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342章 世家门阀的作用

第342章 世家门阀的作用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看到了和刘备抗衡的可能性,袁绍心情大好。

    “公则,占据司州的第二个好处是什么?”

    郭图想了想,“主公占据司州,如果形势乐观,可以往北抢占并州形成屏障,再西进占据京兆尹,凭借古函谷关抵挡关东的军队,和韩遂一争长短。”

    “平定凉州之后,主公凭借关中平原发展民生,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就能做到钱粮充足,拥有回到中原争霸的实力。”

    袁绍明白,郭图所献的计策,就是当年董卓所行之事。

    不过,董卓到达长安之后,就丧失了雄心,性格也更加暴虐无常。

    最终丧失了绝好的机会。

    袁绍可不是董卓,心中始终雄性万丈,岂会坐失良机?

    “公则继续说。”

    郭图手指着军事舆图的荆州方向。

    “主公经营好司州,就可以把目光看向南方。”

    “兵进南阳之后,可以选择继续往南攻取荆州。”

    “如果形势有变,也可以西进汉中,在从汉中进攻益州。”

    “夺取益州之后,同样能凭借蜀地天险阻挡外来的侵犯,发展好之后,再徐图中原。”

    ......

    说实话,郭图的策划很完美。

    不过有点想当然。

    从冀州进入司州,首先要解决河内的张扬。

    得到司州之后,要发展现在已经人丁稀少的司州,需要大量的时间。

    如果能解决李傕、郭汜,袁绍确实有进入京兆尹的机会。

    但韩遂又岂是那么好解决?

    更不要说郭图连荆州和汉中是谁的势力都不知道。

    居然已经把荆州和益州看成囊中之物。

    郭图最想当然的是,认为刘备伤害了大汉世家的利益,大汉的世家会和袁绍站在一起。

    事实真的如郭图所想?

    ......

    时间进入永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刘备在州牧府中接见陈谌和陈群叔侄。

    “季方先生,这些年你陪文长走遍西州和辽东,辛苦你了。”

    陈谌身子前倾,形态很是恭敬。

    “当年如果不是冠军侯和广远相助,我早已化为尘土。”

    “这两年我陪同文长考察民间,更是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岂能当得起辛苦二字?”

    历史上陈谌早逝。

    刘备初到汉末时,并没有注意到陈谌。

    史料记载,陈谌壮年早逝。

    陈纪都是129年出生,那陈谌这个三弟能小多少岁?

    让刘备没想到的是,到颖川接亲时,黄浩帮颖川世家的人体检,发现陈谌居然还活着,不过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原来陈谌虽然排行第三,却是公元146年出生,比陈纪小了十八岁。

    公元183年时,陈谌只有三十八岁,确实属于壮年。

    陈谌的三个弟弟是陈寔的妾室所生,同母的还有几个姐姐,都没有记入史册。

    颍川陈家并不是如郭图所想,受到刘备的打压。

    相反,陈群的父亲陈纪现在是平原相,早就属于刘备的势力。

    陈谌的儿子陈忠,也在骠骑大将军府担任参军。

    这个岗位,同样属于刘备的亲信。

    ......

    刘备这些现代人来到汉末,一早就给自己确定了拯救历史人物的任务。

    汉末涌现出的无数人才,在后世都成为人们心中华夏的骄傲。

    又有几个民族的历史中,在一个阶段就出现出如此多的人才?

    汉末三国的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发展到最灿烂的年代。

    又恰逢乱世,才能泉涌出这么多的顶尖人才。

    在第一次选择现代人才进入汉末。

    赵季晨他们就是以医疗和军事人才为主。

    刘备不仅在颍川帮助各世家进行体检,并治疗好大量的世家之人。

    分散在各地的现代医者,同样对各地方的人才高度重视。

    现代的医者行医,同样是以刘备部属的名义。

    这么多年下来,帮刘备结下了深厚的人缘。

    冠军侯的大名,能够在大汉广为流传。

    来自现代的医学专家功不可没。

    ......

    陈家随着荀家撤到徐州的时候,刘备确实没有刻意争取。

    历史上由陈群推出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随后数百年里,造成世家门阀进一步垄断官场仕途。

    从此以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连这个时代的寒门人才,都逐渐报国无门。

    实际上,九品中正制只是察举制度的延伸,进一步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

    在以道德礼教为统治思想的时代,这种做法没有什么对错。

    不过,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却完全是为了世家着想。

    陈群足以列入汉末顶尖的人才。

    但如果一心只为世家做打算,刘备就绝不会重用他。

    对于世家的问题,历史上的曹操就曾经想尽办法打压。

    唯才是举,就是曹操在自己的声望和能力得到肯定,推出的一项改革举措。

    可惜的是,曹丕急着篡汉,就必须得到世家的支持。

    为了得到世家的认可,陈群推出的九品中正制,代表曹操对世家的妥协。

    也代表曹操半生的努力,付之于流水。

    ......

    刘备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声望。

    也不是如同郭图所想,是为了能顺利取代现在的大汉皇室。

    作为汉室宗亲,身后又有何容母子的支持。

    刘备取代皇室,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这么多年里,刘备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不断地利用利益,把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强绑上自己的战车。

    可以说,到时候只要清理掉袁家等部分的世家。

    大汉反对刘备的声音就会很小。

    更不会对大局造成影响。

    刘备不断地抬高自己的声望,就是为了下一步推出科举制度做准备。

    科举制度才是打破世家垄断官场仕途的利器。

    科举制度,是真正伤害到世家的利益。

    到时候绝对会引起世家的反弹。

    刘备这些现代人,通过各种惠民的政策,真正赢得了百姓的民心。

    世家无法鼓动百姓起来造反。

    对抗皇权就只剩下一个手段。

    ----如同刘宏推行‘三互制’时那样,不去上任进行抵制。

    随着辽东开拓万里疆土,现代人才更是大量引进汉末。

    刘备会担心手中没有人才可用?

    ......

    历史上世家门阀消失,使得广大的平民百姓中冒出了大量的人才。

    这是科举制度对历史的巨大贡献。

    但是世家门阀消失之后,华夏的贵族精神彻底消失了。

    更可怕的是,华夏民族的血性也消失了。

    自唐以后,华夏历经外族的统治,出现了多少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

    没有了世家门阀,并不等于官场的吏治就清明。

    反而后世各朝代的官场更加混乱!

    贪腐现象也更加严重!

    ......

    赵季晨他们认为,古代最大的弊端是世家垄断了官场。

    平民没有了向贵族阶层进步的上升通道。

    只要解决了这个情况,世家门阀的存在,绝对是华夏民族的盛事!

    首先是世家的教育机制,虽然面对的人群很狭小。

    但这种教育是从思想、道德、礼教,进行全方位的贵族式教育。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多数都是真正的贵族。

    他们可以有私心,却真正把国家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

    自汉往前,华夏民族对外族从来不会妥协,也没有汉奸诞生的土壤。

    更确切地说,道德礼教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的核心,才是民族向心力凝聚的重要手段。

    ......

    在赵季晨他们的心中,还认为世家门阀对皇权的限制同样是好事。

    只不过这种想法,他们只能回到现代时空才会讨论。

    一家一姓的王朝,远远没有以国家政权存在的政治架构更加稳固。

    皇权的权力太大,或者说皇帝是个昏庸之人。

    就会给王朝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当然,因为刘备的关系,赵季晨他们没有打算现在解决这个问题。

    (赵季晨他们不知道刘备也是现代人。)

    刘备自己却心中有数。

    一家一姓的政权,看上去很风光,却往往容易造成族灭。

    如果能形成政治家族,或者政治阶层来进行选拔皇帝人选。

    不仅能选拔出真正的明君。

    也能保证自己的家族始终处于统治阶层中。

    这一切,在后世已经有很好的例子。

    ......

    在郭图和袁绍看来,颍川第一大的家族陈家,根本没有得到刘备的重视。

    他们只是按照固有的思维看问题。

    哪里知道刘备他们这些现代人考虑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

    陈群在政治上的才干,让他成为了刘备选择负责考察政治制度的人选。

    这些年,陈群就奔波在刘备的各个地盘,了解民间和贵族的各种想法。

    陈谌也是因为对刘备的提议感兴趣,主动参与进去。

    刘备打算到时候同时推出贵族执政的方案和科举制度。

    当贵族知道拓宽人才上升通道,是为贵族阶层选拔优秀的人才,只可能为他们贵族阶层服务,自然就会高兴地接受。

    刘备之所以要让陈群他们去了解民间的动态。

    就是想寻找出一个最好的办法。

    把后世先进的体制,尽量以更好的方式,把先进的制度和古代贵族的思想结合起来。

    后世的发展已经证明。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和自由。

    提出这种想法,只是强盗给他们抢劫世界,披上了光明的外衣。

    完全的集权同样会影响社会和文明的发展。

    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真正集中起一个阶层的力量。

    将民族和国家紧密地团结起来,让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当然,每个人能走到什么位置。

    看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世界上绝没有完美的制度。

    就像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人。

    但刘备相信。

    只要华夏的文明精髓存在。

    就能培养出大量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