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368章 一纸檄文震天下

第368章 一纸檄文震天下

作者:流浪的诗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游戏玩家闹三国 !

    “陛下驾崩了!”

    “陛下驾崩了!”

    “陛下驾崩了!”

    刘备跌坐在座位上,嘴里不断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戏志才和赵季晨大惊失色。

    “主公,您说什么?”

    赵季晨的震惊不是装出来的。

    刘协身亡是雒阳城内的斥侯,用望远镜第一时间发现。

    从现代来到汉末的人才,当然不会安排在雒阳这个没有太大价值的地方长期潜伏。

    雒阳城内的斥侯,在发现刘协身亡之后,立即用飞鸽传书,向徐州发来十万火急的信函。

    雒阳到徐州只有一千多里(700公里左右),信鸽传书,一天多的时间就到达徐州。

    这个时间,关羽、卫荷与黄忠等人,估计还没得到刘协死去的消息。

    ......

    徐州州牧府里瞬时间阴云密布,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刘备和赵季晨等人的心中,对袁绍、袁术和韩遂这些人充满了痛恨!

    刘协这个人薄情寡义,并不值得刘备他们同情和尊重。

    但刘协从九岁开始,被袁隗和董卓等人摆弄成傀儡皇帝。

    董卓那种残暴的性格,为了达到目的,肯定没有少威胁刘协。

    无论是历史上的刘协,还是这个时空中的刘协,都被野心之辈控制在手里,整天担惊受怕。

    刘协为了保命,养成了推卸责任的性格,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刘备他们是真的想保住刘协的命。

    现在的刘协,对刘备的登顶已经造不成任何威胁。

    刘备本来就不承认长安朝廷,也就不承认刘协这个皇帝。

    救下刘协,让他把皇位重新还给刘辨,才是正常的政治操作。

    大汉的士林已经认可刘备不承认的态度,刘协让出皇位,自然不会引起非议。

    当然。

    刘备不会像袁隗和董卓那样直接废帝,只会让刘协主动禅让。

    救下刘协,还会让刘备仁德名声再次爆增。

    不管当年先帝刘宏提拔刘备是不是出于利用的目的。

    在外人的眼里,刘备都是因为刘宏慧眼识珠,把刘备录入大汉宗室,又从羽林郞将,一步步成为大汉的冠军侯。

    先帝刘宏对刘备皇恩浩荡。

    刘备救下先帝刘宏的一双儿子。

    这必然成为知恩图报的典范!

    刘备也必然成为大汉的道德楷模!

    ......

    反而是何容母子对刘备登上帝位会形成威胁。

    何容是当朝的太后。

    弘农王刘辨是刘备曾经认可的汉帝。

    大汉不可一日无主。

    刘协已死,刘备到底会把刘辨重新扶上帝位,还是自己取而代之?

    整个大汉的人都在看刘备会怎么做。

    ......

    刘备的声音终于打破了州牧府的沉默。

    “立即派人去请太后和弘农王殿下。”

    “骠骑大将军府和州牧府从事以上的官员,立即赶回徐州开会。”

    “将陛下驾崩的消息传达各州,让他们组织好大儒和名士,等待太后的懿旨。”

    ……

    一道道命令,从徐州州牧府飞向了大汉各地。

    荀彧等刘备发完命令,立即提出建议。

    “主公,太后和弘农王殿下到达徐州还需几天。”

    “我们可以把这些年的调查结果公布天下,让天下人看清楚某些世家豪族的真实嘴脸。”

    刘备知道戏志才说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董卓加害何容母子的时候,刘备就准备揭露世家的罪行。

    荀彧却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那时刘备如果抛出世家的黑材料,很容易让大汉士林误解。

    ——那些世家做的事情,你刘备居然一清二楚。

    说明你刘备一直在暗中调查这些世家。

    既然知道这些世家的阴谋,你刘备为什么不加以制止?

    当年刘备揭露世家,很可能会弄巧成拙,给人留下居心不良的印象。

    现在时机成熟了。

    ......

    袁绍和袁术、韩遂等人大战,导致刘协死于乱军之中的消息,迅速在大汉传播开来。

    刘备也开始传檄天下,揭露雒阳宫变和董卓废帝的真相。

    “......”

    “这几年的时间,备一直在调查雒阳宫变的真相。”

    “随着调查的深入,备是越来越心惊,也是越来越愤怒!”

    “备在这里想问问袁本初。”

    “当年雒阳有禁军数万,为什么袁本初还要让张津和许攸等人,挑唆大将军何进调外军进京进行逼宫?”

    “备还想再问问袁本初和袁公路。”

    “为什么大将军何进遭宦官杀害的那个晚上,会有上万的军队事先聚集在皇宫之外,领军的又恰好是袁本初和袁公路等人。”

    “难道袁本初和袁公路知道大将军何进当晩必死,他们早就计划好趁机挑唆军队发动宫乱?”

    “备也不明白,董卓的兵马到达??阳时,那场诡异的宫乱已经结束,董卓也被种邵挡在雒阳城外,为什么又太傅袁隗还要将董卓的军队放入雒阳城?”

    “董卓入京之后,太傅袁隗秘密和董卓相见,第二天就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废帝事件。”

    “先帝有二子,长子辨已成年,所以继承帝位,却先遭废立之耻,后被毒酒鸠杀,事后更被抛入阉宦墓穴,不得入皇陵安寝。”

    “这是何等恶毒的手段?”

    “次子协年幼就沦为傀儡皇帝,从此备受欺辱,日日担惊受怕,成为了懦弱无担当之人,最后又遭杀身之祸。”

    “这是想彻底灭绝大汉皇室血脉!”

    “我大汉不幸,有逆臣作乱,试图颠覆大汉天下!”

    “我大汉又无比幸运,有义士李文优冒着生命危险,在奸贼董卓的手下,暗中救出太后和弘农王殿下,让皇室血脉得以幸存!”

    “备这些年一直隐忍,就是担心陛下遭到奸贼的毒害,没想到还是无法保住陛下性命,心中甚憾!甚恨!”

    “今日备已再无顾虑,才愤然揭露逆贼的丑恶!”

    “备经过多年的努力,找到了大将军何进身边参与调集外军进京的当事者,也找到了许多袁家当年的家仆、袁隗和董卓见面时的侍女,更有有大量的人证物证。”

    “只要心中忠于大汉的臣民,皆可到徐州找这些当事人当面求证!”

    ......

    太后何容随后也昭告天下。

    “......”

    “哀家听闻汉帝刘协驾崩的噩耗彻夜难眠!”

    “当年哀家和弘农王在京城受尽欺压,若非冠军侯说服文优先生相救,哀家母子早就遭受董贼的毒手!”

    “董贼年少时横行羌氐、祸乱陇西。袁隗却看重董贼的阴狠毒辣,将他擢拔为郡吏,随后又征召为羽林郎,从此袁家和董贼狼狈为奸,才有了后来祸乱朝纲之举。”

    “董贼步入仕途一路升迁,举人是谁,都有朝廷记录在册,哀家做不得假,我大汉臣民皆可查证。”

    “哀家母子被冠军侯救出之后,为了不扰乱朝纲,这些年一直隐姓埋名,希望险死还生之后,能得半世平安。”

    “没想到大汉的逆臣,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公然侵害汉帝性命!”

    “如此胆大妄为、倒行逆施之行为,我大汉上下岂能容忍?”

    “当年哀家母子在朝廷上呼天不应喊地不灵,但哀家始终相信,我大汉忠臣无数,只是他们不在朝堂。”

    “当年哀家之言,恍如昨日所说,犹在耳边回荡。”

    “今日哀家还是相信,我大汉忠臣无数!”

    “哀家在此呼吁天下:希望我大汉忠诚之士,共同协助冠军侯,征讨逆臣,还我大汉的清平天下!”

    ......

    刘备的檄文震惊了天下的士林。

    虽然在士族的心中,都知道权力斗争的潜规则,但却有个底线。

    ----可以和皇室争权,但不能有不忠于皇室之心。

    这是儒学的核心思想!

    儒学如果失去了这个核心思想,就必然遭到皇权的抛弃,最终会和其他学说一样,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刘备揭露出来的阴谋,简直是触目惊心!

    以袁家为首的京城世家,做事哪里是违反了儒学的思想?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过了道德礼教的底线。

    他们是把皇室玩弄在手掌。

    把皇权践踏在脚底,还恨不得踩到地底下深埋起来!

    如果让这些世家的阴谋得逞。

    华夏的道德必将沦丧!

    儒学也终有一日会被世人遗忘在脑后。

    这是大汉士族绝对不能容忍的!

    ......

    太后何容随后昭告天下。

    大汉的士人从中读到了无尽的心酸和无奈。

    何容当年在朝堂上的无助,面对死亡来临的恐惧,在字里行间都好像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太后何容口口声声说,相信大汉忠臣无数。

    可是听在士人们的耳中,却好像在质问他们。

    ----大汉皇室受难的时候,大汉的忠臣在哪里?

    如果大汉的忠臣无数,逆臣怎敢发动宫乱?

    如果大汉的忠臣无数,奸臣岂敢悍然废帝?

    如果大汉的忠臣无数,谁敢公然毒害太后和皇子?

    如果大汉的忠臣无数,汉帝又岂会死于乱军之中?

    士子又被称为儒生,他们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扞卫道德礼教。

    可是大汉的朝纲被扰乱,道德礼教被破坏。

    大汉的卫道士们,又在哪里?

    当何容的诏书传遍大汉天下时,无数的士子、大儒,痛哭着拜倒在地上。

    “太后,微臣(老朽)心中有愧啊!”

    随后,从大汉的各州郡,有无数的大儒、士人,开始踏上了前往徐州的路途。

    就是被袁绍和袁术控制的冀州和豫州也不例外。

    戏志才和赵季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主公,是时候了。”

    刘备看着窗外,目光无比的坚定。

    “是该结束这个乱世了!”