。

    “冠军侯,我确实一直比较矛盾,毕竟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忠君,忠于我们大汉的君主。”

    刘备当然知道孔融是什么样的人。

    作为孔子的后代,他需要时刻维护孔子的思想。

    这才是孔氏家族能够享受尊荣的根本之道。

    刘备认真地提醒孔融。

    “文举,你还是要三思而行。”

    孔融摇摇头,“我已经想通了。”

    “先祖宣扬仁爱思想,就是希望世间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忠君的思想,也是能给世间带来万世太平的君主。”

    “冠军侯也说了,继承往圣之绝学,就是要把往圣的思想发扬光大。”

    “昔日王莽篡汉,就有了光武帝光兴大汉。”

    “如果先祖知道我只是一个迂腐、愚忠的后代,不懂得选择中兴之主,估计会从地下爬出来骂我这个不肖子孙吧?”

    刘备想了想,“文举,这种事情以后再说,我目前只是想保住大汉的元气,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过孔圣对于忠诚的理解,确实不是对于一家一姓的愚忠,而是忠诚于天地和万民。”

    “哪怕我们今天保住了大汉,同样也不敢保证子孙后代就能守住基业。”

    “如果后人只是昏庸无能之辈,他们又怎么能保证我华夏民族一直繁荣昌盛?”

    “自古王朝更替,可能有许多利益的关系,但本质还是这个王朝已经腐朽,民不聊生激起了民愤,或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那样的王朝,还有保护它的意义吗?”

    “文举能想到这一点,我实在是感到惊喜。”

    在刘备的计划中,并不是要改变孔融的思想。

    从小接受忠君思想的教育,短时间内想要改变,没有那么容易。

    只要孔融到了徐州,看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再接受后世思想的熏陶,自然会有一个改变。

    没有想到,刘备只是提到了孔子晚年思想的变化。

    就能够让孔融彻底醒悟过来。

    这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